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春秋配最新章节 > 春秋配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 章

  方到此地。”李生道:“我听姐姐诉了一遍,原系晚娘所害。小生随身带有三两银子,与姐姐留下,拿回家去,jiāo与令堂买些柴米,省得出头露面,受这辛苦。”nǎi娘道:“相公休得恃富,留下银子莫不有什么意思。”李生道:“老妈妈,小生一片恻隐之心,勿得过疑。如此说来,俺便去也。”牵马yù行,秋莲对nǎi娘道:“请那生留步。”nǎi娘应命喊道:“相公且转来。”李生停步说:“老妈妈要说什么?”nǎi娘道:“我家大姐有话问你。”秋莲道:“nǎi娘替我问他来历。”nǎi娘道:“晓得。”遂开口道:“请问相公因何走马郊外?”李生道:“小生清晨因送朋友到此。”nǎi娘道:“相公贵府,坐落何街,高姓大名?”李生答道:“舍下在永寿街内,姓李名花,字是春发。”nǎi娘道:“原来是李相公,在庠在监呢?”李生道:“草草入泮,尚未发科。”nǎi娘道:“如此说来,相公是位秀才了,失敬失敬。”nǎi娘又问道:“令尊令堂想俱康健。”李生道:“不幸双亲早逝。”nǎi娘又问道:“兄弟几人?”李生道:“并无兄弟,只是孤身。”nǎi娘又问:“相公青春多少?”李生道:“今年虚度十九岁了。”秋莲悄悄对nǎi娘道:“问他曾婚配否?”nǎi娘遂问道:“相公有妻室么?”李生背身说道:“这女子问出此言,大非幽闺静守之道,待俺去也。”遂乘马而回。正是:

  桃花流水杳然去,道是无情却有情。

  nǎi娘向秋莲道:“你看那生,见问出妻室二字,满面通红,竟自去了。真乃至诚君子。”秋莲亦赞叹道:“果然稳重。”nǎi娘道:“你看他将银子丢在地下,不免拾起回去罢了。”秋莲道:“任凭nǎi娘。”nǎi娘道:“芦柴其实不惯彩拾,只得这些,待我捆起来,一同好走。”一路上极口夸奖道:“大姐你看这佛心人,叫人可钦可敬。又疏财又仗义,真诚老实,绝不轻狂。”秋莲道:“正是。与吾家从无半点瓜葛,亏他这般周济。”nǎi娘笑说道:“大姐你若得嫁这个才郎,可谓终身有托了。”秋莲道:“我与你是何心情,还讲此风话。至于婚姻,全凭爹妈主张,说他怎的。”二人讲话中间,不觉太阳将落,已到自己门首。

  不知到家,贾氏如何相待,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回  旷野奇逢全泄漏 高堂yīndú起参商

  话说贾氏打发nǎi娘同秋莲出外打柴,坐在屋中自己思量道:老娘嫁此丈夫,论心xìng倒也良善,只是家道艰窘,叫人cāo劳。每日清晨早起,哪一件不要老娘吃力,一桩照料不到,就要耽误。我想秋莲女儿生得娇养,还得nǎi娘伏侍,绝不怜念做娘的逐日辛勤。人道是如花似玉的娇娥,在我看起来,犹如刺眼钉一般。今日遣她去柴,非是恶意,也是叫她经历经历,后日到婆家好做媳fù。你看她们出去,定然不肯用力拾柴,若要拾得随了我意,将她饶恕。倘拾来一点半星,到反惹老娘生气。一定再挫磨她一番,也是教训她的规矩。猛然抬头,忽见日影西沉,归鸦乱舞。说道:“这样时候,怎么还不回来,叫人如何不气。哎!只得闷坐等候她便了。”却说nǎi娘与秋莲,久已住定脚步,不敢擅入。秋莲道:“nǎi娘你看这点芦柴,母亲见时,定有一番淘气,却怎么处?”nǎi娘道:“丑媳fù终要见公婆的面,哪里顾这些许多。有我在旁承当,料不妨碍。”秋莲道:“虽然有你承当,我只是提心在口,甚觉惊怕。”说完,又落下泪来。nǎi娘道:“事到其间,也说不得,随我进来罢。”秋莲无奈,只得依从。nǎi娘前行,秋莲随后,进了大门。将近内院,听得贾氏喊道:“这般时候还不回家,吾好气也。”秋莲闻听,慌张道:“nǎi娘,我母亲正在忿怒之时,你我且在门外暂停片时,再作道理。”nǎi娘道:“不必如此,少不得要见她的。”又听得院内喊道:“天日将黑,还不见来呢。”秋莲扎挣向前说:“孩儿回来了。”nǎi娘将柴放下,故意说道:“竟是拾柴不得容易,一日才拾得这些。请安人看看如何?”这贾氏迎面早已瞧明,问道:“你们拾得芦柴几捆几担?”nǎi娘道:“安人息怒,柴却甚少,到有一件奇事。”贾氏道:“就是黎柿也当不得一担芦柴。”秋莲道:“不是黎柿,是一件希罕之事。”贾氏问道:“有什么希罕之事,你两人快些说来。”秋莲道:“孩儿不是说谎,但事甚奇,恐怕母亲不信。”贾氏道:“你且讲来。”秋莲道:“提起这件事,当今少有,世上无双。遇一后生郊外走马闲游,他不忍女儿郊外行走,忙丢下一锭银子,并不回头,飘然去了。”贾氏道:“有这等奇事,银子现在何处?”nǎi娘道:“银大我袖内。”遂把银包递过。”贾氏接来一看说:“果然是一锭银子。我想两不相识,哪有赠银子的道理。此事当真奇了。我且问你,那人怎生模样?”秋莲道:“头戴青巾,身穿蓝衫,年纪不过十八九岁,与吾家并无瓜葛。白白赠下银子,孩儿本不承受,他那里竟不回头而走。”贾氏道:“可问他姓名么?”秋莲道:“他说他也是罗郡人家,家住在永寿街前,父母双亡,又鲜兄弟,只落他一个孤身,名唤李花,现今身列胶庠。”贾氏闻听,说:“李花,李花,我也晓得他是个酸秀才,岂有银钱赠人。他后来又说何话?”秋莲道:“别样事女孩儿家也不便深问。”贾氏道:“且住!不便深问,想是做下伤风败俗的事么,可不羞死,气杀我也。”nǎi娘道:“安人不要屈那好人,那位秀才端端方方,温温雅雅,一片佛心又兼老诚。虽是jiāo言,然自始至终,并不少带轻佻,叫人心服。安人何说此话。”贾氏翻了脸喝道:“胡说!自古来只有一个柳下惠坐怀不乱,鲁男子自知不及,他因而闭户不纳。难道又是一个柳下惠不成。一个是俊俏书生,一个是及笄女子,况且遇于郊外,又送白银一锭,若无干涉,哪得有此。我想起来,恐怕是一片芦林,竟成了四围罗帏,满地枯草,权当作八铺牙,凤友鸾jiāo成了好事。就是那三尺孩童也瞒他不过,何敢来瞒哄老娘。既伤风化,又坏门阁。如今做这出乖露丑的事情,我今日岂肯与你干休,我只打你这贱人。”秋莲道:“母亲且住,别事拷打,可以忍受,无影无踪,冤屈事情,如何应承的。”贾氏道:“也罢,我也管你不下,不免前去报于乡地,明早往郡州出首,到那时官府自有处置,方见我所说不错。”说完,怒恨恨走到房中,带了些零零碎碎银子,竟自闭门去了。吓得那秋莲女小鹿儿心头乱跳,两鬓上血汗jiāo流,说道:“这却怎么了,平地中起此风波。叫声nǎi娘,此事若果到官,一则出乖弄丑,二来连累李相公。却怎么样处呢?”nǎi娘答道:“我仔细想来,别无良策,唯有一个走字。”秋莲忙问道:“走往哪里好。”nǎi娘道:“你只管收拾包裹,我自有效用。”秋莲道:“走不利便,反不稳当。”nǎi娘道:“若不逃走,就难保全无事了。”秋莲道:“是呀,果然送到官府问出情由来历,形迹上面许多不便,若要严究起来,纵有口也难分诉。既然拿定主意,唯有偷逃一着。倒也免得官长堂上满面含羞,如何说出口来。”两人商议逃去,暂且不提。

  却说贾氏行到地保家里,问了一声:“地方大哥可在家么?”他家内应道:“不在家,在外吃酒去了。”贾氏又问道:“常在何处吃酒呢?”内又答道:“大半在十字街头刘家酒楼上。”贾氏闻听,只得往前寻找。且说这地方姓张名恭,保长姓李名平,因公务办完,夜间无事,两人同到刘家酒楼上,一面饮酒,一面商量打应官府的事情。贾氏寻到楼边,问声:“地保可在你们楼上么?”酒保闻听,对地保道:“楼下有人寻你们哩。”地方保长听说,不敢怠慢,下得楼来见了贾氏,问道:“你是谁家宅眷,找我们有何事情?”贾氏道:“随我同到僻静所在,有话与你们讲。”二人只得跟来。贾氏道:“我住在奎星楼旁,姜韵是我的丈夫。有一事情,特来相烦。”地保道:“原来是姜家大娘,有何话说?”贾氏道:“丈夫不在家中,我遣女儿同nǎi娘郊外柴,不想遇着个酸秀才名叫李花,赠她银子一锭,必然有些jiān情,意yù叫你们递张报单,以便送官。”地保道:“清天白日哪有此事,我们又没亲眼看见,如何冒昧报官。奉劝贾老娘你是好好人家,不可多事,恐伤体面,请回去罢。”贾氏不肯,摸了几钱银子递与地保,说:“些须薄仪,权为酒资。事完还有重谢。”地保接过来道:“如何厚扰,但此事必先递了状子,我们从中帮助加些言语。至于报单,断然打不得的。”贾氏才问道:“不知何人会作呈词?”地保道:“西街上有位冯相公,善会画虎,绝好呈状。你老人家与他商量才好行事。”贾氏问道:“不知住在第几家,好去寻问。”地保道:“西街路北朝南,第四家门口,有个石蹬便是。”贾氏道:“待我去寻他做了状子,你们明朝务在衙前等候,不可耽误。”地保答应道:“这个自然,不用吩咐。”说完仍回楼上饮酒去了。这贾氏只得寻到西街门口,果然有个石蹬。停住脚步,敲了敲门,问声:“冯相公在家么?”冯相公听得叫门,出来问道:“是何人叩门?”贾氏道:“有事奉访的。”冯相公开了门看见贾氏,说:“原来是位大嫂,有何见教。”贾氏道:“有件要事相烦。”遂从腰内掏出一块银子,约一两有零,递将过去,道:“一点薄敬,买杯茶吃。愿求相公做张呈状。”冯相公接过银子,说:“何劳厚仪。不知因何事情,请说明白,以便好做。”贾氏遂将遣女同nǎi娘拾柴,路遇秀才李花,无故赠金三两,想有些jiān情在里头。我yù送官审理,特来求教,千万莫阻。冯相公道:“谁是证见,有何凭据,怎好轻易告官呢。”贾氏道:“那三两银子就是干证。保谓无凭?”这冯相公得了银两,哪管是非,遂答应道:“也罢,待我替你做来,但不便让座,俟我做完以便拿去,且在门首等等如何。”贾氏道:“使得。”冯相公遂转身回后。他是做惯此营生的,不多一时写得完备,走到门首,念了一遍与贾氏听。贾氏接过道声多谢,随即辞归。一路上欢欢喜喜,奔奔跄跄,已到起更时候,行到自己大门,竟入内室。对nǎi娘与秋莲说道:“你们不要慌,也不要忙,我已告知地保,明早好送官去。秋莲你是正犯,老娘是原告,银子是干证,老贱人是牵头,再有何说。”只见她言罢然后把前后门上了锁,将钥匙收在自己房中,说:“你们且自去睡,明朝再讲。”说罢,遂转身把房门关闭,犹自恨恨说:“yín奔之女,断不可留,气死人也。”nǎi娘见她已竟关门,对秋莲道:“咱们也回去再作道理。”领着秋莲哭哭啼啼回归绣房。秋莲叹口气道:“嗳,nǎi娘呀,若有我生身母在世,既无打柴事情,更无送官道理,偏偏逢此继母,死作冤家,却怎生了得。”nǎi娘上前劝道:“也是你命运多乖,才弄得人七颠八倒,又遇着你这样继母心肠俱坏,掘就陷人的坑,谋害大姐。但愿苍天保佑得脱罗网,便是万幸。”秋莲落泪说:“嗄,好苦呀!”nǎi娘道:“大姐再休啼哭,快些收拾包袱。若要迟延,生出事来怎能罢休。”秋莲道:“晓得,待我捡点完备再议脱身之法便了。”正是:

  万般皆命不由人,世上何须太认真。

  若到穷途求活计,昭关也许度逃臣。

  不知她俩人怎生脱逃,且听下回分解。

  第六回  同私奔rǔ母伤命 推落涧秋娘脱灾

  话说那侯上官原是不安本分的人,自从那日离家出来做买卖,好好吃穿,又赌又嫖,不消数月本钱花了,落得赤手空拳难以回家见他妻女。遂自己寻思道:腰内困乏。不免走些黑道,得些钱财,方好回家。久闻罗郡中富户甚多,但路径不熟,未敢轻易下手,待我周围瞧望一番。遂到各街各巷行了一遍。到一街中有魁星楼一座,盖得甚是高大,朱红高■,却极幽静。这魁星楼,唯那文人尊敬,一年不过几次拜祷,哪同别的神灵不断香火,终岁热闹,所以冷冷清清人不轻到。这侯上官留神多回,说:“这个所在倒好藏身。我且躲避楼中以待夜静时分,便好行事。”遂飞身上去,暗暗隐藏,不敢作声。这且按下不提。

  却说秋莲依从nǎi娘之言开了柜箱,捡了些得意的钗环首饰,并衣服等类,将绸袱包裹起来。然后拿手帕包紧云鬓,随身蓝布衣裙,系上一条丝带,打扮得爽爽利利。又将绣鞋缠紧脚带,以备行路。nǎi娘也打整完备,说:“大姐你且房中稍坐,待我往前边看看动静,回来好生法作越壁过壁的事件。”秋莲应道:“正该如此。”这nǎi娘遂悄悄轻着脚步,走到贾氏门外听了一听,闻得房内鼾睡之声,阵阵聒耳。这是什么缘故,只因昨夜寻地方、求呈词,忙碌碌多时,所以睡得这等结实。nǎi娘心中暗道:这也是苍天保佑,令她这样熟睡,我们逃走,庶不知闻。抽身回到后院对秋莲道:“妙极妙极。幸前边那贱物今正睡稳,倒得工夫安排走计。我想墙高如何能过,后边有个现成梯子,可以上墙。”闻听谯楼已打三更,nǎi娘将梯子搬到临街墙边说:“大姐你先登梯上去坐稳在那墙头。”秋莲依从,上得墙来。说:“嗳呀,你看乍在高处,胆战心惊,令人害怕。”nǎi娘随即也扒上墙头,然后用力将梯拔起,顺手卸到墙外。定了定神,说:“好了,脱身稳当,不可慌攻。大姐你且登梯下去,待我跟随。”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