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平凡的下海岁月最新章节 > 平凡的下海岁月TXT下载
错误举报

《平凡的下海岁月》正文 第23章 不能合力就换“马”(2)

  五月份,在磨光部实行工号制度却暴露出一起严重的徇私舞弊事件。

  焦亦石到通力厂后,陆续有人向他反映磨光部存在着地下交易。

  具体讲就是:磨光部是实行计件工资,主管张宝骏向下面员工分配磨光产品时,将容易磨且工价高的产品长期给他的老乡磨,老乡得了好处,开初是请主管吃喝,后来干脆就按比例拿钱给主管。

  焦亦石问向他反映情况的人有没有什么证据?他们只是说在宿舍里主管的老乡不经意谈这些事,他们无意中听到。

  焦亦石对反映情况的人讲:“你们先不要声张,说出去了又没证据反会坏事,我会留意这些事。”

  焦亦石抽空查阅了近一年磨光部人员的工资表,主管的个老乡的工资确实一直比他人高,特别是他弟弟等两三个人,工资有时是其他人的2倍。

  焦亦石又抽查了这些人的磨光检验小单,基本总是那几种产品,而其他人却基本没磨过那几种产品。焦亦石并注意到一个细节,同是主管的老乡,有三四个人却是例外,并没有磨那几种产品,工资同不是他老乡的其他人也差不多。

  焦亦石安排生产部助理在业余时间分别找磨光部主管那三四个老乡闲聊,重点是聊“你们的工资为何会比其他老乡少那么多?”

  生产部助理事后告诉焦亦石:那三四个人说他们只是与主管是一个县的,并没得到主管什么照顾。那些与主管同村的人,特别是主管家族的人,得到的好处确不少。好磨的货给他们,并且数量上还有名堂。

  至此,磨光部主管张宝骏的徇私疑点已是浮现,这种人是决不能担任主管的,若情节严重,还必须受到处罚。

  但如何取得他的徇私证据呢?焦亦石想出了一个办法——磨光员工检验小单上由实名制改为不固定的工号制。为防有人从中作梗,焦亦石特别请吴老板写了一张手令“自即日起,磨光员工检验小单上由实名制改为不固定的工号制,由生产部组织实施。”

  实施那天,早上上班前20分钟,焦亦石同生产部助理、干事3人就到了磨光部,在当天要磨光的一字排放的每一箱产品中放上了一张盖有不同编号印章的检验小单。待到磨光员工上班后,先开会由生产部助理向大家宣布实施新方式。

  员工们尚没有多大反应,主管张宝骏却大叫:“是谁决定这么做的?眼中还有没有我们当主管的?”

  焦亦石大声说:“是老板决定的!”并拿出吴老板手令复印件,当众念了一遍,随后递给了张宝骏。

  张宝骏看后,仍是大叫:“这样搞的话,还要我们在这里干什么?”

  焦亦石说:“生产组织、人员管理、质量监督当然要有人来管。”

  随后,焦亦石对大家说:“老板已作决定,这一新方式肯定是要实施的。其实新方式并不影响大家的工作和收益,相对来讲,还会更公平公正。以后,大家一定会体会到的。”

  接着,生产部助理指挥着磨光人员排成一路长队,按顺序在同样放置成一长排的要磨光的产品中各人依顺序领取一箱,员工不能自行挑选,生产部干事用一本记事簿记下各人箱中检验小单上的日期、编号和产品名称。

  记事簿由生产部干事一人保存,只有在财务核算磨光人员计件工资时才交给财务主管。

  磨光人员的编号每10天变换一次,且不重复。检验小单有一副联,由磨光人员自己留存以备日后核查。

  下午,张宝骏来办公室找焦亦石。为不影响其他人工作,焦亦石把他带到隔壁的接待室。

  两人坐下后,张宝骏说:“焦厂长,你们若对我不信任,就明讲。现在突然袭击搞这一套,事先半点招呼都不打,分明就是拆我的台。”

  焦亦石说:“那就实话实说吧,我们确实听到不少闲言碎语,主要就是讲不公平和谋私利,为克服这类弊病,厂部决定采取这种新方式。”

  张宝骏叫道:“那就是说我不公平谋私利哦,是谁说的叫他来当面说?”

  焦亦石说:“你也不用叫,我也没讲就是你不公平谋私利,你何故要往自己身上扯?身正不怕影子斜,你急什么呢?”

  焦亦石是故意用话来剌激他,想看看他的反应。

  果不其然,张宝骏呼的一下站了起来,说:“换作是你,你能不急吗?”

  焦亦石却微笑起来,缓缓说道:“换作是我,我不会急。为人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嘛。没作亏心事,何必要心虚。是正是邪,总会水落石出的。”

  张宝骏来找焦亦石,其实是摸底来了。听焦亦石的话语中满含敲打和警示,他心有些虚了,便放低了嗓门说:“这样子,我这个主管也无法干了,还是趁早走人算了。”

  明显的这又是在套口风。

  焦亦石脸上的微笑消失了,没任何表情地说:“这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张宝骏的虚张声势、投石问路没取到一点效果,只好悻悻地走了。

  实行编号方式两天后,磨光部就有不少人在说三道四。很多人都在讲以前分派货品有很大的猫腻,那些长期被主管的老乡专门磨光的货品,现在由其他磨光后,才知道并不难磨,单价又高,怪不得他那几个老乡每月的工资总比其他人高很多。

  更有主管同乡不同村的老乡透露,以前他也得过主管的关照,就因没请吃和送人情,后来这种关照就没有了。

  第三天上午,一个磨光员工向在那里协助工作的生产部干事反映:他头天磨的货品在检验包装员那里突然多记了30个数量。而这种货品以前都是由主管的老乡磨的,只是这两天实行新方式后他们才开始磨到这种货品。

  生产部干事立即到检验包装组找到那个女检验包装员,问她为什么数量会多出来。那个女检验包装员立即面红耳赤起来,许久才嚅嚅地说:“可能是我计数错误。”

  生产部干事回到磨光部对那个磨光员工讲,检验包装员说是计数有错。

  那个磨光员工问“检验包装员是哪个?”生产部干事一说出那人的姓名,那个磨光员工立即惊叫起来,说道:“那是他们的同村老乡,关系很密切的。这肯定不是简单的计数错误问题。”这事一传开,磨光部更是闹烘烘的了。

  那位生产部干事回到办公室对焦亦石讲起此事,焦亦石听后很是惋惜地说:“你呀你呀,如此地沉不住气。刚一发现这事就急忙去找那个检验包装员,她一口咬定是计数有误你可奈她何?你应不动声色就可能多发现几次,或许还有其他人也会如此做,那就不是一句计数有误就能搪塞过去的了。你这样一杆子下去,水下蠢蠢欲上的鱼儿都钻到深处了。”

  那干事张着嘴,尚在寻思,焦亦石继续说:“你回想一下,如果那个检验包装员不是存心多计数,你一向她提到此事,她为什么不提出要重新清点一遍,以证实她没有错误呢?说明她心虚呵。”

  生产部干事这才明白过来,拍了两下自己的脑袋,说:“是的是的,脑子太笨了。”焦亦石笑道:“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就聪明了。”

  下午一上班,张宝骏就交给焦亦石一张辞工书,焦亦石看后,说:“你这份辞工书我不能接受,因你说到的辞工原因是不被厂部信任,那就要等我们把相关的事情调查清楚后再说。”

  张宝骏说:“那我就只写‘我要辞职工’,可以吧?”

  焦亦石说:“那我可以接受,因员工有辞工的权利,可以不必深究原因。”

  张宝骏立即到人事干事那里要了纸、笔,写了几个字交给了焦亦石,焦亦石收下后,说了一句:“可以了”。

  张宝骏又说:“不光是我辞工,我那几个老乡也要走。”

  焦亦石说:“我刚才已讲了,员工有辞工的权利,工厂是不能阻拦的。”

  焦亦石明白,那些徇私之事,都发生在张宝骏小老乡的圈子内,要他的小老乡提供证据,是很难的。即使能查个水落石出,也要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还不如就这样快刀斩乱麻的干脆。

  加上磨光部张宝骏的小老乡们同一部分不服气的员工们已形成对抗,为避免发生意外冲突,也必须快些处理完此事。

  没多久,张宝骏又来了,交给焦亦石14人的辞工书,包括3个检验包装员,其中就有那个“计数有误”的在内。

  焦亦石经请示凌总、吴老板,全部同意了这些人辞工。当天下午,张宝骏等15人就离厂走了。

  下午下班时,焦亦石招开磨光部全部人员开会,宣布原副主管戚云宏任主管,又提了一名副主管。

  自此,磨光部工作就较顺利地开展了起来。

  两个月后,生产部派驻磨光部帮助工作的人员撤出,由主管、副主管全权负责。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