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网游动漫 >暖玉最新章节 > 暖玉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一卷成长 第十八章 书画鉴赏(三)

  李冉初的老伴李奶奶一见到柏羿文就笑得嘴合不拢,“羿文,快来!你可有日子没来了,怎么?最近学业忙吗?你李爷爷外出十多天,才一回来就叨你。今晚在家吃饭,我都准备好了。”

  “好的奶奶!”

  六十二岁的李冉初头发上没有一根白发,腰板挺得倍直,一幅金丝边眼镜,却难挡住他那神采奕奕的双眼。仿佛没有看到与柏羿文一同走进来的李慕白和郑敏,只是冲着柏羿文在微笑。

  郑敏是在放学的时候,看到柏羿文和李慕白走到一起,死皮赖脸的跟来的。

  “羿文,来来来!我给你看一样好东西。”李冉初像一个孩童般的拉着少年的手,直接走向书房。

  “爷爷,我听慕白说你又弄回来好东西了,马上就迫不及待的跑来欣赏。”

  李冉初虽然是历史教授,可他酷爱收藏字画。还好他的儿子李建业事业有成,自己拥有一家大公司,否则,就他一个教授那点工资收入,根本没办法支持他的嗜好。

  老人哈哈的笑道:“好东西!真的是好东西!”

  郑敏小声地问李慕白,“到底是你爷爷,还是羿文的爷爷,我怎么感觉他比你重要呢?”

  “嗯!我早就看出来了,爷爷每一次外出都会给他带礼物,可根本就没我的份。”

  郑敏瞄了一眼李慕白,嘴角泛起一丝微笑,“你做孙子真失败!”

  李慕白轻踢了她一脚,“怎么说话呢?难怪大牛总骂你小三八。”

  “切!那个傻大个,我不愿意理他,你还当我怕他了。”郑敏撇了撇嘴。

  “这可是你说的,明天我就告诉他。”李慕白开始威胁她。

  “敢!小心我撕烂你的嘴。”郑敏一听就开始威胁李慕白,她可怕那个死大牛。不为别的,那家伙总拿羿文来威胁她。

  两人站在书房门口逗嘴,李冉初却已经在书房的桌面上铺开了一卷纵248,横577,王羲之的《兰亭序》。

  “羿文,你看这卷《兰亭序》本质地为白麻纸,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李冉初一上来,便说出了《兰亭序》的出处。

  柏羿文仔细的审视着这卷《兰亭序》,并没有立刻发表言论。800多年前的历易宁对它可谓非常熟悉,那时的书法家以临摹《兰亭序》为荣,北宋四大家无一不临摹过王羲之的这幅《兰亭序》,就是历易宁自己也临摹过,只不过他的临摹本应该早已经不存在了。

  李冉初兴致颇高的介绍道:“卷有宋c明c清诸家题跋c观款17则,钤印96方,另有半印6方。这在已经发现的唐代临摹本中很少见,说明它在明朝之前,见过的人不多。羿文,你看。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在传世摹本中可以与现今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那一套相媲美。”

  “爷爷,你认为这是谁的墨宝呢?”柏羿文觉得有些奇怪,17家题跋c观款竟然没有一人注明此墨宝是何人书写,这与已经流传下来的唐宋临摹本有很大的区别。引首只有乾隆题“晋唐心印”四字,后面诸多著名书法家只留下了钤印c半印。

  “哦!羿文,你觉得呢?”李冉初不答反问。随后又说道:“这幅字你也应该发现了,这么多人看过后,除了留下痕迹外,也只有乾隆皇帝说它是唐代临摹本。”

  柏羿文点头道:“没错!我也注意到了。看纸张的确是唐代的白麻纸,可看此帖书法苍老凝炼,行笔涩劲,沉稳爽利,清雅绝俗,超神入妙。虽然颇有二王的神韵,但却又有不同。此人用笔俊迈豪放,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感。”凝思审视了片刻,笑道:“呵呵,爷爷,如果我没猜错,这幅《兰亭序》应该是北宋书画四绝中米芾临摹唐朝的仿真本。”

  “哈哈,不错!不错!本来想考考你,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你看出来了。”李冉初大笑着,又拿出一卷,展开后柏羿文才看到,上面是这卷墨宝铃印中人的题跋c观款。多数人的观点和他一样,普遍认为是米芾的玩笑临摹品。

  柏羿文苦笑道:“真是个米癫,竟然开这种玩笑,后人也跟着他一起胡闹。乾隆皇帝更是过分,竟然直接写在上面。”

  李冉初脸上虽然布满笑容,但心中却暗暗吃惊。这一幅是米芾的玩笑之作,可他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根本就没看出来。这一次从朋友那里厚着老脸借回来,为的就是难为一下这位精通历史,并且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中学生。没想到人家一眼就认了出来,他自己还是看了后人题跋和观款才知道的。

  其实,柏羿文看第一遍就已经发现是米芾的墨宝。800多年前历易宁的藏品中,米芾的字画最多。世人通常只知道他是宋四大家之一,却很少有人知道,米芾实际上是一名内功高手。这也注定了他的字,与另外三大家苏轼c黄庭坚c蔡襄有很大的差别。这才有观其字如狮子捉象之感。

  “爷爷,我都快饿死了,你们还要看到什么时候啊!奶奶的饭菜早就做好了。”李慕白在门口喊道。书房里的二人闻听这才从字画的意境中回味过来,抬头看时,门口李冉初的老伴正在微笑望着他们。

  “哈哈,先吃饭!先吃饭。”李冉初高兴得拉着柏羿文的手走出书房,并且歉意的冲老伴拱拱手,“老婆子,对不起了!”

  李奶奶笑着登了他一眼,“你个老顽童,在孩子们面前也没正经。”

  饭桌上,李冉初谈兴不减,“羿文,谈谈你对王羲之《兰亭序》的看法?”

  柏羿文一上饭桌,就开始狂吃。李奶奶做的饭菜好吃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他知道李冉初就跟一个老顽童一样,绝对不会舒舒服服得让他吃好这顿饭。果然,才把一碗饭扒进嘴里,问题就来了。

  没办法,只好苦笑着放下筷子,想了一下说道:“王羲之的《兰亭序》确实好,以我个人的学书经历和观点,《兰亭序》应该是目前存世行书中水平最高的。因为《兰亭序》这件旷世名作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王羲之的书写水平,还包含着王羲之整个的人生经历,体现了王羲之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的学识水平。同时,作为一件个案,又不是王羲之随时都可以写出来的,而是必须在兰亭雅集这样一种特殊气氛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不了解他的这种感受,不把握王羲之所特有的那种生死观c宇宙观,就不能说是完全看懂,毕竟,《兰亭序》的气度不是靠张扬来表现的。”

  “哦!那你说说看,《兰亭序》的气度是靠什么来表现的呢?”李冉初对他的这句话很感兴趣。

  柏羿文随口说道:“‘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我认为梁武帝评说还是很准确的。至于唐代以后的那些评价,诸如什么“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无丈夫气,有女郎才”等都不能说是看懂了王羲之的字。更有甚者竟然有人说“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可到了今天“亦恨二王无臣法”的法已经销声匿迹,但王羲之的法却永远流传下来。爷爷是历史学家,有道是历史才是检验真理的一面镜子。”他来自北宋,不好贬低当时的每一个人,说出来的话中,还是留有余地。

  李冉初击掌叫好,“好!说的好啊!这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自不量力,口出狂言,不懂装懂。你说的那个人,应该是宋代的张融。”随后又问道:“羿文,那你如何看待米芾这副字的呢?”

  “应该说米芾是懂王羲之的,但我看米芾未必真懂。”他这一句话令李冉初吃惊的望着他,要知道后人对米芾的字是非常崇拜的,甚至许多人把米芾说成是四大家中书力最高之人。柏羿文见他吃惊的神色,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他在《海岳名言》中第一句就说:“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是何等语?”他觉得不可理解。这才有了他在临摹《兰亭序》过程中,诸多随意下笔之处。虽然颇符合它自身的个性用笔俊迈豪放,可王羲之这幅《兰亭序》,即便是他自己想重新写过,也没办法做到。倒是后人评价落笔奔腾思入神,我觉得更为贴切。他看懂了王羲之的雄强是一种势,而不是表面的东西。”

  李冉初静静的听着他旁征博引,细细的品味着每一句话,从这个少年几年前第一次和孙子来到家里,他就惊讶异常。少年在琴棋书画方面的技艺,令他叹为观止。更令他佩服的是,少年不但懂,而且还会鉴赏。小小年纪精通古文诗词,是他生平没有见过的奇才。

  郑敏坐在柏羿文的身边,静静的吃着饭,心里却如同海浪一般,波涛翻涌。她还是第一次听他讲这些东西,虽然似懂非懂,可她却能感受到柏羿文的博学。原本就对身边人爱慕有佳的她,此刻内心却在思考着,如何把这个对自己一直不冷不热的家伙,钓成她的金龟胥。

  李冉初听了柏羿文的一番高论,实在有些坐不住了,放下筷子站起身,“来,羿文,我让你看一幅画。”

  李奶奶不悦的说道:“老头子,你干什么,羿文还没吃完饭呢?”

  “一会再吃!一会再吃!”

  书房里,李冉初展开一幅画。柏羿文一见,大吃一惊!这副北宋米芾的云雾山水画,乃是当年历易宁的藏品。柏羿文的眼睛湿润了,睹物思人,当年的玉面书生,如今的天才少年。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脸上呈现出一幅迷茫之色。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