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国学小百科书系·唐诗小百科最新章节 > 国学小百科书系·唐诗小百科TXT下载
错误举报

名篇赏析 橡媪叹/皮日休

  这是皮日休《正乐府》十首中的第二首。

  晚唐时期,社会已经极为黑暗,而贪官墨吏更是明目张胆地盘剥百姓,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晚唐诗人的斗争精神虽然远不能和杜甫、白居易等相比,但还是有不少诗人在诗歌中对这种黑暗现象进行了大胆地揭露,这首《橡媪叹》就是其中之一。

  “橡媪”是皮日休随意创造的一个名词,也就是收采橡实的老妇人。就像李白在《秋浦歌》中别出心裁地称被炉火映得全身通红的冶炼工人为“赧郎”一样。

  “橡实”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橡树的果实,味苦,多食易中毒。诗的前半部分写一个“伛偻黄发媪”,从早到晚在山中拾橡实,“黄发”,指年老。人老了以后,头发一般先变黄,再变白。陶渊明《桃花源记》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指老人和小孩。穷人以拾橡实为生,是没有种好庄稼吗?不是的。诗的下面接着就说“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但是,这些是用来交租税的,“私室无仓箱”,家里是一点也没有剩下。

  更为可气的,是官吏明目张胆地贪赃,以大斗量入,一石只当作五斗计,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样豪夺,根本就不畏惧刑罚。老百姓把所有的收成都交给了官家,一年到头,只能靠橡实来哄一哄饥肠了,这是多么惨痛的情景啊!

  诗的最后提到田成子,他是春秋时齐国的相,名陈恒。他曾经把粮食借给老百姓,以大斗借出去,以小斗收回来,所以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后来杀掉了齐简公称王。在儒家的眼中,田成子对老百姓的“仁”是假的,是为了某种目的的,所以叫“诈仁”。但是现在这些官吏,连“诈仁”都做不到,完全撕掉了遮羞布,明目张胆地巧取豪夺了。诗人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洒下一些同情的泪水:“不觉泪沾裳。”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