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职业选择重要时刻:三十岁起不后悔最新章节 > 职业选择重要时刻:三十岁起不后悔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 章

  问。

  “这么说来,怎样做我才能避免被公司裁员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似乎可以借助那些一直提倡自我开发的人的口吻,来寻出答案。

  “如果不想被卷入人事调整的漩涡,只需牢记领导们遵循的十大原则即可!”

  可令人遗憾的是,这类原则只能在书面上成活,在现实的职场生活中,丝毫派不上用场。要是你能理解企业的生存以及运转原理,想必就能明白这些所谓的理论无法在现实中成立的原因了。

  ☆、只依靠5%的核心人才,终究无济于事(3)

  企业等同于一个生命体。如果是机器人,当系统瘫痪或是某个零部件发生故障时,只要将损坏的那部分卸下,然后换上好的,机器就又可以正常运转了。但生命体不同,如果消化系统出了毛病,医生把坏的取出,再放上好的也无济于事。面对这种情况,你只有把胃肠系统调理好,同时改善血液循环,改掉不正确的生活习惯,才能保证整体的正常运转。

  从本质上说,企业做出适当的人事调整也是出于生存的考虑。对于企业这个生命体而言,当肠胃功能较弱导致血流不畅或虚胖等症状时,会实施人事调整这个步骤。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哪里还有精力去考察每个员工的能力情况呢?你要站在公司决策层的高度来想想,企业的生存问题最为重要。

  让我们透过一个实例来加深理解。

  销售一组的金代理业务能力十分出众,但由于他和组内其他成员相处得不太融洽,致使全组的业绩在排名中总是垫底。像这种情况,站在公司决策层的立场上,应该做出怎样的决策呢?是把一组解散?还是只留下金代理,然后把剩余的组员开除好呢?

  如果你是公司的领导,你应该如何处理金代理的这个问题呢?答案很明确,只要是有利于公司生存的抉择就是最为正确的抉择。所以,公司可以开除金代理,也可以只留下他而把其他组员全部开掉。

  总而言之,公司在进行人事改组时,是不会顾及员工个人情况的。所有的决定都要遵循于一个大的原则,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公司摆脱困境。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很多情况下,公司所做出的人事调整决定往往出乎员工的意料,让他们难以接受。

  从最近韩国国内频频bào发的劳资纠纷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公司方面认为,只有解聘员工才是拯救公司的上上之策,但工人们一般不会这样想,他们往往觉得只有公司和员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公司才能生存下来。

  劳资和解,囚徒困境

  许多企业都提出劳资和解的口号。按此所说,只要双方和平相处,那么公司中的职场文化就变成了最为和谐,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这种宣言大多变成了一纸空文。这并不代表公司邪恶或是员工自私,而是因为双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做出选择。这种情况就可以用“囚徒困境”原理予以解释。

  警察逮捕了两个涉嫌侵吞公司财产的疑犯。但是,警察的审讯毫无进展,无奈之下,警方只得派心理专家出马。这位专家把两名嫌犯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中,并给了他们同一个建议。

  “如果你认罪而对方不认罪的话,你将被无罪释放,而对方则会被处以十年的监禁。如果你们两人同时认罪,那么将各被处以五年的监禁。如果你真的没有犯罪,并且双方都不认罪的话,你俩就都会被无罪释放。这个提议我已告诉了你的同伴。”

  如果两个嫌犯能真正相互信赖,想必他们都能被无罪释放。但是由于二人之间没有信任,双方选择共同认罪,即每人获得五年有期徒刑的可能xìng最大。理由很简单,我们来看看嫌犯A是怎么想的。

  “如果我们两个都不认罪的话,我们就都会被无罪释放。但是,万一对方认罪了可怎么办?那样我不是得坐十年的牢吗?如果我认罪了呢?如果对方不认罪,那么我将被无罪释放。如果对方也认了罪,大不了我们就坐五年的牢呗。好吧,还是认罪吧。”

  罪犯的认罪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公司和职员间的爱憎关系。我们把关系捋清的目的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冷静地正视现实,没必要把公司当成我们的假想敌。但是,如果你还坚信只要努力工作,公司就不会弃我们于不顾,那就大错特错了。

  做一个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

  最后还要注意一点,无论是在哪个单位,都会分布着五种人:必须需要的人,有就更好的人,有没有都无所谓的人,没有会更好的人,以及一定要消失的人。有趣的是,无论是在哪儿,总会有一种人,会让十个人中有九个人这样想,“如果那家伙彻底消失就好了”。给人这种想法的人存在的比率是相当之高的。

  因为这种人的存在会大大拉低公司的工作效率,所以他们是公司领导最想解雇的一种人群。但是他们并没有什么致命的失误,想开除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劳动法的存在让公司的老板们不能再随心所yù地开除员工,这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更要命的是除了那些令人讨厌的员工,还有一部分人做事毛毛躁躁,冒冒失失,想开除又开不掉。这些人更让人头疼。

  即便那样,为了促进公司的更好发展,决策层们还需要一批“必需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培养着这种人才。这部分人就是公司中所谓的“核心人才”。每个公司的情况不同,但核心人才所占总人数的平均比率大约不超过5%。

  如果你能进入核心人才的范围圈,那么你所要面临的人员调整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但是,进入核心人才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要有实力以外,你还需要一个更为重要的品质,就是对公司的耿耿忠心。公司保障了我和家人的生活品质,我就要做到一片丹心照汗青。只要你是个上班族,那么对于公司的忠诚就是你必须具备的,也是最为基本的道德品质。

  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核心人才,那么就要求你对公司拥有无限的忠心。在公司里,凭借这颗赤胆忠心,你也许会平步青云,但企业的大环境随时都会发生改变。我手中的这根救命稻草会不会已经老化,并面临断裂的危险?即便你成为核心人才,也不等同于你已经完全摆脱了裁员危机,因为你对于未来的那份不安之感永远都在,不会消失。

  ☆、请放弃对终生岗位的幻想(1)

  20世纪90年代后几年,澳大利亚一个名叫加文·麦考马克的历史学者写了一本题为《日本,虚幻的乐园》的书。该书一上市就引发了轩然大波。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败的日本,在短短数十年间经济的快速增长令人瞩目。全世界对其都是一片赞美之声。但是,加文·麦考马克是个例外。在书中,他把日本批判为“华丽的空虚”,也就是说,他眼中的日本,从表面来看虽是一片繁荣景象,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充满弱点的国家。

  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还是一个将终身雇佣作为其象征的国家。那时的人们一旦进入职场,就可以安稳地工作直至退休,这就相当于获得了终生的保障。日本打造了一个公司和职员合为一体的美丽神话,这些职场人士也被称为“公司人”。意思很简单,他们将公司和自己视为一体,他们为公司拼命工作,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工作的意义。相比于他们的私生活,他们认为公司和工作更重要。“公司人”以对公司的忠心为代价,换来了公司送给他们的大礼:终身雇用。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这种状况发生了重大转变。一直为公司任劳任怨的“公司人”渐渐被公司抛弃,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则打趣地给那群头发花白的“公司人”起了一个别称“工作狂”。随着公司间展开激烈的竞争,“终生雇佣”的藩篱也渐渐倒塌。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国内的“公司人”几乎已经绝迹。这些让日本经济实现快速腾飞的忠诚战士们已经成为过去的传说。日本,这片曾经滋润着终生雇佣制度繁荣发展的沃土,现在也变成了一个充满竞争的战场。在这里,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奋力厮杀。

  韩国的情况与日本大致相同,只是,这里的“公司人”被人们更为形象地比喻成“卖力大军”或“产业战士”。我们的父辈们曾经为这样的称号而感到无比自豪,现在的他们却只有在回忆中去重享这份激动之情。他们这群人中,除了少数升任公司高管而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人已经远离工作岗位很多年。“生是公司的人,死是公司的鬼!”想必,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的父辈们,也发出过如此至死不渝的誓言吧。现在,当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举杯共饮时,还是会发出这般感叹,“那个时候,真是好啊!”

  一直兢兢业业的员工,突然有一天遭到公司的抛弃,这该怎么办呢?因为人事整合而被清退的人们,他们未来的人生又会怎样?当然不会幸福了。2002年亚历山大·佩恩导演的电影作品《关于施密特》问世,让我们来重新回顾一下这部经典作品。

  影片中,影星杰克·尼克尔森饰演的主人公施密特是一个刚从保险公司退休的老头,他的人生从此变得单调而无聊。为了配合影片情节的需要,影片的画面也被设定的乏味至极。

  虽然身体已离开公司,但是施密特的心仍被公司牵绊。每天早上7点,他都会自动醒来,但醒来后才发现自己无所事事。施密特不得不每天靠看电视和玩无聊的游戏荒度时光。

  最近,有许多上班族还没熬到退休,就已被公司辞退。相对于这些人的处境,施密特已经算是个幸运儿了。人们会以为,像施密特这种能坚持到退休年纪,然后潇洒走人的人,他们所有要做的就是在家安享晚年即可。当然,这种想法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在人员调整如此频繁的今天,能够坚持到法定年龄正式退休的人,分明是十分幸运的。

  ☆、请放弃对终生岗位的幻想(2)

  但退休绝不是件无上荣光的事。你按时退休,只能说明你的职场寿命比那些早早被炒的人延长了几年而已。这部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就是老人的领悟,透过这部电影,你能深刻地理解所谓终生岗位的本质了。在公司这个特定的空间中,你所做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整个大的公司环境是否适合你在这儿工作一辈子。

  这部电影要告诉你的就是:如果你想一辈子幸福,那么即便是在退休后,你也要拥有一份你喜欢的工作。

  “一辈子的工作对一个人来说非常必要!”

  感染了职场狂人综合症的现代人们

  如今在职场上盛行着一种名为“职场狂人综合症”的病症。其病状就是职场人们总是像超人一般玩命工作。他们总是认为只要是和公司相关的事情,都要出色做好才行。终生雇佣制已经消失,但是工作狂人的数量却不降反涨,这真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即便努力工作,也不能保障自己不被炒鱿鱼,可为什么人们比过去更玩命地工作呢?这当然是由不断变化的职场环境造成的。

  上班族们真是疲惫不堪,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努力到什么程度才能保证饭碗的暂时安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过去终生雇佣制的时代,公司的人们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获得肯定,那真是好啊!因为那个时代,但凡是对公司尽忠的职工,都会有一份有保障的工作。终生雇佣制能让他们高枕无忧地按时退休。当然,在现在的职场中,对公司忠诚的职工要比不忠诚职工更为吃香,因为公司高层显然会对忠诚的员工更偏爱一些。但是,忠诚的员工所能受到的厚爱只不过是比不忠诚的员工能在公司多呆几年而已。

  公司的经营状况随时会发生变化。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如果公司里只剩下对公司忠诚的员工,那么这些忠诚派的员工之间,难免会产生竞争。

  职场狂人综合症也有变异xìng病症。我们先来看一看“老好人症状”。这种职场人总是在努力搞好同事间的和谐关系,忠实地履行上司的指示。这样做并非天xìng使然,他们之所以要和同事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客观一点来说,最终目的就是想在公司里多待一段时间。做一个老好人并不是什么坏事,但一个不是很善意的人硬要摆出一副善良的姿态,这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不这样做又能怎样呢?为了在公司里待得长久,即使当不了老好人,那么做一个比较善良的人吧,这应该不算难。

  无论在哪个职场,都会有“万金油”式的人物存在。这些人总会受到众人敬仰。从领导那里接到任务后,他们总是有能力动员公司的每一个人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工作。如果这些工作放在那些人际关系能力较弱的员工身上又会怎样呢?他们可能会立刻陷入恐慌之中。这就是职场狂人综合症的变异病种之一。

  还有另一种病症,这类人过度地进行自我开发,并不惜为此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他们总是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害怕被后辈后来居上,无论是什么工作,他们要求自己做得必须比别人好,像这些人,他们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承受的压力越大,他们就越潜心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并且他们相信,自我开发是维持职场生命的最佳方式。

  女xìng与男xìng相比在职场上做事更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她们要同时扮演好上班族、主fù、妻子、母亲、儿媳等多个角色。大多数女xìng都想在所有角色上尽心尽力,这就是所谓的超级女人。

  ☆、请放弃对终生岗位的幻想(3)

  好,从现在起,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近距离地接触这帮被职场狂人综合症折磨得痛苦不堪的可怜人们。马上就要奔四的江代理,他的经历和遭遇,相信只要是上班族都会经历过一两次。

  体型肥硕的江代理在某个大型企业任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