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奥匈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 奥匈帝国再起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97章 粮食(3)

  要知道“北大荒”的土地,那是十分肥沃的,辽阔的原野上到处都是“一脚踩得出油”的黑土地,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十分丰富。

  黑土地也被誉为“土中之王”,是农民阶级最喜欢的肥田。“北大荒”在后世,更有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笑谈,但也说明这里确实是,土地肥沃c物产丰饶。

  百姓如能勤快点,多种些粮食c多养些各类大牲口c鸡鸭鹅等家禽,那小日子过的,比起土地贫瘠c灾害不断的内陆地区,可是强太多了的。

  这次大清帝国,将从沙皇俄国政府c百姓手中,陆续收回的广大领土c田地,大部分也是这种肥沃的黑土地。

  所以由不得,广大内地百姓不惦记了,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是佃农的c无土地者家庭,始终等着响应朝廷的c援边号召呢?

  可沙皇俄国政府的移交工作,哪能那么快搞定呢?虽然沙皇俄国的百姓,也怕大清帝队,日后玩报复c屠杀之类的,跑是肯定的,但也得等候命令c等候地盘,得到政府安置啊。

  该离开的c能离开的俄国百姓家庭,都不可能留下c接受大清帝国的统治,而且也知道还得尽量趁早,要不去的晚了,新的地方好位置c好田地也没有了的。

  不离开的话,万一被大清帝国个别人,以各种理由打击c报复了,你哭都没地方哭啊,难道指望着沙皇政府c军队,来这里帮你出头c报复。

  沙皇俄国政府,是真不用担心c没土地安置这点百姓的问题,辽阔广袤的大西伯利亚平原,无主的土地c山林,实在是太多了,那里是老缺人了。

  这次沙皇俄国政府,首先开始移交的地方,竟然是“伯力”和“海兰泡”两处,沿江要地附近的广大区域。

  要知道这两个地区,经过大清将士的肆意掳掠,现在人都没几个了,这种时候,又有谁愿意去这里,帮大清帝国搞土地开发c种植。

  城市c矿山等,也已经被大清帝队毁损的不成样子了,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无法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沙皇俄国的大贵族c大地主们,根本不会c也没必要花费巨大代价,修复c整理等,投入与产出不配比的。

  到时俄国的其他撤离人员,该从东边海边撤的c就从海边撤了,该往北撤的往北撤,该往西撤的往西撤,没必要再通过这里,进行撤离了。

  这两处沿江c军事要地的价值,也就大幅度缩水了,甚至可有可无了,恢复重建的成本,实在太高昂了,根本没必要去便宜大清帝国。

  何况沙皇俄国高层,是真的有点怕了,没必要在这个时候,惹得大清帝国高层发脾气啊,按部就班的移交就是了。

  把大清朝廷高层,郁闷的可谓不轻,可大家心里也知道,否则这两处要地的移交,最起码也得拖上将近三年,能给大清帝国留下多少好玩意也不可能,还不如现在直接接手呢?

  正好用来给贵族们,分红的矿山c铁路资源有了,大家只要清理c恢复一番,就又是一条条财源的啊,怎么算也比从新寻矿c挖矿等划算许多的。

  奖励参战将士的土地资源c市内的宅基地也有了啊,等这些肥沃土地,陆续盘上个两三年,绝对是最顶级的肥沃良田,能解决大清帝国不小的粮食问题呢?

  房屋等的修建,那就是士兵们个人的事情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你想修多好就修多好,想修多高就修多高了。

  何况奥匈帝国弄出来的,那些什么农业用机械,就非常适合这种地广人稀,气候寒冷区域的耕种啊?地多人少,单纯靠牛c马等大牲口的耕种效率,实在还是太低了。

  加上各地原本就有的大量肥沃良田,解决了当地百姓c军队等,的粮食需求后,大量支援内陆地区的粮食紧缺问题,毫无压力的,人家又不是不付白银。

  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未来的粮食问题,大规模的进口一批c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就成为了必然,同时驾驶c操作人员的培训,也得提上日程,以便轻松c高效的完成既定的目标。

  南方往台湾c越南c缅甸等地的移民也始终在同步进行,这些地方可都是一年三熟的风水宝地,不但可解决移民的温饱问题,还能给国内,提供大量廉价的粮食。

  同样,前几年大规模移民两广c海南地区的广大百姓,也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大家轻轻松松解决了家庭温饱问题,攒下大量存粮,不时的还能吃顿肉,改善一下生活。

  只是这些地方的气候条件,更多的适合南方人口体制,山高林密c蛇虫众多,不少的地方还有瘴气等问题,所以北方人选择这个方向的还是很少,怕热c怕虫的。

  往大西北移民的百姓家庭,那也是没有吃什么亏的,土地分配的更多,只要家里有了大牲口,那种什么都赚钱。

  不但缓解了,部分边境驻军的粮食c蔬菜供应问题,也繁荣了地方经济。

  比如养牛c养羊,他们才不去玩游牧呢?可以在土地上部分种植苜蓿c玉米等,轻轻松松在家搞定。

  至于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也很赚钱,没看皇室都大量雇人,帮着种植c采摘吗?如果不挣钱,那谁会去干呢?

  他们生活的改善,也给一些贫苦地区的广大百姓们,带去了美好生活的希望,移民的难度问题,远远低于大清朝廷当初的想象。

  1899年印度地区再次爆发大旱灾,引发了印度众多地区的大饥荒,迅速造成超过500万人的巨大死亡。

  这是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继1896年后,数年内再次直接短时间饿死500万人以上的惨重损失。

  印度殖民地的各族人民,对英国殖民地政府c土著王公c贵族等的极度不作为,已经是忍无可忍了。

  在美国等外来势力的不断挑唆c鼓励下,不少地区陆续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英起义,首先是打击c清算,当地英国人的走狗势力,不少的土著王公c贵族家庭遭了殃。

  然后这些暴民们,拿着抢到的各种武器c弹药c粮食等继续前进,沿途纠集更多的贫困民众,向着下一座城市而去。

  他们的队伍越滚越大,直到冲击英国殖民政府控制的,沿海富足大城市,被全副武装的英国殖民地军队,用武力强行驱散c镇压。

  但印度的更多地区,很多的农村只剩下了老人c妇孺c儿童,在那苟延残喘。

  饿的瘦骨嶙峋的c印度男性劳力,顺着印度刚刚建成的铁路网络,向着孟买等沿海大城市c蜂拥而去,希望能找份工作,获得一些粮食,好养活家人。

  英国政府高层,那是极度的郁闷,殖民地的百姓,在他们眼里是人吗?国家需要花掉海量的真金白银,去救助殖民地的百姓,议会的议员们可能批准吗?

  殖民地就是用来剥削的,繁荣c富强大英帝国本土c人民的,如果是亏损买卖,谁还愿意去干殖民呢?搞扶贫,那不是傻吗?

  那可是上千万的贫困难民,何况饿死的都已经超过500万人了,等到下一季粮食的收获,其间还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呢?

  其中的部分资本家们,更是灾难背后的巨大受益者,大量廉价的工人c矿工,将为他们的钱袋子c添砖加瓦。

  粮商c船运公司等,更是直接受益人群,往往越是这种时候,越能挣到大钱。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种事情英国政府高层c当然不愿意去干了。

  英国的本土地区,本身也是世界粮食的,主要进口大国之一,美国c加拿大c澳大利亚c印度大量的农牧业产品,都是销往伦敦c曼城c利物浦等英国大城市的。

  这时你让英国政府高层,到哪找海量的粮食等,去印度地区搞帮扶,何况这次又有美国政府在其中捣鬼,美国政府高层,会卖给英国廉价的粮食吗?把英国政府高层恨的牙痒痒啊。

  可要是完全不管c不顾,这个肥的流油的殖民地,还能是英国的吗?以后大英帝国又怎么去更好的殖民c剥削印度众多的百姓呢?也明显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呢?

  英国政府高层思考c协商后,还是不敢让“女王的王冠”彻底失去,从而使得自己,成为大英帝国的历史罪人。

  最终还是决定,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该镇压的大力镇压,该收购平价粮食赈灾的,也适度的赈灾,不能让印度地区完全失控。

  反正去年,奥匈帝国送来的100吨黄金,也是政府白捡的,政府财政又不差钱,拿出来部分的纸币,向奥匈帝国等国,收购些平价粮食没问题啊。

  资本家c财团,要是有意见的话,那你们帮着解决好这个事情。要不国内的大c小资本家c粮商们,你们平价卖给政府粮食产品也行,差额部分我们再选择去外购。

  结果,英国的大小粮商们,当然不会去干亏本买卖了,最起码也得按市场价来啊?利润少了c代表着亏损呢?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