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最新章节 > 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六章 锚定下一轮牛市的价值股 什么是主题投资?

  主题投资的最初倡导者是瑞银华宝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爱德华·科什纳。有数据表明,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金融市有11次明显的主题投资热潮,其表现超过市场均值的150%。而在中国,有资料表明,将主题投资明确作为一种策略分析模式提出并受到国内投资机构和投资个人仿效的第一人,是云南信托前总裁蔡明。蔡明在他的股票市场策略研究报告中,将几大因素作为指导股票投资的主题,即消费升级、世界工厂、城市化及进出口、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①在由他主导的一份股市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主题投资理念。他们的研究结论是,投资几大主题的股票,将为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

  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消费水平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1990~2002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迅速,年均增长15.1%。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的队伍正在迅速形成并扩大,这个人群的人均年收入大概在35000~40000元,家庭购买力达到85000~120000元,他们的消费目标已经从1000~10000元的商品提高到10万~100万元的商品。在一个产品相对同质化的时代,中产阶层的比例达到70%比较恰当。

  农民的购买力也正在提高。农村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的人数比例从1997年的9.4%上升到2006年的26.8%、2007年的34.1%、2008年的56.3%、2009年的72.9%和2010年的83.6%。收入增长最快的是农民工,未来5年间,他们年均收入增长率将达21.3%,这些群体的购买目标将逐步转向中高档消费品。

  中国人均消费水平在2003~2020年增长了10.8%,新的消费高峰就要来临,消费结构将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衣食的消费支出比例会大大下降,转而追求健康、舒适、质量和样式。未来10~20年,房子和与住房相关的商品将成为家庭的首要需求,教育、医疗、旅游、电信、信息和家庭娱乐等消费品的更新换代都将成为消费支出中增速较快的项目。

  报告指出,消费升级的最大动力就在于城市中产阶层的崛起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收入增长加速和消费模式的变革。它们所惠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8亿人之巨。从收入分布的人口年龄段来看,中国收入最高的群体集中在26~40岁,这部分人正处于成家立业的阶段,消费要求也相对较旺盛,成为房产、汽车的主要消费群体。随着这个群体收入的总体提高,对房产、汽车和其他奢侈品的消费仍会持续。

  收入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向城市中产阶层和新农村建设的受惠者——广大农民——倾斜。

  符合该消费主题的投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投资于那些收入效应最明显的行业,依次是汽车、数字电视、住房、旅游、医疗保健;二是替代效应明显的行业,如乳制品、红酒、品牌白酒、品牌啤酒、连锁零售行业。

  中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即重化工业化阶段。重化工业化既是中国工业自身运行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最新趋势,外国对华投资的重点正在向重化工业转移。在重化工业化阶段的投资策略是,中国重化工业将成为国际热钱流入的先导行业。了解中国重化工业所处的阶段和不同行业配套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可以发现中国走向“世界工厂”的先导行业的选择标准。现阶段应重点关注汽车、汽车配件、工程机械、机床、化工原料,以及大规模消费电子组件等行业。由于重化工业的特点是资本密集、投资比重大,因而在高投资需求的拉动下,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将会非常旺盛,但受到资源和建设周期的限制、钢铁等原材料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这样的状况短期内也很难改变。

  城市化是保证经济发展不减速的重要条件之一。统计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就业增长,与城市发展速度密切相关。城市建设的相关产业(如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绿化、餐饮、保安、服务等)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吸纳劳动力,特别是供给过剩的低技术劳动力的效率,远远大于其他产业(如汽车、高新技术、金融贸易等),而农村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城市的发展。城市化将过剩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可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是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所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

  在20世纪50~80年代是中国最有利于实现城市化的时期,但当时并没有把握好而错过了最佳时机。目前,中国正在采取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战略。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估算,从现在开始,中国每年将有1200万农民转为城市人口。据天则经济研究所估算,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还将以每年2000万~4000万的规模增长。据法国百富勤估算,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在2018年超过农村,达到8.18亿,占人口总数的57%。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60%,生活在乡村的人口将减少1.2亿~2.4亿。在正常情况下,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两个百分点左右。

  但中国的城市化未能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二元结构”以及“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工业化率,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经济增长已经由工业化单引擎推动转变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引擎推动,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也能推动相关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的双引擎驱动模式决定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成螺旋增长态势,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将逐步提高,城市化率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在城市化主题下,今后城市化对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公司壮大的推动力将主要依赖核心城市辐射力。具有核心城市辐射力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三大区域经济圈、环渤海区域和新兴工业城市。

  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流入中国的外资不断增加。为了避免外汇储备增加过快,中国采取了加大进口的策略,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贸易盈余逐步缩减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进出口与人民币升值主题下,相对于生产型企业,机场和港口类公司具有一定的价格刚性,其赢利主要靠规模增长。因此,虽然出口退税率降低可能影响第二年出口额的增长,但出口结构的调整将会给机场和港口企业带来机遇,尤其应该重点关注货运增长较快的机场企业,谨慎关注港口企业。对于大宗原材料依赖进口的企业来说,汇率的小幅调整会给其净利润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应该关注原料、组件等主要依靠进口的行业和公司受到的影响,如钢铁、电子类上市公司,同时应衡量外国产品对国内企业的冲击程度。

  以上四个主题是我国主题投资概念与方法的雏形,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投资策略的出现。主题投资之所以被业内看做一种新的分析方式,主要在于其没有按照既定的行业划分股票类别,而是按照主题来划分。行业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但主题划分并没有约定俗成的规则。究竟什么样的股票属于什么样的主题,这为分析带来了一定难度,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利用这一方法挖掘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主题投资策略的出现,在中国投资市场上让投资者与投资机构耳目一新。

  所谓主题投资,就是通过分析实体经济中结构性、周期性及制度性变动趋势,挖掘出对经济变迁具有大范围影响的潜在因素,对受益的行业和公司进行投资。其特点在于它并不按照一般行业划分方法来选择股票,而是将驱动企业长期发展的某个因素作为“主题”来选择地域、行业、板块或个股。

  主题投资是自上而下挖掘出可能导致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潜在因素,分析领悟这些根本性变化的内涵和寓意,再形成与这些根本性变化相匹配的投资主题,然后自下而上地选择能够受益于该潜在因素的行业和公司,最后来构建股票投资组合,以进行投资。成功的投资主题最重要的是要对经济中潜在的结构性变化因素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投资主题的发掘一方面需要极强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求研究者具有各种经济数据的实时获取能力。提出热点投资主题的往往是既具有信息优势又具有研究实力的证券研究机构或是投资机构。不仅这些研究机构有固定的传播渠道向更多的受众发送有关其投资主题的报告,官方的证券媒体也会随时刊登这些主要研究机构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说投资主题具有强附着力。最后,这些热点投资主题往往能与实体经济中的一些现象相契合,比如,2004年的那波股市行情:“装备中国”投资主题就契合了国家随后颁布的产业政策以及机械行业一定的景气回升;“人民币升值”主题契合了币值的不断攀升;“新能源”主题契合了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等,也就是投资主题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宜度。

  由此可见,能够成为热点的投资主题具备三个关键要素:具有影响力的散播人、具有强附着力的信念、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宜度。

  主题投资并不是投机,与简单的概念炒作不同。主题投资带来的行情持续性好,而题材炒作引爆的所谓“黑马”行情,往往转瞬即逝,其区别就在于“题材”究竟能不能增厚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

  从长期看,主题投资还具有强市领涨、弱市抗跌的优势。主题投资的最大优势在于,从影响经济根本性因素出发,其投资组合更符合经济发展趋势且不拘泥于行业和地域,因此更符合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运作的内在规律。它从宏观经济、国家政策、社会文化、人口结构、科技进步等多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影响经济发展和企业赢利的关键性因素,从而挖掘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有深刻影响力的投资主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投资更具有指导整个投资方向的意义,换句话说,主题投资是根本的投资策略,而不是停留在阶段性市场热点和偏好层面上的炒作策略。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