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科幻小说 >南明之绍武大帝最新章节 > 南明之绍武大帝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0492章 大明梦(二)

  杨廷麟听了朱聿鐭、郑成功和马元利的话,几乎就已经心向往之了。他跪在朱聿鐭的面前道:;诚如陛下所言,如果我大明官员清廉,路不拾遗,此乃太平盛世也!

  ;这就太平盛世了?朱聿鐭道:;伯祥,不是我说你,如果这你就满足了,那也太渺小了。

  杨廷麟道:;陛下,恕臣直言。微臣从来到这各人世间的那一天起,就是微臣所说的这样的太平盛世,微臣也是没有见过的。以井底之蛙来比如微臣,再合适不过也。

  朱聿鐭一听这话,忽然觉得有些对不住杨廷麟,于是转移话题道:;伯祥啊,那我向你请教,如何才能做到官员清廉,路不拾遗啊?

  杨廷麟道:;只要克己复礼,以圣人之道教化官员百姓,盛世可期也。

  朱聿鐭笑了笑,正要说话,曹学佺首先道:;伯祥,如果仅靠圣人之言就能创出太平盛世来,那崇祯朝就不会失了北京了。

  ;曹大人说得有理。朱聿鐭颔首问道:;曹大人,那如何才能建立太平盛世呢?

  曹学佺道:;要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只有官吏清廉了,上令能够下达,下情能够上传,方可天下太平,只有天下太平了,才能有盛世。

  朱聿鐭抿了抿嘴,问杨廷麟道:;伯祥,你以为如何啊?

  杨廷麟道:;曹大人所言也能真正落实到位。我大明在洪武朝时,全国官员二万七八千人,到了到正德年间文官二万,武官八万,万历时期维持在八万人左右,要监督这么多的官员,那需要多少御史巡按?

  曹学佺无言相对。

  ;我看不用一个御史,不用一个巡按,这能让满朝文武清廉无私。

  此话一出,也算是语惊四座。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朱聿鐭。

  郑成功、马元利、杨廷麟、曹学佺都不明所以。

  郑成功不仅好奇还多话,问道:;这……这一个御史巡按都没有,如何能监督这八万官军清廉?

  朱聿鐭笑道:;从村长都镇长,都由百姓自己选举。

  ;选举?

  郑成功、马元利、杨廷麟、曹学佺再次都不明所以。

  ;何谓选举?在场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选举就是朝廷不派人,由百姓自己选他们的村长、乡长和镇长.

  杨廷麟道:;陛下,这万一要是让建虏的细作当了这些官,其实不是要祸害我大明。

  朱聿鐭笑道:;伯祥,你想多了,乡长、村长和镇长,他们和当地的百姓走得最近,他们是不是细作,百姓会不值吗?另外,他们手里有一兵一卒吗?他们只是理民,三年或者四年一换,并且前任乡长、村长、镇长及其子之辈,三五年内,不得再次充任这些官职。

  杨廷麟问道:;这与监督又有什么干系呢?

  ;选举就是百姓对官吏的监督。朱聿鐭道:;无论御史,无论巡按,那都是在官吏贪墨之后,再去追查,可是,百姓对他们的村长不了解吗?村长对乡长不了解吗?乡长对镇长不了解吗?有了这三级监督,再加御史、巡按不定期的巡查,并有百姓随时随地的监督他们,使他们没有贪污的胆量和机会,百姓的日子不会差。但是,他们的权利有限,如果只是一味的勒紧他们,还解决不了问题。故而我朝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理民的衙门,只负责各项政务,尤其是对底层官吏的管理和对百姓生活的统筹规划,所以——

  朱聿鐭扫视众人,接着道:;所以,我准备重设丞相。

  朱聿鐭这话一出,全场骚然。

  骚然?

  为什么骚然?

  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有明言,明朝从他开始以后所有的皇帝不能设丞相一职务。

  杨廷麟提醒朱聿鐭道:;陛下,这只怕有违祖训啊。

  朱聿鐭笑道:;崇祯倒是没有违背祖训,不一样的丢了北京吗?祖训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保住我大明的江山,只要能让我大明的江山呈现太平盛世,只要对国家,对百姓有利,当变则变。

  不得不说,朱聿鐭这一句话就等于将所有人的心都拢在了他的左右。

  丞相啊,大明的丞相啊,两京一十三省的丞相。

  出将入相,青史留名,在座的诸位谁不想啊?

  这个位置太勾人了。

  朱聿鐭接着道:;所以,这个丞相负责全国的政务、经济工作,至于人事的任免,尤其是军事方面的工作,依旧由我这位大明皇帝裁夺。朱聿鐭的目的是要在自己重建的大明王朝中实行君主立宪制。

  当然,现在,此时此刻,朱聿鐭要给君主立宪制铺路,但不会实行君主立宪制。

  在他看来,不将建虏灭了,现在让将权利交给谁他都不放心。

  最重要的是军权,也尤其是军权。

  君主立宪制,军权是要交出来的,但是现在的明军军权,朱聿鐭交出来了,谁能掌控得住这大明的五十万大军?

  高一功、李过、李定国、刘文秀、袁宗第、张鼐、施琅、郑成功等等等等,谁又能掌控得住这些百战余生的悍将?

  谁能让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当今天下,除了朱聿鐭恐怕难觅第二人了。

  这也是朱聿鐭只为君主立宪制铺路,而不彻底施行君主立宪制的原因所在。

  朱聿鐭问道:;众位爱卿,你们觉得,咱们这大明的丞相,谁来做最合适啊?

  曹学佺首先喊道:;臣举荐杨廷麟杨大人!

  朱聿鐭毫不犹豫的道:;准了。

  曹学佺举荐杨廷麟虽然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成分,说不准还有拉帮结派的嫌疑,但是朱聿鐭不得不承认,在满朝文武之中,有能力将大明朝政务处置妥当的除了杨廷麟就是苏观生。

  苏观生比杨廷麟年轻,并且苏观生比杨廷麟懂得变通,所以他准备将苏观生留给大明的下一代君主任命。

  或者说是等杨廷麟退休之后让苏观生顶替。

  杨廷麟一听朱聿鐭的话,一把跪在朱聿鐭的面前,热泪盈眶,连连磕头:;臣杨廷麟,谢主隆恩!

  在场所有的人都惊住了,没有想到曹学佺就这么一说,朱聿鐭竟然就准了。

  准得是那样的干脆,仿佛在朱聿鐭的心目之中,杨廷麟早已是中兴的大明王朝的丞相了。

  朱聿鐭接着道:;杨卿,不要忙着谢,这个丞相不是那么好当的,说白了,就是个大管家,你得想清楚了。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聿鐭道:;好了,接着说说下面的事了。杨大丞相,你准备怎么样才能让各行各业兴都旺发达起来建成太平盛世啊?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