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武侠修真 >一剑一蓬莱最新章节 > 一剑一蓬莱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119章 朱仙镇

  却说离朱仙镇八十里外,有一延绵不断的山脉,曰之:“黑水白山”。

  那“黑水白山”上,林莽葱葱,有一条山溪终日不冻,吸引了无数的游鱼在此栖息。

  每到了冬季,这些为了越冬而来的游鱼都逆流而上,最终汇聚到了“黑水白山”上的泉眼附近。

  泉眼不大,百十丈见阔,幽深极了。这“黑水白山”的“黑水”二字就由此而来。

  故老相传,这泉眼是能直接通到了东海龙王那里的,因此也是香火不断,逢年过节,便总会有人跋山涉水不辞劳苦的进得山来,在这“黑水白山”的黑水潭边,奉上四时果蔬,各种香肉膏腴。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这“黑水白山”,就也盘踞了一伙山贼,时日一久,就自立了门户,号称是“白山黑水一窝蜂”。

  平日里,这群匪人也兼了山民的身份,挖些冬笋山货下得各处城中售卖;又或是砍了柴火,送到些大门大户的炭窑换些米面。

  等到时令年节,各条入山的道路都有香客信众进山,就有盗贼支起路边的肉馒头摊子或清水铺子,供远道而来的游客们打尖。

  也有的盗贼几个一伙,在山脚砍几根老竹子,做一副滑竿,专门送那些脚力不足的少爷公子们进山,去往那黑水潭。

  你若是以为这些个盗贼是转了性子,老老实实做踏实事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种抬滑竿的,路边支摊卖食水的,通通都不过是盗贼里的“望风探子”罢了!

  那些抬滑竿的,要是遇到了单身来黑水潭拜祭的香客,这就每每从旁偷偷观人衣饰:若是光鲜亮丽的,就兜搭几句,摸一摸底细。

  若是没有什么瓜葛手尾,例如说不是周遭十乡八里的,乃是远道而来的,不会担什么大干系的,当即就会乘机绑了去,掳到山贼的寨子里,做个肉票,讹一笔财物。

  若是套问了话语,发现是普普通通榨不出油水的,就也依样裹挟而去,拿那等细细粗粗的链子锁了;或充做伙夫在后厨帮工,或当做劳役在前院修葺山寨的院墙屋瓦,打卤做匠,干尽苦活累活。

  那些个支摊卖伙食的,照样也不闲着。都暗自盯着了成群结队而来的各路香客。

  要是一干人等组成的队伍里,老小中青,没有几个孔武有力的,手里腰间也没有什么得力的兵刃傍身的,往往就寻个由头,多卖肉馒头,少卖清水。

  攀谈搭讪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几口男丁,几名青壮,几名女眷,可有镖行护卫,可有官身三言两语,便也套了话去。

  初次出远路,没经验的雏鸟居多,香客队伍也是沿途凑搭的各种关键的信息就都沿路通风报信,消息走得自然比香客更快。

  等得这样好拿捏的香客团队到了山顶,吃肉馒头多,饮水少,自然是口渴难耐。

  那山尖尖上,便也开了个大庄子,既卖食水又提供住宿。守着店子的,看起来斯斯文文,也热情得很;如果香客们要在山庄间过夜,更是会加倍的殷勤。

  可过夜之后么,这种内中没有主心骨的队伍,就十有八九是出不了山了。按山匪故意传出来的种种山野神异,便是“被山神感其虔诚,提拔了白日飞升了去也。”

  如此这般,一来二去,那“黑水白山”有真神之说就渐渐流传开来。

  当然,也有各路捕快因着各种无头公案,寻着痕迹就也过来了这“黑水白山”查案。

  以上乃是闲话。

  虽然是闲话,却也是苏闲与前院的玉人开诚布公的聊了半天才知道的。

  苏闲就问了:“那些个苦主竟然没有一个逃脱的么?”

  女子不以为然道:“山里道路曲折。那一窝蜂恪守‘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训诫,只捉了那些个人生地不熟的外乡人去。便是有个别的从山寨子里跑了出来,不消人追,兜兜转转的或许就又绕回了山寨也不一定。”

  “既然有捕快侦缉,也有肉票交换钱银的,也不能寻到寨子里去?我是不信的。”苏闲摇摇头。

  女子道:“那黑水潭里的主人也是有道行的,一窝蜂盘踞山涧里,岂能不知,当自是用心祭拜,寻得了黑水潭庇护。想来寻常捕快入了山,也是抵不过黑水潭主人的法力的罢。”

  女子又道:“公子需要的‘六亲不认之盗贼心头血’,那黑水白山的一窝蜂就恰好合用。至于那‘有情人的眼泪’么,我他山石人一族守此大阵久矣,倒是有不少的积攒。”

  苏闲道:“那便一言为定。我去那黑水白山取那等‘六亲不认之盗贼心头血‘,回头还请小娘子借些‘有情人的眼泪’一用。”

  女子颔首:“要得。还请公子速去速归。若是过了约期,更有旁人也要借用这‘有情人的眼泪’来雕刻玲珑剔透心,小女子恐怕不方便为公子再做保留的了。”

  苏闲更不废话。

  略拱手,出了坊市,直接出了城,架起云头,就向着那层峦叠嶂的“黑水白山”而去。

  两边是密林高耸,前面是道路曲折羊肠。

  季浩然举着一把老布墩顶的油纸伞,背上还背着一个轻巧的竹笼背箱,坐在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累得直喘气。

  “还有多远啊?”怀间取出了一块丝帕,闻了闻,又珍惜的叠好放回了怀中。

  然后直接用袖口擦掉了额头上的细汗。

  “老东家怎么会在这等地方开了个学馆呢?怪哉。”

  虽然不解,接到了昔日老东家的信件,季浩然还是千里迢迢的赶了过来。

  谋生嘛,怎么也要先到地头看看的。

  自己穷书生一个,想来是无甚值得骗的;最多也就是不合适,空走了这一遭便是。

  要是真是学馆能开起来,与老东家信中所言无差,在此当个教书先生,那也是不错的。

  精神振作了些,将背后的竹笼背箱向上提了提,季浩然起身,继续顺着小道向前走去。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