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那些年,那些离婚的人们最新章节 > 那些年,那些离婚的人们TXT下载
错误举报

旁观者另一篇鬼打墙

  我妈家小区住着这么一位阿姨,五十岁,还没退休,丈夫是个县级干部,最近两年从外地调回来转非领导职务,俩口子经常黄昏散步,在小区外面兜一大圈儿,遇上熟人说说话,一派祥和。1357924?6810ggggggggggd

  这位阿姨打扮的很清爽,烫过的短发有种八十年代的端正,待人特别讲礼貌,老远主动打招呼。男的跟在她旁边,我见过好几次了,还是没记住那男的什么样。

  我妈说,这位李阿姨不简单。

  我妈认识李阿姨少说也有二十年了,李阿姨原先在粮食系统当财务,跟我妈有工作接触,二十年前李阿姨也不过三十岁,整个感觉应该说挺好的。我妈当时在税务局,和企业财务经常有,日子久了,也就熟了,李阿姨家里的事儿也听别人说了,她老公在物质局,经常出差,听说在外面有人。

  后来闹到了有个女的抱着孩子上门,当时李阿姨老公正要从物质局调入政府部门,关键时刻,李阿姨出面摆平了,据说李阿姨安排了娘家条件不好的堂哥和那个女的结了婚,又给了人家不少钱。

  这件事儿传到粮食局,又从粮食局四周辐射,李阿姨“深明大义”成了很多男人心中的好老婆典范,在九十年代初,这可是极大的社会新闻,由于李阿姨俩口子拒不承认有私生女这回事儿,李阿姨老公顺利提拔,调转。

  李阿姨平静的日子在男人和另一个女人被捉jian后再次破碎,那个女人是李阿姨老公新单位的下属,也就二十四五岁,才结婚没两年,被女的丈夫发现了,捉jian以后,李阿姨丈夫被单位降级,李阿姨这时候表现出了常人罕见的冷静,反咬那个女的上司,亲自跑到县里,义正言辞骂那个女人,又找县长哭诉,说自己丈夫多么老实,自己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多么辛苦,反正那个女的名声不好,李阿姨一脸正派,得到了广泛同情。

  李阿姨的“智慧”再次挽救了丈夫,李阿姨丈夫换了个县市,又官复原职,据说李阿姨丈夫的领导很佩服这个深明大义的女人。

  后来的事儿,反正一直有传闻,李阿姨的丈夫就是有本事和各种女下属搅和在一起,退休前只弄了个县级调研员,大约也有这个因素。

  反而这两年,李阿姨丈夫调回来了,俩口子显得非常和谐,一起去菜市场,一起散步,男的xg格好像有些阴郁,不像李阿姨,远远见人就打招呼。

  李阿姨还特别关心邻里熟人的感情生活,一听见谁家俩口子感情有问题,肯定找机会劝解,基本也都是劝女方,让女的看开点儿,没有过不去的茬,男人找小 三也就是一时糊涂,你守住了,最后他还不得老实回家?还不的感谢你?!里里外外,全家老小,有一天都知道是你守着这个家,别人也都佩服你。

  李阿姨很看不起离婚女人,甭管什么原因,反正离婚最后你一个女的落单儿了,男人哪怕四十、五十也好找,可女人呢?出一家门,再进一家,就保证能好?

  院里有个老头,六十多了,娶了个五十几岁的女人,李阿姨对那个女人也很不上眼,因为那女的嫁给老头的条件是给她一半房产,老头一时糊涂,真就把四室一厅的大房子加了女人的名字,这事儿着实让李阿姨郁闷了一阵儿。

  可能在李阿姨眼里,五十几岁离过婚的的女人,能找到比自己七八岁的男的,已经烧高香了,凭什么还要房子?!

  渐渐地,院子里的人都不怎么喜欢李阿姨了,因为她总是太沉迷同样的话题——男人需要女人收心,他犯了再大的错误,只要女人肯出头,肯包容,以后他一辈子感激你,女人不要太不懂事儿,一闹就离婚,再怎么着离了婚身边没男人,就是个可怜人。

  院子里还有数栋独立五百平以上大宅,也住着一个单身有钱女人,也有五十几岁,李阿姨也相当瞧不起人家,背后没少说“别看她怎么有钱,身边连个体贴的男人都没有,活着累啊”。

  其实只有她一个人这么想,那位住豪宅的女董事长,进进出出光男秘书都好几个,人家也有儿女,怎么就见得没男人体贴,很孤独啦?我知道那位董事长公司规模,估计是没空“深深感觉一个女人的寂寞”。

  不过作为一个旁观者,李阿姨的确挺奇特。

  才过了黄金周,听说李阿姨老公去上海看病了,抑郁症,还病的不轻

  另一篇:鬼打墙

  我听说过不少离婚离了十几年,还是没能从阴影中走出来的大婆,当中一部分,因为有孩子,离婚后,又成了没名分的前夫的小 妾。

  不过这样的事儿终归越来越少,因为时代变了,因为长大以后的八零后已经没有六零、七零后那种“长情不舍”了。

  我认识个做生意的朋友,她有个表姐姓宋,台州人,62年生,有过一次婚姻,无子女。

  上世纪八十年代,宋大姐和同村姐妹招工进入杭州的一家丝绸厂,那时候宋姑娘人很清秀,往哪儿一站挺惹眼,没多久,被车间主任看好了,介绍自己侄子和她谈对象,宋姑娘对男方不是太满意,只是碍于车间主任对自己“器重”,也就没拿准态度。反正谈了半年,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心里却觉得哪里不对,可又不好意思表达,这么着,跟车间主任的侄子结婚了。

  宋大姐等于在不情不愿情况下,和这个条件不如自己的郊区农民结了婚。结婚之后,就住在婆婆家,婆婆很霸道,宋姑娘很快交出工资,沦为保姆。

  宋大姐丈夫还有个哥哥,已经分家了,原因是嫂子特别厉害,不吃婆婆那一套。宋大姐一进门就被婆婆镇住了,反正一边受气,一边成熟,怀了两次孕全都没保住,一次被婆婆一脚踢掉了,一次因为大夏天喝了剩菜汤。那剩菜汤,也是婆婆安排的,反正家里的剩菜不能浪费,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剩菜下顿就归宋大姐“打扫”。大夏天喝了变质的汤,跑肚跑了三天,家里也没人要送她去医院,结果六个月的胎儿流掉了。

  宋大姐两次流产,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但厂里还是三班倒,下了夜班照样回来准备早饭,白天还要洗衣做饭,反正宋大姐在婆家就没落过好。

  到九十年代后期,留下镇一带改造了,大面积拆迁,婆家发达了,有了钱的丈夫,越发嫌弃宋大姐,何况宋大姐都三十好几了,也没再怀孕!婆家正好用这个做借口,让宋大姐出门!

  宋大姐没分到任何财产净身出户!

  丝绸厂也早就改制了,宋大姐留在杭州也没什么意思,老大不小,连个孩子都没有,只能回台州。

  宋大姐的表妹也就是我那位朋友收留了她,朋友自己家开厂,宋大姐帮着接送孩子,后来朋友在杭州买了房子,宋大姐又跟着进城。

  进城后,偶尔遇上前婆婆,前婆婆就拉着她说自己儿子又结婚了,现在的媳妇多么漂亮,多么能干,家里又有钱,反正那意思,我儿子幸亏跟你离婚!你看你,实在不怎么样。

  宋大姐心里这个气啊,谁让自己不争气?!

  心里难受,也不太会掩饰,就跟自己表妹说了,表妹毕竟是亲表妹,也没把表姐当外人,想想表姐是够了委屈,反正孩子也上中学了,正好要在海宁做皮草生意,就叫表姐去海宁,也学着管管事儿,也拿个经理的工资。

  宋大姐就去了海宁,在海宁还行,反正也没做差了,到年底自己也穿上了貂,有一次又遇上了前婆婆,前婆婆硬是没认出来!宋大姐表妹热情的叫住老太婆,又挽着一身貂皮的宋大姐,一口一个宋总,老太太并不认识宋大姐表妹,只是看得出那是个有钱人,既然有钱人都叫“宋总”,老太婆心里就很难过了。

  宋大姐表妹轻易打击了老太婆,这时候,宋大姐自己也有点积蓄了,跟着表妹做皮草生意也多少能分点儿红利,按条件找个人再婚也成,可宋大姐一想到自己不能生孩子,就没念头了。

  其实那前夫,过的没有老太婆说的风光,二婚老婆很厉害,两个人也没生出来孩子,只是宋大姐不知道,空虚的时候,还会想前夫过得很幸福,自己却连个再婚的信心都没有了。

  宋大姐后来在杭州买了房子,也算中产了,去年得知前婆婆病危,想想还是买了不少礼物去看老太太,老太太是撑不了太久了,儿子媳妇也不肯多花钱,老太太问宋大姐借钱治病,宋大姐钱都放在表妹那里投资,回去问表妹,表妹骂了她一顿!

  宋大姐婆婆死的时候,据说身边没有亲人,宋大姐后来遇上了前夫嫂子,嫂子跟她说,老太婆一家没良心,自己都快死了,非要把老房子了治病,结果全搭给了医院,连医生都说不用浪费钱了,结果为了拖延三个月,花了七十多万!

  嫂子儿子买房没首付,老太婆不肯借一分钱,送进医院烧钱到舍得了

  “不是说赵祥和后来这个女的有钱么?”宋大姐弱弱的问。

  “有个屁!就算有点儿,也支撑不住老太太一针一万!老太太还问你借过钱吧?幸亏你没借给她”

  嫂子越说越激动,宋大姐晕晕乎乎的,抬头看见天上的云,忽然想到自己这一生,可不就想是什么也没有么?

  宋大姐又困惑了很久,今年天,前夫找到她借钱,宋大姐又纠结了,好在钱在表妹那里投资,一时拿不出来。

  我朋友对我说,她表姐就是走夜路遇上鬼打墙,可惜,怎么给她光亮,也转不出来,索xg,把钱给她看紧了。

  五十岁的女人了,又没有子女,连保命的钱都被骗走,才真是惨了。看! 威信公号:hh665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