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崇祯大逆局最新章节 > 崇祯大逆局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八章 朝会

  崇祯淡淡一笑,找了个椅子自顾自地坐下来,安慰道:“切莫胡说。最近国家多难,后金入寇,肆虐宣府c大同,京师戒严;流寇蜂起,扰乱中原,这些你又不是不知道,朕忙这些事情还忙不过来,哪里还有心思去想儿女私情?”

  田贵妃亲自给崇祯倒了一杯茶,双手端着递到他的跟前,笑道:“什么事也没有皇上的龙体重要,皇上可不能为了这些事把自己累垮了。现在皇上有心思想儿女私情了,那是不是就是说这些事情都已经解决了?”

  “哪有那么简单?”崇祯白了她一眼,将茶杯放在桌子上,道:“自朕登基以来,国家连年出现灾荒和战乱,入不敷出,练兵c剿贼c巩固防线御虏,哪一项不需要钱?如今内帑国库俱空,边军的军饷还欠了两百多万,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说来说去,还是钱的问题。”

  田贵妃吓了一跳,原主不喜欢后宫干政,回到后宫之后,从来不跟她们说国家大事,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对她如此直抒胸臆?

  有道是君忧臣辱,后妃说到底也是皇帝的臣子,见皇帝如此犯愁,便慌忙跪倒在地,叩头道:“臣妾不能为皇上分忧,实在是罪该万死!”

  “起来吧,这事不怪你。”崇祯将心爱的田贵妃扶了起来,道:“国朝立国两百七十年,到朕这里,已经是积重难返。土地兼并严重,富者连田万顷,却很少缴税;贫者无立锥之地,却要承担很高的税赋。藩王宗室的开支也越来越大,外戚勋贵越来越多,早已让朝廷不堪重负,再加上贪官污吏的横行,小民岂能不反?”

  田贵妃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愣愣地看着崇祯,片刻之后,又听他说道:“现在军饷难筹,朕打算号召外戚捐款,你的父亲本来只是一个千户,因为皇家的关系,这才拜为一品武官左都督,这次要做一个表率。皇后那边,朕也会亲自去说。”

  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已经很有钱了,后来的著名美女陈圆圆就是他买下来的,这个时候不让他出点血,什么时候让他出?

  “臣妾记住了,臣妾一定会劝告家父多多为国效力的。”田贵妃福了福身,盈盈说道。

  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由于他最宠爱田贵妃,田贵妃也渐渐地恃宠而骄,跟皇后周氏多有龃龉,二人不和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崇祯的历史虽然比较小白,但也听说过周国丈的事,这次找田贵妃捐款的目的就是想要敲打敲打这个铁公鸡。

  毕竟田弘遇如果肯多捐钱,身为皇后之父嘉定伯的周奎若是还抠抠缩缩的,那肯定就说不过去了,还会影响到他女儿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大明朝不是没有发生皇帝废后的事情,虽然崇祯并不想这么做,但是不防借此敲一敲周奎。

  而田弘遇应该不会不识趣,从他后来买陈圆圆的表现来看,他还是很眷恋皇家的恩德的,买个妓女都舍得花那么多钱,为了她女儿的地位捐点钱怎么了?

  崇祯相信,田弘遇不会让他失望。

  对周奎这种人,一定要用软刀子割肉,让他看着自己腰包里的钱慢慢减少而无可奈何,这比直接杀了他还要令他难受。

  更何况,有皇后的面子在,崇祯目前也不好意思下狠手,毕竟皇后跟他是结发夫妻,将来又是陪着他一起殉国的人。

  还是想办法将周奎的钱财都榨干,然后欣赏他捶足顿胸的表情比较合适。

  “国家多难,有劳你们几个跟着朕受苦了。不过你放心,等过了这几年就没事了,朕一定会打造出一个太平盛世。”崇祯皇帝将爱妃搂在怀里,略带歉意地安慰道。

  田贵妃笑着摇了摇头,道:“皇上说的哪里话?臣妾跟着皇上从来不觉得苦,倒是皇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龙体,千万不要太过劳累。”

  崇祯皇帝淡淡地点了点头,便拥着心爱的贵妃就寝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崇祯皇帝按照昨天晚上的安排,摆驾武英殿,来接受内阁大臣和六部九卿的朝拜。

  自从军兴以来,为了表示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崇祯皇帝就在武英殿内处理政务。当下国家内忧外患,崇祯皇帝要着重处理的自然是军国大事,至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繁文缛节,他也懒得管了,交给内阁和司礼监去处理就好了。

  “温阁老,下官听说昨天晚上皇上发了天子私诏,要召见王在晋,有没有这回事?”兵部尚书张凤翼一脸凝重地问内阁首辅温体仁道。

  温体仁是这个年代最大的老狐狸,自然不肯妄自议论天子私诏,便一边捋着胡须,一边打着哈哈说道:“张大人问老夫算是问错人了,老夫昨晚不当值,在家睡大觉呢。你可以问问次辅王应熊大人。”

  张凤翼又转身去咨询次辅王应熊。王应熊算是温体仁的小弟,不过,在这种事情上,他也不敢乱说,便道:“天子一会儿就要来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不可能瞒着内阁,诸位一会儿就会知道了。”

  “我看皇上很有可能要下决心放弃宁锦防线了。”

  “别胡说,无故弃地四百里岂是儿戏?当今天子圣明,一直想做一个万世圣君,岂能做出这种招来骂名的事情?”

  “宁锦防线耗费太大,国家早已不堪重负,放弃是圣明之举,怎么会找来骂名呢?”

  这几个大臣等的实在是无聊,便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他们每个人都在宫里有眼线,确保自己能第一时间知道皇帝的动向,故而王承恩刚刚写好那几道圣旨,他们就都知道了。

  这也是王承恩这货的一大收入来源。

  在他们看来,崇祯皇帝其他的几道旨意都算是在意料之中,单单是召见王在晋和郑芝龙这两道旨意出乎他们的意料。

  而郑芝龙一个海盗头子还不足以引起他们这些内阁高官的注意,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王在晋身上。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