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回到战国当国君最新章节 > 回到战国当国君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四十一章 沈伟和杨休

  子羽夫人听到事态这么严重便不再多言,沮丧的回房去了。

  晋国虽已被赵c魏c韩三家瓜分,但姬晋公室还余有绛城和曲沃两邑。绛城是晋国都城,曲沃又是曲沃武公代晋之前的都城,两邑都是富庶之地。魏文侯将姬晋公室迁到了山阳,独自霸占了绛城和曲沃,只将魏国的两座小邑分给了赵国和韩国。由于魏国势大,又要维系三晋同盟,赵献侯和韩武侯只有敢怒不敢言。

  郑骀准备考校吴起前几日他所教的东西,然后再教点内容。郑骀来到军营后看到许多士兵都在一个营房扎堆,顿时恼怒不已。

  郑骀将吴起叫到面前指着扎堆的士兵责问到:“吴起,他们这是在干嘛?”

  吴起见郑骀阴沉着脸赶紧答到:“禀君上,由于负重越野的路程有所增加,致使许多人小腿酸累,有的人甚至小腿涨痛难耐,他们这是在请医师诊治。”

  郑骀闻言便没了怒气,长距离的奔跑的确会造成小腿不适,他忽然想到了后世一直被军队延续到二战之后的一个办法,那就是绑腿。绑腿能够从古延续到二十世纪中期,其作用自不必怀疑。

  “此事不难解决,你去准备两根宽半尺,长五尺的布条吧。”郑骀对吴起说到。

  “是。”吴起随即按郑骀的要求剪了两根布条。

  郑骀为了方便教学,让吴起找来一根手臂粗的木棍,在木棍上为吴起示范绑腿绑法。郑骀为什么会绑腿的绑法呢?因为在后世他参加过马拉松比赛,使用过绑腿。

  郑骀示范一遍后就让吴起在木棍上绑试着绑,没想到吴起看一遍就会了。

  郑骀便让吴起把布条绑到小腿上,吴起在绑腿的时候郑骀说到:“绑腿要站着绑,要绑的不松不紧才行,绑的太松没作用,绑的太紧迈不开步子。刚绑上的时候会感觉有些不舒服,过段时间就好了,你将这绑腿方法教下去,所有将士都必须绑。”

  “是。”吴起一边绑腿一边应到。

  吴起绑好腿后活动了下双脚,感觉腿上勒的慌,不过还能忍受。

  这时郑骀向吴起问到:“阿起,你这几天有没有认真思考我教给你的东西啊?”

  吴头答到:“有。”

  “嗯,那我考考你,看你领悟的怎样了。”郑骀点头说到:“为何靠穷兵黩武得天下者很少,因此而亡国者却很多?”

  吴起答到:“因为战争非常消耗国力,本来战争对钱粮c物资c人口的消耗就非常巨大,战时工c农c商者又不能生产劳作c经营买卖,国力损耗巨大又无以为继。”

  郑骀补充到:“穷兵黩武为无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吴起一边听一边在心中理解郑骀的话,他也算天资聪颖,很快便明白了郑骀所说道理。

  郑骀接着说到:“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你可知列国之势?”

  吴起摇了摇头,他从小生活在卫国,就连郑国的国势都还没有了解透彻,哪里知道列国的国势。

  “齐国人性情刚强,虽然国家富足,但君臣骄奢,薄待庶民;虽然政令松驰但待遇不均。齐阵之中人心不齐,只重视前列士兵,轻待后列士兵,所以阵势庞大但不坚固。对付齐军的方法,要将我军分为三部,以两部侧击其两翼,以另一部乘势从正面进攻,便可攻破其阵。秦国人性情强悍,秦国地形险要,政令严格,赏罚严明,士卒临阵争先恐后,斗志旺盛,所以秦军分散开后士兵能各自为战。对付秦军的方法,我军要先以利诱敌,使其士卒因争利而脱离其将领掌握,然后我军猎杀分散的秦兵,并设置伏兵,便可擒获其将领。楚国人性情柔弱,地域辽阔,政令紊乱,百姓疲惫,所以楚军阵势虽然严整但不能持久。对付楚军的方法,要先袭扰其驻地,先夺其士气,然后轻装突袭,突袭后再迅速撤退,使其疲于应付,不与其决战,这样就可以将其打败。燕国人性情诚实,行动谨慎,崇尚勇义,缺少诡计,所以善于固守而不善于机动。对付燕军的方法,要一接触就将其压制,侵犯一下就远远撤走,然后奔驰到其后方,那么燕军就会前军疑惑后军恐惧,再将我军车骑谨慎的埋伏在敌人撤退必经的道路上,这样便可以将其将领俘虏。三晋地处中原,其民性情温和,其政令平和,其民对战事懈怠,士兵做久了后就会轻视将领,不满待遇,也就是说三晋军中没有敢死的勇士,所以三晋军队的阵势安定但不能为其所用。对付三晋军队的方法,要阻挡在其面前压制,其来攻则拒守,其撤退则追击,以此来使其疲惫。”郑骀详细的讲解了列强的国势。

  郑骀知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所以今天就讲到了这里,他还是让吴起将他讲的内容写了出来,让吴起研读领悟。

  此时沈伟出现在了韩都阳翟的司马府中,韩司马韩备向沈伟问到:“不知先生可以凭借什么做我的门客?”

  沈伟笑着说到:“敝人善于敛财。”

  韩备闻言眉毛一挑,随后笑着问到:“是吗?先生如何证明呢?”

  沈伟说到:“司马不妨让敝人试上一试,若敝人能够让司马满意,那敝人便继续为司马效力,若敝人不能让司马满意,那敝人任由司马处置。”

  “好,若是先生当真善于敛财,那我必定不会亏待先生,若先生乃欺世盗名之辈,到时就别怪我无情了。”韩备见沈伟军令状都立下了,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同意了。

  沈伟拱手问到:“不知司马仓禀中有多少余粮?”

  “先生问这个干嘛?”韩备疑惑地问到。

  沈伟自信的说到:“若司马有一百石粮,半年内敝人可以使一百石粮变为一千石粮,若司马有一千石粮,那就可变为一万石粮。”

  照沈伟那样说就是会有十倍之利,其实这样的利润不算什么,若是贩卖珠玉将会有百倍之利。但珠玉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利润就是因为珠玉稀少,不是什么人想做珠玉生意就能做的。韩备可没有贩卖珠玉的门路,所以沈伟所说的十倍之利对他还是有很大诱惑力的。

  “先生半年内果真能十倍而利?”韩备惊讶的问到。

  “只多不少。”沈伟答到。

  韩备经受不住诱惑,准备信沈伟一回,便说到:“好,我有余粮三千石,不知先生打算如何经营?”

  “司马千金之躯,经营这等琐事就不劳烦司马费心了,司马只用在半年后坐收盈利即可。”沈伟拱手说到。

  韩备也不是真想知道沈伟的经营之道,他只不过是不放心,想听听沈伟的经营之道靠不靠谱,韩备见沈伟不肯说便算了,三千石粮韩备还是赌的起的。

  韩备自然不会将粮交到沈伟手中,看管c搬运粮食的都是司马府的人,沈伟只能负责经营。

  杨休则出现在了赵都中牟的司空府中,想要成为赵沐门客的人很多,赵沐不是每一个都会见,他只见通过了门房考校的人。

  赵沐客气的对杨休问到:“不知先生尊姓大名,哪里人氏?”

  杨休拱手答到:“回司空,敝人姬姓杨氏,郑国廪延邑人氏。”

  “不知杨先生师承何人?”赵沐继续问到。

  “回司空,敝人学于乡校,家师之名恐怕未曾入得司空贵耳。”杨休拱手答到。

  乡校就是设在乡的学校,在乡校中教书的先生一般都不是什么大儒,所以赵沐也就不再多问。

  “不知杨先生为何要投入我门下?”赵沐笑着问到。

  “因为敝人听说司空文韬武略,深受赵侯器重,故前来投效。”杨休拱手说到。

  杨休给出的理由既奉承了杨休,又显得实诚,赵沐对杨休的回答还算满意。虽然赵沐的门房用事先准备的考题考校过杨休了,但赵沐还是要亲自看看杨休到底有多大才能。

  “杨先生可知有多少人想要投入我的门下?”赵沐似笑非笑的问到。

  赵沐的意思就是想做我门客的人多了去了,你有什么本事就快亮出来吧。

  杨休早有准备,不,应该说是郑骀早有准备,郑骀早就为杨休想好了获取赵沐信任的方法。

  杨休拱手说到:“敝人欲献司空四条强国之策。”

  赵沐一听强国之策便来了兴趣,挑眉说到:“愿闻其详。”

  杨休说到:“其一,行王道仁政。”

  “何为王道仁政?”赵沐追问到。

  杨休答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杨休所答乃大神孟子的精辟之言,赵沐一听便来了兴趣,追问到:“具体该怎么做呢?”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