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绯闻太后的真实人生最新章节 > 绯闻太后的真实人生TXT下载
错误举报

156.一本起居注

  冯煦过了几天才真正接受王叡病了的消息, 尽管王叡那天回府后便没有再来上朝,御医回来禀报中山王患了重病,而她也亲自在探病时见到他一天天憔悴下来。

  太皇太后将朝政大事都放下了,专心读王叡送来的书。

  这是一部起居注——以自己为中心的起居注。

  王叡与自己相识时刚刚调任太史令, 虽然很快他就得到了散骑侍卫的封号, 但其实不过一介散官,实职还是太史令。后来, 自己执掌皇权后,屡次升了王叡的官职, 但是他一直不肯放弃太史令。

  原来他在参与朝政之余,一直在修史。

  鲜卑人一向不够注重史书, 太武帝时崔浩更是因为编写魏史而遭到灭族之灾, 此后十数年间魏国再无史官。文成帝时还是冯煦建议恢复史官, 但很可笑的是没多久她就发现失去了读史官记录的权利, 再然后,她终于看到了那些记载——发现史官的记录完全是拓跋濬的意志, 文成帝不喜欢看到的事情便会在史书上消失。

  而自己,应该是文成帝最不希望存在的,所以差不多完全被从史书上抹了下去,只有手铸金人封后, 实在不能不记, 便无可奈何地留下了一条干巴巴的记录。

  冯煦可以肯定自己从没有向王叡提过, 但他还是为自己抱不平。

  自太武帝时自己入宫执役, 在宁心宫守制读书, 文成帝登基前姑姑和自己的支持,到太华殿的那场大火、手铸金人、抚养太子、诛杀弗步浑甚至自己在皇后位时的上书都分明列了出来,当然还包括自己与李弈隐居方山等等,没有避讳,没有隐藏。

  很显然,王叡想为自己公正地写一本起居注,就像当年太史公为吕太后写了与帝王一样的本纪。

  冯煦带着起居注去看王叡,他面色憔悴,过去高大健壮的身躯在短短的时间里廋削下来,人却还精神,含笑道:“人迟早都要到另外一个地方,我不过先走些时日罢了。”

  “我迟早也会过去的,”冯煦也微笑着面对他,“这一次来,我不只是想看看你,也是想感谢你——你对我比亲兄长还要关切爱护。”

  王叡之所以要为自己写起居注,不只是把自己当成帝王一样竖碑立传,而是更担心自己为后人所误解!

  “我写书的时候的确是那样想的,”王叡的眼窝更深了,但眼睛却更加明亮,“这些天我躺在床上,又悟出了一个道理——其实你早已经不在意了,是不是?”

  “我第一次得知再不能看到史官的记载时的确非常灰心,当时我曾经想过,如果我能执掌朝政,一定会公正地把史实记下来,流传千古。可是,后来我慢慢明白了,别人怎么想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本心。”冯煦不会向王叡隐瞒自己的想法,可是她也同样真诚地说:“可我还是很喜欢这本起居注,毕竟再没有史官肯为我写专门的起居注了。”

  “不,还会有的,”王叡肯定地道:“而且还会有许多人。”

  冯煦便轻轻地打开书,“那么他们也一定会先读这本。”

  王叡看看书,再看看拿着书的人,轻轻地合上眼睛,“我希望自己的书会流传下去,但如果不能,也没有什么,毕竟我用我全部的心血写了。”

  中山王薨,太皇太后与皇上亲临哀恸,赠王叡卫大将军、太宰、并州牧,谥为宣王。命宕昌公王遇监护丧事,营造坟墓,又令人画王叡执戟挡住猛虎图悬挂于太华殿。又有平城仕女们,一向仰慕王叡伟丽,为他作中山王歌曲四处传唱,亦为一时之美谈。

  最忠心于自己的王叡走了,冯煦伤心不已,可是还是坚持着上朝听政——正如王叡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他完成了他的然后平静离开,自己还要继续向前。

  太和八年,太皇太后下达了班俸禄诏书。这是冯煦初封贵人刚接触到朝局时就觉得应该实行的,到了如今才真正在魏国全面开展。

  发下一纸诏书简单,真正做到却难上加难:鲜卑人坚决反对,远在魏国成立之前,他们的国家和部落便从没有俸禄;汉人也反对,官员的俸禄必然取自于民户,税赋肯定要增加;便是一些朝中重臣也很担心,全国官员们的俸禄毕竟是一笔极大的数目,而且每一年都要发放,只怕国库难以支持

  在无数的反对中,太皇太后毫不动摇,班禄制早就应该在魏国推行了,昔年文成帝担心时机不到,献文帝没有勇气,如今她全部准备好了!

  十年多的积累,魏国粮帛充足,是实行俸禄制的保障。

  官员的俸禄取于民户是自然的,但是除了固定的税赋之外,不论任何官吏,都不能再多收一匹帛,一斗粮,其实民户真正交的税赋比过去要少了。

  至于鲜卑贵人们梦想的靠四处征战抢劫获大最财富,早已经不可能了;甚至宗室、鲜卑贵姓因为拥有部众隐隐与皇室并驾齐驱之意,也要因为班禄制而使得他们对部众的控制越来越弱,与皇室间更加君臣分明。

  俸禄制,并不只是为官员们发俸禄这么简单,而是将魏国从上到下重新整顿了一次,淡化了道武帝、太武帝马上打天下,马上治理国家的遗存,新建起更加有序的制度。

  太和九年十月,太皇太后颁布均田令。

  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国家分给每人种植谷物的露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男子女子又都有桑田或麻田五亩、宅田一亩,可终身不还,传给子孙后代,为永业之田。不只平民,便是奴婢也一样能得到授田。

  均田令一出,一直不能断绝的“流民”重新有了田地,依附于豪强贵姓的荫户、奴婢也都摆脱了束缚,重新成为魏国的民户。

  当年秋冬时节,便有人开始修水渠,准备明年的春耕了。田地分到了,官吏的俸禄由朝廷改放,田赋只为固定的数目,只要多收了粮食就全是自己的。又有许多人新造纺车,有了丝麻,就可以织出帛匹,既可以顶替田租,拿出去便能换了东西。

  田间百姓打算着自己的日子,只知道过得一定会比过去好了,未必再想太多,可是平城的高官重臣们都清楚地懂得,魏国彻底变了,从根本上变了,鲜卑人建立的,习惯于放牧、征战、抢劫的这个国家,已经变成了以农耕为主、秩序井然的国家。

  魏国已经不再是蛮夷的国家!

  但这还不够,三长制已经在朝中酝酿了许久,太皇太后已经令李冲将之正式写成奏书,决定在新的一年里诏令实行。

  朝会之后,太皇太后回到了北宫,对于每年最重要的庆典,冯煦还是很喜欢在北宫进行——这里是皇宫中她唯一留恋的地方了。

  伽罗走了进来,“李冲求见。”

  冯煦在伽罗的眼中看到了讶异,其实自己也是吃惊的,朝会才散,还能有什么事情要说的呢?而且,李冲还追到了北宫。

  要知道北宫可是内宫了,与太华后殿完全不同,他一向又是特别重视礼节、颜面的人。王叡之后,又有人传言他是自己新选中的入幕之宾,自己不以为然,可他显然是很不高兴的,平时尽力避免与自己单独在一起。

  但是太皇太后还是点了点头,“宣他进来吧。”

  自太华殿到北宫,路程并不近,哪怕李冲已经贵为少傅,却也只能步行,因此过了半晌他才进了北宫的大殿,拜倒在宝座前,良久道:“太皇太后,陛下已经十八岁了。”

  冯煦淡淡地笑着,“我知道的。”

  “鲜卑以十五岁为成人,臣请太皇太后答应皇上亲政。”

  这一天迟早会来到,冯煦一直在等待,不过她还是有点疑问,“太傅为什么没有在皇上十五岁的时候前来请求呢?”

  李冲全心效忠皇上,但在皇上成人之初却没有上奏请求皇上亲政,便是到了现在他也没有在群臣面前公开提出,而是在朝会之后来到北宫悄悄提示太皇太后,自然也是有他的思量。

  皇上在十五岁的时候,已经非常聪慧了,但毕竟在处理政务上要比掌控皇权十几年的太皇太后要差上许多,身为太傅的他担心皇上有什么错误为太皇太后所不满,受到更严厉地惩罚——太皇太后可是有过废立之心的。

  而且,那时献文帝最小的儿子仅仅五岁,太皇太后完全可以重立幼帝。

  现在,年幼的皇弟长大了,皇上更是成为睿智英明的男子,更重要的是,李冲已经肯定,“太皇太后既然准备重新隐居方山,也就是到了皇上亲政的时候了。”

  几年前冯煦就开始在方山修建自己的墓地,同时她也将荒废的灵泉苑重新建成一处隐居之所,如今新的灵泉苑已经布置好了,她原准备将三长制的诏令发下,朝政完全平顺后搬过去——那时宏儿正好二十岁,汉人男子行冠礼的年纪。

  太皇太后就又笑着问:“你既然知道我会去方山隐居,为什么就不能再等一等呢?”

  李冲神情言语间都很镇静,可是他的心一直在怦怦地跳,掌心渗出汗水,他知道自己在冒险,现在太皇太后依旧能轻松地废了皇上,杀掉自己全族,可是他还是想搏一搏,“班禄、均田二诏已下,天下无人不知是太皇太后的德政。我想皇上早些亲政,主持三长制。”

  这个理由还不错,太皇太后站起身,将手中握着的金人放在宝座之上,她终于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了,“那好,自正旦之日,皇上就开始服衮冕,接受属国、百官朝拜吧!”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