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红楼踏实人生最新章节 > 红楼踏实人生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9 章

  了,林要侍疾。贾敏本以为这样便无妨了,谁知道此举倒是惹恼了王夫人。

  王夫人本来就有些左xìng,她觉得贾家的最有出息的嫡长孙去世了,身为姑母的你就打发奴才来祭奠,说什么林要侍疾,分明是看不起娘家,心疼自己的儿子,故意装病不让儿子来,把贾敏给怨上了。又抱怨贾敏嫁进读书人家,认得许多先生,不说为自己的侄子宴请名师,使得贾珠因为科举不中被贾政苛责。却忘了贾敏原是推荐过先生的,因为在贾珠第一次秋闱时表示贾珠功夫未到不宜参加秋闱而被贾家人不喜,找借口辞退了。王夫人越想越生贾敏的气,到后来竟然把贾政逼迫贾珠读书也归责在贾敏不闻不问不关心娘家侄子。甚至觉得贾母给贾珠丫头,都是贾敏挑唆的。

  贾敏自然是不知道京中王夫人的心思,她只一心养病。派了内外院的最高的管事的人,林家日常便有诸多不便,幸好林家主子少,下人也都各司其职,除了最开始的慌乱,后来便井井有条。虽说如此,林家的年过的还是比往常简单些。徐华家的和林安是过了年才回来的,贾敏细细的问了侄儿的丧事,又是哭了一场。

  这日,林一进屋,便见黛玉背着身子坐在临窗的罗汉床上,贾敏见儿子来了,松了一口气,儿子最会哄人,让他去哄黛玉。贾敏指了指黛玉道:“因着我不让她出去,生气了,你去哄哄她。”林走进一瞧,见黛玉嘟着小嘴,两颊气鼓鼓的一声不吭的玩着手里的拼图,那拼图还是林亲手在木板上描绘的图案,当然图案有些丑,然后让人分成小块,让黛玉玩。

  林还没想好怎么哄黛玉,便听见黛玉回头对贾敏惊喜的道:“娘亲,拼好啦。”以为人家在生气,结果人家在专心致志的拼图,连生气这事都忘了。

  林抱起黛玉:“晏晏真聪明,这么快就拼好啦,赶明哥哥在给你做几个。”黛玉在林怀里眉开眼笑,贾敏在一旁道:“我还以为她在记挂着出去的事而生气呢,不曾想是个心宽的。”

  林与有荣焉:“我妹妹可不是那样小气的人。”随后又补充一句:“晏晏不生气了吧。”

  黛玉却眼珠子一转,道:“我生哥哥的气,哥哥说好的要教我写字的。”林听完此话倒觉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贾敏在一边很不给儿子面子的笑起来:“小机灵鬼,就会拆你哥哥的台。”又吩咐春意道:“昨天我让你收拾的文房四宝,你可送到了姑娘的房里?你在去我私库里去取一本柳少师的碑帖,也送到姑娘房里。”

  贾敏又对林道:“颜柳的字体入门较易,颜体结体宽博恢弘,骨力遒劲,但你妹妹年纪小,笔力达不到,柳体较之娟秀,你领着你妹妹先描写柳体吧。”

  林道:“母亲,妹妹年纪还小,怕写不好。”他还记得自己学写字的惨烈,心中吐槽着,才三岁就写字,那不叫写字,那叫画鬼画符。又看了一眼兴高采烈的黛玉,默默在心中道,我可是为你好才不让你学写字的,倒不曾想到你竟然是学霸一枚,主动跳入坑中。

  贾敏笑言:“不妨事的,不过领她慢慢入门罢了。”她想了想又道:“要不,你先教她磨墨吧。”

  林当年也是很早就学会磨墨,一是因为科举考试要自己磨墨,二是因为练习书写姿势、增加腕力。

  磨墨时要求手臂悬起,与桌面平行,手执墨锭犹如执笔,用腕和臂的运动来磨墨。磨墨要轻而慢,要保持墨的平正,要在砚上垂直地打圈儿,不要斜磨或直推。磨墨用水,宁少勿多,磨浓了,加水再磨浓。要用清水磨墨,不可用茶或热水。磨墨是学习写字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林便抱着黛玉去她屋里磨墨去了,贾敏促狭补了一句:“她要是学写字,你先教她把她的rǔ名写会了。”林无言以对,黛字笔画繁多,这不是故意难为黛玉么。

  磨墨看起来简单实则十分繁琐,林边握着黛玉的手磨墨,边解释着。要力匀而急缓适中

  磨墨时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墨汁皆必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色亦无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重按轻推,轻重有节,切莫太急。

  墨要磨浓,这“浓”是有一定限度的。太浓了,稠如泥浆,胶住了笔,难以写字;太稀,墨水渗透太快,笔迹会在纸上洇出一大圈水渍影,使笔画模糊不清。墨浓要适中。如果墨锭磨过后,墨汁很快把研磨的痕迹淹没了,说明墨汁还不够浓,可以继续研磨。如果墨锭磨过的地方留下清楚的研磨痕迹,同时,墨汁慢慢地将磨痕淹没,说明浓度适中。如果墨过后的痕迹静止不动,说明太浓了,可以适当稀释。

  林拿笔尖蘸少许墨在宣纸上点一下,墨浓墨浓如漆、墨点略有渗出,便对黛玉道:“你瞧,现在才算是磨好了,可以写字了。”又告诉黛玉磨墨好后墨锭不要留放在砚池里,防止墨锭胶在砚面上取不下来,而且还要把墨锭上的水分揩掉,免得浸水的部分墨汁酥松而掉下墨粒来。

  黛玉磨完墨,便把手腕抬到林眼前,“哥哥,手腕疼。”林笑着握着黛玉的手腕,轻轻的揉一揉,“我给你揉揉就不疼了。”

  揉了会,林也假装自己的手腕也疼,学着黛玉的摸样,将自己的手腕抬到黛玉眼前:“晏晏,哥哥给你揉的手疼。”黛玉咯咯笑着:“我也给哥哥揉揉。”

  林象征xìng的让黛玉揉了几下,亲了黛玉一口:“晏晏真好,我的手不疼了,我教你写字吧。”

  黛玉喜笑颜开,林想着贾敏的话,也想逗逗妹妹,对黛玉道:“我教你写你的rǔ名可好。”黛玉不知道林在给他挖坑,笑着答应了,林便开始教黛玉写黛字,事实证明无论他的妹妹如何天资不凡,在写字方面依旧是个菜鸟。

  黛玉面带疑惑的看着手里的笔,又看看纸上成了一团墨的字,哇一声哭出来,扑倒林怀里:“我写不好这个字。”林没逗到妹妹,反而将妹妹惹哭了,心疼的不得了,连忙哄着妹妹,谁知道黛玉是个好强的,每日里都练习这个字,非要把字写好才行。

  林海知道了,不好意思说贾敏促狭,可对于儿子林能怎么训就怎么训,“黛玉虽然小,可也看出来是个要强的人,小孩子xìng子又天真又执拗,你教她写字,她必定要写好才行。可是她才多小的人,你竟然教她些那么复杂的字,你都忘了我当年怎么教你的吗?”狠狠的罚了林一出。

  林也心疼妹妹,待到黛玉两个月后学会了写这个黛字,便缠着贾敏带他们出去上香,来补偿妹妹。

  第14章 林家上香

  四月初贾敏便带着林和黛玉去大明寺上香,大明寺在扬州北郊蜀冈中峰之上,虽在山上,但大明寺久负盛名,是几百年的古刹,香火旺盛,山上便开拓了路,能容大户人家的马车通行。

  山路极为颠簸,幸好贾敏安排了婆子在车里垫上了厚厚的垫子,可林依旧很不习惯马车的颠簸,有些蔫蔫的,贾敏见了便放儿子出去骑马。倒是黛玉的兴致好,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和贾敏说个不停,因她年纪小,贾敏也不拘着她朝外看,林在马车边随行,时不时听见黛玉惊呼:“娘亲,是牛哎。”“大鸭子。”“一大片青草。”林默默吐槽,那明明是鹅好吧,那也不是青草是稻苗。

  约莫巳时末,他们才到达大明寺。

  下了马车,和前来迎接他们的主持见了礼,贾敏便领着林和黛玉去大雄宝殿上香,捐了香油钱。因到了午时,太阳光逐渐强烈起来,一行人也极为疲惫,主持便让一个小沙弥领着他们到寺庙后院的厢房歇息。

  待用过斋饭,贾敏觉得倦怠,在厢房里午休。黛玉倒是精神很好,又知道贾敏为她准备了鱼让她放生,更是坐不住,林坳不过她,只能抱着她去放生池。正午的日头大,林怕黛玉被日头晒着,一手抱着黛玉一手打着伞,三七提着桶,又有黛玉的rǔ母丫头跟着。

  贾敏准备了两条小鲤鱼,在桶里活蹦乱跳的,黛玉围着桶边,伸手去捉鱼,谁知道鱼没捉到,倒是被受到惊吓而逃窜的鱼儿溅了了一脸的水,她生xìng喜洁,赶忙让林给她擦一擦,林忍着笑,把她脸上的水擦干净,忍不住在黛玉气鼓鼓的脸上捏了一下。

  黛玉指着鱼道:“哥哥,鱼儿调皮,我想和它玩来着,它不听话弄得我一身水。”向林告鲤鱼的状。

  林笑着蹲下来:“鲤鱼不知道晏晏你是和它玩的,受到惊吓才弄你一身水的,喏,你瞧,它现在不是安安静静的么。”

  黛玉依偎在林身边:“可是我想和它玩,我们再把它带回家好不好。”

  当然不好,贾敏特意让人带来放生的,怎么能带回去,林在腹议,面上仍是耐心的说服妹妹:“可是,家里只有它们俩,多孤单呢。”而且在家里会被吃掉,林在心里补了一句,“放生池里那么多鱼都是它的伙伴,和伙伴在一起它们才能高高兴兴的,你可以常来看它呀。”

  黛玉想了想:“可是那么多鱼,我不认得它们怎么办啊?”

  “它们认得你,只要你和它们打招呼,它们回来见你的。”林想着,若是黛玉真的要见放生的鱼,直接撒了鱼食就行,肯定有一大把鱼来。

  “它们真的会认得我?”黛玉有些疑惑。

  “当然,我家晏晏那么漂亮可爱,可定会认得你的。”林夸起自己妹妹来,毫无压力。黛玉知道哥哥在夸自己,咯咯的笑了:“那我们快把它们放生吧。”

  林和黛玉亲手把桶里的鱼倒进放生池了,黛玉蹲在岸边,小手托着脸,看了一会,待鱼儿无影无踪时才和林离开。

  寺院的景致很好,建的庄严合度,处处是景,充满着生机。林倒是不急着回去,和黛玉在寺院里细细逛起来,又想起大明寺的天下第五泉清澈甘冽,想着要为林海捎带点回去,便让小沙弥领着他们去灌泉水,林忍不住尝了一口,果真是清澈甘冽宜茶的好水,怪不得欧阳修特意写文赞叹此水。

  林和黛玉回去的时候未时末,不曾想到贾敏房里竟然有客,是个和贾敏差不多年纪的fù人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皆穿着不俗。林想着也没听说寺庙里还有别人来上香。

  林领着黛玉进了屋子里,对贾敏恭敬的行了礼,贾敏对那fù人道:“这是犬子哥儿,小女黛玉。”又对林道:“这是薛太太和女儿薛姑娘。”

  林这才反应过来来的人是薛王氏和薛宝钗,林和黛玉对薛王氏行了礼,薛王氏连忙扶起二人,含笑道:“早就听闻林夫人的一双儿女钟灵毓秀,今日一见,果真不俗。”又让丫头奉上表礼,给林的是一方上好的端砚,给黛玉的是一个赤金红宝石手钏,林看了一眼贾敏,见贾敏颔首,才让辛夷接了过来。

  因林年纪大了,薛宝钗也有七岁左右,林也不好细看薛宝钗,瞥了一眼,倒是觉得端庄沉稳,容貌美丽。贾敏找了个借口打发走林,留下黛玉在身边,黛玉看着哥哥离开,倒是有些怏怏不乐,贾敏见状对黛玉道:“你不是整日盼着有个姐姐么,喏,去和你薛姐姐说话吧。”

  贾敏今日午休起来,便听见丫鬟通报薛太太领着薛姑娘前来拜见,又从沙弥的口中知道,薛王氏前天就到寺院里,便知道薛王氏是特意等她的,好歹也算是自家的亲戚,而且林海也说过,薛远自就职以来,一直本本分分的,和几位皇子之间也算是干干净净的。便让丫头请了进来。

  薛王氏观之可亲,倒不像她姐姐,薛家的姑娘小小年纪,便看的出来稳重大方,八面圆滑,贾敏虽然觉得她失了小女孩纯真的天xìng,可也知道这样姑娘最适合内院生存,又再则容貌才华皆不俗,便也不拘着黛玉和她来往。

  贾敏一边和薛太太闲话,一边注意着女儿。黛玉只对林海贾敏林三人爱使小xìng子撒娇什么的,对其他人一向是宽厚有礼,在加上薛宝钗有心讨好,两人倒是叽叽咕咕的聊起来了。贾敏见女儿高兴,收回了心思。

  别人都不知道的是,薛宝钗自见到林和黛玉进来心中便掀起滔天海浪,幸好屋里的人把目光都放在林和黛玉身上,她才有时间平复下来。

  她看了一眼厅中的少年,十三四岁的年纪,身材高挑,相貌俊朗,一双眼眸流光溢彩,灿若星辰。乌黑的头发用羊脂玉簪子束着,穿了件月白色竹叶纹的直缀,清雅而矜贵,含笑着和贾敏说话,表情恬淡温和,举手投足间是那种大户人家才培养出来的干净气质。

  宝钗不知道为何这一世黛玉会有一个亲哥哥,也不知道会不会对她所了解的未来的事情有所改变,不过她本是随遇而安的人,又两世为人,薛家在她的努力下已经走上正轨,她不会和上一世一样有个悲剧结局。

  她又把目光投向上一世一直视为对手的黛玉,黛玉才四岁,可以看出日后的天人之姿,可是身子却不像上一世的孱弱,也看不出上一世的风流婉转,反而能看出上一世没有的娇憨可爱。她回想起上一世的黛玉出了神,冷不丁对上黛玉疑惑的眼神才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含笑和黛玉说起寺庙的景致来,黛玉向来善解人意,顺着宝钗的话接下去。

  一边的薛王氏见女儿和贾敏的女儿相谈甚欢,心中松了一口气。她厚着脸皮来拜见贾敏,主要是因为薛远的吩咐,薛远自上任以来,便和京中的关系断的干干净净,她和娘家往来的书信也需得薛远过目,薛王氏xìng子柔顺,虽然不解可在女儿的劝说下听从了薛远的安排。可是就在前年曾经和薛远有一面之缘的自称是十二爷的人自今年过了年,频频派门人接触薛远,薛远别无他法,只能让薛王氏透漏给贾敏知道,进而传到林海的耳中。贾敏一向深居简出,薛王氏一直没机会结jiāo,因此,知道贾敏要带孩子出门上香,薛王氏欣喜若望,厚着脸皮在寺院里等贾敏到来。

  贾敏没打算在寺院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