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历史中的商业智慧:三国职场人生最新章节 > 历史中的商业智慧:三国职场人生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8 章

  ,甚至还可能是商业机密。于是,“不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成了当家老大们的座右铭,多少带着亡羊补牢式的自嘲。

  刘备同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关羽张飞二人,虽然是拜把子兄弟,一起白手起家打江山,对自己的忠心当然也不在话下。但人若是在领导位置上坐久了,思想和行动能力不免会迟钝,眼界视力也变浅了,所谓死于安乐不是没有道理的;加上天长日久尽听些吹捧逢迎的话,大概渐渐就忘了自己真正的斤两,不免生出些恃才傲物的心来。正所谓大话听久了,容易当成实话。刘备就是担心这个,指不定哪天某个掌握着分公司内部机密的CEO就自立门户去了。

  这时候,魏延出现了。这个魏延,并不能算是商业奇才,但他却是刘备的粉丝,对刘备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千里迢迢追随而来,对老大是言听计从。这年头,找个三头六臂的经理人容易,找个别无二心的经理人可太难了。这也是魏延取胜的关键。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一个踏实肯干、极度认同企业文化、坚决拥护公司决策的员工,得到重用的机会要比身居要职、掌握某项绝学的元老们多得多。老大们都是明白人,知道技术攻克只是时间问题,但千金难买你的全心全意啊。

  对于公司来说,往往因为新生血液的冲击,那些行动力日益迟缓的老员工,往往也不得不在危机之下重新审视自己。毕竟这年头,一切皆有可能。别说你是三朝元老,就是老大的亲兄弟也可能下岗。

  所以不妨偶尔给领导层“换换血”,提拨重用一些有干劲、有想法、坚持执行老大命令的新人,对公司的长治久安是非常有好处的。

  ☆、刘备迎张松,敌人变部下(1)

  三国典故:张松献地图

  张松人长得丑,心也比较丑。

  马超被曹cāo打败后,带着几万部下逃到汉中,马超想为张鲁做点成绩,报答张鲁收留之恩,就主动提出收购刘樟的益州公司。刘樟很害怕,张松就给刘樟出主意,说只要曹cāo收购了张鲁的汉中公司,益州就可以保全了。刘樟觉得是个理,让张松去曹cāo那里游说,张松偷偷地把益州公司的核心资料复印了一份,带着资料就上了路。

  有些人生来觉得自己是顶级聪明人,可惜始终没人用自己,想着法儿高攀。张松就是这样的人。

  来到曹cāo公司的总部许都,张松认为自己是济世之才,大大咧咧地向曹cāo拱拱手,差点把曹cāo气得跳起来。曹cāo听了张松说的大话虚话,转身就离开了会议室,把张松撂在那里不理了。

  曹cāo的经理杨修也是个狂妄自大的人,也觉得张松实在太狂妄了,出于知识分子的本能,马上跟张松辩论起来。随后,杨修把曹cāo刚写好的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本意是想告诉张松,曹cāo不但是个企业家,也是个杰出的思想家。张松确实聪明绝顶,书翻了一遍就背了下来,然后强词夺理地说,这书古时候就有,不稀奇。杨修不信,张松就给杨修背了一遍,把杨修惊得一个目瞪口呆,马上报告了曹cāo。

  曹cāo一听也吃了一惊,改天就请张松到公司转转,问张松感觉如何。张松还是大大咧咧地说话,居然一口气把曹cāo这些年在市场上吃的大亏,一个一个数落了出来。曹cāo再也忍不住了,叫人一顿棒子打,把张松赶出了许都。

  张松本意是来投靠曹cāo的,想把益州公司的核心资料jiāo给曹cāo,谋个优官高职,现在没指望了,就往回赶。他突然想起来可以找刘备,刘备也是著名的企业家,投靠他说不定有指望。

  张松离荆州公司还很远的时候,刘备派的人居然在等张松了。张松这类书呆子,历来是吃软不吃硬,一看刘备这样对待自己,觉得找到了好老板,赶紧把益州公司的核心资料全部拿了出来,并劝刘备收购益州公司。

  其实刘备通过益州的眼线,已经知道了张松的事情,老远地来迎张松,就是投其所好,把个张松拍得晕乎乎地掏出了自己的全部本钱。张松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希望刘备赶紧收购益州公司,并告诉刘备,益州公司的法正和孟达经理也打算跳槽。

  在张松的运筹下,刘备带着大队人马来到益州,后来张松不小心泄了出卖公司的事情,被刘樟砍了头,刘樟与刘备也反目成仇。刘樟不是刘备的对手,没几年刘备就收购了刘樟的益州公司。

  最可笑的是张松,这位自以为是天才的小人物,出卖了公司利益,最后也没有得到好处,反倒是给他人做了嫁衣。而刘备明知张松是个小人,却让小人为自己做出了最大的成绩。

  刘备为何优待张松

  跟刘备的老祖宗刘邦一个德行,刘备的为人争议也很大。但刘备跟刘邦一样,很会讨好人,会揣摩下属干部的心理,这跟诸葛亮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凡在诸葛亮手下做事的,本来是个天才,最后很可能变成蠢材;凡在刘备手下做事情的干部,只要有能力的,都能够给挖出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原因其实很简单,刘备善于攻心。刘备懂得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去讨好,应该怎样去使用,这也是刘备最终成功的秘诀。

  ☆、刘备迎张松,敌人变部下(2)

  张松去曹cāo公司献核心资料的事情,刘备并不知道底细,但可以猜出一点点来。而且刘备知道张松在刘樟公司干得不如意,非常想跳槽。刘备本来就打算收购益州公司,这时张松刚好出了益州,那还不赶紧打点打点?凭着自己的本能,刘备相信肯定可以把张松的心挖过来,为自己公司效力。

  刘备摸准了张松的心思,又听说了张松在曹cāo公司的表演,马上知道张松是个什么类型的人。这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觉得整个世界就自己最能的狂人。对待这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戴高帽子拍马屁。

  张松果然受不了刘备的马屁术,当然了,刘备的拍马术确实高明,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出门道来。张松跟刘备谈得非常开心,自然把益州公司的核心资料全部jiāo给了刘备。刘备也顺理成章地、成功地在刘樟的益州公司安chā了一个钉子。同时,刘备还通过张松,认识了法正和孟达两位想跳槽的经理。尤其是法正经理,确实是位能力突出的经理人。跳槽到刘备公司后,法正为刘备收购益州公司与汉中公司可谓是鞠躬尽瘁了。

  刘备优待了对手公司的干部,一个出卖公司利益的小人,最后得到了天大的好处。这一切好像不相干连,是刘备最后努力的结果。其实说到底,应该归功于刘备平时就明白,从对手公司挖人有时会是更为便捷。

  现代职场启示

  很多经理人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自己的工作不好顺利开展,有时这种跨部门的制约,还是来自其他部门的低职别干部。

  一些比较急燥的经理人往往采取打压的措施,导致部门间关系越来越僵化,以后的工作也越来越吃力。一些聪明的经理人,却像刘备一样,采取攻心术,不但成功地让对方在工作中不跟自己作对,甚至主动帮助自己,提醒自己协调处理跨部门的事务,这些聪明的经理人不但在工作上很轻松,在公司里的人缘往往也非常好。

  显然,像刘备这样的人,在职场中是很容易胜出的,不管是部门内部还是外部,他都有足够的支持者。不单单是经理人,其实老板也好普通职员也好,如果能够把握刘备的这种攻心术,必然能够获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希望在职场中胜出,单凭蛮力很难获得成功的,更多的需要借助一些巧力。现在的对手,明天也许就是你的朋友,一个人想成功,朋友自然是越多越好的事情了。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16sy.com--松语文学【十里丹青】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

  访问小说分享者(清晨路水)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16sy.com/u?id=16813

  也可以百度搜索松语文学或者访问www.16sy.com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