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兴汉使命最新章节 > 兴汉使命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122章 桃花诗会

  诗称:

  最美人间四月天,桃花流水叙时绵;

  踏青男女情深处,早有音书誓语专。

  范阳郡到手之后,酒侯府又进入了沉寂期。

  转眼之间,四月已经来临了。

  洛阳城外,东山桃园。

  由洛阳十美举办的,桃花诗会,却是集踏青,相亲,互诉衷肠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娱乐活动。

  洛阳城,及其周边地区的,青年才俊,都获得了“桃花诗会”的邀请函。

  刘正也拿到了三张邀请函。

  便带着陈到和郭嘉与会,卢门七郎,一个不落。

  更有河东卫家,河内司马家,荆扬八大家的年轻才俊参与。

  大会的评审团,由洛阳十美组成。

  她们都是待嫁少女,若是有人觅得佳婿,立即退出十美行列,由新人替补。

  年年岁岁有十美,岁岁年年是佳期。

  先是众美献舞,再是士子吟诗一首,供众美评阅,幸运者,可抱得美人归。

  蔡琰作为桃花诗会的主持人,率先一首,抛砖引玉:

  汉季轻权柄,黄巾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郡贤良。

  逼迫拆旧邦,拥兵以自强。

  吾帝兴义师,士争讨不祥。

  引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者皆有伤。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东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除虏。

  要当以亭刃,我誓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时荒与国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闻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悲泣。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岂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未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一曲长诗,令女子花容失色,又叫男子羞愧难当。

  当众美问起诗题时,蔡琰挥毫,“悲愤诗”三个字,跃然纸上。

  袁绍心有所感,涂鸦四句:

  曲水流觞意如何?人生无志笑蹉跎;

  雄心万丈今非昔,任县城头众识我。

  袁术没有兴趣,直接让曹操来。

  曹操一步一句咏佳诗,一句诗来一口酒。

  诗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思卿吐哺,乃盼归心。

  曹操之诗,浓情暗隐,似有表白姿态。

  猎色之意,昭然若揭。

  众美感念其才情,不以为忤。

  蔡琰问:“曹大人,此诗以何为题呀?”

  曹操见美人之心,却不在自己身上,长吁短叹一声,说:“就叫短歌行吧!人生尝苦短,情急却难伸。”

  十美之二,是王允的义女,美人含香,落笔生花,题就“短歌行”三个字,还笑说:“曹大人不短,其志犹长。”

  河内司马懿,年轻气盛,见了佳作,自负才气,献诗一首: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遭遇际会,毕力遐方。

  将扫群秽,乃济故乡。

  肃清万里,欲齐八荒。

  告成归野,狩猎武阳。

  众美见他人小鬼大,不以为然,一笑而过。

  河东卫仲道,也献诗一首:

  啊!桃花,你真美!

  就像是女人的大腿。

  啊!桃花,你真红!

  就像是新娘的盖头。

  啊!桃花,你真水!

  就像是姑娘的巧嘴。

  桃花!桃花!我爱你!

  日上三竿也不起。

  ……

  众美捧腹大笑,蔡琰面红耳赤,涂鸦一首以嘲:

  不会作诗不会抄,强要学大家风骚;

  如今广众知羞否?纵是英雄亦折腰。

  卢毓自罚三杯,不敢献丑。

  卢秀学兄长模样,告罪罚酒了事。

  卢门七郎,仅剩刘正。

  刘正无奈,抄诗一首交差: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众美点头称是,有人展袖,书:桃花诗。

  到了这个份上,本来盛会,即将进入点评阶段。

  众美见陈到和郭嘉,模样不赖,心生喜欢,强邀献诗。

  郭嘉推却不过,勉强献诗:

  昔日明月照颍州,来时却到洛阳楼;

  七瓣桃花谋香切,三樽米酒觞中悠。

  卿应怜我相思意,吾必慕君一靥愁;

  最恨秋香成故事,春悲夏泣水东流。

  众美娇笑,忙问诗题。

  郭嘉余兴寥寥,随口一说:“思乡!”

  众美饶过了郭嘉,又开始为难陈到。

  陈到也豁出去了,直接抄诗:

  此刻殷勤暂借词,花中有誓两心随;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意绵绵无绝期。

  蔡琰大喜,引陈到为知音,遂亲问诗题。

  陈到回答说:“长相思!”

  蔡琰挥毫疾书,更题诗一首,以表情意:

  君欲与我长相知,桃花宴会正佳期;

  红颜二八应思嫁,公子纶巾自娶时。

  修发裁衣添秀色,读书认字涨才知;

  人间七月音书递,夸马京师自此随。

  众美见蔡琰有意,于是就饶过了陈到。

  先是点评蔡琰的诗:

  叙时论今,忧国忧民;不失才气,不失情怀;巾帼红颜,胜似丈夫。

  再是袁绍的诗:

  短短四句,包罗万千;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任县风流,千秋一梦;不负家邦,不负红颜。

  曹操的诗:

  遥相应和,总角难猜;丈夫奇志,感地动天;女儿有泪,君子有情;可惜许国,不得顾私。

  司马懿的诗:

  人小口气大,奈何未长成;

  待到毛齐日,再来与众争。

  卫仲道的诗:

  粗鄙不堪,才识不足。

  商贾之流,辱没祖宗;文难济世,武不张弓。

  刘正的诗:

  倒也切题,奈何念她;拥美思美,自是奇芭;若是无意,何必贪花;山高水长,余情自夸。

  郭嘉的诗:

  心中有人,不再有他;诗以咏志,才情亦佳;风流不负,大浪淘沙;他日情定,劝赏红花。

  陈到的诗:

  既此缠绵君不误,桃花诗会自呈情;

  英雄俏面佳人喜,莫待来年与客争。

  蔡琰落落大方,将自己手抄的几首桃花诗,相赠陈到。

  陈到身无长物,唯以腰间长剑相赠,并说:“此剑随我战南阳,擒韩忠,南征北战,添功无数。今赠知己红颜,以为守护之意。”

  蔡琰收了长剑,两人就算是定情了。

  只待七月佳期,就能成全一段佳话。

  含香有意曹操,欲以香帕相赠。

  奈何曹操,正与卞氏如胶似漆。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含香只能悻悻而归。

  十美之九,择了袁绍,从此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十美之七,居然选择了,小屁孩,司马懿。

  待到公子长大成人,便是姑娘议嫁之日。

  众美均获意中人,独弃含香。

  这一届的桃花诗会,是成就最高的一次。

  兴汉七十二才子的大名,从此名扬天下。

  关于这兴汉七十二才子,是野史自传的:刘正为首,甄宓其次,郭嘉第三……

  共收录七十二位,兴汉军中的文武才俊,取其传世佳作,编撰而成。

  至于陈到,名列第十七位,比起妻子蔡琰,逊色了很多。

  常常夫纲不振,倒也后宅安宁。

  刘正能够排第一位,全靠纪效新纲。

  无论做人做事,都被世人奉为经典。

  回到酒侯府中,众人先恭喜陈到——抱得美人归。

  陈到说:“侯爷,蔡郎中为人固执,我要娶他的心头肉,任重而道远啊!”

  刘正问:“奉孝,你有什么办法吗?”

  郭嘉笑着说:“叔至放心,除了洞房,其他的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陈到说:“军司马,可不能开玩笑啊!要是文姬有什么闪失,我会跟你拼命的!”

  刘正也郑重其事的,告诉郭嘉——千万不要轻敌。

  以卫仲道的脾气,和豪强世家的,行事作风;一定会采取,激烈的手段,来报复陈到和蔡琰。

  郭嘉记住了,这可是酒侯府,最大的喜事。

  要是出了什么岔子,他也没有脸,再以兴汉军,第一参谋长自居。

  婚礼的筹备,交给了兴汉商会,洛阳城分会。

  然而还有一个大问题——谁来说媒呢?

  关键是替陈到说媒,这就涉及到了,身份地位问题。

  说媒的人,要是份量不够,这桩美事,恐怕难以成全。

  刘正决定亲自出马,说服恩师卢植,替陈到向蔡府求亲。

  一顿范阳烧酒之后,卢植醉了,半醉半醒之间,对刘正说:“七郎,要换了是你,为师可以,豁出去这张老脸,替你走一趟。”

  卢植可不糊涂,为刘正求亲,他可以认。

  然而替陈到求亲,以蔡邕的脾气,只怕是朋友,也没有得做了。

  卢植可丢不起这个人。

  刘正劝说:“卢师别尽往坏处想,凡事都得往好处想。要是成了,以后见了蔡郎中,不是更有面子吗?”

  卢植心想,七郎的话有道理。

  万一要是成了,以后蔡邕见了自己,得先行礼,道一声——老大人!

  这件事情,想想都有趣。

  看来这说亲的风险虽大,却是值得一试。

  面子险中求,为了让蔡邕先行礼,这趟媒,得保!

  卢植酒醉,思维转换的速度,迟缓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只想着拿捏蔡邕。

  他完全忘记了,蔡府求亲——其实是,抱着炸弹跳坑。

  卢植说:“七郎,十坛天下贡酒,为师替你走一遭!”

  刘正喜出望外,大吼一声:“成交!”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