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唐朝从来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课最新章节 > 唐朝从来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课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四十七章 房玄龄打翻醋坛子 李世民再论薛延陀

  在很久很久以前,房玄龄是没有小妾的,现在,他还是没有。那个时候,李世民见唐朝堂堂的梁国公竟然连个小妾都没有,便自作主张,要给他赐婚。

  听完安排,房玄龄当场就站不住了,他跪在地上求李世民收回成命。李世民有些奇怪地问:“玄龄,只不过是小妾,又不是让你扶入正室,你激动个什么?”

  房玄龄道:“臣不敢纳妾!”

  李世民问:“这是为何?”

  房玄龄道:“臣有老婆!”

  李世民笑,“朕还不知道你有老婆,就是因为你有老婆,才让你纳妾。”

  房玄龄慌,“臣有且只有一个老婆!”

  李世民忽然明白了过来,他呵呵笑着对房玄龄说:“没事,朕就这么定了。”于是,让面子比较大的长孙皇后,把房玄龄的老婆叫到后宫,当面跟她说明情况。一般来说,王公大臣纳妾,是皇帝对他们的优待。作为王公大臣的老婆,接受他们三妻四妾也属于义务之一。可长孙皇后费尽口舌,房家媳妇愣是听不懂,死活不肯。皇后把情况汇报后,李世民决定亲自会会她。

  “房夫人,这里有两条路。第一,你可以选择让玄龄把美女领回家中,大家一起和和气气过日子;第二,你可以喝了这杯毒酒,也免得以后嫉妒受气。你选哪个?(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

  房玄龄的老婆有些英勇就义的样子:

  “臣妾宁可因为嫉妒而死。(妾宁妒而死。)”

  李世民点了点头,让人端来一杯酒道:

  “如果真这样,那你就把这杯毒酒喝了吧!(若然,可饮此鸩。)”

  房家媳妇端起酒杯,一口灌了下去,表情刚毅地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等了半天,死神没来,倒是感觉嘴里有酸泛了上来。李世民讪笑,“朕看了她,都觉得害怕,别说玄龄了。”然后,他看着房玄龄的老婆,无奈地说道,“你如此恋着玄龄,朕也只好收回成命!杯中不是毒酒,而是醋。”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女人吃醋的故事就流传开了。房玄龄怕老婆的事,朝廷百官无不知晓,也都没事儿多安慰安慰。醋坛子、吃醋、醋罐子,这些用来形容女人心生嫉妒的词汇,一切都是从房玄龄开始的。不过,被人吃醋的确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尤其是很多人为你吃醋,对吗?

  萧瑀的回答是否定的。

  被支到地方上去后,他还一直惦记着房玄龄呢。就在这一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的年末,房玄龄也因为一件小事被免官遣送回家,让萧瑀看到了大唐的希望,社稷的未来有救了。不过紧接着,朝廷的坏事接踵而来。

  首先是喊冤问题,萧瑀离开朝廷的时候,没人替他喊冤,房玄龄这么一下台,却有不少人上书反对。反对者多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正是这些人物,让李世民意识到,自己这是又在犯错了。褚遂良表示,“房玄龄有几十年的功劳,就因为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被罢免,难道不让其他人兔死狐悲吗?一个给人兔死狐悲感觉的地方,人们不会尽心尽力。”

  李世民说:“我错了,我改。”

  实际上,李世民是想让房玄龄回家,还是比较厚道的那种。因为房玄龄所有待遇一律不变,只是不用再操心政务了。但问题在于,李世民利用小事,顺水推舟,趁着别人有些小过错,直接让人家回家歇着了。理论上来讲,没什么。可事实上,这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功败荣辱。

  所以,明眼的褚遂良在上书中说:

  “陛下若是因为他衰老,想让他致仕,也应该按照礼法,让人家好好退休,怎么能用这种方法呢?”

  李世民知错能改,派人将房玄龄追回来。但房玄龄推辞了宰相事务,因为他身体越来越差。为了能多和房玄龄见面,李世民甚至亲自跑到房家看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并非只有男女朋友之间才会有。从当年小小的县令,到如今名满天下的宰相,房玄龄有太多的故事。

  因为他太有名,太有名太有名,天下人都说他好,可你就是不知道他真正做了哪些好事。房玄龄做好事,从来不到处宣扬。事情忘了也就忘了,房玄龄不去提,就真的没人提了。在这个时代,李世民有这样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真是太难得了。

  房玄龄这辈子很苦。

  虽然当上宰相以后,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德行,但他少年时期的故事,却早就轰动了整个济南。房玄龄性至孝,在家中的时候,但凡有好东西吃,他绝对会让长辈先吃。房玄龄十五岁的时候,房彦谦(父亲)已不在人世,他被过继给了叔叔。继母死后,他绝食五天五夜,此消息不胫而走,备受人称赞。

  权倾朝野的宰相房玄龄,谨记父亲教诲,做事公平妥当。

  李世民很信任房玄龄,东征高丽的半途中,西京长安来信,说户部尚书需要换人。飞信到了李世民手里,李世民想了好几天,最后敲定司农卿李纬。此时,恰好有从长安赶来的官员,李世民亲自召来问:

  “朕想让李纬当户部尚书,玄龄是怎么说的?”

  官员道:

  “梁公夸赞他的时候说,李纬的胡子挺好看!”

  是日,李世民飞信长安,改李纬为洛州刺史。

  <strong>无脑的多弥</strong>

  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这是战前应该说的,战后,分析失败原因,那也是很有必要的。

  从辽东回到长安以后,李世民除了开了萧瑀,其他也没什么要命的。但要命的是,李世民一直想不通,你说唐军为何就没有拿下平壤呢?一辈子没吃过这么大败仗的他,头一遭想不通战场上的问题。他决心请教一下一直在局外围观的李靖。某天,侍臣开会,李世民就发问了。李靖先打了个太极,把问题交给了李道宗。李道宗回答说:

  “当时臣想领着大军直捣平壤,陛下不让,这就是原因。”

  李世民茫然若失,皱眉道:“当时太忙,我都忘了是怎么一回事了。”

  事实证明,没到平壤灭掉盖苏文,是这次战争的最大败笔。

  贞观二十年(646)五月,高丽王高藏携高丽莫离支盖苏文遣使谢罪,并献上两名美女。

  李世民接受他们的谢罪,但却不要美女,还将她们发回原籍。

  到长安来的使者络绎不绝,但最近几个月,有些地方的情况一直不那么稳定。薛延陀部落就是其中一个,真珠可汗被李世民的国书吓死后,他那无脑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位置,成为多弥可汗。多弥可汗是个小人,薛延陀部落的人都不怎么喜欢他。薛延陀出了这么一个无脑的可汗,回纥酋长表示,需要办掉他。他联合吐迷度、仆骨、同罗等部落,趁机挑起战争,几场大规模混战之后,多弥惨败。

  事情传到长安,李世民做出反应:

  以江夏王李道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瀚海安抚大使;遣右领卫大将军执失思力率领突厥兵,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领凉州兵及胡兵,代州都督薛万彻、营州都督张俭各自率领自己部门的兵马,分道并进,征讨薛延陀。

  再看薛延陀部落现在的状态:

  李世民早先派了校尉宇文法出使乌罗户、靺鞨的几个部落,恰好碰到了薛延陀部落派往东部的一股兵马。宇文法得知消息,率领靺鞨兵将其击破。薛延陀国中惊扰,尤其是嗓门儿大的仁兄,在牙帐附近,只要看见有烟尘,就大呼:“唐兵来啦!”

  各部落顿时乱成一团。

  其他部落的反应:

  为了来个围魏救赵,意气风发的多弥可汗亲自上马,率领几千骑兵直奔阿史德时健部落。不料在半道上遭遇了一大股回纥兵,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多弥要求部队必须奋战到底。

  后来,他让回纥杀得惨败。多弥的下场有点儿惨烈,他一家老小,连同宗族、部下差点儿让人家全部杀光。回纥胜利了,他们占领薛延陀部之后,内部各个分部落的首领又开始互砍,吵吵闹闹,搞得整个西域鸡犬不宁。

  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无数部落争相派使臣来到长安归命,请求李世民认可他们的存在。

  长安方面的反应:

  薛延陀虽然被回纥整得很惨,但余众还是有七万人。多弥死后,他们往西方逃去,推举真珠可汗哥哥的侄子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大家都假装听他的话。几日后,伊特勿失可汗去可汗称号,遣使奉表。

  李世民派兵部尚书崔敦礼慰抚,表示认可。

  又过了几天,回纥、仆骨、多滥、拔野古、同罗、思结、斛薛、奚结、阿跌、契苾、白部等部落的酋长纷纷来到长安。李世民在芳兰殿接见了他们,命有司善加款待,每五天来给他们开一次会。

  贞观二十一年(647)春,李世民下诏开设州府:

  回纥部为瀚海府;

  仆骨为金微府;

  多滥葛为燕然府;

  拔野古为幽陵府;

  同罗为龟林府;

  思结为卢山府;

  浑为皋兰州;

  斛薛为高阙州;

  奚结为鸡鹿州;

  阿跌为鸡田州;

  契苾为榆溪州;

  白部为颜州;

  各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各赐金银缯帛及锦袍。

  诸位酋长的发言:

  “臣等既然是唐人,来天子的处所,就好比拜见爹娘一样。”

  “经过大家的商议,我们一致认为,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辟一条道路,这条道路的名字,就叫‘参天可汗道’吧!”

  “在这条道上,请开设六十八座驿馆,各有马匹供应唐朝和各国使者使用。作为唐人,我们也是要交税的,那就用岁贡、貂皮充当租赋。未来有什么家务,就请会写汉字的文人帮忙写表疏。”

  李世民的批复:

  “准。”

  <strong>那几封来信</strong>

  各国、各部落都派使者来长安,高丽当然不例外。不过有一点不太一样,高丽的信件,比原来看起来好像更带劲了。

  据李世民介绍,高丽使者送上来的奏疏,根本就不能叫奏疏,简直就是思密达!不用猜,大家都知道,又是盖苏文欠揍了。

  盖苏文的第一封信:

  “奴为唐人,对陛下忠心耿耿,奴知道错了,给臣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盖苏文的第二封信:

  “臣想过了,高丽百姓不如中原百姓那么好管,所谓乱世用重典,臣管理他们也不容易,所以,他们的痛苦也就不足为道了。”

  盖苏文的第三封信:

  “当今天下,高丽和大唐是最伟大的两个国家,我给你写信,应该算得上是一件美谈。”

  盖苏文的第四封信:

  “我对新罗没好感,不过看在你的份儿上,我先不扁他。”

  李世民怒了。

  <strong>动物世界</strong>

  盖苏文:请问,人和猪的区别是什么?

  李世民:猪一直是猪,而人有可能不是人。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