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最新章节 >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TXT下载
错误举报

六、徐灵胎 老人的告别

  在七十二岁和七十五岁的时候,徐灵胎分别出版了《兰台轨范》和《慎疾刍言》两本书,其中《兰台轨范》尤其值得学习中医的朋友一读,其中把一些病证的治疗方法,从《内经》到《伤寒杂病论》,再到后世的《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给理顺了一遍,都是他精选的方子,会给您的临床以启发的。

  人的一生真是短暂啊,一转眼,徐灵胎就到了七十九岁了。

  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乾隆皇帝又想起了他,征召他进京效力。

  为了自己,皇帝有时候是不考虑别人的利益的,一个已经马上八十岁的人了,要千里奔波到北京,在过去没有飞机火车的年代岂是容易的事情?

  这个时候,徐灵胎面对的是两难的选择。

  如果去,那么他根据自己的身体衰老的状况,断定自己一定会无法回来了。

  在接到圣旨的这些日子里,徐灵胎陷入了沉思之中。

  到底去还是不去呢?

  他来到画眉泉边,长时间地沉默着。

  徐先生,您都在想些什么呢?

  我在想我的这一生,都做了些什么。

  您别这样想,您还应该活好多年呢。

  不会的,我自知余日无多了。

  那您就别去京城了,这事是可以推掉的。

  我自认为,我的一生,唯讲“忠义”二字,从来没有松懈过。

  徐先生,您是说……?

  现在,我已经老得做不了什么事情了,但我想,用我这把老骨头,再给后人写一个“忠”字!

  可是您要知道,后世可能连皇帝都没有了。

  是吗?可是,没有了皇帝,还有父母、朋友啊,我相信,这“忠义”二字永远是不会消失的!

  徐先生,您还是别去了。

  大家别拦着我了,让我为自己的生命做个体面的了结吧。

  农历十月二十五。

  大风。

  江南草木皆动。

  徐灵胎与儿子徐曦力疾登程。

  腊月初一,徐氏父子抵京。

  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

  这一天,京城又是大雪。

  城中百姓都沉浸在年底的喜庆气氛中。

  谁也没有注意到,徐灵胎父子两个人,带着两个仆人,踏着厚厚的积雪,悄然来到了北京。

  徐灵胎已经显得很虚弱了。

  他们找了处旅店住下,然后休息。

  两天后,徐灵胎把儿子和几个朋友请到自己的房间,对他们说:“此次奉诏进京前,我已经知道自己命数已尽,但忠义二字不可违,故不惜残命,冒死进京,非常不幸的是,现在我估计可能无法等到再面见皇上了,就把各位找来,与各位告别吧。”

  大家很诧异,但老人的态度却平和,与往日没有什么区别。

  接着,他与大家从容议论阴阳生死出入之理,又写了自己的墓前对联: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

  至夜,徐灵胎谈笑而逝。

  在若干年后,他的老朋友袁枚并没有忘记他,他亲自来到了徐灵胎的家乡。

  在江南迷蒙的烟雨中,他久久伫立,回想着自己当年乘舟前来拜访的情景。

  然后他拜访了一些被救治过的患者,写出了一篇著名的《徐灵胎先生传》,收入了自己的《小仓山房文集》中。

  此文流传千古,人们看到了这篇文章,就仿佛又见到了昔日豪气冲天的徐灵胎本人。

  他的二儿子徐曦后来成为了清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剧作家。

  徐灵胎被葬在吴江二十五都,他早年去世的三弟如彬、四弟景松、五弟景柏都葬在这里。

  在另一个世界,他又看到弟弟们了。

  估计他会说:弟弟们,我无愧了。

  徐灵胎其人,虽然外表豪放爽朗,但却实在是做了文人该做的一切,他是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的人,他的学问不偏不倚,根基深厚,他视恶如仇,对医学界的不良现象毫不留情,实在是中医界少有之人。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