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武侠修真 >邂尘仙最新章节 > 邂尘仙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元初九境 各有不同

  …

  羿慑门的这条炼心路无非就考验门人三问。

  一问,对妖物鬼魅是否惧?

  二问,对世间欲望是否坚?

  三问,则是根骨是否出色。

  幻林心魔便是人心恐惧,林中竹屋便是人心欲望,而这座横在道路中央的岩壁便是人之根骨。

  按照羿慑门的叫法,密林叫做心幻林,竹屋叫做风月轩,而这岩壁也有名字,叫做毅离墙。

  有很多人过了前面二关,却在这最后一关倒下了,哪怕有足够的毅力,但是没有上好的根骨,这座墙也是无法爬上去的。

  这座岩壁乃是用金刚岩石所致,由灵宝宗宗门子弟炼制而成,根骨越好则能攀爬越高,根骨越低则攀爬的高度越低。

  “他出不出来倒也无妨,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离开这里。”

  叶琅说道,目光望着毅离墙头的那只白猿,这只白猿乃是羽风山的山灵,红头白脚,身形巨大,传言乃是千年前离开元初的那只凶兽朱厌的后代,至于是真是假,并没有太多人思量。

  毕竟这只白猿现如今成了羿慑门的护山灵兽,为人族所用,过往自然没有人太去深究。

  “我记得没错的话,这炼心路似乎并不需要你出来。”

  叶琅语气平静,言语中对于这只白猿没有丝毫尊敬,哪怕这只白猿是一只罕世大妖。

  妖族有九境。

  通灵境,精怪境,化形境。

  能化形放可称妖族,至于能否化为人形,或者半兽半人形,都是看妖族的血脉之分,血脉高贵化形较为艰难,但血脉低贱同样也是化形艰难。

  但只要能化形,便可成为小妖。

  小妖之后便是大妖境,大妖境之后才是妖灵境,妖灵境往后便是妖王境,那雪寂原上的火凤便是妖王境,一举一动能引周边环境变化。

  这四境,便是一个普通妖族能成就一辈子的最高境界。

  至于后面两境。

  妖神与妖圣两境。

  非上古血脉与通神天赋不可成。

  说来也巧,不止妖族有九境,元初大陆的上五宗境界皆是九境,武宗境界为武夫境,武士境,武师境,武宗境,武道境,登武境,心武境,武圣境,武神境。

  武宗仅有一人为武圣境,便是宣称闭死关的武宗太上长老,雷音武圣。

  就连武宗宗主不过是心武境巅峰罢了。

  剑宗的境界倒也与武宗相差无多,起为剑气境,剑意境,剑魂境,剑宗境,剑道境,闻剑境,玄剑境,剑圣境,剑神境。

  无独有偶,剑宗也仅有一人为剑圣境,亦也是剑宗的太上长老,华风剑圣。

  剑宗宗主也只是玄剑境巅峰。

  上五宗的武宗与剑宗,境界之名大都朴素简单,但余下三宗的境界却有些意思了。

  道宗初为筑基境,后为闻道境,闻道便是神动境,神动方可入太虚境,太虚之中有青灵,便是青灵境,青灵得见玄灵,便是玄灵境,玄灵入灵虚境,便是万物归墟,归墟境。

  归墟境后才是真正的渡仙境。

  此为道宗九境。

  佛宗九境为空明境,初窥境,见佛境,心劫境,佛心境,涅槃境,金身境,化佛境,真佛境。

  此为佛宗九境。

  不同于武宗与剑宗无人入过剑神境,道宗与佛宗皆有人到过九境中最后一境,也就是渡仙境与真佛境。

  可世间仅仅只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却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渡仙境的道宗门人与真佛境的佛宗门人。

  久而久之,便没有人再把这件事当真。

  至于最后一宗,那便是魔宗。

  也是唯一一个不在四国之中的上五宗,魔宗的宗门位置在混虚之地的最深处。

  常年迷雾弥漫,土地皆是寸草不生。

  魔宗第一境为开魔境,后为魔婴境,魔婴境便是魔劫境,魔劫境后方才有心魔境,心魔境后须离魔,乃成离魔境,离魔之后才可坠入魔渊,成就魔渊境,魔渊境出后便是真魔境,真魔境后便是天魔境,最后一境便是那魔神境。

  关于魔宗的传言很多。

  不止在宗门之间,就连世间都广为流传关于魔宗的传言,魔音环环耳,魔心渐生,可入魔宗。

  除开上五宗,以及特殊的楚国武者九境,元初大陆上真正的修行人境界为九品至一品。

  一品过后才有九境之名。

  蕴灵境,结丹境,元婴境,梦蝶境,逍遥境,自在境,天人境,浴劫境,万劫境。

  四国与混虚之地的修行人士皆是按照此境界来划分,当然南瑾赵家的修行人士却是最少。

  因为南瑾赵家崇文。

  瑾国不大,仅有三十六城,却亦有三十六座学宫,其中最大的学宫便是瑾国都城中的稷下学宫。

  善养浩然之气。

  别看瑾国书生居多,但四禁之一的天火岭便由这些学宫学士来看管。

  而且瑾国除了学宫多,医士也多,三十六城中又有十二城皆有医馆医士,就连瑾国国君的御用太医都时常行走城坊市间,为平民所医治难疾。

  不求道,不信佛。

  只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城其意。

  故而瑾国不仅在四国之中别树一帜,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普通的元初居民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前往瑾国。

  因为瑾国不仅妖少,而且罕有魔踪,难见鬼神,并且还能求于学宫而养一丝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但随着瑾国国民壮大,流于瑾国的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不仅没有增加许多,反而逐渐变得疲软衰竭。

  路途上的凶险与阻碍,仍然阻止不了这种趋势。

  元初中修行中人皆入宗门,山河大川中修行,求道求长生,求仙求逍遥。

  元初之中雄心壮志普通人可去楚国炼武修身,也可去瑾国读书修心。

  皆有所求之法。

  四国之所以因各国信仰不同,但还能保持如此其乐融融之态,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居于四国之中的混虚之地。

  没有人知道混虚之地有多大。

  也没有人知道混虚之地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