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古来万事东流水最新章节 > 古来万事东流水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34章 繁华落下唯风行,铅华尽洗情恒远

  (1)

  自从于鸿离开长空山去游历后,偌大的长空山便只剩下于蓝和孙雅芳了。

  于蓝也只是偶尔带着孙雅芳下山去——接触“凡尘”。绝大多数时候,两人就像是与世隔绝的仙侣。长居深山仙境,不拘俗礼人情,无丝竹鼓磬之声,无车马喧闹之音,只有默契、熟悉的彼此。

  又是一个冬天。

  鹅毛大雪不断,方圆万里水流凝滞,寒风无情席卷每一个角落。

  虽然天地无情,寒冷遍及千家万户,但都止于家门之前,似乎丝毫也不影响里面。长空山虽然不高,但此时也是白雪皑皑,远看俨然一座冰山。

  这些年,山上便只剩下于蓝和孙雅芳了。雪生这些年也只是回来看望两人一次,于鹏和于鸿也不过回来了三四次,倒是严佩佩每逢佳节带着三两个弟子来探望,但是一年到头也总是显得冷清。不过两人似乎也没多少在意,逐渐就习惯了。于蓝仿佛厌倦了繁华,对于这种冷清的生活不仅很快适应,而且好像还喜欢上了。至于孙雅芳,可能是因为之前于蓝总是无暇陪伴自己,而现在却无时无刻陪在身边,倒是开始有些不适,但现在也习惯了。甚至变得有些“贪婪”了,沉迷于这样的现状。

  对于两人的感情日常倒是没必要细说,明眼人一看便知,两人就像鱼水不可分。两人十数年如一日,但这天下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人这些年见证着山下的逐渐繁荣,也目睹了它的日益消沉。山下的集市由数百人发展到了巅峰的数千人,其中贩卖着各地珍奇,甚至他国异宝。不过十数年又开始“萎缩”,变回那个于蓝熟悉的山野集市。虽然于蓝没有刻意打听,但还是从这些年的变化中感受到、猜测到国家的衰落。

  梁州,天华城,皇宫。

  有些事于蓝自然是不知道的。

  原来这些年李元逐渐忘掉了当初的宏志,又或者是因为这些年的繁荣强盛使他彻底堕落了。就在数年之前,也许是因为周皇后的离世,李元开始纵情酒色,置朝政于不顾。大臣及太子多番苦劝无果后,有一些大臣也选择了沉沦,一些如陈允文等股肱或隐或退,太子及一些爱国大臣实在无能为力只好不闻不问,朝廷逐渐落到奸佞小人之手。此等奸佞小人不问国政、不谈国事,更不管百姓生活,每天只想着如果讨好李元,今日献奇珍异宝,明日送倾城美人

  大李经过李元等人十数年的发展,根基雄厚,加上于蓝早年的威名震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几年时间里都未曾出现大变故。虽然大李不是“将倾之大厦”,但也是经不起常年风雨“侵蚀”的。

  变故就这样发生了。

  一日,一位正想着如何讨好李元的大臣,突然看到宫里有一个异域美女,甚是风情万种,便不多想捉起来送到李元面前。这些年由于大李国力强盛,威名早已遍及海外,无数异国他乡之人慕名前来,或臣或奴,种种皆有。宫里有一个异域美女倒也不是奇怪之事。虽说李元所见所幸女子无数,其中不乏异域女子,但见此女子也是深深着迷,纤腰柔手、金发碧眼、梨鼻樱唇李元也不问缘由便纳下了,当晚便不顾女子的挣扎和反抗将至变成女人。事情当然不会如此简单,先说这女子的身份,原来是波斯公主、波斯王颂歌最宠爱的小公主,名叫伊丽丝,而且还是大食国王子狄曼的未婚妻。纸自然是包不住火的,原来伊丽丝不过是对大李这个东方大国好奇才会在婚期将近之际跟随他的父亲来此见识、游玩的,当日伊丽丝离开招待外国使节的宫殿到宫中游走,不觉迷路走到了议政殿附近,不料被捉走。由于伊丽丝并不是十分懂汉语,只会寥寥数言,自然是无法辩解。

  当天,由于伊丽丝直到入夜都未回到招待的宫殿,颂歌自然是派人寻找,不过这肯定是找不到李元的寝宫的。几番找寻无果后,颂歌只好向李元求助,当然他也只是通过大臣传递。李元也不好怠慢异邦国君,便派人帮其寻找。当李元看到颂歌派人送来的画像时,发现这女子便是当夜宠幸之人,细想既然此女是波斯公主,娶了也无妨,还加强两国关系。于是派人告知颂歌,伊丽丝便在他的寝宫,还向其提亲。颂歌得知此事怒不可遏,但被随行大臣拦住,毕竟这是大李,他们不好发难。经过商量,颂歌只好派人告知李元,答应此事,但波斯有风俗,出嫁女子须在祖庙供奉天神三天,因此请求带伊丽丝回波斯,然后再派迎亲队伍前来迎娶便可。李元没有多想,毕竟各有各的习俗,于是便答应了,之后便派人将伊丽丝送回。伊丽丝回去后自然少不了一番哭诉,这也更坚定了颂歌的决心,只是掩饰得更好罢了。

  (2)

  翌日早。

  城门刚开,颂歌一行人便匆忙离去,只留下几个随行与李元告别。李元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任由他们离去,自己又继续沉浸在酒色之中。

  颂歌知道以波斯一国之力是难以撼动大李的,所以离开天华城后便马上遣人送信到大食国,信中内容自然是以伊丽丝之事为主,少不了一番添盐加醋。将李元一个臣子的不知情说成是李元恃势凌人,甚至武力威胁,**了伊丽丝。

  此时大食国中,狄曼刚刚从老去的父亲——前国王奥尔手上接过王位,正打算派遣使臣迎娶伊丽丝,加强两国关系。不料此信引起了风波,狄曼刚登王位,虽未正式迎娶伊丽丝,但已经是定了亲,伊丽丝也算是未来的王后,自然是使得大食国上下愤恨不已。当然,狄曼及大食国众臣并非愚笨无知之辈,相反年轻的狄曼更胜从前的李元,聪明睿智、思虑深远,众臣也是明白之人。伊丽丝之事不过是导火索,其实大食国早已对大李不满,过去西域各国多依附大食国,最近二十年大多数转向东方的大李,使得原本繁荣的大食国变得平常。大食国上下早有对付大李的野心,只是碍于国力,不敢远征讨伐。本来大食国只想交好波斯,并逐渐分化西域诸国,然后策反大李的近邻,进而削弱大李的国力及影响力。不料此事发生,虽然狄曼及众臣表面愤恨不已,实则内心暗喜。

  还不待颂歌回到波斯,大食国的军队已经在狄曼等人的带领下汇集到大食国边境。然后回信颂歌,痛斥李元种种不是,下定决心讨伐并要求波斯同行。颂歌自然不会放过此次机会,他原本就有这样的打算,只是一直没机会也没实力罢了。

  狄曼在边境等待波斯盟军期间分别写信给数十个西域小国,先是表达了对李元恶行的不满和愤恨,然后许以诸多好处,希望一同讨论不义之大李、不伦之李元。狄曼还知道东升国、南越蛮族、大漠狼族及青海戎族等大李的相邻国家或种族都与大李暗中不和,所以也通知了他们。一时间,大李成为了众矢之的。

  身在深宫,沉溺酒色的李元日夜等待着波斯的美人到来,不知不觉两个月过去了,谁知道竟然迎来的却是以大食国、波斯为主,东升国等大李近邻为辅的盟军的讨伐。大食国、波斯等大国均出兵逾二十万,其余小国或几千或几万,盟军总数已达一百五十余万,堪称空前。虽然李元昏庸,但朝中不少大臣及守关、戍边的大将们却清醒,加之大李多年休养生息、根基雄厚,岂会是任人宰割。虽然这些年兵士缺少铁血的磨练,但血性与战斗力还在,边关各州郡守军齐出,加上后续援军也有将近百万之众。盟军各国均是劳师远征,虽然人多势众、师出有名,但各国分散且号令不一,难以集中攻击大李,因此双方陷入胶着

  之后盟军各国分别开了几次会议,最终决定暂时由大食国统一指挥。经过几个月的对峙,大李方面不少将士知道了此次兵祸的起因,不少人产生了怠战之心,盟军也终于在统一进攻下打破了缺口,百余万众攻入大李国境,长驱直入,攻克城池千余,所过之地皆是奸淫掳掠、杀人劫财、毁城而去。这是大李建国百年多年来最大的浩劫,昨日的繁荣顷刻化为尘烟。也是因为盟军各怀鬼胎,大多数以抢掠为主,致使大李偷得喘息之机。在朝中忠义之臣的支持下,太子李谢发动政变,迫使李元禅位。李元丝毫没想到李谢居然如此顺利,宫中竟无一人为李元抵挡或言语相劝。李元见自己已经是众叛亲离,无奈只好禅位于李谢。毕竟李谢还是亲生子,尚可接受。若盟军攻破国都,恐怕他连太上皇也当不了,只能沦为阶下囚了。甚至身死国灭,饱尽羞辱,在历史上留下无尽污名。

  李谢连什么登基大典都来不及办,直接以李元之名下罪己诏于天下,自责并禅让。就在当天,李谢便以皇帝之名策封原太子妃于凤为后,封两人之长子李游为太子。然后以皇后于凤之名,召集于蓝昔日旧部,他们大多数已经隐退。

  各地兵士听得李元禅位于太子李谢,并召回老臣旧部,不觉士气大振。各地将领、诸王及一些地方望族均是领兵前往京师勤王。不到十日,昔日因为心寒李元行为的大臣及将领回归,各地勤王义师纷纷赶至京师,一时间京师人满为患,内外聚集了百余万众。

  李谢自小便聪明能干,加上受于蓝旧部及于凤的影响,为人恪守、谦让而睿智,且不失勇武。知道此时此刻正是关键之机,机不可失,于是自封护国大元帅,封刘州将军梁信为护国副元帅兼先锋大将,各州将军分别为各路统帅,分十路大军自京师各个方向而出,驱敌外出。

  于蓝昔日旧部虽然大多数已经显得老态,且多年不经战事,但是经验犹在,打仗还算是得心应手。国内也在李谢登基以后变得上下一心,军民士气皆是达到了巅峰,上阵杀敌的决心尤为坚定。虽然大李在战略、战术、战争、战斗四个方面都逐渐取得了绝对优势,但毕竟各国已经深入国内,一时之间也是难以驱逐的。又经过数月的杀戮,不少小国选择了退却。李谢等人经过商讨决定不轻易放过,穷追猛打,最后迫使这些小国与大李达成协议,不但奉大李为正朔,年年进贡,还要跟随大李攻打其余诸国。接着不到半年,不少国家都选择了投降大李,跟随大李攻进其余诸国。终于,自大食国开始进攻大李一年后,随着东升国、狼族、戎族和蛮族的退却,大食国和波斯虽然心中愤恨不已,但碍于兵力不足也只好选择了停战并离去。李谢等人又经过一番商议后,只迫使东升国等近邻签订和议、盟约。至于大食国和波斯则任由他们离去。不是李谢等人不想打,而是实在再也打不起了。一年的征战,大食国盟军伤亡过半,而大李兵士损失更为严重,毕竟前期士气低落。大李平民的死伤虽然没有统计,但也不会少于千万,还有无数城池被毁。

  李谢等人只好是见好就收,约束诸国后便令他们离去,接着便开始打扫“战场”,休养生息。

  事后,李谢提出建议,让李元重登帝位。不料诸臣竟无一人同意,甚至还有一些大臣丝毫不予情面,痛斥李元之过。李元得知后,请旨降罪。李谢为人至孝,自然不会为难李元,只是安排他到一处安静的宫殿养老,让其“闭门思过”。只是这皇位再也与李元无关,李谢也只好安心坐这帝位。其实李谢尚未做好当皇帝的准备,只是无奈,被迫为之。

  李谢虽然聪明,但还缺乏李元般的宏志大才。加之诸臣中已无于蓝、陈允文之辈,虽然群臣用心辅助,于凤也是时刻支持、敲打,但终究还是难复昔日荣光。自此以后,大李进入了漫长的修养期,再无力征讨。

  (3)

  虽然战火并没有波及长空山一带的深山老林,但也影响了周围地区的交通,不少集市人流骤降,甚至关停。于蓝及孙雅芳对此却无多大感触,或许俗世的沉浮再也影响不了这对红尘仙侣了。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默契是最无声的情话。也许只有这两句话才能贴切地形容二人的关系吧!

  时间就是流水,一去不复,又像指间的流沙,轻易不可察觉。转瞬间又是十多年走过,于蓝和孙雅芳头上的青丝已尽数堆上霜雪。这些年于蓝收到了李元去世的消息而感到一丝难过,得知于鹏及于鸿不仅闯出一片天地,还成家立业过上属于自己的日子而感到欣慰。可能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于蓝也逐渐变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一能牵动他心灵的只有身边这个人老珠黄且行动不便的“累赘”。

  世事如烟,于蓝已经彻底不过问,甚至最后连两个儿子都拒绝他们回来探望。也许是于蓝知道孙雅芳已经时日无多,最近几年几乎无一时一刻离开她身边,除了偶尔独自下山买些柴米油盐之类。其实早在孙雅芳步入花甲之年不久,身体状态便开始变差,甚至有时候疼痛得无法行走。虽然于蓝精通医术,武功及内力皆以达到化境,但也无法改变生老病死的命运。孙雅芳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病,只是真的老了,身体每况愈下。于蓝也是有药无症束手无策,只得寻找一些方法为孙雅芳延年益寿。

  其实于蓝是明白的,孙雅芳自出生到嫁给自己都不曾经历苦难,基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身体并无锻炼,甚至连缚鸡之力都没有。最近这数十年也过得安稳,并无大病,但岁月不饶人。

  一日,于蓝给久病卧床的孙雅芳喂食,孙雅芳看着于蓝许久,无心进食,就在于蓝打算开口提问之际,孙雅芳说道: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年都六十九了,我知道我已经离那不远了。”

  “放心,有我在,不会的。”于蓝说出的话,甚至连自己也不相信。

  “我的身体我知道,这些年你为我也是殚精竭虑,已经够了。听我说,我这辈子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了。父母也算善终,儿女都幸福,唯一觉得不够的就是在你的身边,看着你。”

  说着孙雅芳伸手想要摸于蓝的脸,于蓝见此低下头让她可以摸到。

  “那你就好好活着,我一定会想到方法让你好起来的。”

  “能嫁给你,便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可以陪你五十年,已是上天对我最大的恩赐了。”仿佛没有听见于蓝所说一般,孙雅芳不待于蓝说完便说道。

  听到这里,于蓝人生第二次落泪

  “最后再带我走遍这天涯海角吧!”

  “好,好,过些天我就带你走遍天涯海角。”于蓝摸着孙雅芳的脸,说道。

  “天荒地老,我已经无法奢求了,我只想和你到天涯海角去看看。”

  三天后,于蓝背着孙雅芳离开了两人居住了三十多年的长空山,下山去了,寻找天涯海角

  这世间难道真的有天涯海角吗?不知道,也许有,只是找不到而已。

  于蓝背着孙雅芳,将收藏了三十多年的武功尽数拿了出来,直接用轻功赶路,一日千里,不到三个月便行遍天下九州。之后,在孙雅芳的提议下,于蓝更是带着孙雅芳远走海外,不觉半年,东过东升国,出海想要寻找传说中的海岛仙山,南穿百越渡海走到了崖州,西出西域游历诸国,北涉冰原荒漠。当走到冰原后,孙雅芳便风寒入体,不久便发病,几度昏死,皆是于蓝强行灌入内力护住心脉不死。事后于蓝甚是内疚、自责,急带着孙雅芳返回。

  “不要,继续走吧,我们东南西都走了万里,难道就这北面就不走吗?”

  “我们以后再来吧,你现在风寒入体,身体极为虚弱。”于蓝也不好直接否决,找理由说道。

  “也许这次不去,我就再也没机会了。我们走过这么多地方,或许天涯海角就在那里呢!”孙雅芳摇了摇头,说道。

  于蓝也不多说了,含着泪,连冰雪寒风也无法冻住的泪水,继续向北走。于蓝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只知道自从进入冰原后又走了将近一个月。一日,前面的路全部消失,只见漂满浮冰的大海,一望无际。

  “就到这里吧。”于蓝说道。

  “好,陪我看一次日出日落,我们就回去吧。”看着前面没路了,孙雅芳心中似乎空了一块,有些失落,但很快又打起精神说道。

  “好,我先吃点东西吧,这一带估计不好打猎,我已经几天没见多走兽的踪影了,或许海里能打点鱼。吃完,我再给你输点真气。”

  “听你的。”

  这些天孙雅芳一直依靠着于蓝的真气坚持到这里的,不然根本走不到这里。

  过了大约六个时辰,于蓝叫醒怀里的孙雅芳。

  只见东方一道红光直射天际,马上便要日出了。两人无声依偎着,看着徐徐升起的红日,红日升得却不高便开始向西移动。又经过几个时辰,两人等待着日落,却发现红日虽然曾经有所下沉,但还没没入地面又升起。两个足足等了二十多个时辰,不见日出日落,红日至此之中低挂,自动向西移动,又自西向东返回。

  “我曾经在一本古籍中看过这样一段,极北之地,全年冰封,日有异象,全天不升不落。”于蓝说道。

  “如果人能像这红日一样,不升不落,永照大地,该有多好。”孙雅芳看着那始终并不十分刺眼的红日,说道。

  “也许这就是天涯海角。”

  “极远的海岸为涯,海陆相交之地为角,没错,这里就是我们寻找的天涯海角。”于蓝说道。

  当于蓝说完再看回怀里的孙雅芳,发现她已经睡着了,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于蓝这时深叹一口气,不再多言,只是将怀里的人抱得更紧一些。

  待到孙雅芳醒来,于蓝便带着她原路返回。

  两人回到长空山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了,就在几天之后于蓝独自陪着孙雅芳过她的七十整寿。往年严佩佩也会厚着脸皮前来的,但这次可能是提前收到于蓝的信,也十分识趣并没有出现。题外话,严佩佩也将近七十,但武功内力皆是一流,显得十分健康。

  就在孙雅芳大寿后第三天晚上,孙雅芳似乎早有预料一般,留下了几句遗言。然后就在那个出现了流星的美丽的夜晚,孙雅芳再次沉睡在于蓝怀里,只是这次再也没有醒来。

  风冷雪厚,轻衣寒气透,路遇劫难时候。

  英雄忽现来救,伊人芳心随盗走。

  情迷乱,一日胜三秋。

  有缘相叩,总别离不够,思念隔断重楼。

  十年安稳到头,天涯两人自相守。

  恨难共,心灰人更瘦。

  “一,我不在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能让自己饿着冻着。二,我的事以后再找机会告诉鹏儿、鸿儿和凤儿,叫他们不用前来了。三,有些事我是知道的,佩佩是一个好姑娘,她和我一样深爱着你,原谅我的自私,我并不想和别人分享你的关心和爱。可能你并没有这个意思,但我们都老了,你去找她吧,让她照顾你,这样我放心。”

  这就是孙雅芳最后对于蓝所说的话。

  一见钟情,五十年相依作伴,一生厮守,这是多少情人梦寐以求的?正如孙雅芳所说这已经是最大的恩赐,此生当无悔。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遇到最合适的人,继而相识相知相爱,聚首至白头,历经人生全部风景,可谓是死而无憾。

  于蓝亲手将孙雅芳安葬了以后,分别写信告知远隔千里的三个儿女,只是现在三人一个是威名遍及三州的镖局大当家、一个是富可敌国的商贾、一个则是母仪天下的皇太后。他们三人也遵循了孙雅芳的遗愿,就地哭祭并戴孝三年,并未回长空山。

  于蓝足足在孙雅芳的墓前守了三个月才离开。看着空荡荡的长空山,于蓝再也不想多留,他更适合流浪。于蓝离开长空山后先去见了严佩佩,当然孙雅芳的遗言并没有对她说,只是说了孙雅芳已经故去,自己将浪迹天涯,此次是最后的告别。

  其实于蓝和孙雅芳一样,早就看出严佩佩的心意,只是他自己没这样的意思罢了。

  就在于蓝离开时,严佩佩独自送行十里。

  “你回去吧,虽然你武功高强、内力也深厚,但毕竟都老了,经不起劳累的。”看着年纪和孙雅芳差不多但依旧显得年轻精神的严佩佩,于蓝说道。

  “正如你所说,我们都老了,现在雅芳姐也去了,你”

  “也许我就属于清风,就该我流浪。你的心意我早就明白了,以前就劝过你嫁人了,现在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你自己好好过吧,而且你还有这么多徒子徒孙,想必也不会太寂寞。”

  “我的一生因你而改变,我的心也只属于你。”

  “但我”于蓝忍不住说道。

  “我知道了,不要说出来。”严佩佩打断了于蓝的话。

  “对不起。”

  “你走吧,我想看着你离开。”

  就这样,于蓝别过了严佩佩,独自离去。严佩佩看着渐行渐远的背影,依旧明丽的双眸忍不住涌出汩汩流水

  “我还会继续等你的,直至天荒地老。”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