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钢铁梅瑰最新章节 > 钢铁梅瑰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十五章,时光荏苒

  胜梅自两千零三年去h超市工作后,就被分配到前台做收车员,这个工作一直干到她退休。而我好奇的是,一般超市收车员都是男性,可为什么这家超市让女性做呢?

  胜梅干活比较麻利,她总是喜欢赞一堆购物车之后再一起送回去,这样可以少跑几趟,但车叠的多了后,又长又重非常难控制。小森还曾想试一试能不能推动,但最终被这条“车龙”所降服,一方面年纪太小,另一方面操作这个非常考验技术,前面拐不好很容易撞到顾客,尤其在节假日期间,商场的顾客拥挤不动,前台大厅几乎被人占满了。

  小森说:“那种壮观的场面,一点都不亚于春运挤火车的返乡民众。”其实我们国家真的应该多开几座公共设施,用来缓解人口上的压力唉!算了,我不哀怨了

  逢年过节,就是胜梅最忙碌的时候,三十多台购物车一次送回去,简直就是家常便饭,长度不好计算,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

  在周末,胜梅经常领着儿子去单位,小森很老实的坐在某卖汉堡的连锁餐厅里,看着母亲一趟一趟的送车。都说老来得子的夫妻,一般很重视自己的子女,胜梅对待自己的儿子,更是体贴至入微,隔三差五就买五c六个熏的鸡翅中给小森吃,无论多贵。同事常开玩笑说:“给你儿子可真舍得啊!”确实,胜梅自己舍不得多吃一口,也要让儿子吃一顿营养充足的食物。

  转眼间,小森从小学升到初中。那时学校被分为“好c坏”两种班,这是比较通俗的叫法。好班叫“校中校班”,学费貌似稍贵些,学习进度比较快;“坏”班就是普班。刚入学时,很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塞到校中校班,也不管他们是不是那块料。但一个月后,很多校中校班的学生都被调到了普班,具体原因就不清楚了,大概是跟不上节奏吧。

  初一时,小森的学习水平勉强一般。然而后几年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到初三时,就基本位列班级倒数的名次了。作为母亲的胜梅很担心,前后和小森谈了很多次,但都没对成绩有什么帮助。其实,如果孩子对某样东西失去了兴趣,即便你逼着他做,他不但不买账,相反会非常厌恶。

  那时候的网吧,算是在青少年中比较活跃的场所。而当时的网吧还没有那么正规,一些网吧不但没有营业执照,还会接受未成年人上网,甚至有的小孩儿身高还没超过吧台,吧员依旧为他们开机器。那个时期的网吧也确实比较乱,总有些社会上的闲人进进出出,小孩子几乎没有社会行为能力,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很容易受到牵连。

  我们都是在这种“不拘小节”的大环境下成长的,这几年大陆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以前一些不正规的秩序,也变得正规起来。早年一张纸就可以办理很多手续,现在你需要拿着数十本没用的证件,去办不一定成功的事我一直坚信我们国家是一支潜力股,只要有人正确领导方向,无论国力发展c还是生活水平,将来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回奔主题。小森读初中时,也常偷偷去网吧,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游戏。时间久了,胜梅自然察觉出了儿子的异常,在某天放学回家的途中,偷偷跟在儿子身后,然而小森却浑然不知,还在嘻嘻哈哈的和同学闲聊。就在刚踏进网吧的时候,母亲在门口的叫声,让场面瞬间凝结。小森打岔着说:“我我要去厕所”

  网吧老板娘发现了异常,生怕自己被牵连,忙催促着小森离开。在卫生间里,小森反复思考着要怎么应对接下来的状况

  回家的这一路,母子二人都沉默了,也许在胜梅眼中,儿子是学坏了。因为在传统的旧思想里,类似网吧c酒吧之类的场所都是“不干净”的地方,只要进去就意味着学坏。

  胜梅并没对儿子去网吧这件事做过多的教育,只是在脸上流露出她很生气的样子,以示对小森的警告,这让小森之前准备好的说辞完全失去了作用。而后,母亲又发现了更多端倪,她发现儿子每天中午都不吃饭,而是把省下的饭钱用来上网,每天中午不到一小时的时间,他都用来打游戏。

  经过母亲苦口婆心的说教后,小森也真的不再去网吧了。为此,他还在自己的书桌上写了一行字:我已不去网吧‘多少’天。其实男孩子爱打游戏很正常,只是不要过度沉迷于此,从旧社会时期成长过来的人,往往会把“去网吧”和“学坏”联系到一起,觉得只要去网吧,就一定会学坏。当然,家长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只有我们为人父母后才能理解。

  孩子步入青春期后,家长们往往把关注的重点,从孩子的学习,转移到孩子的思维上,比如说,监督孩子不能早恋之类的。因为初中生一般都在青春期发育阶段,也是逐渐形成内心构架的重要时期,家长查查通话记录,翻看日记似乎大家都司空见惯了,并没觉得这是在侵犯隐私

  男孩子家长们关注的重点,一般就只有孩子的身高了。与其他家长闲聊时也会不经意的谈论起这个话题,似乎家长们总会拿孩子来做比较,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儿时就养成了一种攀比的心里,一直到成家立业。

  初中时,小森的身高一直不见长,因为成民的身高比较矮,所以胜梅一直担心儿子长不高,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只要是休息日,胜梅就领着儿子到附近的学校去打篮球。小姑子看到侄子个子不高,开始在一旁泼冷水,她轻蔑的对哥哥说:“哥,你儿子长不高,你这么矮,你儿子能长高吗?”

  她这种气急败坏的态度,让成民气愤的说不出话来,毕竟小森现在真的不高,成民想了一会儿说:“身高真能说明问题吗?长的矮就不能出人头地了吗?再说了,现在看一切都太早了,咱们往后看”

  不仅如此,成华更是主动来哥哥家显摆,有时借着看望母亲的契机,故意大声在门口夸奖他儿子:“妈,你外孙一米六五了。”过了十几天说:“妈,你外孙一米七了。”再过几天又说:“妈,你外孙子一米七二了。”前后显摆了不下十几次,她儿子的身高大家都有目共睹,并不是向她吹嘘的那么夸张。再说,按照他儿子十几天就长高几厘米的成长速度,现在是不是可以顶天了?而且就算你孩子有优势,也用不着用这种小肚鸡肠的方式气别人吧?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小森的身高超过了姑姑的儿子,这也让她彻底哑口无言,日后再见到哥哥,闭口不谈身高的话题。

  两千零七年冬,胜梅母亲去世,享年八十八岁当天正巧胜全在母亲家,上午还喂母亲吃了点东西,下午发现她已人事不醒,于是找来附近诊所的医生查看情况。听到医生的确认后,胜全虽已做好思想准备,心还是狠狠的揪了一下,母亲就这样睡死过去了

  哥哥立刻通知了还在工作的胜梅,害怕妹妹担心,哥哥并没告诉她实情,直到晚上快下班时,胜梅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了。她惶惶的回到家,眼泪汪汪的趴在儿子耳边说:“你姥姥不在了”

  小森转过头吃惊的看着母亲,丈夫在一旁说:“咱们一会儿过去吧!我跟咱妈说,你别担心!”有了丈夫的支持,胜梅自然也有了底气。于是一家人坐公交车来到母亲家,胜全看到妹妹后,眼眶有些湿润,但他还是强忍住没让眼泪留下来他缓了一会说:“咱姐我也没敢告诉呢,你打电话通知她吧”

  胜梅哆哆嗦嗦的掏出手机,拨通了大姐的手机号。

  “姐咱妈没了!你快过来吧!”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随后慢慢悠悠的回答:“我这边做着饭呢”

  “姐啊!都什么时候了?那你做饭吧!”

  当时胜梅的情绪明显不太好,她气愤的挂断了电话。

  一家人聚齐后,开始紧锣密鼓的置办丧事。胜梅想给领导打电话请假,但发现手机没电了,哥哥恰巧出去买东西了。于是胜梅想借大姐的手机用一下,可大姐却说自己的手机没电了,胜梅心里很清楚,有点生气的说:“那算了!我出去打电话。”

  丈夫担心妻子劝说道:“别出去打了,等咱哥回来借他的手机吧!外面全是雪还那么滑!”随后有点儿恼火的转头对大姐说:“姐,你就先把手机借给小梅呗!就打个电话说几句话,她现在心情不好,出去想着事儿过马路多危险啊!”大姐还在强烈的解释着手机用不了的情况。但过了一会儿,胜梅就看见大姐悄悄的跑到外面,拿着手机不知道给谁打电话去了其实大姐就是个平常比较节俭的人,那种从以前穷日子过来的人,或许都有点小气,我们不能给她带上什么道德标准的帽子,那样就太片面了。然而后面发生的事儿,会让人啼笑皆非。

  不一会儿,大姐的外孙子领着女朋友来了,刚走进屋里,他就从兜里掏出一百元钱递给胜梅说:“姨姥儿,这个给你”胜梅有些发愣,此时她注意到,大姐脸上的表情有些变化,显得很焦躁不安,好像谁抢了她家包子似的。胜梅刚把钱接在手,就注意到大姐脸上难看的表情,她又重新把钱推还回去说:“你拿着吧孩子,这钱姨姥不能要”

  大姐的外孙犹豫着,手悬在半空中还要往前递,大姐在一旁对外孙子说:“你姨姥不要你就拿着吧!”外孙子点点头刚要把钱塞回兜里,大姐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把外孙子拿着钱的手压进兜里说:“你冷不冷?!快!姥姥给你捂一捂!”外孙子有点不理解的看着姥姥。胜梅自然清楚大姐的秉性,能看懂的人也不用解释,她对大姐的外孙说:“姨姥心领了”直到过了很久,大姐才把手从外孙兜儿里拿开。这一切,都看在走廊里侧小森的眼里。

  我有点不明白,胜梅的大姐为何要这么做,谁也不会眼红那一百元,只是这样对自己家人真的好吗?这个钱应该是大姐的女儿托儿子带的。这件事儿也说明了大姐的性格,更印证了成民母亲的预言。说这个绝不是批判谁,只是想真实的记录下每个人。

  出殡当天,下着鹅毛大雪,一家人分别跪在胜全身后。随着一声巨响,丧盆被摔成几块散落在地,仿佛生命就此消融在皑皑大雪中

  邻居们纷纷驻足观看,有的甚至把脖子从窗户里探出来,生怕看不到似的。我只想问一下,出殡有什么好看的吗?我个人比较反感看热闹的人,所以从来不看热闹。我的观点是:要么上去帮忙;要么转身离开。多半跳楼的人,都是因为看到楼下有很多围观者,觉得无地自容,才选择跳下去的。怎么又他么跑题了?!

  姥姥去世后,小森一直守在姥姥家中,直到出殡后才返回学校。班主任及同学都有点儿错愕的看着他,但看到他胳膊上的黑布,大家终于明白了他消失了这几天究竟去了哪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胜梅母亲离世的缘故,婆婆似乎对儿媳没有那么刻薄了,虽然二人基本不怎么讲话,但婆婆在生活中的态度明显有所收敛。然而好景不长,夫妻间的争吵则成为了新的争论点。那个年代谈婚论嫁基本靠介绍人,所以只能听保媒人的态度,这就导致结婚时两人并不是特别熟悉彼此。现在两个人都到了更年期,这也加剧了争吵的频率。

  丈夫成民的性格很古怪,有时还比较倔,说话不仅嗓门儿大,最重要的是不愿意承认错误,这一点多半遗传了自己母亲的性格。而胜梅的性格恰恰相反,她比较保守,稍稍有些自私和小心眼儿,可能是因为以前旧社会养成了比较节俭的习惯,生活中更是能省就省,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这一点让小姑子一直觉得她是“小抠”。就连小时候小森跟母亲做公交车,母亲都要让儿子逃票,也不清楚她这样的一个错误示范,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当然她还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太固执己见,不撞南墙不回头。

  胜梅比较要强,很在乎面子,按照北方话讲就是“脸儿小”,丈夫虽然也很要面子,但完全是那种在不拘小节的情况下要面子。两个人,男人大大咧咧,女人谨小慎微。每次二人因为琐事争吵,胜梅就皱着眉劝告丈夫小点儿声,可丈夫不但不降低音量,反而还更大嗓门儿的说话。这样往往会造成一些误会,外人听到会以为是在讲他们的坏话。

  夫妻间吵架大多数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当你老了,你便会发现,就是因为年轻时的争吵,才使得你们彼此更加默契。然而在吵架时,却真有种想一巴掌扇死对方的冲动。

  胜梅夫妻吵架时,多半都是以胜梅不作声结束,两个人必定有一个是要容忍对方的,不然吵架会无休无止的进行下去。其实没有办法评断孰是孰非,就是二人性格冲突造成的结果。两个人吵架时,成民总爱以“离婚”当作自己的借口,每次吵架他都气急败坏的大嚷着:“能过就过!不能过散伙!”丝毫不顾及坐在床上发呆的儿子。

  当然也并非全怪丈夫,胜梅有时也太固执了,她总是想让丈夫和儿子,按照她自己那种方式生活,这也直接导致了小森一直活在母亲的阴影下。而吵架过后,夫妻二人又回到柴米油盐的生活,似乎丈夫嘴中的离婚,只是随口说说,他也很害怕失去这个妻子,以他这个家庭状况,恐怕再也不会有人愿意嫁给他了吧

  有些夫妻吵架经常把离婚挂在嘴边,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不说对孩子有何影响,对以后二人的生活都会形成阻碍。如果真觉得过不下去了,商定好日期,直接民政局或者法院见,千万别把大人的恩怨牵扯到下一代身上,一句“离婚”自己爽了,孩子会怎么想你?不要把离婚当作互相伤害的砝码!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