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大宋守夜人最新章节 > 大宋守夜人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黎山

  申时末,车马到了滑州城。刘长明请示了崔白,绕州城而不入,直奔大河边而去,要趁着还没天黑,看看冰面上能不能行车。

  远远地看到平野中突兀地耸起一座孤峰,南北长不过三四里,东西宽不过两里,峰上古松参天,寺观林立。

  “这就是黎山。”刘大明介绍道,似乎这座山不用介绍,天下人都皆知。

  崔白一头雾水,脑子里怎么都找不到关于这座“名山”的记忆。

  连续两三个时辰的颠簸,崔白也觉得有点受不了,干脆下了车,跨上掣电的鞍,跟上王宜年并辔而行。

  看崔白目不转睛地盯着三里外那座孤山,王宜年又多说了几句,“《尚书,禹贡》里说,‘东过洛油,至于大伾’,大伾山就是黎山。大河在山脚下转折,对岸就是白马。”

  说话间,黄河已在眼前。夕照中,如纯金铸成的冰面,从西面地平线上一线山脉中冲出,迎面撞上三十丈高的黎山孤峰,折向东北。

  “此地竟没有关隘?”崔白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所震撼,却又迷惑不解。

  “原来是有的。”王宜年伸手一指山脚下一片密密的房宇,“这是黎阳县城,原来叫黎阳关。后汉光武帝以幽并二州取天下,在此立营。曹孟德战袁绍,以此地为要冲。隋时建大仓于此,李密取之以养大军。”

  崔白望望山脚下那片房子,“没有城墙啊?”

  “早年被水冲毁,没再建。”

  崔白一时无语。由此渡河北上,直到千里外的宋辽边境,一马平川,毫无险阻。黄河往东北转向后,近百年间频频泛滥改道,留下星落棋布的湖沼水泊与沟渠,这也是刘长明选择了西路北上的原因。背后一百七十里就是东京汴梁城,同样是平畴。唯一的地理阻碍,就是眼前这条黄河,冬季还会结冰。

  如此形胜之地,兵家必争之所,没有驻军,城还坍圮多年,也未重筑。

  三里路,骑着马快走半刻钟就到,河岸上一溜房舍,都是脚店食肆,酒旗迎风招展。

  夕阳下,杨末疲惫不堪地骑马走在山间羊道上。残雪在这几天的春阳中化了又冻冻了又化,早变成了一层薄薄的冰壳。好在骑的是从辽军斥候那儿抢来的战马,虽然一步一滑,却还能勉强前行。要换了自己那两匹驽马,就更麻烦了。

  早晨伏击两个辽军斥候后,杨末还是没有成功地悄悄溜掉。先是被北面那个两人组发现,在四五里外就提前拦截到撤退方向。杨末只好往西跑,西边不到四十里就能进山。

  在旷野中追逐了不到半个时辰,后面又缀上来了两个小队,四骑。杨末在前,六骑在后,最近的时候,只差一里地就被追上。

  好在杨末有三匹马可以轮换。虽然那两匹驽马速度不快,但脚力却还好——捉马寨的马夫老韩,平日里对仅有的四匹马好得很,从不克扣豆料。到了午间,杨末居然又拉开了三里远的距离,领先逃进了山里。

  山梁隔绝了追兵的视线不久,杨末就离开山道,选了个缓坡,往北翻过一道小山梁。看日头的方向,再估摸着时间,杨末还能大致确定方向。过去常年打猎的经验,大部分在山中都用不上,汴梁四周都是平野。不过杨末能够估计出,这个位置,离捉马口寨直线距离其实仅有二十来里路。

  下午的整个时间,杨末都在想办法找到能够往北去的道路——这里的山势都呈西北东南走向,越往西越陡峭,山梁之间,是冲沟。太陡峭的山梁,骑马翻不过去;而太缓的地段,又接近平野,很容易被辽军斥候远远看到。

  在山间狼狈地穿行了两三个时辰后,杨末还没看到熟悉的地形。计算了一下行走的距离之后,他觉得,自己已经迷路了。

  太阳快要下山,等天黑了,没有可能再找到往捉马口寨去的路。而且,北地早春的夜间,在野地里也很难熬。杨末决定冒险攀上眼前的一座高峰,应该能够看到捉马口寨。在这之前,他一直避免走在山脊上,更不敢在高处停留。他很了解猎人,在猎物溜走后,总是有足够的耐心。所以,杨末觉得,那六骑斥候并没有放弃追踪。

  羊道在接近峰顶处有个转折,被一块凸出的大石头遮掩了去路,这是极好的一处伏击位置。如果杨末还象早晨一样精力充沛,他就会注意到这一点,会选择下马后,自己轻手轻脚不发一声地步行过去,徒手攀上大石,悄悄地先往后面看一眼。

  然而一整天的骑行逃跑已经消耗了他太多的体力,而且在潜意识中,敌人应该在身后。所以杨末没做任何提防,就策马转过石前的羊道。

  伏击理所当然地骤然发生。杨末就觉得胯下的马背突然一沉,然后冰凉的物件就横在了脖子前。

  有人从石壁上跳下来,正好骑在杨末身后的光马背上,然后用匕首制止了一切可能的反抗。

  眼前石壁后又转出两个人,都拿着短弓,箭已在弦,雪亮的铁簇指向他胸前。

  “下马,敢拔刀,就射死你。”身后燕京口音的宋话,语气冷静。

  杨末轻轻叹了口气,左手扳住鞍桥,右脚从镫里拔出来,一拧身,从马背上跳下来。

  在持续一整天的追逐之后,杨末还是输了。

  辽军斥候依仗着丰富的狩猎经验,再加上人数优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掌握了杨末的踪迹。并且巧妙地避开他的视线,预测了他的行为,在最适合的位置,张开了捕兽夹子。

  杨末在当上守夜人之前,曾经经历过两个月的训练。对于被捕这件事儿,针对不同的任务和身份,训练中都有标准的应对程序。不过实话说,就在几息之前,杨末都还没意识到,这事儿会真正发生,虽然被追了一整天。

  杨末下了马之后,两个辽军斥候就上前来搜身,留了一人站在几步外,仍然张弓瞄着。

  最初的震惊很快就过去了,杨末理清了目前的局势,属于守夜人“岗前培训”中认定的哪种状态,立即开口道:“我是大宋枢密院的人,我同意解除武装。”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