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快穿之重启1620最新章节 > 快穿之重启1620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33章 杀三桂

  洛阳的陷落让整个明帝国为之一震,其惊骇程度要远远超过女真侵入北京的惊骇,毕竟在老百姓心中,女真骑兵不过是来抢点儿粮食,银子;而西北的民乱已经被传说到青面獠牙的程度,比如八大王都需要喝人血吃人脑子,再比如泥小表这个第一悍将每夜需要数十个女子陪伴,第二天还要吃掉这些欢好过的女子。

  当然,这些事情都不是空穴来风,比如泥小表,他确实好色如命,无女不欢,十三岁出道,到现在老婆大军规模不比手下精骑队伍小。

  再比如八大王,当初也确实宰杀了福王,用福王的心做了一道汤,但是那是成功人士的一种彰显罢了,那有人天天吃人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兵灾一起,河南之地紧跟着必然是粮慌,况且大军牢牢的包围了河南,各卫所也在不断的向河南聚集兵力,短短半个月内聚集兵力多达六十万号称百万。

  宣大,辽北,天津三卫抽调精兵加入战团,只有一个兵团没有加入,这个人就是毛太保。

  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理由很简单,他碰到了阿里不花的前锋,看来这个阿里不花野心不小,知道明朝内乱之后居然星夜出兵攻击太原府,半途碰到了自己的先锋营,打了一个遭遇战。

  先锋传来的情报让毛太保更坚信这个阿里不花是一个穿越人士,因为这支蒙古骑兵配备的居然不是弓箭而是火器,如果要不是自己这先锋营都是配备了鲁密铳,恐怕就会被人吃掉,即使这样也是伤亡惨重。

  毛太保知道,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双方的眼光都不能局限在时代,冷兵器估计阿里不花也玩腻了,开始改玩枪了。

  唯一遗憾的是,前锋营虽然拼命,但是还是没有抓住一个俘虏,结果想让人带个口信都不成。

  战争往往都是因为小事儿开始,一个小火星最后引发连锁性的爆炸,这支前锋呗击退不到三天,铺天盖地的黑色骑兵呼啸而来,数目居然多达数万,从高坡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刀枪如林,遮天蔽日。

  毛太保心里清楚,国内的动乱只是疥癣小疾,只要围困,假以时日自然扑灭,真正危险的是虎视眈眈的东夷和蒙古。

  这两个民族向来是盛产战士,况且穷困潦倒,只要有人能统一他们,他们就能爆发惊人的破坏力。如果不是皇太极干掉了林丹,那么恐怕林丹也会对明朝产生威胁,现在的阿里不花相对于皇太极要危险的多的多。

  皇太极顶多是骁勇善战,还是这个时代的人;阿里不花则不然,他不但比这个时代多了几百年的知识,而且手中还有先进的仪器,如果他能把一个手机大大咧咧的留在营地,那么证明他依靠的肯定不是这个地图。

  “大都督请看,那些带着金色面具,身穿重甲的就是有名的怯薛,各个都是射雕者,刀法神出鬼没,三岁就培训杀人,是历代蒙古大汗的亲卫队。”千里驹在高坡上给毛太保点指。

  毛太保拿起千里眼往对方阵营望去,数万大军中央锦绣辉煌的大旗下面是一队盔甲明亮的重骑兵,一看就与别个不同,尤其是每个人脸上带着的金色面具更是增添诡异。

  对方的主将也拿着千里眼,一时间两个人好像产生了飞跃千里相会的感觉,好像呼的将对方拉到了身边。

  毛太保此时是一个满面风霜的半老头,四十几岁的年纪,十几年军旅生涯让他体格魁梧,不显老态;对方是一个络腮胡子的蒙古大汉,居然连盔甲都没穿,可见骄傲与自信,身上仅仅穿着白色的长袍,显得飘逸彪悍,却又显得那么突出。

  千里驹此时紧皱眉头,道:“大都督,此次我们的对手与以往还很不一样,这些身穿黑甲的骑士都是重弓骑,极为擅长强袭,是骑兵中一顶一难缠的角色,我建议我军扎稳硬盘,先用重炮轰击一下试探。”

  旁边吴三桂却显得很不屑道:“大都督,末将愿意请战,为大都督一展我关宁铁骑威力!”说罢用热烈的眼神瞅着毛太保,目光中居然还带有一丝丝挑衅。

  “混账!都督面前岂有你说话的地方!”吴襄假意申斥,却不断用眼睛飘毛太保。

  毛太保知道,这两父子都是袁崇焕的人,尤其是孙承宗重新执掌辽东之后,吴三桂更是跟着袁崇焕在东北打了几次胜仗,更是狂妄的了不得,自诩关宁铁骑天下第一。

  对于陈继盛把持辽东半岛,私开贸易的行为早已不满,尤其是吴三桂本身在锦州就有身家,陈继盛的部将几次都不给吴家面子,让吴家大为丢脸。

  陈继盛之所以这么嚣张,第一是手下军事实力强横,毛太保留下的部队现在兵强马壮,对于孙承宗听调不听宣,对此辽东一线早就恨得牙疼却无可奈何。

  袁崇焕申请了几次要除掉陈继盛,都被孙承宗驳回,第一是陈继盛对玉袁崇焕早有防备,其部下骁勇善战,八旗尚且经常吃亏何况袁崇焕的辽东军;第二是毛太保离开辽东的时候就给陈继盛把王剑留下了,防备的就是有一天袁崇焕玩这套先斩后奏。

  吴三桂在宁远的时候曾经和祖大寿袁崇焕把酒夜谈,对于这两个武将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三个人曾经谈论过毛太保的几场战役,纷纷都把毛太保贬低的一无是处,只是懂的逢迎拍马的狗屎远将军。

  明朝的官员是有几根骨头的,连皇帝的马屁都不让拍,这点上看毛太保简直和人渣没啥区别。

  这次吴三桂是怀着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一百二十个不愿意来的。

  现在主动请战一要展示袁崇焕关宁军的实力,二要好好显示一下自己,同时对妒贤嫉能毛太保一个打击。

  毛太保嘴边带着多有若无的微笑,转头看着身边儿的军师公孙启,公孙启一脸阴险的微笑,叫过亲兵低声吩咐几句。

  亲兵得令翻身上马,一溜烟飞驰朝敌军阵营而去,敌军早有游骑迎上来,那边喊了几句之后,亲兵飞骑奔回来。

  公孙启整理衣装,骑着金晶白毛驼,慢悠悠的走出阵营,那边阵营也走出一个喇嘛装束的人。

  双方阵地的中央早就有人铺上了地毯,游牧民族的规矩,在毯子上是不许见血的,是谈判的意思。

  只见公孙启大模大样的走道毯子上稽首一下,对面的喇嘛也行了一个礼,双方开始急了瓦拉的说起来,然后两人都施施然的乘坐各自坐骑回归本队。

  公孙启上来道:“大帅,可以了,吴公子可以带两千骑兵下场比试一下,如果胜了敌军退军,如果败了,我军退兵。”

  吴襄一愣,转过头眼神交流了一下吴三桂,只见吴三桂满不在乎的单膝点地傲然道:“末将愿意立军令状!”

  毛太保微笑道;“何至于,不过既然吴将军这么说,那么军中无戏言,请小将军签字画押。”

  吴三桂三下五除二画押,笔一甩,自己下去点起本部两千精骑出阵。

  对方军中分水一样哗啦的穿出一水儿白色马的骑士,看样子全都是轻骑,马上悬挂着明晃晃的龟壳刚盾。

  吴三桂的铁骑一水重骑,武装到牙齿,浑身上下明晃晃的鱼鳞钢甲,手持三叉戟,如果有个哮天犬就特别二郎神了。

  雄赳赳的冲入战场,一入战场谤本没停留,一声号角悠长响起,两千骑兵自觉化成锥型阵型,呼啸着冲向对方。

  只见这三千轻骑兵根本没着急,等着吴三桂的铁骑靠近的时候,才施施然抽出马背上的标枪,一抖手,飕飕的扎向关宁军。

  关宁军此时正狞笑着举起手中的三叉戟,因为对方没有远程的弓箭,所以吴三桂托大的干脆没有使用悬挂在马鞍上的火器,妄图通过重骑兵变态的肉搏能力欺负轻骑兵。

  大家记住一句话,事出反常比有妖,阿里不花也不是傻子,他不知道重骑兵肉搏的时候砍轻骑兵跟玩似的?

  人家是玩骑兵的行家,别忘了,人家是依靠骑兵横扫骑兵的高手,这样来看,关宁铁骑的主官们在骑兵战略上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毛太保在远处眼睛微咪,因为他似乎想清楚了,为什么阿里不花会派出轻骑迎战。

  在如此相对狭窄的战场上,没有游射距离,重骑兵确实占据了不少便宜,这种情况轻骑兵只能依靠一个东西来击败重骑,那就是,火力!

  战场上一片剧烈的爆炸声,连本镇的马匹也略微出现了点点骚动,虽然这些战马都是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但是突然的爆炸还是让他们很吃惊。

  那些标枪上面全都捆绑了威力巨大的炸弹,一旦爆炸,则对方人马具糜,看来这只是阿里不花用来显示其威力的一种手段,他肯定还有不少压箱底的秘密武器。

  一段连续大爆炸,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差点儿炸散花,好在毕竟是精锐,整合之后这些骑兵依然嚎叫着扑向了那些轻骑兵。

  这一次毛太保又见识了一个新的东西,那就是轻骑兵不见得没有坚固的盔甲,同时他们有锋利马刀。

  重骑兵被爆炸的标枪轰击了势头一顿,失去了速度就失去了撞击马的机会,只能凭借自己武器来轰击敌人,凭借自己坚固的重甲抵抗。

  但是,这次见鬼的地方就是,这些轻骑兵身上的盔甲居然能抵抗三叉戟的攻击,三叉戟居然不能撒开这些外表单薄的盔甲,而轻骑兵手中窄窄薄薄的长刀却可以很轻易的切开重甲,蹦出一道道鲜红的血箭。

  千里驹惊讶的看着战场,冲着毛太保解释道:“大人,这些蒙古兵拿着的是择花刀,是宁夏一代回回造的宝刀,锋利无匹,极善破甲。不过,这些兵身上穿的盔甲恕小的眼拙,看不出来。”

  毛太保收起千里镜叹息道:“不怪你,这两千人身上的甲不是钢铁,乃是丝绸,内里穿着的定然是铁壳盔甲,所以三叉戟不能撕开外面的丝甲,也就不能对里面的铁甲形成纵身的穿刺,如果不是三叉戟还能当长棍横扫,让这些人多少有些顾忌,那么现在他们就已经开始单方面的屠戮了。”

  丝甲和铁壳甲事实上是中国早就出现过的盔甲,前者是为了防备箭头,后者为了防备的是穿刺型武器,但是两者都不成熟,后来都被板甲和鱼鳞甲,环甲淘汰了。

  但是现代的防穿刺避弹衣就是丝甲和铁壳甲的结合体,能创造出这么一些怪物轻骑兵分明就是体现了示弱于敌,扮猪吃老虎的理念。

  至于手上的折铁刀也叫折花刀,是宁夏甘肃一代的保安族著名的宝刀,据说当年是成吉思汗从大马士革带回来的刀匠的后代,专门打造宝刀给蒙古贵族,历史考证,这些表面上有着漂亮花纹的保安刀确实可以和大马士革刀一叫高下。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支两千人的军队是一支从重火力到肉搏全面升级的轻骑兵,整整高了关宁军一个时代还要多。

  正在吴三桂率军苦苦挣扎的时候,这些轻骑兵陡然后撤,轻骑兵的白马都是一些腿部极为发达的高大马匹,短期时间爆发的力量特别大,速度也特别快。

  吴三桂压力陡然减轻,马上命令吹号角整队,开始掏出火器,咬牙切齿准备击杀这些可恶的轻骑兵。

  这回他留了个心眼儿,他命令杀马,你不是人有盔甲防备么?马总没有吧,我就打你的马,我的马有铠甲我怕什么。

  不过这时候铺天盖地飞过来一堆堆闪亮的渔网,没错,就是渔网,毛太保眉头再次皱了起来,下令吹号收兵。

  如果被这些带着荆棘的渔网套住了,托下马,那么就会重复波兰重骑当年遇到蒙古铁骑的悲剧,被人家绑住然后敲开盔甲,用短刀隔断喉咙。

  即使有三十万大军也不够用的。

  那边阿里不花的驼鼓也响起了,轻骑兵跳着盛装舞步徐徐后撤,一丝不乱。

  再看撤回来这千余重骑,各个带伤,吴三桂更是头盔都被人削掉;了,披头散发满面血灰,一进大营扑通就跪下了,一言不发。

  吴襄脸色苍白,胡子都发抖,眼巴巴瞅着毛太保。

  公孙启咳了一声,冷然道:“吴三桂,军令状再上,可有别的说的?”

  吴三桂满面羞愧,低头不语。

  公孙启蔑视的一笑:“你关宁铁骑本来战力不弱,装备鲁密铳和马炮,如果要是轰击对方,也不会这么快崩溃,一泻千里,只是你妄自托大,急功近利,现在杀你二罪归一可有异议?”

  吴三桂脸上一丝血色全无,呆呆的看着帅台上的毛太保,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上面这个人远远不是他们口中那个蠢蛋,而是一个手握生杀大权的都督。

  只见帐中如狼似虎亲卫往上一拥,捆着吴三桂往外就拖,吴三桂惊醒一般杀猪一样大喊:“饶命啊,我还有话说,爹爹救命啊!”

  可惜毛太保根本没给他机会,甩袖子离开大帐,吴襄被公孙启众将拥住推向帐外,一时间脱身不得。

  只听一声惨叫,一会儿辕门高杆上悬起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吴襄惨叫一声,往后就倒。

  毛太保下令,连夜后撤九十里,进入山西境内。

  -第三十三章胜一场

  吴襄被下属救醒之后只看见辕门高挂的血淋淋的人头,顿时五内具碎,老泪纵横。自己一生得三子,这三桂乃是手下第一受用的,论勇猛朝内青年无出其左右,年纪轻轻积累军功就做到督标一职,况且得到孙承宗赞赏不断,眼瞅着前途无量。

  现在什么都没了,只有一副冷冰冰的尸体,且死无全尸,头颅高挂辕门,羞辱,气愤,绝望将这个老头折磨的头发一夜全白,苍老了十岁。

  第二天却还得对着毛太保苦苦哀求,以求可以给自己儿子一副完整的尸首。

  “可以,但是吴将军要自己补救令郎的过错,阿里不花追击而来,我要你对阵阿里不花,如果此战得胜,那么自然归还令郎的首级。”

  吴襄怨毒的眼神狠狠盯着毛太保,毛太保一脸蔑视。

  “好胆,居然敢直视大都督!”公孙启冷喝一声。

  吴襄缓缓起身,转身安排自己的兵伍去了,昨天一战,傻子都看出来,自己这一万多关宁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如果近战,自己还有点儿信心,但是对方的主将狡猾无比,定然不会和自己缠斗,那么自己即使能胜了,肯定也是一场惨胜。

  历史上的重骑兵与轻骑兵的交锋也并非都是轻骑兵占尽上风,唐朝的时候刘黑闼的燕铁骑就是绝对重骑,曾经用三千不到的重骑兵生生冲垮了太原李家数万大兵,差点生擒李世民。

  此后李世民才大力发展玄甲军,也就是重骑兵和重步兵。

  西方历史上也有很多案例,比如七百重骑兵曾经突袭萨拉丁的一万两千骑兵,萨拉丁的骑兵相对于阿拉伯骑兵是重骑兵,但是这些东方的重骑兵在西方重骑兵面前犹如婴儿一样不堪一击,结果萨拉丁大败。

  重骑兵可以对比二战时期的虎王坦克,完全可以轻易干掉t-34;但是,如果要想形成滚滚铁流,就非得t-34不可。

  这也是为什么毛太保手下的超级重骑兵只有五百,重骑兵只有不到两千,次重骑兵不足五千,轻骑兵达到近万。

  要知道,毛太保可是一个痴迷的骑兵配合作战理论的继承人,阿里不花即使是一个现代人,那么他很可能具有先进的战争理论。

  阿里不花手中如果再有一部或者两部先进的电子仪器,那么他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他很可能创造了轻重枪械,火炮导弹,他也很可能有无穷无尽的暗招。

  对付这样的人,玩的就是一个心眼,讲究的是诱饵和陷阱。

  阿里不花绝对想不明白自己会用一万多精骑做诱饵,绝对想不到自己的无差别攻击,自己即将用大炮给阿里不花上一次生动的讲座,那就是,你来到古代未必就是最强大的。

  清晨,牛角号声响起,战鼓隆隆,两军燕翅排开,徐徐前行。

  打仗讲究占据地形,如果能占据上风,形成一个锋锐对阵敌军,那么你就占据了先机如果不行,那么就要改变自己的不利地位,或者潜入林地,或者避开敌人的锋锐。

  这次的退兵让出了自己原本占据的优势地形,阿里不花的蒙古铁骑占据高地,两山夹一扇面,只要铁骑从高处往下一压,自己手下的骑兵就绝无生还的道理。

  但是阿里不花不会那么傻,对方手中有火器,只要对方用三段阵进行火力射击,那么自己的轻骑兵未必能占到便宜。

  阿里不花选择谨慎的移动,他放弃了自己的动的优势,而是选择骚扰,要试探敌人的承受和力量到底有多少。

  两千游骑兵离开本队,开始飞速的靠拢过来一边儿弯弓搭箭开始飞射,一遍拨马形成流动的马环,开始齐射。

  三声号炮响过。

  吴襄咬咬牙,一挥帅旗,一万多关宁铁骑没有留下预备队,整支压上去,但见马蹄声隆隆,灰尘四起,一条黄龙平地升起,仿佛起了沙尘暴一般。

  阿里不花此时眉毛一皱,这样的打法闻所未闻,从低处攻击高处,用的还是重骑,这样攻击不利因素占据十之七八,自己这边儿即使不用火器用重弓骑往下一压也绝对可以击溃对方。

  对方的主帅到底再想什么?

  而且对方根本没想试探或者逗引,一万铁骑重逢的同时,后面的整个阵型开始移动,全线压上,虽然后面的速度缓慢,但是根绝节奏来看,这根本就是放手一搏的拼命之态。

  “汗,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即使是草原上最年幼的孩子,也不会这样去打仗了,这明显是用绵羊对付恶狼嘛。”一个眼睛中全是血丝的粗壮大汉对着阿里不花道。

  “不可小看对方,昨天我和那个道人交谈,我深知此道人深的兵法之妙义,不可能是蠢笨之辈,这样的人不可能追随一个愚蠢的将领。”与公孙启谈判的喇嘛在旁边解释道,他也是一个智囊的角色。

  阿里不花细长的眼睛微咪,此时黑色盔甲重弓骑根已经和关宁铁骑角斗在一起。

  蒙古重弓骑是重型弓骑兵,类似中量级的骑兵,配备的都是短狼牙棒,鱼鳞甲,折花刀;关宁铁骑相当于中型重骑兵,从装备上要略微优于蒙古重弓骑,但是被不利的地势和敌方的机动能力抵消。

  好在吴襄一开始就没有托大,而是运用马上多管火器,形成了一定的火力优势,一旦交合到敌军,开始展开自己擅长的近身格斗,一时间竟然打得有声有色。

  阿里不花一直没有命令部队后撤或者压上优势兵力,他只是用望远镜冷冷的看着对方,脑袋一刻不停的运转,他在琢磨对方的真实想法,真正的心里。

  他手下的精骑都是百里挑一,他很有自信随时可以后撤拉开攻击距离,夺取空间。

  这个不重要,就如同两个拳击手,现在只是双方互相搂抱,可怕的是敌人的后手拳:是组合拳,还有下勾拳?

  答案在明军排开二龙阵的时候水落石出。

  阿里不花大叫一声不好,接着咬牙切齿的怒骂:“对方将令一定是一个魔鬼,居然用这样的方法,他就不怕部下寒了心。马上吹号下令后撤,放弃高地阵地。”

  身边的将领没有任何疑问,马上开始传令,令旗挥舞,号角长短有序,犹如一阵黑风一样,骑兵卷起滚滚浪潮,徐徐如林,快速而有效率的撤下高地。

  三千多重骑留下殿后,蒙古的阵型没有乱,还是怯薛打头,轻骑护卫,重骑断后,卷起滚滚尘烟。

  但是还是有点儿晚了,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在蒙古骑兵刚刚撤离的阵地上响起,只见阵地上黑烟滚滚,土石翻飞,不少来不及撤退的骑兵被炸的血肉横飞,战马在阵地上哀哀嘶鸣。

  这是明显的用一万多骑兵做诱饵,阿里不花咬牙想到,他也真舍得,果然是大手笔。

  蒙古骑兵迅速脱离战场,依然是快速的派兵列阵,丝毫不乱,也不显疲态。

  “汗,对方是黑戈壁底下的魔鬼,简直不是人,居然拿一万人做诱饵,如果不是汗及时发现,也许我们就上了当了。”粗壮大汉微微冷汗道。

  喇嘛也面色阴沉,毕竟虽然战场上欺敌和阴险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拿士兵的生命,部将的性命视同儿戏,这样无法无天的将领真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明朝不是一项号称仁义的吗?这个将军这样做,就不怕回京之后言官弹劾?

  “俄录章京,率你本部一会儿向西攻击,务必要给我撕开一个口子,到时候对着那个裂口给我猛冲;既然敌军要这么简单,那么本汗就简单的和他来一次,一战定输赢。”阿里不花洗眼睛中爆出一丝寒光,大汉猛地用右手敲击胸口,率军开始布置。

  高地上炮兵正开始排阵,吴襄披头散发状若疯虎一样带着数百亲卫气势汹汹奔毛太保而来。

  “毛文龙!你如何给我关宁军一个交代!”吴襄抽出佩剑,挥舞着高声叫骂。

  毛太保的亲卫抽出火枪排阵,枪口一致对外,目光冰冷;双方弓上旋刀出鞘,气氛尤为紧张。

  “吴家太公,何必气愤呢?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大都督历来就是兵行险着,如今能夺取这个阵地,吴家太公居功至伟,也算是得偿令郎丢失阵地的罪过,大都督已经将令郎的首级归还了。”还是公孙启,一脸无害微笑,旁边的亲兵早就奉上紫檀匣子。

  吴襄明知道公孙启说的是胡话,但是也发作不得,一时间净噎住了,只好跺跺脚,恨声道:“走!”转身就要离去。

  “慢!大都督有令,方才是吴家太公为吴公子补救过失,现在是吴家军要建功之时,一会儿整军对敌发动冲锋,这次冲锋要一冲到底不许纠缠,一定要再三鼓之时冲开敌军的右翼,如有违背,提头来见!”最后两句语调阴森。

  吴襄满面苍凉,眼睛都气的血红,眉毛都立起来,嘶声道:“大都督莫非还要再次重演方才不成?”

  公孙启不满的一哼:“军人当以战死沙场为荣,哪有你这般矫情的,看来关宁军就是不行;放心,这次大都督让千里驹打头阵,你放心了吧?”

  话音未落,那边儿占据地势的炮兵营开始进行炮击,弗朗机字母炮,蛇炮,野炮,重炮,一窝蜂等数十种火器猛地发力,犹如绽放的一朵太阳花那样耀眼。

  蒙古军阵地开始四面开花,一直不动如山的蒙古军终于出现了骚动,这骚动虽然维持不到一刻钟,但是这对战场上的瞬息万变已经起了决定作用了。

  一支耀眼的钢铁怪兽组成的骑兵犹如山洪暴发一样户隆隆的冲击下来,后面紧跟着的是三千手持鲁密铳的重骑兵,在后面就是一万名关宁军。

  阿里不花此时眉头紧皱,不待他下令,麾下的三千怯薛猛地顶上前去,这种情况麾下的怯薛看的很明白,普通的重骑根本不可能低档住那五百骆驼骑兵,唯一的办法就是抵住对方第一波攻击,然后再有重弓骑来接替抵杀。

  犹如两股雪崩猛地相撞,一石激起千层浪,滚滚的骑兵洪流在以蒙古的本镇前面为中心形成了巨大的漩涡状。

  那边章京的重骑丝毫没有回师的意思,只是猛烈的进击毛太保的本镇,显示出优良的军事素质。

  接连四次的冲击,怯薛的防线险险抱住,犹如一丝蜘蛛丝一般固执的留住了本镇的防线,千里驹的重骑开始挥舞着狼牙棒开始掀起一波波腥风血雨,不时狼牙棒上还喷出一蓬蓬火焰。

  怯薛神出鬼没的刀法在变态的盔甲面前显得很尴尬,明明是破甲的神兵利器,但是砍进去不但伤害不到对方,往往还被人家回身一棒差点扫到。这些只露出双眼的变态钢铁傀儡,怯薛第一次痛恨为啥自己拿的不是大锤,打不死你震死你!

  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五百多人在人潮汹涌的蒙古军本镇中杀个七进七出,没办法抵挡,突然本镇牛角号声响起,怯薛陡然后撤,千里驹赶紧跟上。因为当初毛太保就一再强调,不要让敌人拉开距离,否则很容易被人家用先进武器干掉。

  那边章京耗尽心血也始终无法冲破敌人的阵地,连喀秋莎都用上了,但是敌军还是坚强的保持阵型,不断用火枪组成有效的火力网阻止自己前进一步。

  他哪里知道,公孙启同样叫苦不迭,敌人上来就一顿火力覆盖,自己的火枪兵一下子报销了一层还要多,不得已让骑兵下马构架火力防线抵挡,幸好借助炮兵的阵地苦苦抵挡,心中还暗道侥幸,如果不是毛太保提醒,就凭自己这轻视蒙古,认为人家没有火器的想法,非吃大亏不可。

  那边重弓骑全部换上重火箭开始无差别攻击这支死死咬住自己的重骑,这是拼命的表现,因为这重火箭乃是重箭上面捆绑重型爆炸物的弓箭,尤其在中距离威力无比,但是这种绞杀状态下使用纯属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做法。

  这些蒙古人直接进入了狂化,拼着与敌同归于尽的手法这是。

  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响起,五百超级重骑开始出现伤亡,千里驹马上回马,妄图避开敌军这样的重型攻击,蒙古军都要气疯了,那会给千里驹这个机会。

  正在这个时候,蒙古本镇响起号角声,不甘心的蒙古重骑开始收缩防御,缓缓后退,这号角声是阻止自己这种重伤换死亡的作战方式,前锋的蒙古将领狠狠的瞪了一眼正在整队的明军骑兵,率军回师。

  与此同时明军也鸣金收兵,阿里不花与毛太保几乎同时收手。

  这一仗从清晨打到傍晚,可以说没分输赢,但是阿里不花退军了,几乎是如风一样,陡然就消失了,如同没有来过一样。

  这一仗,明军阵亡人数两千一百人,蒙古军阵亡打到三千五百人,而且明军人数要略微少于蒙古军,这样的战绩应该算是一个胜利了。

  吴襄的关宁铁骑伤亡最为惨重,高达一千七百人,还搭上一个儿子,吴襄面对这样的战绩当然不干。

  在辽东,广宁铁骑哪里吃过这样的亏?从来都是他欺负人,哪里被人欺负过?一再要求追击,毛太保坚决不允,最后吴襄牙缝里蹦出一个若夫一词,拂袖而去。

  星夜率五千骑兵追击敌军而去。

  这里要说明的是,吴襄也是气疯了,年纪大了,敌军比自己多多少倍?自己这边儿集中优势兵力尚且占不到多大便宜,五千骑兵就敢于追击?这里面的赌博成分太多太多了,但是老天爷往往不会照顾那些输红眼的赌徒,最后一把牌,往往你的三个k注定要输给三个a。

  阿里不花拿出了他终极武器,第一次吃瘪的他将满腔怒火撒在吴襄身上。

  等千里驹率军赶到的时候,见到的只有堆积如山的尸首,连马匹都杀掉了,这完全不符合蒙古人爱马的性格,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蒙古人恨极了。

  阿里不花的终极武器就是毒气,这是毛太保看到吴襄的尸首的时候得出的结论,眼睑发蓝,皮肤上全是小泡泡,战场上的植物全都枯萎坏死,这一定是毒气造成的。

  毛太保不寒而栗,他在想阿里不花,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什么样的穿越者?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