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基业长青:企业永续经营的准则最新章节 > 基业长青:企业永续经营的准则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25节

  后几十年里,可能发明治疗动物疾病的药品;第三位经理人指出:”我来这家公司,不光是要制造冶病的药品而已,还要在治疗方法上做出重大的改善要做出超出一般人所做所为的贡献,否则还有什么意义”因此,这家公司把目的写成:”我们存在的目的,是要做出治疗方法的重大改善。”这就是这家公司今后的指路明灯,至少今后几百年如此。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你不能”创造”或”制定”核心理念,而是”发现”核心理念。要靠内省找到核心理念。核心理念必须真诚无欺。不能编造假的理念,也不能让理念理性化。必须发自内心地热情拥护核心价值和目的,否则就不是核心理念。

  至于谁应该参与列出核心理念,要依公司的大小和历史长短而定。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建议采用”火星小组”模式。这个模式好比你要在另一个星球重新创建这家公司,但太空船只能容纳一定数目的乘客,例如,可以容下6-15人12人最合适,你希望这些人是公司”遗传密码”的代表性配置,是发自内心c能够代表公司宗旨的典范,这个小组虽然会包括一些核心骨干,但绝不应只是组织里级别最高的12个人。如果选择这个小组来确定政策或自我意识,我们发现由广大员工提名是选择代表的好方法。

  核心理念确定以后,你应该毫不迟疑c坚决地改变任何不符合核心的事情。从今以后,如果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说什么事情不应该改变,因为”这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或是”我们一向都是这样做”,或是任何抗拒改变的其他借口,就要提醒他们下面这条简单的原则:如果这件事不属于核心,就可以改变;你也可以把这条原则说得更明确:如果不属于核心,改变它

  当然,列出核心理念只是起步,还必须决定希望刺激哪一种形式的进步。是想追求波音式的胆大包天目标呢还是像3为生生不息c不断演进分化的大树或是马利奥特式的自我改进的机器我们建议这三者都考虑,也考虑任何你所能企划的其他方法,我们认为确定几个胆大包天的目标或至少一个,建立激励员工”多方尝试c汰弱择强”的机制,并设置刺激持续不断自我改进的机制,是很好的主意。摩托罗拉就是个例子。摩托罗拉成立以来,一直高明地应用所有这三种进步的形式。

  最重要的是,必须使组织协调一致,以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经理们可能犯的最大错误,是忽略协调一致的重要性。如果决定把管理层带到偏远的地方,制定核心理念和规划未来的进步,以便构建一家高瞻远瞩公司,那么你们回来时,最好带回至少6个特别确实的改变措施,使组织协调一致的能力得到提高。除了进一步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之外,你们还能为公司增加什么呢而且同样重要的是,你们的组织里,目前有哪些使公司背离核心或妨碍进步的事情应该消除呢

  和我们合作过的经理们,大多数都善于增设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的新机制,但是,在遏制不协调方面却有所不足,如果你声明团队合作是核心价值,却以个人业绩作为核定薪酬的主要依据,那么,你必须改变薪酬结构;如果你声明创新是核心价值,却把市场占有率作为首要的策略目标,那么必须改变策略;如果你想鼓励大家多方尝试c汰弱择强,那么必须取消对诚实错误的惩罚。

  请记住这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在不协调的事情冒出头时,必须尽快地消灭它们,把不协调想成癌细胞,最好深入其中,在它们还没有广泛扩散之前就全部切除。

  我不是ce一,应如何利用这些发现

  可以做很多事。

  首知,你可以把我们的大部分发现用在你的工作区域,不管这个区域有多小。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层面担任造钟者的角色,因为这不但是一种做事的方法,还是一种心态,在以英雄式的领袖角色直觉地跳进去解决问题之前,先问:”应该用什么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根据一种强有力的理念,在任何层面建立像教派一样的文化;当然这样多多少少会受整个组织的理念限制,但是仍然有发挥的空间。如果是整个公司没有明确的理念,那么你更有理由和自由在你所属的层面树立一种理念

  整个公司没有强烈的核心理念,不表示你的部门就不该拥有。一家电脑公司的制造经理对我们说:”我已经厌烦再等待上面的人一起行动,所以,我就从我自己的人开始。现在部门里有一套清晰的价值,我们根据这些价值来管理,这样让我的手下的工作更有意义。我们在公司里有一个强烈的自我形象,而且约见新人时会注意看他们是否符合本部门。大家都觉得与众不同,我们甚至有自己的外套和帽子。”

  你也可以在任何层面刺激进步,我们曾经见过很多例子,发现胆大包天的目标在中层运作特别顺利,一家大公司的不动产部门经理要求手下的每一个员工和经理,每年定出个人的胆大包天的目标,他也替整个部门制定了一个远大c宏伟的目标。而且没有什么理由证明不能在一个部门里创造鼓励大家多方尝试和汰弱择强的文化。为什么不在你的部门里制定3种15式的规则为什

  么不在被迫改变和改善之前就建立永不满足的机制,以刺激变革和改善在一家大公司里,有一位经理负责经营组件部门,拥有本公司内部的忠诚顾客,但是,他到负责供应组件的单位,说:”从今以后,我们不再以所有的组件都必须向我们购买的政策来约束你们了。你们要是能够从外面的供应商拿到质量更好的组件c购货更快c服务更好,我们无话可说。如果知道你们可以转向别的地方采购,会逼迫我们改进自己的工作。”

  你可以采取的另一个有力措施,是把我们研究这些公司的主要发现讲给你旁边的人,帮助他们了解构建组织的重要性,而不只是研制另一种特殊产品;帮助他们了解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的观念,向大家指出组织里有什么不协调的地方,说明为什么协调一致这么重要,帮助他们放弃非此即彼的”一刀切”。例如,我们认识的一位中层经理在会议上,经常帮助大家摆脱困境,他会说:”嘿,我想我们现在受制于绝对化的一刀切。我们找个办法来兼容并蓄吧”大家经常都会这样做。

  高瞻远瞩公司可以当做可靠的例证。例如,如果高级经理拒绝明确列出核心价值或目的,认为这样做太”柔软”或是太”稚嫩”,你可以指出惠普c默克c3宝洁c索尼和本书提到的其他公司,指出他们坚持这种做法已经好几十年了,有哪一位顽固的经理能够否定这些公司悠久的良好纪录事实上,你可以用这些公司做为依据,要求高级经理加以注意。有哪一位经理人会不愿意像这些公司一样获得长胜不衰的地位

  非高瞻远瞩的大型老公司有希望吗

  有希望。但是,很可能比从头构建高瞻远瞩公司更艰难。例如,为了配合一种理念,需要改变或消除很多固有的程序和做法。公司历史越久,规模越大,不协调的地方越是盘根错节c根深蒂固。

  可是,我们也看过一些有意义的例子,即使是在我们自己的研究里,也看到一家高瞻远瞩公司背离了自己的理念,但几十年后又反璞归真,重新回归协调一致的理念。这种情形令人赞赏,这家公司就是福特。菲利普莫里斯一直到大约2一世纪4一年代末期之前,也就是在公司百岁诞辰之前,都没有表现出高瞻远瞩公司的特点。另外,我们也见过和我们合作过的公司突飞猛进的例子。例如,几年前,有一家大型银行开始采用我们的初步发现,而且是在创立之后首次标定自己的核心理念,开始了自我整顿的漫长过程,致力朝着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的目标进发。这家银行的执行副总裁解释说:”我一生都在这家公司工作,已经开始失去希望,但是,一旦弄清楚我们存在的真正目的,开始改变组织去配合目的后,释放出来的能量着实令人惊异,从上到下,一直到分行职员,都觉得工作比以前更有意义了。现在我们知道了核心是什么,而且核心应该固定不变,我们在改变其他事情方面,就觉得好像解放了,可以取消确实妨碍我们进步的所谓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就像唤醒沉睡的巨人一样,我们还没有到达你们所说的高瞻远瞩公司的层次,但是我们已有了长足的进展。”

  成为高瞻远瞩公司是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进步,不是静止不变的。路途尽管遥远,但是任何公司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变得更为高瞻远瞩。我们要再度说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不懈c找准方向走下去的人会赢得最后的胜利。我们的发现不是速效药,也不是一长串管理流行风中的下一个流行声明,或是下一个流行的口号,或是被人引用的一种新”方案”,绝对不是要让任何一家公司变得高瞻远瞩,惟一的方法是长期坚持一种恒久程序,构建出一个保存核心而且刺激进步的组织。

  像ib种原本是高瞻远瞩公司,目前似乎丧失这一地位的企业,你们会提出什么样的指导

  ib一个绝佳的个案,因为我们认为,ib过去近7一年里是世界上高瞻远瞩公司的典范。ib例子表明,企业不仅可以在高瞻远瞩的道路上持续不断地前进,也可能倒退;成为高瞻远瞩公司后,不见得永远高枕无忧,高瞻远瞩公司就像民主制度,需要恒久不变地守护。

  ib样的公司应该从自己的过去吸取教训。几十年来,ib直狂热地保护自己的核心价值叫做三个基本信念,同时是全球最进步的公司,ib历史上,曾热衷于一些最胆大包天的目标,包括决定把整个公司的命运付诸推动ib6一系列大型电脑规划,使公司先前的所有产品系列几乎完全成为废物。这的确是个惊人的宏图壮志可是ib80年代日渐保守,致力保护自己的大型电脑系列产品,忘掉了自己的过去。

  如果和ib高级经理坐而论道,我们会激励他们,让他们制定与ib6一系列大型电脑计划媲美的宏伟目标;我们会激励他们,让他们像过去把公司前途寄托在36一系列大型电脑一样,再度把公司的所有产品变成废物,再把公司的命运寄托在胆大包天目标的成败上;我们会激励他们,让他们对ib工充满信心,相信他们像过去完成36一系列大型电脑计划一样,一定能够走过艰辛c再度完成看似不可能的艰巨任务。ib极为优秀的人才,他们毫无疑问会奋起迎接这个任务。

  我们也会激励ib经理们,让他们像7一年代的强生重振信念一样重振ib三个基本信念;我们会激励他们,让他们召集最高层的一百位经理和随意选择的一千位ib工,参加重新投身于三个基本信念的大会,而且所有的人都要在一份巨大的信念文件上签名;我们会激励他们,让他们把大家签署的这份文件铸成铜版,予以复制,在全世界每一个ib设施里摆放一份复制品;我们会激励他们,让他们要求公司每一个人都亲自写下誓言,重新投身于这三个基本信念实施。

  最后,我们会激励他们,让他们制定一种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的重整程序;我们会激励他们,让他们找出5一个与3个基本信念不协调的地方;我们会激励他们,让他们至少找出另外5一种妨碍进步c与基本信念不协调的方面;然后,我们会激励他们,让他们不只是改变c更要完全消除这些方面。

  我们相信,ib有恢复世界最高瞻远瞩公司地位的根基。如果ib护成为高瞻远瞩公司的根本经验教训,那么我们相信ib恢复其地位,且再保持这种地位7一年;反之,如果ib拥护这些经验教训,那么我们相信,即使ib短期内能够回光返照,但长期而言,还是会继续沉沦下去。

  我们对于任何衰退中的高瞻远瞩公司,都会给他们同样的指导,虽然细节一定会有不同。我们会要求他们汲取自己过去的教训,理清和重拾他们的理念,反璞归真,回归自己的根本。不仅如此,我们会要求他们采取激烈c大胆的前瞻行动,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实施残酷无情的改造计划,来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

  什么人不能构建高瞻远瞩公司

  很少。只有不愿意长期持之以恒c喜欢安于现状c没有核心理念c不在乎自己离开后公司健全与否的人,才不能构建高瞻远瞩公司。如果你想创设一家公司,让公司迅速壮大,赚很多钱,再卖掉公司,获利后退休,那么,你不适于构建高瞻远瞩公司;如果你没有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没有无休止地改善和为前进而前进的内心冲动,那么,你不适于构建高瞻远瞩公司;如果你无意建立以价值观为导向c在赚钱之外还另有目的的公司,那么你不适于构建高瞻远瞩公司;如果你不想构建一家不但在你任期内强大,而巨在你离开几十年后仍然强大的公司,那么,你也不适于建构高瞻远瞩公司。除了这四种人,我们看不出高瞻远瞩公司的构建者有其他先决条件。

  你们的发现适用于非盈利机构吗

  当然适用。适用于任何形态的组织,只是形式可能有些差别。我们受雇于非盈利组织斯坦福大学,作者之一波勒斯是这所大学的副校长。我们的发现在这所大学应用得很好,有些盈利事业的经理们将我们的发现应用在非盈利事业上,一家高瞻远瞩公司的经理直接把这些构想用在他所属的教堂,另一位经理把这些理念应用在她担任董事的医院,我们甚至认为,美国的建国先贤们也应用了高瞻远瞩公司的理念。

  你们的书和别的作品,例如追求卓越互相契合吗

  追求卓越是过去2一年内杰出的书籍之一,而且实至名归,每一个人都应该看一看这本书。我们发现彼得斯c沃德曼的作品和我们的作品之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是,其中有若干重大差异。方法不同是其中之一。我们的研究项目和他们的不同,我们是从公司的整个历史c并拿它们和其他公司比较来审视我们研究的公司。另一个重大差异,是我们把所有发现转化成由根本概念组成的架构,尤其是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的观念,几乎对我们所发现的一切提供了一把保护伞,我们发现他们的”八大原因”在我们的研究里得到充分的支持,特别是传承价值观导向c自主修企精神c行动导向和松紧性质兼具这几点尤其如此,但是,我们也发现,八大原因中,有几点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特别是固守本业和接近顾客这两点。如果你把”本业”定义为核心理念,那就没错,高瞻远瞩公司的确固守本业,但是,只要他们不违反核心,做任何事情都是天公地道,而且这样可以让摩托罗拉和3样的公司脱离创业时的领域。在接近顾客方面,我们发现在我们研究的公司里,有不少比较倾向科技导向,而不是顾客导向。索尼c惠普c默克这三家公司就是如此。这样不是说他们不在乎顾客或对顾客的服务不好,正好相反。但是,如果顾客的需求使这三家公司背离他们的理念,他们不会再理会顾客的需求。就像顾客要求便宜的ib容电脑或廉价袖珍计算器,惠普不理会这种呼声一样,他们的确接近顾客,不过绝对不能牺牲核心。

  我们也发现,我们的研究和德鲁克的著作深深契合,事实上,我们对德鲁克的先见之明深为敬佩。研读他的经典之作,像1946年出版的企业的观念人c1954年出版的管理方法c1964年出版的成果管理,你会深深叹服他遥遥领先今日管理思潮的程度。事实上,在我们做这个研究时,遇到很多深受德鲁克作品影响的公司,惠普c通用电气c宝洁c默克c摩托罗拉和福特只是其中几家而已。

  最后,我们也发现我们的研究和其他作品相通,例如埃德加沙国1985年出版的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以及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合著c1992年出版的企业文化和业绩。沙因论述的是文化”混血”,亦即在公司核心中成长,能够在不丧失核心价值的情况下,带来文化变革的经理。我们探讨自行培养的经理的一章就和他的发现深深契合,尤其我们讨论通用电气ce一韦尔奇的部分,更是如此。科特和赫斯克特探索强力文化和组织业绩之间的关系,和我们在业绩优异的组织里发现的像教派一样的文化,更是相辅相成。

  你们研究的是过去,难道你们不担心这些发现在21世纪过时吗

  不担心。如果要我们说什么的话,我们相信这些发现在21世纪比在2一世纪更适用,尤其我们从研究中得到的根本理念,亦即造钟c兼容并蓄c保存核心刺激进步和协调一致的构想,在未来长久的时间里仍是重要的观念。我们无法轻易地描绘出这些理念会变成过时的景象。

  以造钟这一观念为例,拿注重建立组织特性的观念,和想出伟大构想或成为杰出的魅力型领导人相比,前者会变得比目前更重要。由于科技发展速度加快,全球竞争加剧c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任何特定构想的存活期会持续缩短,无论构想多么伟大,都会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快地过时。

  就魅力型领导人的模式而言,我们认为世界的走向正好相反。看看2一世纪吧,几乎整个世界都在向民主迈进,民主是一种”程序”,民主的精义是避免过度依靠任何单一的领袖,而把重点放在民主程序上。即使本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家丘吉尔,其重要性也在国家和国家的制度之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被赶下台。他不明白自己远不如他所服务的制度重要。即使你不相信民主潮流等同企业演进的比喻,魅力型领袖的模式也有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根本缺陷:所有的领袖都会死亡,这个缺陷现在克服不了,21世纪克服不了,一千年后也克服不了。因此,为了超越这个不变的现实,在建立组织的特性时这个焦点必须放在首位。

  我们的结构性关键观念即是保存核心刺激进步,这个观念在21世纪也会日益重要。

  看看企业的趋势:更扁平化c权力更为下放c分布地域更为广阔c个人自主权更加大c知识性员工日渐增加,等等。和过去任何时候相比,企业都更难用传统的等级c制度c预算之类的控制方法来维系,甚至连去办公室上班都变得没有那么重要,因为科技使大家可以在遥远的地方工作。企业的维系方法会越来越理念化,大家仍然有着人类的根本需要,必须属于某种引以为豪的团体;大家对于指引方向c让生活和工作有意义的价值观和目的感,仍然有着根本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