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玄幻魔法 >穿越之果园小农女最新章节 > 穿越之果园小农女TXT下载
错误举报

129.谈会话

  啦啦啦, 请大家多多。

  这时候,大家也不讲究主仆之别了。实际上,柳家和瞎公一家也不怎么讲究主仆之别, 两家明面上是主仆关系,实际上到象是亲戚。再说了, 在这乡下小地方也讲究不起来什么名份来。都是穷人家, 柳家现在也不过是比大家稍微富裕一点。

  陈三迫不及待的挟了一块鱼片尝起来, 边吃边说“好吃, 好嫩, 好滑。”吃了几块鱼片,他还忍不住打了半碗汤喝了起来, 辣得直叫呼“真过瘾。哇, 太美味了, 我今天要多吃两碗饭。”

  “恩,真的不错,一点儿鱼腥味儿也闻不到,又鲜又辣, 真是美味。”马师父也赞叹道。

  阿智又要自己吃, 又要照顾叶子吃, 哪里有空说话, 筷子却没停过, 显然也没非常喜欢吃。瞎公也只管埋头苦吃, 不多加评价。

  “这个蒸肉也极不错, 我还是第一次吃腌肉做成的蒸肉呢, 比新鲜肉更加有嚼头,而且也没有新鲜肉那么肥腻。真好吃。”陈三吃了一大片五花肉后,评价道。

  古代人养的猪,新鲜五花肉其实非常肥,油水太重,象他们这种不缺油水的人,一惯是不爱吃的。但腌制过后,那份肥腻就减轻了不少,再裹上厚厚一层米粉就更加好了。柳玉琴正是知道这一点,才会做这道粉蒸肉的。以前她也爱吃蒸肉,但却不太用五花肉,而是直接用上肉,因为五花肉太肥,吃起来觉得太肥腻了。

  马师父点点头,附和道“确实比新鲜肉蒸得更加好吃。柳姑娘做菜还真是出奇不意呢。”

  瞎公显然也格外爱这一道菜,连吃了三大块肉,柳玉琴把五花肉切成了二指来长,一指来厚的大块,裹上米粉,大火蒸熟,再浇上了调制好的浇头,吃起来又嫩又弹,咸鲜可口,她自己都吃了一大块呢。

  “这道猪蹄子海带汤也很好喝,油水充足,猪蹄子啃起来也有嚼头,腌过的反倒比新鲜的好吃,柳姑娘年纪虽小,厨艺还真不错。”马师父笑眯眯的夸道。

  一般来说,待客肯定不能肉菜全是腌肉,总得有几道新鲜肉菜的,但柳家却反其道而行,几道咸腌的菜却格外有味道,不止令大家觉得好吃,还更让大家知道了她在做菜方面的本领。这也算是她的独创了。

  听着大家夸柳玉琴,瞎公乐呵呵的啃了一块猪蹄子,笑道“大姑娘打小就管家,别看年纪小,却是个极能干的。”

  叶子最喜欢的就是肉沫水蒸蛋,里面的肉沫也是腌过的肉,味道比起新鲜肉来说,别有一翻风味。是他以前完全没有吃过的味道,而且蛋也蒸得又嫩又滑,十分可口,这道菜他一个人足足吃了一半。

  “这道菜,是柳姑娘专门给我做的,果然好吃。”叶子满意的笑道。

  水煮鱼片他也爱吃,却只敢吃了两块鱼片,正如柳玉琴所说味道太重了,他怕吃多了不舒服。猪蹄子汤,粉蒸肉这种油水重的菜,他就更加不敢吃了。最后他喝了一碗鲫鱼汤,吃了几筷子青菜,还就着酸豆角吃了半碗米饭。

  这是目前来,他吃得最多的一顿饭了。可能是因为今天干了会儿活,他格外饿,饭菜都吃得格外香,吃完了米饭,还有点意犹未尽。好长时间没见过他这样吃饭了,马师父高兴地简直恨不得抹眼泪。

  堂屋里的这一桌大男人们吃得快活,灶房的一伙人也吃得格外香,铁牛正是能吃的年纪,也更加爱吃肉类,粉蒸肉和猪蹄子他都极爱,他一个人吃了一半,还连喝了两碗汤。

  柳玉琴知道这是因为铁牛平时极少这样放开了大吃的原因,甚是觉得对不起他,还特意的多找了两块猪蹄子给他啃。

  哑婆连连摇手,示意柳玉琴姐弟三人多吃点。儿子这一顿肉都够柳家三姐弟吃两天了,她觉得不太好意思。

  柳玉琴和两个弟弟,味口就那么大,一人一大块粉蒸肉下肚,再喝半碗猪蹄子汤,就已经饱了一大半了,连忙摇头,表示他们已经吃得差不多了,让哑婆自己也多吃一点。

  哑婆看着儿子眉开眼笑,吃得满嘴是油,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连连冲柳玉琴竖起大拇指。

  柳玉琴乐呵呵的笑着,和哑婆比划着,告诉她,以后教她做粉蒸肉这道菜。

  哑婆高兴的连连点头,又是兴奋又是感激,对柳玉琴越发佩服了。

  柳玉琴慢慢吃了好几块鱼片,再喝了小半碗鱼汤,才满意的擦了擦嘴,表示自己吃饱了,两个小的早已经打着饱嗝,去玩了。

  吃完饭,马师父和瞎公说话。众人都在外面散步消食。柳玉琴和哑婆在灶房收拾残局。

  “今天这顿吃得真饱,柳姑娘这厨艺果然高。”马师父夸道。

  瞎公乐呵呵的笑了,“爱吃,以后再来。”

  “冒昧问一句,她家的长辈呢”马师父问道。

  “哎,孩子们命苦,大姑娘未出生时她阿爷就过身了,两个小子没出生时,他们的爹也过身了。剩下一对寡妇婆媳拉扯着三个孩子,偏生他们娘还难产伤了身子,缠绵病榻,年前就过身了。接着他们的奶奶也去了,这不就留下了三个孩子。”瞎公叹道。

  柳家的这些情况,村里人都知道,他也没隐瞒直接就说出来了。

  马师父虽然早就知道柳家只有三个孩子,这会儿听了也觉得心痛,连加叹惜“柳姑娘真是个值得敬佩的人,小小年纪就担起了一个家的重担。”

  “是啊,我们能做的也有限,不过是帮着干些活,大多数的事情还得靠她自己。”瞎公又说。

  马师父沉默片刻,才问“怎的柳家就没有其他亲人了吗”

  “那我就不清楚了。柳家本来是有点家底的,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现在日子越发差了,大姑娘不得不带着两个弟弟干活了。”瞎公答。

  明面上的,他就是跟着柳家一起到牛家湾来的。他以前的资料都早就处理过,也不怕别人查。对外就是他们一家三口,是柳家在回牛家湾的路上买的。那时候铁牛病重,他们无钱医治,柳家出银子救治了铁牛,他们就死心塌地的跟着柳家了。接下来,两人又互相试探了一翻,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两人也不会多说。

  瞎公也知道了马师父是叶子和陈三的师父,是带他们出来历练的。瞎公也不再说让柳玉琴别太亲近陈三他们了,他很明白这伙人身份高贵,也不会对付柳家,搞了了关系,柳家说不定还能搭上点门路,对以后也是好的。

  而马师父回去之后,立马安排人去调查柳家了,果然表面上的资料,正如瞎公所说。至于往深处去挖,还不到这个地步,也不一定好挖,再者柳家对叶子也没有坏心,他也就先放下来了。

  昨日,哑婆交给她几小包菜种子,一包是茄子,一包是辣椒,一包是黄瓜,还有几颗冬瓜和南瓜种子。都被柳玉琴种在菜园子里了。

  家里的菜园子还蛮大的,只不过因为季节原因,菜地里大半还空荡荡的,除了大蒜和青葱及韭菜,最后就是一块小青菜和已经开花抽苔的大白菜之外,再找不出什么时令蔬菜了。这些菜都吃得差不多了。

  因此,柳玉琴还不得不带着弟弟们出来挖野菜改善一下生活。不然,大多时间他们都得就着咸菜下饭。

  毕竟家里不太富裕,不可能顿顿吃鸡蛋。而且家里总共才五只鸡,一只母鸡还正在孵小鸡,不下蛋了。剩下的三只母鸡一只公鸡,一天最多也就能下三个蛋,也只够他们姐弟三人吃一顿。

  柳玉琴想着光弄点野菜,也不够有营养,干脆又把家里的小木桶和一只竹筲箕找出来带上,准备去捕一点鱼。最近肯定没下过雨,水面明显的退下去了些。她本身水性不错,出生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小就和一群小伙伴们在水里玩着长大,下河捕鱼的事也不知道干过多少回呢。

  见她拿着鱼笼子,两个弟弟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姐姐,姐姐去捞鱼喽。”

  他们也不是第一次见到捕鱼了。不过以前都是跟着去玩的。

  “嗯,要是能弄些鱼,咱们也改善一下伙食。”柳玉琴笑道。

  田野边,小河边鲜嫩的野韭菜和野芹菜,野枸杞子嫩枝芽四处可见,她就随手割了几把野芹菜又摘了几根枸杞嫩枝就准备去捕鱼了。

  弟弟们对摘野菜没兴趣,往年她们家也不用靠野菜过日子。没等到她行动,两个弟弟就催了起来,“姐姐,姐姐,快点去弄鱼。”

  “好,你们别着急。对了,你们都在岸上看着,可不许下水。”柳玉琴又叮嘱了他们一句。虽然她本身会水,但两个弟弟可不会水,而且她现在这个身体还小,估计也没本领能救人。再说了这里难得见到一个人烟,真出事就完蛋了。

  “晓得了。我们就在岸上看着。”两个弟弟虽然跃跃欲试,却乖乖的同意了。

  柳玉琴这才放心,直接找了水草多的浅水边,脱了鞋袜,挽起裤腿,小心的下了水。水还有点凉,她适应了一会儿,才拿起筲箕开始干活。其实这个捕鱼的方式极其简陋,就是采用筲箕和自己的脚。

  第一把,从水里把筲箕端起来,随着水飞快的从筲箕的缝隙里漏下去,一些小鱼小虾出现在筲箕底里,乱蹦乱跳着。

  两个弟弟在岸上欢呼起来,“有鱼,还有虾。”

  柳玉琴也笑了,这收获看来还不错,果然古代水没有污染,小鱼小虾格外多。她就这么随便弄一下,筲箕底里就装满了鱼虾,特别是还有几条肥滚滚的泥鳅。

  忙活了大半个时辰,桶里也装了不少鱼虾,柳玉琴就收了手,说“行了,今天就弄这么多,多了也吃不完。”

  两个弟弟还意犹未尽,特别是大弟柳吉还说“再捞一把啊,说不定能弄条大鱼呢。”

  这些都是小鱼小虾,小孩子吃起来不方便,听了哥哥的话,弟弟柳祥也跟着起哄“再弄,我要大鱼。”

  柳玉琴笑骂道“还想大鱼呢,就靠这个筲箕还想捞到大鱼有小鱼小虾就不错了。”

  话是这样说,她却想着这里鱼多,确实可以弄些工具,往后就有吃不完的鱼了,甚至还可以捞些鱼去卖,多少也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

  “那怎么办”柳吉皱起小眉头,问道。

  柳玉琴愣了一下,才想起她好象真没见过有人用鱼网捕鱼呢,她本是想去卖张小鱼网的。不过,转头一想,鱼网还得有鱼船,并且以她这个小身子,恐怕也拉不动,还不如编织几个鱼笼子呢。鱼笼子简单又实用,还只需要找地方扔下,第二天来收起来就行了。

  以前在她在老家,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鱼笼子,都是傍晚在小河边小塘边放下,第二天大清早去收起来,会弄的人,一个晚上能弄到好多鱼虾呢,特别是还能捕到泥鳅和鳝鱼。那时候的野生泥鳅和鳝鱼可贵了,而且也难得捕到。

  现在这环境,泥鳅和鳝鱼肯定多,正好弄些回去,给大家补身体,他们一家三口还都是孩子呢,正在生长最需要营养的时候。虽然柳家算是牛家湾最富裕的人家,但说实话,柳玉琴很有居安思危的思想。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