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恐怖灵异 >阴差阳错之捉妖记最新章节 > 阴差阳错之捉妖记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25章 草帽,罗锅,还有缸。

  好半天终于适应了屋内的环境,我拎着板砖,小心翼翼的往里走。

  老王家屋里的结构是,中间一条一米半宽四米长的走廊,东西各一间屋。走廊的尽头,是厨房。厨房的左边是一个储物的房间,右边是一个小屋,我们这都叫后屋。我小时候来老王头家玩的时候经常跑去后屋。这后屋以前是老王的两个女儿住的地方,小时候我总爱缠着她们给我讲故事。

  现在这房子结构和以前倒是没什么变化,只是布满了沉灰的蛛网。老王头的草帽还挂在走廊上。破破的旧旧的。看着这个草帽,我就想起来以前老王头佝偻的背上总爱挂一个草帽,后来看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才知道,罗锅背上的草帽一般都不是用来带的,是用来遮羞的。这老王头也总是以宰相刘罗锅自诩,说他的驼背里全是智慧。后来老王头的背躬的越来越严重,甚至大于90度,就像一个大虾一样。走路的时候一只手抓着拐棍的把手,另一只手把着拐棍的中间,斜拄着。走路时只能看见地和自己的膝盖,走一段路,就抬头看看走的路对不对直不直,顺便歇一会。那草帽自然也就无用处了。但出于习惯只要不是冬季,背后还是爱挂着这个现在在墙上草帽。我小时候写作业只要一驼着背,我妈总会拿老王头的背说事,而我爸总在一旁解释说,老王头的背是累的,腰还受过一次严重的外伤,多亏老王头要强,否则早就瘫痪。可想而知老王头这步履蹒跚的一辈子有多不容易。想到这我不禁有点心酸,难受。想来这老王头的背后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全是智慧,而是事故,当然还有许多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可能平淡无奇,只是日复一日的辛苦。却背负了八个子女的成长,一个家庭的兴旺,还有这间大瓦房。

  我右转来到东屋,家具摆设和我以前来的时候一般无二,两张黑白遗照摆放在桌子上,正是老王头和他老伴的遗照。旁边的大木箱上放着一摞摞的烧纸。我不清楚摆这么多的纸钱是做什么的,只是感觉有些怪异。我又紧紧的抓了抓手里发着紫光的板砖。

  东屋有些怪异,却并没有什么异常,我出了东屋来到西屋。这西屋以前也是王家一众子女居住的地方。现在却堆了一堆杂乱无章的旧物。我翻看了一下全是王家子女以前的旧物,一包袱一包袱的旧衣服,一摞摞的旧书。还有一堆奖状,证书。这证书有大姑娘的小学毕业证,二儿子的学生证,二女儿的工作证。小女儿的吉他考级证,小儿子的三好学生奖状等等等等。。。。。。

  看来这些都是王家子女收拾老王头遗物翻出来的。这老王头精心收藏舍不得扔的旧物,对他的子女来说却没什么用,翻出来了,就胡乱堆在这,落满了灰尘。

  我返回走廊,轻车熟路的来到厨房,厨房的墙壁已经看不出来本来的面目。灶台和橱柜上,随意摆放着落满灰尘的锅碗瓢盆。

  随后我走进左手边的储物间,里面有个旧的发黄的冰箱。冰箱的旁边,放着贴着“福”字的米缸,面缸,咸菜缸。

  这冰箱是当初二儿子给买的。搬回来的时候,老王头吹嘘了好一阵子,当然也热心的帮左邻右舍存放夏天吃不完的肉。

  那米缸,面缸我可听我爷爷说起过,那两口小缸是从山东带过来的,一口装着儿子,一口装着女儿。开始推着独轮车一边一个。后来车坏了,夫妻二人就一人背着一个。千里迢迢的路途愣是没舍得扔了。这老王头对这两口缸的爱惜,从他大儿子的名字就可以看的出来,他大儿子叫王宝刚。这缸是锔了又锔,箍了又箍,(锔缸就是用传统的方法修补水缸)。上面修补过的痕迹清晰可见。

  提起老王头大儿子王宝刚的名字,就顺便说一下他剩下两个儿子的名字吧。二儿子叫王宝梁,三儿子叫王宝强。当然不是老婆叫马蓉的那个宝强,只是同名而已。刚通缸,强通墙。梁就是房梁的梁。

  我猜想王老头给大儿子取名的时候,是想米缸面缸全满,全家不在挨饿。给二儿子取名的时候,是想能有一个自己的家,遮风挡雨。到了三儿子,是希望全家平安,有墙了就有安全感。名字取的通俗易懂,王老头的愿望是这么朴实,也是这么容易实现。不过是累弯了挺拔的脊背,让王老头用了半生时光。。。。。。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