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大唐田舍郎最新章节 > 大唐田舍郎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卷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这门亲戚认不得

  “表弟……”

  赵一辰看着喊得亲热的陈诚,他自己心中却是极为不情愿。

  这些所谓累世公卿的颍川陈氏,想来是不会真的接受自己。

  他们遵从森严的等级制度,为保持血统纯正,不与庶族通婚往来。

  再说,赵一辰连个庶族都算不上,他是个地道的田舍郎啊。

  自汉以来,这些家族把持政权,兼并土地,经营庄园,割据一方,逐渐形成了名门大族。由此,士族地主形成,为后来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陈群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就是为了维护士族的特权。

  而九品中正制度的确立,就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那时的士族势力足以跟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坐拥天下,要依靠士族的支持。

  为维护这种制度,士族非常注重编撰族谱,讲究渊源,以此来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

  许多高高在上的士族们,以为只要有这些凭证就可以坐看朝代更迭,我自岿然不动。

  但是他们错了,士族自身的腐朽是谁也拯救不了的。

  长期享乐,自诩为贵族,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理政务,从而使一些庶族出身的官员脱颖而出。

  他们显示出超高的才能,声望权利迅速攀升,直接威胁到了士族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再加上南北朝农民起四起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打击,士族的阶级、经济基础遭到极大的削弱。

  士族制度下的士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垄断。

  他们建立自己的庄园,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家族子弟继承家学,文化占据垄断地位。

  士族主张君主无为,崇尚清谈玄学。

  士族垄断仕途,左右朝政,割据一方,生活腐朽,败坏社会风气,阻碍社会进步。

  只有在文化上做出了贡献,书法绘画等艺术长足的发展。

  门第、衣冠这些难道仅仅一生表弟就可以化解?

  赵一辰是不相信的。

  他看着陈诚道:“陈兄还是回颍川,问过汝大人再来叫这一生表弟吧。”

  陈诚闻言,一时间无言以对。

  他也想起了赵一辰处境,不要说是已经去世多年叔公的外孙,就是阿祖的亲外孙,想来家里也不会认下门亲戚的。

  他明白族人们的想法,自认为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怎么可能允许有这般泥腿子亲戚?

  但是,那些族人难道看不见,门阀制度是以前的选拔官员的系统。

  在以前,确实可以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但是如今门阀制度正在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多少次因为这个他跟阿祖讨论,他觉得这是不可抗拒的。

  只是以阿祖为代表的族人们,以为支持太子便能恢复士族制度。

  岂不知,科举是大唐的国策啊!

  再说,朝廷实施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无地少地的泥腿子得到土地,朝廷还禁止无限占田和随意买卖土地,这都是在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

  可惜族人都看不到这些啊!

  “哎,不管家里认不认。你这个表弟某是认下了,难道表弟看不上我这兄长?”陈诚道。

  赵一辰见这陈诚也算是个至诚君子,便想到,俗话说一表三千里,表不表弟无所谓,就当是交他这个朋友了。

  便道:“表兄。”

  陈诚抓着赵一辰的手道:“哎,是某对不住表弟,生于世家多少身不由己啊!”

  赵一辰说道:“哈哈……表哥莫要如此,你怎么知道某黑虎赵氏不能归天下名望,成就豪族呢?”

  嘴上虽这般说着,但赵一辰心中其实真没有想着把赵氏变成世家。

  因为他知道,唐朝之际,科举制对门阀士族打击很大,选拔了大量寒门子弟,冲击了门阀士族对官场的垄断!

  到了唐末,在科举的冲击之下,门阀士族势力已经很小了,却依然不可忽视,依然是一庞然大物,在政坛的影响力巨大!

  然而,这么一个庞大的集团,却随着黄巢的崛起而烟消云散!

  其实,在当时社会,门阀士族底蕴足,历史悠久,肯定最有钱!

  所以,门阀士族就是一头油光可鉴的肥羊,黄巢怎么会不抢呢?

  不仅要抢,而且还是重点照顾对象!

  经过黄巢,以及后来的五代十国的混乱,门阀士族基本十不存一。

  到了宋朝,就基本上看不到门阀士族的影子了!

  即便有大家族,但也没什么政治影响力!

  没有门阀干扰的宋朝科举,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才能真正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是宋朝创造璀璨文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赵一辰怎么会费心费力的去做,一件明知道已经落伍的事?

  如果,他穿越在东汉三国,肯定会朝着这条路奋斗的。

  如今,科举将是主流。

  朝廷每年开农科,他就不信了,自己教导几年,族人后生们还考不上了农科。

  再说,赵一辰追求的是不朽,不需要像那些世家一般,把名字刻在石头上。

  如果,后世流传‘先有神农后有赵氏’那是多么大的成就。

  赵一辰也想几十年之后,成为新一代的神农。

  那会,他可以自豪的说一句:某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这才是一个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绝不能像那些腐朽士族一般。

  他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他不想和这些豪门大户搅在一起。

  一个背叛阶级

  铁打的阶级流水的人,阶级是以社会地位来划分的,阶级里的人员可能在变动,但阶级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不会变。

  而他赵一辰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民为贵,君为轻。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民生为大,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就好。

  这才是他要带给这个时代的礼物。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