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天启帝最新章节 > 天启帝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一百零八章

  第一百零八章

  毛文龙在金州城取得的战果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被皇帝搁置在京师坐冷板凳的王化贞立刻活动起来,他到处联络京中好友、同党,拿着毛文龙的战绩抨击熊廷弼食君之禄,废君之事。每岁屯兵辽西,不知靡费多少钱粮,非但没有尺寸之功,还一味的龟缩在广宁城内,让朝廷的威严扫地,实在罪无可恕,实在其心可诛云云。

  熊廷弼的人缘向来极差,而皇帝即位以来,一面打压东林党,一面恩宠他熊廷弼,楚党的势头已经有了抬头的趋势。所以王化贞的呼吁可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些被皇帝剥夺了官职的东林党人们迅速团结到王化贞身边,企图用搬到熊廷弼来重回朝堂,最不济,踩踩熊廷弼积攒一下政治声望也是好的。反正前头有个王化贞三道四?你将心放在肚子里好了,福王殿下总不会忘记你......更不会亏待你——”

  王化贞口干舌燥的瞥了顾秉谦一眼,他不敢开口作答,或者说已经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只能僵硬的点了点头。

  见状,顾秉谦大喜,他笑道:“那么就不留肖干了,你在府中待的时间太久的话,恐惹来朝野上下的非议。”

  王化贞点了点头,起身告退。

  待王化贞离开,福王才缓缓从书房内一道屏风内走出,他问道:“行吗?”

  顾秉谦笑道:“王爷尽管放心,现如今王化贞真是最落魄最失意的时候,在这种时候王爷拉他一把,抚慰他一把,自然能够笼络住他。不过要想让他尽心竭力地卖命,甚至托付大事,想来还需要时日磨合。”

  福王点了点头,他自然也不认为能够虎躯一震就折服王化贞。他沉没了会儿后,朝顾秉谦笑道:“这一切都有劳先生了,这份情意,本王永生永世也不会忘记。”

  顾秉谦感动的说道:“王爷言重了。王爷以国士待臣,臣又不能不以国士待之?”

  “好好好,那么就让你我二人延续成祖与道衍的佳话吧。”福王锋芒必露的讲道。

  顾秉谦心头一震,郑重地点了点头。

  所谓道衍就是黑衣宰相姚广孝,那个帮助成祖推翻自己侄子天下的奇僧。

  ……

  辽西广宁城。

  新上任的辽东巡抚方震孺兴奋的闯进熊廷弼的书房,然后他自作主张,喝退了书房内侍奉的仆人。熊廷弼蹙眉问道:“孩未(方震孺字),何事让你喜不自胜?”

  方震孺兴奋的挥舞着拳头,说道:“李永芳说今年冬天建奴不会渡河侵略辽西,咱们又多了一年的时间恢复元气,整军备战!”

  “李永芳?那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熊廷弼嗤之以鼻道。

  方震孺忙道:“我知道李永芳这个人道德上有瑕疵,但是早在王化贞巡抚广宁的时候,他便有意归顺朝廷,这可是一大利好消息啊。李永芳自万历四十六年,将抚顺城献给建奴,投降努尔哈赤以来,深得努尔哈赤信任,为了笼络他,努尔哈赤还将自己的孙女赐个他当老婆。所以说李永芳能够探知建奴上层的军事决策,这对于咱们来说,可是大为有利啊。”

  熊廷弼哈哈大笑道:“孩未,你真的信他的鬼话?”

  方震孺一愣,“熊经略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从头到尾你都不相信李永芳?”

  熊廷弼冷笑道:“先是背叛朝廷,投奔建奴,先在又要背弃建奴,投靠朝廷,如此反复小人,三姓家奴,倒是让本府如何相信他?”

  方震孺有些不悦的说道:“熊经略,我知道你跟王化贞不对付,对于王化贞的平辽策略,颇有些瞧不上眼。但是你不能因此就怀疑王化贞一腔报效朝廷的热血啊,咱们姑且不论他款待北虏制衡建奴的法子可不可行,单论他策反了李永芳,这就是大大的功劳!你可不能因私废公啊。”

  熊廷弼冷笑道:“孩未,我的确瞧不起王化贞那个蠢货,但也不至于否定他的全部努力。至少在辽东尽皆沦丧虏贼之手时,只有他王化贞一人坚守广宁城,收拢从辽东逃难而来的残兵败将以及无家可归的老百姓。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化贞不失为一个干吏,但也仅此而已。至于他的一整套对付建奴的平辽方略,简直是异想天开,连纸上谈兵的赵括都不如。”

  方震孺不敢苟同,他争辩道:“熊廷弼你这么讲,不觉得太过刚愎自用了吗?”

  闻言,熊廷弼叹了口气道:“孩未,实不相瞒,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刚愎自用以及睚眦必报。但那是很久前的事情了。孩未,给你讲个故事呗,这个故事我还从来没有透露给第二个人过呐。”

  方震孺果然被熊廷弼的话题吸引,他连忙坐下,说道:“如此,我便洗耳恭听,经略请讲。”

  不料,熊廷弼语出惊人,他笑道:“孩未,那你可坐稳了,老熊我这个故事可是关于天命的!”

  “天命!”方震孺大惊失色,“熊廷弼你大胆,你是什么东西也敢妄议天命?当心本官在朝堂之上参你一本,让你脑袋搬家。”

  熊廷弼哈哈大笑道:“孩未,稍安勿躁,你且听我细细道来。”

  熊廷弼在方震孺极为警惕的眼神下,讲道:“离京赴任前,皇上曾单独召见了我,并向我阐释了‘天命’的含义。”

  “皇上向你阐释‘天命’的含义?”方震孺觉得今天的所见所闻颇有些天方夜谭,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熊廷弼的话。

  熊廷弼笑道:“皇上问我说:每朝每代的人君都幻想着千秋万代,就连始皇帝不也想着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吗?可天命却显示出,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万古长存,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度可以长治久安。开国——盛世——衰落——败亡,几乎每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都经历过这么一个长久的过程,自秦废分封井田之后,无论是两汉、魏晋还是隋唐、两宋都鲜有享国超过三百载的王朝。大明国传到朕手里,已经渡过了二百五十二个春秋,以熊卿所见,大明王朝还能挺多久?。”

  方震孺蹙眉,他问道:“你是怎么回答的?”

  熊廷弼苦笑道:“这种诛心之问,我熊廷弼就是长着一百个脑袋也不敢给出答案啊。”顿了顿,熊廷弼却是说道:“皇上的思绪远迈古今,包藏着宇宙的玄机,天地的奥妙,不只是我熊廷弼,恐怕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能够及的上皇上。”

  “西汉,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东汉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唐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北宋传八世九帝,享国一百六十七年;南宋共历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大元共传十一帝,享国九十八年......孩未,假如王朝也想世人一样,有着固定的寿命,也会寿终正寝的话,你觉着咱们大明朝的阳寿是多少?”熊廷弼幽幽说道。

  方震孺面色被涨得通红,他支支吾吾不敢作答。

  熊廷弼说道:“咱们大明朝已经享国两百五十多个年头了,这在历朝历代之中,已算得上是‘高寿’了。按照皇上口授的天命理论:世人的寿命大概是一百年,而王朝的寿命则是三百年。但是就如同人会经离灾祸疾病,耗损阳寿一样,王朝也会经离天灾人祸,从而减少统治年限,这也是为什么两汉、两宋无一能够挺过三百载的原因。假如皇上所言的天命确凿无疑,那么已经享国两百五十来年的大明朝是不是真的已经到了暮年?”

  方震孺从来没有思考过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此刻被熊廷弼一番逼问,他愣是哑口无言,既惊且惧,早已大汗淋漓。

  见他这副窝囊的样子,熊廷弼心中痛快,遥记当初,自己刚从皇帝口中得知天命的时候,比方震孺的表现更为不堪。

  熊廷弼抬手按在了方震孺的肩头,宽慰他道:“你不必杞人忧天,过于担忧这些事情。毕竟,有关天命的事,乃是皇上口授于我,既然皇上已经得到了天命垂青,那么必定握有解决之道。孩未,你我生的恰逢其时啊,因为咱们侍奉的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天子!是一位手握天命,口含天宪的皇帝!”

  方震孺还没有从刚刚的震惊中缓过神来,他唯唯诺诺的点着头,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熊廷弼趁机劝说他道:“李永芳早在万历四十六年便投降了努尔哈赤,这都过去多少年了?更何况他还娶了努尔哈赤的孙女?这种人入夷狄之地久矣,也一并变作了夷狄之人,贪滑狡诈,岂能倚重信任?我敢断定,他必然是努尔哈赤跑出来的鱼饵,就等着咱们上钩呐。他说的话非但不能相信,还要反着理解,他跟咱们报信说什么今年冬天建奴不会西进,攻打广宁,那么今年冬季努尔哈赤就必然会挥师西进!所以孩未啊,火已经烧到眉毛了,咱们的身家性命,辽西百万军民的身家性命可都看今年冬天这一仗啦。”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