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炒股的智慧最新章节 > 炒股的智慧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6 章

  位埃及的学校教师帮忙登记。 "海湾医学中心"的股票在科威特的店头市 场升了 800%。

  对那些瞠目结舌的西方金融专家,科威特人会教导他们:

  "别用你们的眼光来看我们的股市, 这里的情况和你们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政府不会让股市崩盘。"

  有八位自称为"轻骑兵"的年轻人共开了 550 亿美元的空头远期兑现支票。其中一位叫佳欣 木太华的邮局职员,才二十几岁,一个人就开了 140 亿美元支票。他的弟弟拉吉木太华从不 登记开出多少支票,最后发现它的空头数目达 34 亿美元。

  气球终于在 1982 年胀到顶,刺穿气球的针头有三只:第一只是由于石油价格的下跌,科威特 1982 年的石油收入只有 1980 年的 1/4。

  第二是新的财政部长表明政府不可能继续支持这病态 的股价。终于,1982 年 8 月 20 日,一位忐忑不安的佳欣木太华的支票持有人在支票兑现期 之前要求付款。虽然这不合习俗,但完全合法。结果不难想像,佳欣根本就没有这个钱。气 球即刻bàozhà,九天之间,千百位投机客在空头支票面前举手投降,股市崩溃。上述"海湾医 学中心"的股价跌了 98%,只剩发行价的 1/6。9 月,科威特财政部要求所有这类可疑支票全 部清账,总数达 900 亿美元,远超科威特的全部外汇储备。

  中国的"疯"故事

  上面的故事都是外国的,中国有没有类似的疯故事呢?

  佛罗里达的地产疯有没有让大家想起中国几年前的地产疯?我 1998 年 2 月在福州时,  看到路 边尽是一幢幢空空的大楼,电视报道说中国的现房供应过剩要用十五年来吸引。我不知十五 年是否太长?就算五年吧!如果这些地产开发商不是用国家资本,有几位能撑上五年?可惜 这些地产商据说大多是用国家资本,亏了算国家的。真让我难过!这可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七八年前,我在美国读到中国的邮票疯。一张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的 邮票被炒到 4000 元人民币。清朝的大龙邮票被炒到上百万我不奇怪,因为全世界仅存一枚。 而毛主席和林副主席检阅红卫兵的邮票我自己都用过,

  那是文革期间最流行的邮票之一,4000 元是当年普通职工一年以上的工资。如果不是期待比你更傻的傻瓜会用比 4000 元更高的价钱 让你脱套,你会买这张邮票吗?为什么不去箱子底下找找旧信封,或许你会找到好几张这样 的邮票。

  第二节 "疯"故事解剖

  与上述故事类似的疯案无日无之,大小程度不同罢了。读者们或许要问:这类的故事很刺激, 也很好玩,吃饱饭后聊大天是好材料,和炒股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你读到这里,想像不出这些故事的含意,你还要多多培养自己的悟xìng。但若你闻到了铜 腥味,那你在炒股行大有潜力。

  每个故事,都是气球从吹胀到胀破的过程,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但所有的气 球都一样。气球吹胀的初期,气球后面一定有一动人的故事,提供给人们无穷的想像。发财 的希望,促使投资大众开始投入。如果是股票,表现就是成jiāo量增加,股票价格升高。随着 股价的升高,它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有些人忍不住了,将升值的股票脱手获利,另一些股民 乘反调入市。每一个更高的波浪都带动更多的贪婪心理,吸引更多的股民加入。股票将节节 升高,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升势。在气球破碎之前,通常是疯狂到极点的时候,股票可能在几 天内暴涨一倍或更多,股友开始盲目入货,生怕明天的狂升失去自己的份。

  第二章第二节"股票的运动正常"那一小段便描述了全过程。细细品味一下气球的吹胀到胀 破的过程及其间民众的心理过程,你对怎样炒股会有全新的认识。

  "疯"的特xìng

  以下让我们总结一下"疯"的特xìng:

  1、 可信的想法、概念或产品,能提供快速的增长,带来巨额的财富。

  2、 社会游资甚多,或通过某些方式"创造"出游资。一时这些资金集中在某个领域,必定 带来滚雪球效应。

  3、 这个想法必须具备即简单又复杂的特xìng。简单到普通民众能"觉"得是好主意,但必须 复杂到很难用事实证明其对错。否则气球吹不起来。

  4、 有人赚到钱!没有什么比轻松和快速来钱更能吸引普通民众,它传染的速度远超过瘟疫。

  5、 气球胀到一定地步,有"专家"背书:这气球会继续胀。这些"专家"通常是偶像人物, 代表智慧、权威、依赖。民众相信自己在模仿成功人士。

  6、 气球胀的时间比常人想像得更久。最初指出气球会破的人随着气球的不断胀大而被嘲笑。

  给读者们一个作业:把上述的三个故事用"疯的六大特xìng"总结一下。

  让我们分析一下 90 年代初中国的股疯。

  90 年代初,中国经历了第一次股疯,股票涨了几十倍。深发展面值 1 元的股票被炒到 80 多 元。豫园商场 100 元面值的股票,1992 年 5 月涨到 10500 元。今天回过头来,我们感叹股市 的神秘莫测,其实它也一样有迹可循:

  1、 股票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新概念。

  2、 社会的游资很多,很多人是用国家资本炒股。当时游资也没有什么宣泄的渠道,形成"十 亿人民九亿股"的局面。

  3、 股票这玩艺既简单又复杂。一般老百姓都知道股票,但股票真正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 规律?知道的人大概就不多了。

  4、 有人赚到钱。当初刚开始发行股票时,大家都有疑虑。常是领导动员大家"支持祖国的 股票事业"。一旦民众听到 5000 元变成 50000 元的故事,股市开始沸腾。

  5、 人人都说股票不会跌,国家会支持,中国的国情和他国有别,街头巷尾的"炒股专家"都认为股票会不断升。

  6、 最初认为股市"疯"了的人被嘲笑为没胆量、傻瓜。

  几年前的地产"疯"也有类似特xìng,请读者们自己归纳一下。下一个"疯"是什么?谁也不 知道。但我可以肯定它一定还具备同样的特xìng。

  "疯"故事新编

  让我编一个"长生不老疯"的故事。

  2050 年,永生集团赵主席宣布通过多年研究,发明了返老还童yào"一灵散"。据研究所的钱教授通过科学鉴定,"一灵散"具有某种什么素,可以和人体的什么酸发生反应,去除细胞的 什么基。这个基导致了人体细胞的老化。随着这种基的不断减少,细胞越变越年轻。

  开始老百姓都觉得好笑:"又过来一位卖假yào的! "但很快永生集团又宣布美国的孙博士通过 高分子实验,证实了这个科学过程。同时赵主席宣布此yào已开始申请美国专利。在公司公布 的资料中,有几十位服用过"一灵敏"的人现身说法:自从服了该yào,他们皱纹减少,皮肤 弹xìng增加,体质明显变好。以前走路困难的九十老翁,今天已能慢跑,且有照片为证。栩栩 如生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

  反正yào并不贵,开始有人试试,味道也不错,公司的业绩开始上升。据公司公布的财务资料, "一灵散"的销售额以每季度 500%的速度上升。永生集团的股票开始活跃。

  一年以后,永生股票的价格已从每股 1 元升到 8 元。这时报上登出赵主席和已退休的前李副 委员长合照的相片,还附有李前副委员长的现身说法:自从服了"一灵散",体力大增,精力 旺盛。持有同样说法及有照片为证的有著名的周影星、吴大导演、郑歌唱家、王院士,他们 都是人所共知的知名人物。股票在一星期内由 8 元升到 15 元。这时"一灵散"成为大家谈论 的焦点。炒股票的不拥有永生股简直就被认为跟不上潮流。"一灵散"成为送礼佳品。永生股 票升到 30 元。

  两个月后赵主席宣布:欧、美、日本已开始考虑"一灵散"专利,永生集团准备在全世界开 设分公司,将"一灵散"这一将造福人类的发明推向全球。永生股票狂升到 80 元。虽然有报 道说赵主席不断将自己的股票脱手,但他说是为"一灵散"走向全球准备资金。

  著名的股票评论家古博士在电视发表看法:永生股票有升值到 1000 元的潜力,他看好后市。 这时人人都争当永生集团的股东,股价升到 200 元。

  看到永生集团的"一灵散"有如此强的吸引力,永进集团宣布推出"二味膏"。它通过七位生 物化学教授的多年研究,具有减缓细胞衰老的功能。永进集团的股价攀升。永发集团宣布推 出能提高智商、增强记忆的"三仙素"。电视里有林同学为证。林同学考了三年大学不取,自 从和了"三仙素",一击就中,现在jiāo通大学就读。永发集团的股价大涨。

  有一天,专利局突然宣布"一灵散"的专利暂不批准,因为科学证据不足。这时永生股票已 升到 400 元,消息见报当天,股价由 400 元跌到 300 元!但赵主席随即宣布:公司已准备提 供新的材料给专利局,这些材料准确元误地证实了"一灵散"的功效。股价由 300 元升回 320 元。

  又过了一个星期,永生集团的黄技术员在报上指出"一灵散"是用永生集团后山的草及树根 加白糖熬出来的,什么科学根据尽是骗人。赵主席随即指控黄技术员因要求加薪未遂,肆意诬告。但大家心中开始怀疑,永生股票跌到 150 元。

  又过三天,股票报的记者登出一张五位老乡拉风箱吹煤炉的照片。照片中一口大锅上浮着几 节树根。照片上说明这是记者昨日偷进永生集团"一灵散"生产车间用长镜头拍摄的,似乎 黄技术员的指控属实。永生股票狂跌到 10 元。永进、永发的股票也都跌到历史最低点。一星 期后,永生股票被停牌,公安局以欺诈罪拘捕赵主席……

  不要以为同样的故事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这个故事的原型脱胎自 30 年代上海滩名人黄楚 九及他的杰作"艾罗补脑汁"。黄楚九原是默默无名的中医,他用几味中yào制了糖浆,利用当 时国人的崇洋媚外心理,请了三位洋混混,说是艾罗博士的发明,功能补脑提神。几年之间, 靠他一流的推销手法,居然使"艾罗补脑汁"风行大江南北。他自己也就从穷小子升格为"慈 善家"。老一辈的上海人都应熟悉他的故事。

  作为股票炒手,我们无从追究一灵散的真假,或许是真的也说不定,重要的是怎样炒永生集 团的股票?当股票从 5 元->10 元->20 元时,股票的价格和jiāo易量应有什么样的特点?当股票 从 400 元跌到 300 元进提供了炒手们什么信号?请复习一下第三章第二节"抓住正常运动中 的股票"那一段。如果你能在 20 元入股,300 元时离场,那你已基本掌握了炒股的艺术。

  如果重复也是教育的一种的话,让我们重复一下索罗斯赚钱的秘诀作为这章的结尾:

  "经济史 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 财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第八章 和炒手们谈谈天

  直到有一天,你能凭直觉抓住临界点,凭直觉地运用本书所讲的所有规则,不再怀疑有无违 反这、违反那,你就从有招的新手进步成了无招的高手。

  你已知道你为什么能赚到钱,你已有一套行动计划去重复赚钱的经历,你也清楚为什么会亏 钱,你已学会跌时止损,亏钱不再成为心理负担。因为你知道亏掉的钱很快就能赚回来,到 了这个地步,你知道你已能够以炒股为生了。

  第一节 学股的四个阶段

  在我学股的历程中,我最希望的是知道我已经学到什么地步。当我达到什么地步的时候,才 可以认为已经毕业。当然,毕业并不表示已成为专家,但起码它表示我已拥有足够的知识在 这行生存。就数学而言,小学的内容从加减开始,中学的数学包括几何代数。你很清楚你的 数学知识已经达到了几年级的水平。学股有没有这样的级别之分呢?答案是"有"。

  我在这里就以自己的学股历程谈谈学股经过的阶段,你可以参照我的描述,估计一下自己现 在处于什么阶段。这些阶段的划分并不严格,很多时是互相jiāo错的。如果人xìng共通的话,我 学股的历程应该和你十分相似。

  蛮干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称蛮干阶段。

  这段的特点是自己没有什么主意,买时不知为何买股票,卖时也不知为何卖。买卖的决定完 全由他人或自己的一时冲动所左右。比如某某股评家推荐买这只股票,他认为这只股票最少 还会升 10 点等等。卖时也没有章法,觉得有钱赚就可以卖了。在这时期是决不何止损的。

  我有位亲戚,他从未炒过股票,有一天他听我卖了两只亏钱的股票,立即就指出我的过错: " 亏钱的股票怎么能卖?最少要等到升回有钱赚时才可以脱手。亏钱的股票快快卖掉,赚钱的 股票不何卖,要等到跌回亏钱后才卖,你怎么可能从股市赚到钱?"这段话大概说出了新股 民的心声。这本书读到这里,读者也应能明白为何带有这样心态的股民不可能在股市不断赚 到钱。

  新股民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不贪;二,不怕。

  "不贪":他们只要有一点利润就赶快卖股获利。 "我昨天 10 元价进了 500 股,今天升到 11 元,赶快卖掉,500 块钱能买不少菜呢。"只要股票的价钱升到他们的买价之上,身上的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