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玄幻魔法 >痞兄欺我娇又软最新章节 > 痞兄欺我娇又软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110章 学刺绣

  景季茵:“对啊,银票上头不是有钱庄号吗?咱们去找那个钱庄,问问要是存在他们那里,能帮着保存甚至翻利不。”

  景季茵觉得钱庄应该跟银行差不多,她心里只有银行模糊的概念,可以存取款,还可以拿利息。

  沈孟娘以前也没接触过钱庄,这会儿天降横财,心里也不踏实:“那行,待会儿咱们就去。”

  保险起见,沈孟娘先打听了一番钱庄的行情。

  钱庄为便利而设,商户为客户保管银钱,但并非所有的银票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滥发银票,停止营业;甚至于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银票”无法兑现。

  后来,官府对银票铺户进行整顿,专由得到允许的富商经营,统称和通钱庄,能获取官方盖章的钱庄铺子,自然是有保障的。

  而县城就有一家和通钱庄。

  打听好后,沈孟娘就带着景季茵去钱庄。

  和通钱庄很大,还有除了接待的,还有护卫秩序的打手。

  母女俩进门,就有接待女郎上前,问是有什么需要。

  沈孟娘记得刚刚掌柜的说的事儿:“有几张银票,过个户。”

  景季茵毕竟年幼,哪怕方子是她的,当时买卖方子的签字代表还得当娘的出面,银两也是记在她的名下的。

  这会儿沈孟娘就问钱庄能否把银两记在景季茵名下,没她带着,钱庄的人也不可能真给个十二岁的姑娘记账。

  过户不难,填个手续就好,景季茵顺便又问了一圈银票的事儿。

  然而景季茵了解一番才知道,原来这时候的钱庄跟银行并不一样。

  银票最初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后来慢慢发展成了银票。

  存款人把现银交付给铺户,铺户那银票作为存款和取款凭据,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银时,每贯还得付给铺户三十文钱的利息作为保管费。

  也就是说,景季茵如果想要拿钱,只能拿银票去取银两,或者买卖交易时把银票再度转让给别人,这时候的银票只能作为凭证,想当做红钞钞那样存定期换利息那是不可能的。

  沈孟娘还是觉得一张纸不保险,总担心丢了或者弄坏了。

  招待女郎笑道:“如果只是拿了凭证来取银钱或者用去买卖,确实有这个风险,但您在这里登记过,哪怕银票损坏,由本人出面也还是可以取出银两的。”

  登记的时候,便已经记录了景季茵的名姓住址,以及外貌特征。

  这倒是有个保险。

  沈孟娘勉强点头,然后拿出说好给自家用的那一百两,换成元宝和碎银,带着这么多银两,沈孟娘心里揣揣。

  回到店里时,已经没什么客人了,收拾好东西,沈孟娘才告诉爷仨卖方子拿了二百两。

  “这是茵茵自己挣来的,之前咱们说好的私活挣的钱归自己,但茵茵拿了一半给家里减轻负担,我都想好了,把铺子尾款付完后,剩下的钱留着救急用。”

  景伯正闭上张大的嘴,呐呐道:“方子能卖那么多钱。”

  沈孟娘又甩了爷仨眼刀子,“这些钱都是留着救急的,你们都别瞎想,好好干活挣钱,晓得不?别以为卖方子简单,要想那些多不容易啊?这方子不是随便琢磨就有了的,别把挣钱当做简简单单的事儿。”

  沈孟娘敲打了几句,让景江出去一趟,把铺子尾款结了,完了就回家去。

  “都这个点了别磨蹭,早去早回。”沈孟娘又一拍脑袋,把钱掏给他,“对了,你去买俩结实的钱匣子来,带锁头的那种,不要那种便宜货一砸就开的,结实点。”

  景江接过银子,还有些不真实,一来一回,这才恍惚地发觉,现在自家的银钱进出那真是越来越频繁了,一年来的收支那简直不是过去几十年可以比的。

  -

  回到家里,两个嫂子才知道这件事,叶翠萍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周招娣都觉得眼睛发花。

  那么多钱???

  但她们也只是惊讶羡慕,倒也不会有什么坏心思,只是忍不住感慨景季茵脑瓜子灵,咋就能想到那么多挣钱的法子呢?

  “那茵茵你还学刺绣吗?”

  景季茵如今也算是一个“小富婆”,手握百两,要说足够她吃喝玩乐的了,但她还是不打算放弃学刺绣。

  “要的,有一技傍身总是好事。”

  景季茵说着,想到这个月家里还算清闲,就决定明天去镇上问问,要是可以就开始学了。

  景江:“那行,明天我赶车陪你去。”

  沈孟娘:“你去干啥?那水田不得收拾啊?你就在家忙着,我陪茵茵去,赶个牛车而已我又不是不会。”

  那倒也是,而且去布庄谈绣活这些,还是当娘的陪着比较好。

  景江就没再多说,景季茵抱着自己的那个钱匣子和一百两,回了房,把钱匣子藏在床铺里。

  母女俩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再度出发去镇上。

  景季茵如今有钱了,自然想找个好些的师傅,不必抠搜,正好镇上有一个刺绣娘子

  这位刺绣娘子姓许,乃刺绣名家之后,她的绣活在整个县城都算得上是佼佼者,想要她绣活一般提前小半年预定都不一定能约到。

  许娘子开了个锦绣坊,还会教授姑娘刺绣,去学的一般都是家里小有资产的,就想学点本事,倒也不是那种家世高显的,一来镇上门第没那么高,二来那种身份的姑娘自然是请师傅上门教学,不会到外头跟班学习。

  锦绣坊这地界安谧得很,后头是比较富庶人家的住宅区,跟集市那边的感觉完全不同。

  听说是来拜师的,守门婆子并不意外,娴熟地把人领到屋内,很快就把许娘子请了来。

  沈孟娘马上捧出笑脸,让景季茵跟着问个好。

  许娘子看着人到中年,眼角有些细纹,倒是眼神深邃有神,面容也宽和亲切。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