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二世二世最新章节 > 二世二世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35章

  公子将闾对皇帝陛下突然召他进宫还是很诧异的。

  “参见陛下。”

  “平身。坐。来人,上黑板。”

  公子将闾还没体验过胡海的小课堂,这会儿有点儿接受不良。胡海灵感被公子高‘以商利补田利’给激发了,这会儿正滔滔不绝地讲着,没注意到公子将闾略有迷糊的表情。

  听了一会儿,公子将闾听出门道了。皇帝这意思是先前要有个制度革新,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然后现在需要找法子着补,找到他这儿来了。不过听着胡海提出的什么“股份制”c“出资比例权重”c“分红”等等新词儿的时候,还真有点儿意思。

  一点儿点儿地,公子将闾也投入了进去,时不时还会发问,胡海则十分详细地进行解答。一时间,君臣之间气氛不要太好。

  胡海的想法,各地兴办产业,可以是农林牧副渔,可以是手工制造业,甚至可以是衍生服务业,只要拉动当地产业发展c与工商服务业挂钩的,朝廷都支持。朝廷会按比例拨付创业资金,其余空缺则需当地权贵豪绅出资,根据出资多少决定这些人在各地产业管理环节中的话语权重以及最终收益分红比例。

  最关键的是,这种赚钱方式,于多方有利。朝廷多了税收门路,权贵豪绅多了赚钱渠道,普通老百姓c尤其是自己没有产业的无业游民也有了谋生岗位。于地方于中央,都是利大于弊。

  相应地,就需要明确的法制条文及配套措施来保障这一想法可以顺利执行下去。

  胡海问了问将闾的意思,将闾当即表示可行,回去之后将会跟国财府商量着来。

  胡海还专门指出,为了避免大量农户为利弃农,应将多方收益控制在一个微妙的水平:做工之人赚得钱要比他们种田少一些,而股东赚的钱要比他们做地主时候的收益看起来多一些。当然,不能少得过分,也不能多得离谱,以免平衡被破坏。

  将闾立即领会了其中深意,连忙回去布置此事去了。

  将闾刚走,曹参便来了。

  “陛下,章邯回来了。”

  “这么快?”胡海有点儿惊讶。

  “近日将近年关,北方匈奴虎视眈眈,章将军察觉异样,未敢耽搁,急速赶回。三川郡有得力部下坐镇,陛下大可放心。”

  这么一提,胡海倒是想起来,自己北边儿的好邻居,这会儿应当正盯着准备来打打秋风呢。

  “拟旨,章邯继任大将军,掌军事。今日先做休息,无非常之事不必入见。”

  “喏。”

  看来,年前,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萧何府邸。

  萧何就知道自己给刘季去书信是多余的,亏得当时还顾念旧情。现在看着在自己府里瞎转悠的刘季,萧何突然有一种能不能从背后套上头打晕了再给送回去的想法。

  “嘿嘿,老兄弟,你这院子不错啊。”

  “嗯。你要是能得皇上青眼,你也能有一个。”

  “夏侯婴跟周勃呢?连曹参都没见影儿,你把人藏哪儿去了?”

  萧何抽了抽嘴角。自从有了朝廷命制,三人便各自分了府邸不在他这儿住了。只不过几人关系好,时不时也会聚一聚。这次刘季突然就到了,另外三人并不知道,当然不会在场。

  “听说你现在可是一等大员,怎么不见美姬妾媵侍奉?皇帝也忒抠了点儿吧!”

  萧何又抽了抽嘴角。这事儿还真不是皇帝抠,实在是萧何对莺莺燕燕的弱女子敬谢不敏。萧何还是喜欢跟有主见一点儿的女子接触,只不过,太少了。

  “你这茶不错哈,”刘季对着壶嘴灌了一口,随手拈起天厨科新研究出来的果糜夹心饼干,“这啥?能吃不?”说完,没等萧何出生,两下就吃了下去。

  萧何:尼玛我说不能吃有用吗?

  “一会儿吃啥啊,我好几天没正经吃饭了。”

  “一会儿我叫人从馆子里带点儿饭食,叫夏侯他们也过来。”

  “有酒没有啊,这么长时间没见了,你说你们也是,一句话不说就都溜了”

  萧何死鱼眼地听着刘季在这儿发牢骚,心想着这要是让二世发现这么个极品,自己估计可就是前途无亮了。

  萧大院长的烦心事儿胡海是不知道的,理顺了思路的胡海心情特别舒畅,晚膳都吃了不少,这会儿正撑得满宫散步。

  “陛下,夜里凉,不如先回去吧。”

  自从老太监穆鲜接过了内务府的担子,现在伺候着的就是那个送匾的小太监。胡海问过,这小太监是穆鲜的嫡系亲传,故也姓穆,但是没有成名,一直“穆小”“穆小”地叫着。胡还想着这在皇帝身边伺候着的,没个正儿八经的名字可真是不好,于是打算下旨赐个名。

  但是,胡海是个起名废。

  胡海很清楚自己起名的那两把刷子,先前把自己都恶心到了的“冬暖室”可谓是胡海一直挥之不去的阴影。于是这件事儿一直就搁置着。

  后来有一回,穆鲜来汇报工作,胡海无意间提及此事。穆鲜听后,笑了笑:“陛下可能忙忘了,这宫中穆系一脉的传承,一直是由历代陛下钦点。这穆小子,还是陛下一开始说机灵提拔起来的。”

  胡海并未记得自己做过这样的事情,可是穆鲜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编造谎言。既如此,看来是胡亥原身做的了。

  可是,胡亥原身的一切动作,赵高都难以撇清干系。若这么想,这穆小,说不定还是赵高安插在胡亥身边儿的眼线。

  “穆小子有分寸,一仆不事二主,穆小子很清楚个中利害,陛下大可放心。”穆鲜对自己看人教人的水平还是有把握的,不然当初就算是赵高硬塞给他一个穆系传承人,他都不会干。

  “你都这么说了,朕自然不会怀疑。”胡海并没有对所有疑似赵高一党之人赶尽杀绝的意思,毕竟其中有不少也是迫于其淫威而行事。况且这些时日,赵高已经清楚皇帝的意图,权衡之后果断放弃宫中话语权而转战前朝;穆小子也一直忠心耿耿安分守己,并未有僭越出格之事,私下里也没有小动作。既如此,胡海不介意在众人面前展示出大度的一面。

  想到这儿,胡海突然想起,历史上不是没有过赐名的案例,要么是表彰其人功勋,要么是敲打其人野心。思及此,胡海有了主意:“传旨,赐穆小子正名‘忠’。”

  得了正名的穆忠连忙叩头谢恩。第二天,皇帝赐名之事便传遍了朝堂。

  要说古代人脑补的水平很高,就这么一个赐名在朝堂上便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圣意”。

  版本一说,陛下以“忠”赐名,是为了表彰穆小子前不久在逼宫事件中的功绩,毕竟没有穆小子及时通报,陛下不可能那么迅速地做出反应。版本二则认为,穆小子系赵高推举的穆系传承人,其与赵高有着微妙的关联,皇帝陛下这是借赐名敲打宫内外不安分的人,让他们忠君爱国,不要生出非分之想。

  不过随便他们怎么说,胡海是不会说他只是希望以后穆小子能忠诚侍奉主子。毕竟胡海作为现代人,给人起名时蕴含的主观希冀远大于其中的政治含义。

  章邯在朝会上通报了今日掌握的匈奴的动向,自从蒙氏陨落之后,匈奴便开始不安分起来。最近他们的动作很大,长城以北集结了不少人马。

  胡海当即下令章邯北上坐镇,并授予章邯事急从权可先斩后奏之便利。章邯领旨谢恩,下了朝马不停蹄地就往北去了。

  周勃见章邯这么狂热积极,自己也不好意思窝在咸阳过年,也想请旨出京赴任。不过胡海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北有事而东无事,不必更旨迭令。

  其实胡海只是想过年的时候热闹一点。这冬月马上就过去,腊月马上来临,如果北边儿不那么虎视眈眈,胡海是不会放过过年这个跟属下拉近感情的好机会的。

  说起过年,胡海还真有点怀念小时候。小时候跟自己祖父在农村,年味十足,红对联c红灯笼c红棉袄c红炮仗,一到除夕那天,家家户户守岁吃年夜饭看春晚。小时候春晚没有那么多槽点,还是挺不错的一档节目。等到钟声一想,祖父就会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塞到自己枕头底下,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要挨家挨户串门拜年。

  可是越到后来啊,年味越淡。都说是日子过得好了天天像过年所以感觉不出来,但是其中就没有人心变了的原因吗?

  想到过年,胡海就想到两个最重要的东西——吃和玩。吃,年夜饭必须讲究。这是胡海穿过来的第一个年,又忙了大半年了,绝对不能将就。天厨科研究出了不少新鲜吃食,胡海也都见识过,对这点并不担心。不过这个玩

  现在娱乐事业是真的惨淡,咸阳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娱乐什么的谁也顾不上。不过这好容易要过回年,不弄点儿助兴娱乐的事情,总归少点儿什么。

  可是现在能干什么呢?找群美女?大过年的?

  胡海没有古人那么豪放的男女观念,过年还是清新一点好。

  胡海想着想着,就想起了后世春晚的一项重要习俗——

  骂春晚。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