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重生九零之华资大亨最新章节 > 重生九零之华资大亨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二卷 最好的时代 第七十章 多事之秋

  ps:真的抱歉,由于一些工作原因这两天出差,后面会继续更新,真抱歉。

  11月,多事之秋,在这个月的第一天,也许对很多华夏民众来说很普通。

  可是对于很多俄罗斯民众来说,这一天是苦难的开始,长达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更久更久。

  1990年是苏联末期国内经济形势发展的分水岭。

  就通货膨胀率而言,1986~1989年仍较为平稳,零售价格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2.1%。然而自1990年起,情况开始迅速变化,零售价格指数的增长率达到5.6%。

  在沙皇时代,卢布的价值最高,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值钱的货币,1卢布约等于10美元。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卢布对美元的汇率是1:1.6,卢布还是比美元值钱。

  当时正值苏联鼎盛时期,它的重工业、基础科学和宇航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雄厚的重工业基础支撑了卢布的坚挺。在勃列日涅夫时代,物价一直是极为稳定的。

  这样的汇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竟保持了整整40多年!

  90年以前的苏联,买一些苏联物品,你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价格都标在商品上。

  所谓“标”,有各种标法。服装、鞋帽的价格都印在一小片布条上,缝在物品上面;餐具的价格,如盘子写在底部,刀叉刻在柄上。

  最有意思的是玻璃杯,“12戈比”的字样,竟烧制在杯子底部。这样经过“煅烧”的物价,似是苏联经济体制的一种象征,永远不能改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知“涨价”为何物,也没有“涨价”的概念。当然,工资收入也大体不变。

  可是,这样的好景并不能维持更长的时间。

  到了1990年夏天,商品供应开始趋于紧张,副食品店里的长龙越来越长。人们风闻要涨价,疯狂地抢购所有的日用品,甚至食品。走进每一家商店里,柜台内几乎都是空空如也,而老百姓家里却是应有尽有。

  就像华夏经历那些食盐储存、**时期的‘板蓝根’。

  恶性通货膨胀是一种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在物价高速上涨的情况下,使货币高速失去价值。恶性通货膨胀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标准界定。

  多数的经济学家认为的定义为“一个没有任何平衡趋势的通货膨胀循环”。

  当越来越多的通胀现象随着周期反复发生会产生恶性循环。有关恶性通胀的肇因虽有很多争议,可是当货币供给有异常的增加或钱币大幅的贬值,且常与战争、经济萧条、及政治或社会动荡联系在一起时,恶性通胀便日益明显。

  戈尔巴乔夫实施市场化改革后,苏联政府的财政赤字急剧攀升。

  在资金匮乏、融资渠道受限的重重困难下,苏联政府铤而走险,采取了依靠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式实现融资。

  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对于暂时解决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无疑是立竿见影的;于是,这种收效显著的筹资手段迅速被资金饥渴的苏联政府滥用无度。

  其实,相对而言,在华夏各位读者你们应该也经历过。

  相较于三十年前,房价物价的腾飞,货币的无度超发,对于未来经济的超级预期,在不久将来,我们都会去承受这样的痛苦。

  在这里就不对说,不然马上就和谐了。

  而在90年的11月第一天,这些痛苦都印在苏联人民的身上。

  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筹资手段迅速被资金饥渴的苏联政府滥用无度,引发卢布现金迅速激增的同时,苏联传统的银行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就像华夏各县各市目前的情况一样,到处都是农商行、城市商行。各式各样的银行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随着这么多银行冒出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垄断银行体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国家银行为领导、五大专业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和信用社银行为补充的新型金融体系。

  随着中央银行管制的全面放松,大一统式的垄断银行体系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职能迅速分散。这大大削弱了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控制信贷水平的能力,并进一步引发大范围的信用膨胀。

  商业银行和信用社银行的迅速发展极大地稀释了中央银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力。

  就像此时华夏,为什么会经常被提起银行也会破产。新一代政府目前的去杠杆,紧缩银根,等等一些政策都是在针对以前无限制的‘放水’行为。

  可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旦开了口子,收回去没那么容易。

  回归正题,11月,多事之秋,这句成语说明秋天虽然是收获的季节,可是很多问题也会发生在金秋之际,对于苏联老百姓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40多年来,苏联第一次调整物价。名曰“调整”,实是涨价,而且是一次非常厉害的涨价。

  交通费是原来的3倍,食品也上涨了3倍多。什么都变了,所有的一切,价格全部变为原来的三倍。

  从此,稳如磐石般的物价不复存在,俄罗斯人和独联体各国老百姓经常抱怨的“物价又涨了”的生活,从此揭开序幕。市场经济这只老虎,从笼中被放了出来,使从未和它打过交道的俄罗斯人大吃一惊。

  苏联的噩梦正式开始,从90年这个11月开始,俄罗斯开始了自己的多事之秋。

  苏联央行也是在这一天宣布,汇率从原来1:0.6变为1:1.8.

  王正南在远东银行的债务无形中,被中央银行直接减去了三分之二。

  虽然数额没变,可是实际价值贬低。

  还有那些已经付了订金,签了合同的大批量的采购单正在海上逐渐靠岸。

  在这一天,无数的电话从香江打来了鹏城,可是正在《会计学》课堂的他都没有接到,洛伦杰森急着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的在办公室内走动着。

  一直到了夜间,他才打通王正南的电话,不过王正南只是在电话中给了他一个保证,却抹不平他心中的急切,一直等到他父亲的电话,他才稍微好些。

  安德烈行长面若死灰的坐在自己办公里面,完全没有了前段时间回总行的意气风发。

  在这里一年,远东银行整个苏联信贷总额500多亿卢布,小小的远东银行都完成差不多2%--4%。

  这对远东银行这样的商业银行来说简直是个奇迹,可是现在确实拖垮远东银行的致命威胁。

  上次回总行述职之时,他被当作总行金融管理处处长最有力的人选之一。

  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对他来说,今天就是末日,对很多俄罗斯人来说,今天是苦日子的开始。

  听闻今天央行的决定,他第一时间打电话去冻结了昆仑实业的账户,可是那边却传来昆仑实业早早就已经把账户上面数十亿的卢布全部开成信用证,用于采购。

  一些信用证虽然没有兑现,可是那很难阻止。那样大额信用证用于在国企采购,不时一时之间就可以冻结的。

  再说,昆仑实业已经早在半个多月以前就已经把这些信用证全部开了出去,第一批价值一亿多卢布的电机系统采购和价值数亿的电缆以及零配件都已经上岸,人货两清了。

  对于苏联财政部和央行的货币政策,普通商行根本无力抵抗。

  真是多事之秋,安德烈也是久经官场的老狐狸,理清现实之后,迅速的打开自己的保险箱把里面的美元和珠宝全部都第一时间全部清理了出来。

  迅速找到自己的备用证件和护照,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全部收拾好。

  第一时间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虽然王正南的贷款手续全部齐全,可是不时所有人都经得起考验的,何况一直生活在资本主义腐朽的香江。

  安德烈知道,他面对的不仅仅是失职,还有更多。

  王正南过来香江已经是11月5号,只有周末他才有时间。

  不过坐在他面前的洛伦杰森,完全是精神奕奕,一点也没有当时打电话的急切。

  这就是特权阶层的不同,在很多人看来,也许是他的末日,可是却没想到那是他的福音,就像很多‘奶粉’事件很多官员,他会另一种方式升迁。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九零之华资大亨》,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