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最新章节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0 章

  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31]《商君书·靳令》:“国贫而务战,dú生于敌,无六虱,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

  [32]《汉书·食货志》:“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33]《商君书·垦令》:“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壹山泽,则恶农、慢惰、倍yù之民无所于食。无所于食则必农。”

  [34]《商君书·垦令》:“贵酒ròu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

  [35]《商君书·赏刑》:“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

  [36]唐德刚:《中国郡县起源考兼论封建社会之蜕变》,《晚清七十年》,远流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133页。

  [37]汉娜·阿lún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89页。

  [38]语出《论语·颜渊》。

  [39]语出《墨子·尚贤中》。

  [40]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41]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87页。

  [42]在民国学者中,胡适是自由知识分子的代表,据余英时的考据,胡适从1926年到1941年,一直对苏联和社会主义抱着比较肯定的态度。参见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43]《建国以来máo zé dōng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61页。

  [44]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99页。

  [45]在春秋战国时期,征收百分之十的田租被认为是“德政”的标志,孟子就曾说:“什一而税,王者之政。”

  [46]《史记·平准书》:“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47]《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

  [48]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49]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50]《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盐之为利厚矣……汉武之世,斡之以佐军兴……其利居天下税入之半。”

  [51]《史记·货殖列传》:“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

  [52]吴慧:《桑弘羊研究》,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262页。

  [53]吴晓波:《跌dàng一百年(下卷)》,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113页。

  [54]《史记·平准书》:“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

  [55]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卷)》,郭小凌、王皖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21页。

  [56]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9页。

  [57]《盐铁论·水旱》:“卒徒工匠,以县官日作公事,财用饶,器用备。家人合会,褊于日而勤于用,铁力不销炼,坚柔不和。故有司请总盐、铁,一其用,平其贾,以便百姓公私。虽虞、夏之为治,不易于此。吏明其教,工致其事,则刚柔和,器用便。”

  [58]《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

  [59]《春秋繁露·度制》:“使诸有大奉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业。”

  [60]《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61]《盐铁论·伐功》:“用君之义,听君之计,虽越王之任种、蠡不过。”

  [62]《盐铁论·本议》:“县官猥发,阖门擅市,则万物并收。万物并收,则物腾跃。腾跃,则商贾侔利。自市,则吏容jiān。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jiān吏收贱以取贵,未见准之平也。”

  [63]《盐铁论·刺权》:“自利害之设,三业(指盐铁、均输、酒榷三业)之起,贵人之家,云行于涂,毂击于道,攘公法,申私利,跨山泽,擅官市,非特巨海鱼盐也;执国家之柄,以行海内,非特田常之势、陪臣之权也;威重于六卿,富累于陶、卫……”

  [64]《盐铁论·本议》:“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

  [65]《盐铁论·本议》:“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故曰平准。”

  [66]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67]胡适:《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王莽》,《皇家亚洲学会华北分会会刊》1928年第59期。

  [68]柏杨:《中国人史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298299页。

  [69]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70]《汉书·食货志》:“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

  [71]《汉书·王莽传》:“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

  [72]《汉书·食货志》:“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73]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第三号上宣布革命的六大主义,其中第三条为土地国有,“均地政策为人民平等之基础”。在《民报》第十号上,他更宣告:“中国行了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国。”

  [74]《汉书·食货志》:“郡有数人,皆用富贾。……乘传求利,jiāo错天下。因与郡县通jiān,多张空簿,府臧不实,百姓俞病。”

  [75]《汉书·食货志》:“每壹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

  [7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77]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60页。

  [78]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长桥出版社1979年版,第116页。

  [79]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世界的时间》,施康强、顾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前言”第23页。

  [80]G2:Group 2,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雷德·伯格斯坦于2008年提出,即由美国与中国组成一个“集团”(Group),以替代已有的G8(“八国集团”),携手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进而创造了一个新名词:“中美国”(Chcomrica)。

  [81]《旧唐书·曹确传》:“朕设此官员,以待贤士。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82]《旧唐书·舆服志》:“贵贱异等,杂用五色。五品已上,通著紫袍,六品已下,兼用绯绿。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士卒以黄。”

  [83]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87788页。

  [84]《册府元龟》卷五百零五:“唐太宗武德九年八月甲子即位。是月壬申,诏曰:……通财鬻货,生民常业。关梁之设,襟要斯在。义止惩jiān,无取苛暴。近代拘刻,禁御滋章。……非所以绥安百姓……其潼关以东,缘河诸关,悉宜停废。其金银绫绢等杂物,依格不得出关者,不得须禁。”

  [85]白寿彝、王毓铨:《说秦汉到明末官手工业和封建制度的关系》,《历史研究》1954年第5期。

  [86]《论盐铁表》:“若能收山海厚利,夺丰余之人,蠲调敛重徭,免穷苦之子,所谓损有余而益不足。帝王之道,可不谓然乎。”

  [87]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版,第65页。

  [88]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8990、84页。

  [89]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06页。

  [90]《唐六典》卷二十:“凡建标立候,陈肆辨物,以二物平市,以三贾均市。”

  [91]《全唐文》卷三十二,玄宗诏书:“自今已后,其所赁店铺,每间月估不得过五百文。”

  [92]《唐会要》卷八十四:“(天宝)十三载,计户九百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乾元三年,计户一百九十三万一千一百四十五。”

  [93]《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六:“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中国多故,戎狄每岁犯边,所在宿重兵,仰给县官,所费不赀。”

  [94]《旧唐书·第五琦传》:“谷价腾贵,饿死亡,枕藉道路。”

  [95]《新唐书·食货志》:“晏之始至也,盐利岁才四十万缗,至大历末,六百余万缗。天下之赋,盐利居半。”

  [96]《旧唐书·刘晏传》:“故食货之重轻,尽权在掌握,朝廷获美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得其术矣。”

  [97]《新唐书·刘晏传》:“刘晏因平准法,斡山海,排商贾,制万物低昂,常cāo天下赢赀,以佐军兴。虽拿兵数十年,敛不及民而用度足。唐中偾而振,晏有劳焉。”

  [98]《太平广记·郭使君》:“是时唐季,朝政多邪。生乃输数百万于鬻爵者门,以白丁易得横州刺史。”

  [99]《新五代史·郭廷鲁传》:“益自天子皆以贿赂为事矣,则为其民者其何以堪之哉!”

  [100]《陆宣公集》:“往者纳绢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匹,当钱一千五六百文,往输其一者,今过于二矣。虽官非增赋,而私已倍输。”

  [101]刘玉峰:《唐代工商业形态论稿》,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59270页。

  [10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4页。

  [103]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7页。

  [104]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

  [105]语出《朱子语类·论兵》。

  [106]《宋会要·职官》:“普……广营邸店以规利,太祖知其事,每优容之。”

  [107]《任将》:“太祖之置将也……富之以财……”

  [108]全汉升:《中国经济史研究》,稻乡出版社1990年版,第459463页。

  [109]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110]姜锡东:《宋代商人和商业资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6页。

  [111]《司马文正公文集·迩英奏对》:“此乃桑弘羊欺汉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国用之饶,不取于民,将焉取之?果如其言,武帝末年安得群盗蜂起,遣绣衣使者逐捕之乎?非民疲极而为盗耶?此言岂可据以为实!”

  [112]青苗法起源于唐朝中后叶,王安石在当鄞县知县时予以试验,取得奇效,实施变法时便将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113]《宋史·食货志》:“后帝复言:‘市易鬻果太烦碎,罢之如何?’安石谓:‘立法当论有害于人与否,不当以烦碎废也。’”

  [114]王孝通:《中国商业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37页。

  [115]《晁氏客语》:“司马温公作相,以李公择为户部。公择文士,少吏才,人多讶之。公曰:‘方天下意朝廷急于利,举此人为户部,使天下知朝廷之意,且息贪吏望风掊刻之心也。’”

  [116]《宋史·蔡京传》:“榷江、淮七路茶,官自为市。尽更盐钞法,凡旧钞皆弗用,富商巨贾尝赍持数十万缗,一旦化为流丐,甚者至赴水及缢死。”

  [117]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36页。

  [118]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伍晓鹰、马德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7页。

  [119]黄仁宇:《明代的漕运》,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228页。

  [120]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61页。

  [121]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2、7页。

  [122]参见陈国栋:《东亚海域一千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123]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李国庆、欧阳少春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5354页。

  [124]参见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125]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肖昶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126]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

  [127]赵冈、陈钟毅:《中国经济制度史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415页。

  [128]张光直:《中国青铜器时代(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5页。

  [129]城市与人口:明清两代,中心城市的规模及人口总量从来没有超过两宋的汴京与临安,欧洲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