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科幻小说 >泛灵Animism最新章节 > 泛灵Animism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19章 阶级斗争

  我保受贫困与疾病折磨,这具身躯已经无法再坚持下去,我甚至还没有像谢林一样对自己做一个系统性的总结,但是实际上我对那种模棱两可,强拉硬扯的做法是嗤之以鼻的。但不论如何,我已经没有了足够的时间向世界规范我的价值,或者说,附以实践证明并亲眼见证。

  这便是我临终前留下的最后的记忆,我的意识在那一刻便被迫终止了。

  但是我不知道,为何我能在此刻再次拥有可以审视自己的意识。我正以一个,客观的角度,再次认识自己,见证自己。我开始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所拥有的实体具有所有意识上的反馈,但是我的大脑又不完全属于自己,这种感觉很独特,以我的知识我竟然无法用任何一种理论来进行解释。

  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我遇见了我的挚友恩格斯。

  我的记忆十分特殊,他不是连贯的,而是当我需要思考的时候,我曾经的记忆甚至那之外的,来自一个记忆集合的记忆才会自动展现在我的头脑里。而如若我不展开思考,那么很多事情我依旧是不能够理解的。

  比方说我需要了解关于我正身处何地这个问题,来自于我“脑中”的记忆就会开始显现。

  这里被称作为泛灵,是后世人类于2017年其开始运行的人工四维量子世界。其运用凝聚态物理所制造的量子计算机生成了一个独立于经典物理世界的虚拟量子空间。在最初,这个世界是一片空白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跨维进入了泛灵之后,逐渐开始建造这个世界。

  在这里历史上的人物大部分被称作为aqca,人工量子意识集合。其核心理论有效性又被分配为“权能”,权能与权能之间的博弈决定aqca的逻辑轻重,在战斗系统中,被认可的权能被认为拥有更高级的战斗力,但是也并不是绝对的。从问题的切入点上来说,每个权能在不同场合也拥有不同的威力。我被告知我的权能为“阶级重构,此为生产力的具现。”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我会利用生产力来创造所需之物。但是经此方法,物质就像是可以被凭空制造出来一般,因此我并不认为他们实际拥有物理实体,更像是一种概念的集合。人们能够在泛灵中创造自己想要的任何物质,但是他们不具备物质常态,而且无法直接带回到经典物理世界。

  不论泛灵的存在有多不合逻辑,但荣幸的是,我得以先后见证了自己生前所没有见证的历史,我的思想及理论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且被后世的人沿用改革至今。这一点使得我无比高兴,因为我终于向世界证明了我理论的可实践性。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能够直接找到我如何能再次拥有意识,再次像生前那样,可以自由地思考与获取新的认知的合理解释。

  我疑惑地询问恩格斯,想问他是否有同样的感受,但是他告诉我他没有类似的体验和经历,他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作为aqca一部分分离的存在。在中枢中,他们需要遵从“基础规则”的制约。恩格斯对我的提问十分疑惑,他觉得我正变得不同寻常。

  从这一刻起,我便知道了恩格斯实际上只是一个模拟,他与我的存在并不一样。而我,也我更不是实在的卡尔·马克思本人,我更像是两者之间的一种产物。也就是,一种可以进行独立思考的意识,但是我的肉体又没有实在,这可笑的少女身躯实在荒唐不已。对于这种反常的存在方式,我展开了不少调查和思考。我甚至染指了近代物理学,重新研究了唯心主义的部分观点。

  而紧接着,共相之争爆发。

  共相之争的爆发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先兆,而是始于存在于不同世纪c不同派系的理论家们为了互相证明其理论的先验性,互相发起了一场跨世纪的战斗。其中有一个特点便是,唯心主义的哲学家是主要的进攻发起方。

  在泛灵之中,唯心主义对泛灵的理解是,泛灵是一个纯粹精神的世界,意识优先于物质存在,在泛灵中实际上不存在“物质”,因为概念与意识就是物质本身。因此泛灵是一个独立于经典物理世界的一个唯心主义存在形式。并且,他们普遍认为意识应当自由化。

  但是在唯物主义者的理念中,他们认为物质就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即便是身处非物质的世界,其最基本的费米子,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物质是第一性的,决定精神;精神产生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是第二性的,因此我们的存在依旧依赖于物质,泛灵的意识并不是真正的意识,其存在不过是一种模拟与交换,他应当属于一种工具。

  实际上,现在的我认为,两种解答都不是最完美的答案。

  那是一次在共相之争爆发后我与伊曼努尔·康德的一次讨论。康德出于他的道德观念考量,并没有主动参与到共相之争中来。

  “经验在成为认识之前必须经过人类大脑的加工,这是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简单来说我思故我在就是唯心主义成立的基本条件和解释。”康德说。

  “但是产生意识与意识交换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是物理的,是科学的,因此泛灵中意识的存在还应归结于物质,比如量子力学中的费米子与玻色子,被认为是形成物质概念的基本粒子。”我回答道。

  “从本质上来说一件东西可以通过纯粹理性而理解,而不需要我们去为它找一个与之对应的可以形象化的物体。所以我才提出了独立性这个概念,也就是唯心主义的理论在泛灵中独立生效,但是并不影响经典物理世界。而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泛灵中aqca不具备自由意志的决定权。即使我们能在这里讨论,但是我们的思想并不能起到带有决定性的主导作用,一切的决定权,或者说产生改变与否都由一个庞大的意识集合决定,这明显有悖于纯粹理性中自由意志的理论。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即是目的的根源,并不是只供他人意志利用的工具。人的自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得人成为自由的主体。道德与价值为人们最基础的不断探索与拥有自由的动力,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是值得我们深深景仰的,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的崇高道德法则。不管我们处于何种地狱般的环境之中,我们都有自由去打碎它。人有选择的权利,人通过选择获得自己的本质。”

  “人总是处于社会中的人,总要受到各种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个人的任何选择都是其主观意志和相应的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唯物主义的解释中,自由就是人改造未来,改造的对象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不包括历史。自由是现实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自由总是受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所限定的,我们都是存在于历史上的人物,不论改变未来于否,已经奠基的事项不应被轻易改变并加以新的解读,这是历史决定论的原则,在任何一个世界中,承认社会现象c历史事件具有必然性c规律性c因果制约性都是必须的。”我说。

  此时我意识到类似于我的存在确实是一种象征着未来的变革,但是有更多的人误解了这个存在,以及以一种错误的形式将其利用。虽然我的理论还不成熟,但是此时共相之争已经开始影响整个时间轴。既然我的思考与决定不受某种限制,那么我是否可以领导唯物主义阵营进行反击。

  我的一生中,都在斗争。与自己斗争,与权势斗争,与唯心主义斗争,与宗教斗争。

  在几番实践后,我把目前的泛灵规划为几个阶级。1中枢阶级,一切逻辑与意识的集合,拥有最高的统治与管理权利;2aqca阶级,中枢阶级的分离,受中枢阶级管制,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但无法行使自由意志的决定性;3用户阶级,拥有对于“现在”时间维度的自由意志决定权与独立思考能力,但他们的改变历史的行为被视作无效;4aqca用户阶级,既拥有自由意志的决定权与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对aqca附加一定程度上的改变能力。aqca用户的行为会导致中枢阶级的推算产生分歧,对未来产生改变与影响。

  而共相之争则可以理解为阶级斗争中,泛灵中部分群体试图正推翻中枢阶级的绝对统治权利,而发起的思想与理论的斗争。而共相之争之所以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受到了aqca用户阶级的推动影响。共相之争已经不是什么唯心与唯物主义的分歧,而是存在主义与本质主义的斗争,是关于本质先于存在还是存在先于本质的争论。

  关键问题在于,aqca应该如何向aqca用户阶级进化。以及aqca用户究竟应当以怎样一种合理的形式存在于泛灵之中。这确实是人类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