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建文野望最新章节 > 建文野望TXT下载
错误举报

《建文野望》正文 六十二 失国太子

  陈天平这一个多月当然也一直没闲着。

  既然皇帝已经亲口允诺,要兵发十五万,助自己讨贼,陈天平有事没事就往南郊的大营跑。

  好歹是一国太子,虽然没有实权,毕竟身份在这。

  军营的礼官对于陈天平当然不敢怠慢,每次都好生招待。

  当然,陈天平想要深入军中,见各级军官,是不可能被允许的。

  每次陪同他的只有军营中负责接待的一个中级官员。

  当陈天平问起有关出兵的事的时候,那官员表示,自己职位不够,并不能参与这种事情的前期讨论,恐怕要等到计划确定,才会有所动作。

  陈天平开始还很满意,不过时间一长,他就发现情况似乎有些不太对头。

  在南越,几千人规模的人员调动,提前起码半个月,一眼就可以看出端倪。

  比如说帐篷、粮食等物资大量运进军营,作为调兵的准备,这是无论如何不能作假的。

  但眼下这明营调兵的规模,显然不足十五万。

  以陈天平对各种物资准备的数量来估计,这次出兵充其量也就几千人的水平。

  堪堪等了二十天,果然便有几千人浩浩荡荡的从兵营中开出。

  遗憾的是,却没有人通知陈天平随军开赴南越。

  大概,明国的意思是要我随后面的大部队一起走吧。这几千人……大概只是先遣的探路兵?

  “你们看看明国这阵势,探路兵都有好几千。咱们南越什么时候赶得上。”

  陈天平对幕僚感叹道。

  陈天平带着几十名随从,远远地跟在这夥探路兵之后,酷似一夥尾随的痴汉。

  几千士兵自应天府北门出城,片刻间就来到了长江边。

  “不错,从应天到南越,水路是最方便的。”

  这个时代没有大坝,也没有水库。士兵乘船逆流而上,可以直抵渝州。虽然是逆流航行,也要比双腿快得多。

  但很快,陈天平就发觉有些不对。

  几千名士兵来到江边,在江边等候的却只有几条小船。

  这显然不够数。

  而且未来几天还应当有十几万大军开拔,就算这几条小船勉强装得下这几千士兵,那几十万大军又乘坐什么工具?

  陈天平的疑惑很快解决了。

  只见这几条小船载了一千士兵横渡长江,士兵在另外一边登岸之后,又折返回来,接下一批士兵。

  这他娘的根本就不是逆流而上的大江船。

  这是摆渡船。

  这些士兵,也根本不是往南越去的。

  不管是陆路水路,从应天往南越,都没有渡过长江的道理。

  这些士兵,跟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怪不得自己没有接到大明军队的任何官方通知。

  看来……是自己误会了啊。

  还好自己只是尾随,还没有上去打招呼,不然得多尴尬。

  陈天平带着随从悻悻返回应天,一路无话。

  不过,陈天平很快就发现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如果这支部队跟自己无关的话,那么派往南越的部队在哪里?

  从对物资准备情况的观察来看,大明军营近期就只有这一批调兵计划。

  陈天平从内心升起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自己可能被涮了。

  从这件事以后,陈天平也不再固守军营,而是常常往各大臣处打听消息。

  反正军营这个接待使者也什么都不知道。

  接下来,陈天平见识到了华夏官场横贯古今的重要技巧。

  兵部:“我们对这个事情不是很清楚,兵部发兵需要通政司传达的天子诏书。”

  通政司:“你这个涉及对外用兵,我建议你到礼部去问问看,让他们上个折子。天子一批,我们就转呈兵部,教他们发兵。”

  礼部:“接待外宾的事情不归我们管,你去找一下鸿胪寺。鸿胪寺卿负责对外关系。”

  鸿胪寺:“我们只负责引奏,没有上折子给天子的资格。要不你直接去司礼监求见天子吧。”

  司礼监:“求见天子?天子不在宫中啊。你问我天子什么时候回来?我怎么知道。天子行踪,我们怎么敢打听。过几天再来问问吧,或者你直接去兵部啊。”

  陈天平:“我有一句……不,我有五句脏话我不知该不该说。”

  陈天平感到自己仿佛一只蹴鞠,被兵部、礼部、通政司、鸿胪寺、司礼监各衙门机构踢来踢去。

  等到一个月的期限届满,却仍然没有一兵一卒发出的事实确定后,陈天平把心一横,索性就每日带着他的随从幕僚们,在兵部衙门口静坐。

  陈天平很清楚,走进兵部衙门,那个接待他的官员会说些什么,所以干脆也就不进去。

  兵部衙门倒是繁忙得很,大小官吏每日进进出出,好像大明军队真的在准备一项比较大的军事行动。

  但来来往往的官员,对衙门口这一群人,却熟视无睹,仿佛他们根本不存在。

  既没有人上前招呼慰问,也没有人来驱赶他们。

  静坐了好几天,陈天平自感没趣,而且天气渐凉,终于一场滂沱秋雨下来,不消任何人驱赶,陈天平自己就放弃了这一抗议计划。

  “我早该想到的。从他要跟我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时候,我就应该想到,这个大明天子,不是个会吃亏的。”

  陈天平痛定思痛,终于还是写了称臣割地的国书,交给通政司转达天听。

  陈天平本来以为,自己服软之后,事情很快就会有转机。

  但陈天平不知道的是,天子出宫期间,通政司已经是一个架空衙门。

  大明的政务都直接汇报给宫外的吴王府,根本不经过通政司。

  这一封国书写明了致书大明皇帝,吴王只是摄政监国,如何能代天子接受国书。

  通政司若是把这一封国书送到了吴王府,万一天子回宫后怪罪下来,便是合谋吴王僭越的大罪。

  但如果扣下来等天子回宫再上呈天子,不说有功,起码肯定是无过。

  因此,这封割地称臣的国书,仍然静静躺在宫门口的通政司,算来已经有十天了。

  朱允炆自长江水路回宫,走的是北边的太平门,天子微服出宫,自然也是微服回宫。

  南边承天门外的通政司尚不知道天子回宫的消息,自然也就还没有奏报这一封国书。

  等到朱允炆真正接到陈天平的国书,已经又是两天以后了。

  “陈天平倒也识大体,既然服软了,不妨帮上一帮。”朱允炆看着这封迟到的国书暗自发笑。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