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玄幻魔法 >仁者襄公最新章节 > 仁者襄公TXT下载
错误举报

《仁者襄公》正文 第八十一章 新武器规划

  沸沸扬扬闹了十多天的流言事件,最终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某人一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而渐渐被有些倦怠了的人们所遗忘;先前刚刚颁布没多久的新政,也是在这股暗流的影响下,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反响,除了商丘城外的其他地区,似乎还是一成不变的模样。

  后殿外的乔木上那最后一丝绿意,似乎也终于耐不住秋风的怂恿,施施然抬着裙裾落下,扎进大地母亲的怀抱;整座宋宫似乎被萧瑟的秋意笼罩,隐隐地透着几分冷清。

  这倒不是子夫偷懒贪睡不干活,今天大清早他用过早膳后,便带着早已候在一旁的百里视和齐涓出门了。

  前者自然是工作的需要,他本来就是听说装备司的五十户工匠已经安顿好,想带百里去解决下“天驱”未来装备问题;后者则是鉴于现下特殊时期的风险性,特地跟着他做“保镖”的。

  一路上齐涓还是那副“生人勿进”的高冷模样,默默地望着窗外飞快后退的风景,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子夫和百里视自然识相地没有去打扰她,两人挤在一处低声探讨着最近的训练计划。

  不多时马车便稳稳地停在一处不起眼的大房子前,从普普通通的正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宽敞得快赶上半个操场的院子,院子的四周,围绕着一排排功能不明的平房。

  “殿下,这就是您说的‘总装备司’?”百里视四下打量了半天,越看越是茫然,他突然用粗大的手指抓了抓头发声道:“环境也太差了吧,怎么跟破败了的大宅院似得!”

  “这就已经不错了!”子夫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大吐苦水道:“你以为在商丘城周边,能找到处足够大的场地是那么容易的?难道孟明忘了咱们刚去‘阳明’时那里是个什么鬼样子了!”

  说到阳明百里视不禁回忆起几个月前,自己跟着世子走进那个鸡犬相闻的村落时的情形,当时的自己对他想要把整个村庄的人迁走,继而改建军事基地的想法简直觉得匪夷所思。

  可看看现在阳明那座拔地而起的基地,恐怕整个宋国都找不出一处比那儿军事化气息更浓的地了,对某人的这种先见之明和自信,百里视也是极其钦佩--因此对于此行的结果他心里也是相当乐观。

  “民参见殿下!”行走间迎面过来一群穿着同样制服的中年男子,看到子夫的同时也是急忙跪下行礼;后者随性地挥了挥手,对着站在最前边的熟悉面孔笑道:“这些虚礼就免了,李烈本殿可把丑话先所在前边,要是没什么看得过眼的东西你可过不了关!”

  没错,那站在人群最前边的,正是那日某人“钦点”的第一位入选工匠李烈,一段时间没见这老兄似乎脸上皱纹又多了些,倒是一双眸子闪闪发亮,显然对世子的到来有些兴奋。

  此刻见子夫打趣,生性老实的他也只是憨厚地笑了笑,便引着迫不及待的某人向“工作车间”走去--就是先前看到的那些平房了。

  才刚进门,一股浓烈的皮草和生物胶混合的难闻味道就扑面而来,子夫不着痕迹地摸了摸鼻子歉然道:“倒是本殿思量得不周了,车间里还要多开几个窗牗方便透风,我一会儿回去就让人来办!”

  “这些俺们倒都是早就习惯了的,”李烈先是谢过他的好意,接着叹了口气道:“想想从前在齐国的日子,俺们现在简直是掉到蜜罐里了,就这点味道从闻到大都习惯了。”

  对于这些善良淳朴的工匠,子夫自然不可能亏待了,当下并没有再多说什么,跟在李烈身后参观起现有的工匠作坊来。

  总得来说这几十户匠人,现在基本还是按老本行制造一些皮甲、青铜兵器、盾牌之类,整个一圈转下来,对他们精湛的技艺子夫是赞不绝口,同样心里也忽然产生了另一些想法。

  “你去把几个主要负责的工匠给本殿找来。”略一沉吟,他在车间一角的空旷处站住,对身后的李烈说道。

  不多时几位工匠们推举出的“翘楚”,便忐忑不安地向这边走来,世子殿下付出了如此丰厚的“补偿”,不知自己的表现他满不满意。

  像是猜出了他们的心思,子夫笑着给匠人们送上一颗定心丸:“诸位的手艺果然都是神乎其技,看得本殿也是目眩神摇,佩服,佩服!”

  “不敢当殿下的盛赞!”几人的表情顿时一松,急忙谦然道。

  “不过咱们装备司既然把各位精挑细选出来,自然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交给大家,”他随手抄起一支半完工的箭支,目光炯炯道:“李烈,身为世传宫廷指定锻匠,你可曾打造过铁器?”

  “启禀殿下,的曾打造过铁制农具,兵器的话即便可以成型,硬度也远远不如同样的青铜武器。”尽管不知他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李烈还是一五一十地老实答道。

  “那依你多年的锻造的经验来看,这铁器为什么会硬度不够呢?”原本只是随口一问的子夫,顿时来了兴致好奇地追问道。

  “主要因为铁矿太难冶炼,”低头琢磨了半天,李烈这才认真地解释道:“同样的炉火下它并不像锻冶铜器那样,很容易融化成汁,而是需要将炼出的半成品经过反复锻打,才能最终成为武器的粗胚。”

  “对于一般农具来说,几十锻就足够日常使用了,可换成武器想要不输于青铜的硬度,至少也要在一二百锻以上;费了那么大劲儿才跟青铜兵器差不多的水平,所以大家也都不怎么乐意打造铁兵器了。”

  原来如此!子夫这才明白,为何直到几百年后的战国后期,始皇帝手下横扫六合的秦军,使用的依旧是传统青铜兵器--道理很简单,青铜武器技术成熟、能大规模的制式化生产。

  而因为现阶段炉体、燃料原始、鼓风设备差等缘故,这时的铁器锻造应该还处于最原始的“块炼法”阶段:即把铁矿石先炼成质地比较软、杂质很多的海绵状粗胚,再经过反复的锻打逼出其中的杂质,形成可以直接使用的熟铁。

  这样耗时耗工的铁器,显然不适合作为大规模装备的制式兵器,但对于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宋子夫来说,即使不如“科技宅”般能分分钟弄出高炉、精炼装置,但改进下燃料、鼓风设备神马的倒也是菜一碟;只是这种“划时代”的玩意,要心保密才是……

  “铁器的事情本殿一会儿单独再跟你说,从今以后李烈就是装备司锻造部门的负责人,你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宋国锻冶的整体水平至少拉高到齐人的水准!”子夫想了想,还是打算把这一块交给李烈,人老实不说在这方面经验也比较丰富,而且拖家带口的不虞有诈。

  “这,”李烈显然没想到世子殿下会如此看重自己,不过倒也没怎么推辞,对自己的能力他还是有几分自信的:“人定竭力而为!”

  “接下来再说说你们的事情,有谁曾经参加过弩的制造?”还没等他们消化完刚刚的消息,某人又是天马行空地突然问道。

  “人曾参加过!”、“俺也是!”,五六个工匠里竟然有半数都曾制作过弩,这让子夫不禁喜上眉梢,看来这玩意并不是那么罕有啊!

  他笑咪咪地看着眼前的匠人们道:“如果本殿在现有步弩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缩到可以在马上使用、甚至收入袖中的程度,不知各位有没有信心可以做到?”

  工匠们不禁面面相觑,显然从未想过把弩“成比例”缩会是神马样子,良久一个体型偏瘦的汉子才站了出来:“殿下的想法未必不能实现!只要在制作时缩短弩臂相对长度,将机括做得更加坚固精致,完全可以在马上使用,可要到收入袖中……”

  “本殿只是打个比方,”子夫见有门急忙出言解释道:“能到可以在马上使用就很好了,不知这位怎么称呼?”

  “人庄应星,家中是世传的木匠,”那人急忙躬身行礼道。

  “好,庄应星!从今以后这一块就交给你负责了,本殿稍后也会给你一些建议和想法,”某人兴奋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还是那句话,最短的时间里把这玩意帮本殿鼓捣出来!”

  “是殿下!人必竭力而为!”庄应星同样毫不含糊。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过去,当几个时辰后子夫带着疲惫却异常满意的笑容,走出这连大门都没装修好的“总装备司”时,一场轰动华夏的“技术风暴”盛宴终于缓缓来开了帷幕。

  就像卖铁水桶起家的三菱和从插座做起的松下幸之助般,在若干年后威名传遍整座大陆的“总司制造”,也正式从这一间破落的院子和几排平房中诞生……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