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富贵骄女最新章节 > 富贵骄女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二卷、汴京风云 167、重阳至(第2更)

  汴京城虽大,人口过百万,但法治森严,开封府治下,对户籍和出入人口管理一向十分严整及时。

  一个大活人,怎么会凭空就消失了。

  “查!给我查!就算把汴京城都翻过来,也要把这个混蛋给我抓出来!”

  官家气得砸起了龙案。

  淫乱宫闱,毒杀嫔妃,光天化日劫杀宗室子。

  这个姜旸,简直把他这个皇帝愚弄在股掌之上。

  官家生平从未遭遇这等奇耻大辱。

  他深深后悔,当初就不该因为鲁王的自杀谢罪,而对鲁王府网开一面。

  斩草不除根,果然后患无穷。

  整个汴京城都进入了空前紧张的态势。

  开封府、大理寺、刑部、殿前司,能出动的全部都出动了。

  汴京城内城、外城所有城门全部戒严,任何人出入都要经过严格的盘查。所有本地居民、外来人口,都要有本坊市的里正乡老邻居作保,以证明身份及近日行踪。

  就算是乞丐,都要有两人以上的作保,否则便视作嫌犯,抓捕下狱。

  而随着汴京城的戒严,闵淑妃乌头案和汴河劫杀案皆为姜旸幕后主使操纵,一切都是鲁王府谋逆之余罪的真相,也被公之于众。

  满朝文武哗然。

  鲁王府之老谋深算,竟至于此!

  鲁王之自戕,原来竟是壁虎断尾、失地存人之举。

  姜旸罪行既然败露,其余鲁王府之余孽自然也不可能无辜。

  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法司共同盖章的抓捕文书,已经向各州县下发。

  凡鲁王府之留存,无论男女老幼,即刻全部抓捕入京,不管对姜旸所为是否知情,全部按共犯论处。所有收容了鲁王府家眷之人,也全都入案受审,凡有协助、知情、隐瞒等任何一行迹,均为同犯。

  孙筠已经被卸职待罪了。

  虽然他坚称自己不知情,但姜旸既然住在他府上,一个监管不力的罪名至少是逃不掉的。

  好在官家念在前枢密使孙晋亨公忠体国,没有轻易给孙家定罪,只抓了孙筠、孙曼儿在大理寺受审,其余人等都软禁在孙府内,由殿前司军士看守,不许出入。

  闹闹哄哄了三天,汴京城中肃之一清。

  再阴险的歹徒也敌不过全力开动的国家机关。

  蛰伏于汴京的鲁王府死士,共计抓捕六十四人;协助共犯者,三十九人;不知其谋,但有协犯之举动者,十二人。

  宫内暗桩亦再遭清洗,但因为上一次的清洗抓捕已经十分彻底,这次倒是没有再抓出新的罪犯,只是有三两个有隐瞒不报嫌疑的,经严格审问,不算知情,最多是个疏忽,去职赶出宫去了。

  一番筛查下来,能抓的几乎都抓了。

  但姜旸,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最后能查到的痕迹,是蒙津去找大理寺卿那天上午,他以外出会友的名义,离开了孙家,没有带任何行李随从。

  重阳节到了。

  重阳佳节,自古有之,丰收祭天、祭祀先祖、登高怀远,皆为重阳节之传统风俗。

  本朝的传统,重阳当日,官家会在大庆殿,宴请百官。

  当日,百官及宗室先随官家祭告天地祖先,然后皆穿礼服,入大庆殿,按品级高低就坐。

  宫人奉上菊花酒、重阳糕。

  君臣先议今年各地秋收之景况,虽说往年都有些天灾,今年亦有黄河大水,但湖广等地依旧丰收,值得庆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官家冲身边的内官点头示意。

  当下,新任中书舍人唐三戊出班,拾阶而上,站到了丹墀之上,双手还端着一卷圣旨。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筷子。

  都知道,正事来了。

  果然,唐三戊在官家首肯之后,展开圣旨,吐气开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朕奉诏登基以来,缵膺鸿绪,夙夜兢兢,虽无夸大之功,敢不愧先帝重托。然自古皇帝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

  朕德薄,子嗣无继,愧对先祖,今已至花甲之年,疾患固久,神游之日不远,忧一日万机不可旷,立储之事,迫在眉睫。

  今有宗室子姜曙,日表英奇,天资粹美,恪纯至孝。谨告天地、宗庙、社稷,过继为嗣,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平熙二十九年九月初九”

  唐三戊话音刚落,群臣哗然。

  官家挑选嗣子一事,已经反复搓磨了十余年,经过中间的多少波折,君臣都已经等到了极限。

  鉴于官家一向乾纲独断,群臣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凡选的人还过得去,大家接受就是了。

  想来,大差不差的,不是齐王姜昉,便该是亲王府的姜晏,再不济,魏王府的姜晃也行。

  然而谁能想到,居然是姜曙。

  那个生来就是结巴的毛头小子?

  门下侍中贾不许第一个提出异议。

  “陛下,姜曙自幼由陛下贵妃抚养,虽与陛下亲厚,但他天生口疾,如何能为天下之君?请陛下三思。”

  其余臣子,也有若干出班附议。

  御史中丞李牧本来也想出来反对,但眼角余光一瞥,见蒙津低眉敛声,没有任何意见的样子,刚抬起的脚跟立刻又放下了。

  蒙津是参知政事,中书省副主官,又是天子宠臣,他一定对官家的心思十分了解,他既然不反对,那必定是官家已经拿定了主意。

  果然,等这些反对的人说完了话,官家开口了。

  “你们反对姜曙,不过是因为他口疾的缘故。”

  “叫姜曙过来。”

  近日重阳宴会,宗室本来就在场,姜曙就坐在姜昉旁边,听到宣召,立刻离席,乖巧从容地走上丹墀。

  官家招手叫他到近前,道:“他们都说你口吃,当不了储君。你念个文章给他们听听。”

  旁边内官早有准备,递上来一篇。

  姜曙接过之后,往前几步,让殿中群臣都能看清他的身形。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