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最新章节 > 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0 章

  怨孩子说:“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那就为时太晚了。这说明妈妈没明白作为一位配角的意义。

  不要成为孩子生活的主角,妈妈只是一个配角。在主角尽力做自己的事情时,配角的作用就是助孩子一臂之力。孩子在自己亲身经历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会变得坚韧与自信,孩子在日后会明白这才是妈妈赐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 一起享受生活的快乐

  教会孩子“我”和“我们”的区别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我在学校的餐厅里打工,主要是负责收拾碗碟杯子,把食物的残渣倒进桶里,然后把碟子送到厨房。

  有一天,我端着一大堆咖啡杯子走进厨房的时候,因为实在太重了我没有拿住,结果一下子全部摔在了地上。我立刻绝望了,这下没法再打工了,这时管理员走到了我的跟前,他担心地问我:“你还好吗?”

  我连声说道:“对不起!对不起!”

  管理员接着对我说:“今天真是不走运的一天。”然后就走了。

  当天晚上,我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妈妈,我在家里一不小心打碎了碗碟还要受到责备,但是在异国他乡打碎了好几个杯子却受到别人的安慰。”

  我接着写道:“美国真是个不同寻常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潜力大概就在这里吧!”

  从那之后,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位管理员的身影,于是,我做事更加认真,因为管理员的安慰使我重新找回了自信。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来自哪里,我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

  怀着这样的记忆,在结婚后,我希望孩子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关怀与给予是生活中最好的武器。正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这种观念,从他们很小的时候起我就让他们分担家务,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

  在日本的时候,为了减轻家务的负担,我们雇了一个日本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叫彩子,她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仔细。

  但是,在这个女孩来到我们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所有家务都有人做的情况下,孩子们经常把自己应当做的事也jiāo给了彩子。以前从学校回来后,自己清扫房间,一起准备晚饭。但是现在他们开始偷起懒来。起床后,连被褥都懒得整理了。几天后,我觉得不能再让他们这样下去,于是把他们都叫到跟前。

  “彩子来到我们家,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她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你们却胡乱地使唤她。我非常感谢她,我想在她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前提下,送她去学校上学,你们要帮助她。”

  “那么谁来打扫我们的屋子呢?”孩子们惊讶地追问我。我没有回答他们,对不知所措的彩子说:“房间每天不用打扫那么多遍,晚上放学回来打扫一次就行了。可能对你来说很辛苦,但这也是为了你好,你要坚持下去。”

  按照我说的,我带她去打字培训学校报了名。从第二天起,早晨她和我们一起从家里出发,在学校里上完课后,下午回到家里做家务。

  出乎意料的是,彩子把房间打扫得更干净了。2年后,彩子结束了在学校的学习,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打字员,不久她离开了我们家。一个小小的关怀,却改变了她的一生。

  已经步入中年的彩子,现在还常常给我打电话,问候我们全家。虽然她每次都向我说谢谢,但是,其实从内心里我也很感谢她。如果没有和她的相遇,我的孩子们怎么能学会如何关心别人、为别人付出呢?

  因为彩子的事,孩子们学会了关心别人,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两个女儿成为维护委托人权益的律师,而彼得成为一名出色的CEO,在他的带领下,职员们精诚团结,为了公司的理念努力奋斗着。

  没有给予就不能生存

  为他人付出并不像说的那么容易,因为有的时候,给予和关怀会涉及到自己的直接利益。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的年代,为别人付出往往会被认为是傻瓜。这只是一些鼠目寸光之人的想法,实际上,没有付出、给予和关怀,就很难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

  21世纪是个人主义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能力。而在这个时代,更需要能够协调人际关系的人。也就是说,需要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需要能够同别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将个人意见综合起来的能力。

  最近,各个企业对21世纪的领导者提出了一个“servant leadership”的概念。“ servant”即仆人,“ leadership”即领导能力。“ servant leadership”即“仆人领导力”的意思。这意味着,今后受人关注的领导者不一定是那些会下达指示,具有领袖气质的人,更多的是可以为整个团队的未来和个人的成长服务,维持相互间协作的人。

  现在是强调个xìng的时代,但是能够将个xìng和特xìng整合在一起的领导者才是未来领导者的发展方向。根据著名的时事杂志《财富》调查,在世界排名前100强的企业中有1/3的企业把“ 仆人领导力”战略,作为经营哲学。

  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 我”与“ 我们”的关系,不能将目光只停留在个人的利益上,在索取的同时,也要学会给予别人。给予不是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但在当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世界中,给予别人是一个重要的生存武器。

  我们的社会,现在只强调孩子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而事实上,强调自我、排斥别人的教育,将会把孩子推向一条不归之路。

  妈妈们现在的教育方式也脱离了社会的现实。好吃的东西都留给自己的孩子,从不会教育孩子和朋友一起分享;如果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往往会拉着孩子找到人家不依不饶地“ 讨公道”,甚至会在别人家里动手打架。

  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在同别人jiāo往的过程中无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不会谦让与关怀别人,在步入社会后,只为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理,有可能会成为引发冲突和矛盾的导火索。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呢?

  从小事中寻找教育方法

  我是怎样教育我的孩子们学会关怀他人、给予他人的呢?

  孩子们小的时候,美国流行饲养宠物。孩子们缠着我给他们买一只宠物荷兰猪。最终,禁不住孩子们的央求给他们买了一只。

  “荷兰猪是有生命的动物,和你们平时玩的玩具不一样。你们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它。”但是,尽管孩子们很喜欢这只荷兰猪,却没有好好照顾它。他们把它关在脏脏的笼子里,还总是忘了喂食,对荷兰猪的死活也漠不关心。于是,有一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没有晚饭吃了。你们不好好照顾荷兰猪,好几天没有喂它了。你们也饿一顿,体会一下小荷兰猪是多么的痛苦吧。”

  孩子们全都沉默了。他们很快给小荷兰猪换了一个清洁的新“住处”,还给它的窝里放上我们吃的野菜,水槽里加满了水。

  从那之后,我开始注意培养他们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习惯。我让他们明白自己小小的付出,会给别人带来无限的快乐。

  有一天,我对正在擦洗厨房水池的彼得笑着说:“彼得,谢谢你!妈妈可以休息一下了。你这样帮妈妈,妈妈心里很高兴。”看着妈妈的笑脸,彼得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想,在那一瞬间,彼得肯定也明白了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道理。从那以后,彼得不只是对我,连爱丽丝和南希的事也乐于效劳了。

  关怀别人、给予别人并不一定非要做出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的举动。带领孩子们去养老院或者孤儿院做义务劳动当然是关怀别人的体现,但我们毕竟不可能每天都去这样的地方献爱心,Qī.shū.ωǎng.所以,关怀别人、给予别人最基本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得以体现。

  在释迦牟尼轶事中有这样一个“无财七施”的故事: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

  “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

  “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第一,和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第二,言施,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第三,心施,就是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第四,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第五,身施,就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第六,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fù孺;第七,房施,就是将自己有空下来的房子提供出来,供别人来休息。如果你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会随之而来的。”

  让孩子明白:不经意的称赞、善意的目光、小小的牺牲和谦让也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

  现在,你可以做出结论了:是让孩子在激烈竞争中,扮演一个踩着别人向上爬的光杆司令,还是成为在充满关怀与给予的生活中获得力量的孩子呢?

  ☆ 劳动的价值

  品尝自己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

  有一天,从小就身体虚弱的彼得突然对我说:“妈妈,请您同意我从明天开始去送报纸。”

  当时,彼得在夏威夷最有名的普纳胡高中上学,在那里聚集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学校的功课相当繁重。

  但是,彼得为什么忽然想起要去送报纸呢?在这么重要的时期,彼得提出这个要求让我很为难。经不住彼得诚恳的请求,最后我同意了他的想法,不过我给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如果你真的喜欢,那就去做吧。但是,既然决定做了,你就要坚持到底不能中途退出。”

  几天后,彼得真的去送报纸了。其实,送报纸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每天凌晨3点别人还在熟睡的时候,他就要去报纸配送站领报纸,然后骑着自行车将报纸送到各个居民点。送完报纸后再去学校上学。

  那时候恰巧孩子们的nǎinǎi住在我家,nǎinǎi很担心孙子,彼得起床后,她也一起起床,一定要为孩子准备早餐,否则她自己也睡不着觉。而且在孩子不在的时候,她还责备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指责我让一个刚刚15岁的孩子做这么辛苦的事情。我是这么回答她的:“妈妈,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彼得以前身体很虚弱,通过送报纸,他现在身体变结实了,精神也很好,这不是什么坏事。”

  我虽然对孩子的nǎinǎi这么说,其实自己心里也非常担心。爱丽丝和南希也非常担心彼得,每次下大雨或者刮大风,他们都悄悄地跟在彼得后面,看着他离开家门。

  在一边学习,一边送报纸的过程中,彼得从没有说过放弃。在彼得送报纸的时期,我没有开车送过他,也没有劝他:“别干了。”彼得送报纸一直到中学毕业,足足坚持了3年。

  那段时间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考验,每次心里实在忍受不下去的时候,我就安慰自己说:“这将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彼得就像了解我的心思似的,在高中时期,他的成绩没有一点退步,身体却越来越强壮。送报纸也是一份需要讲信用的工作,彼得在结束这份工作时,被评为“最优秀报纸配送员”。我现在还经常想起,彼得像演杂技似的握着车把,踩着脚蹬送报纸的样子。

  在彼得中学毕业后不久,我的病频繁发作,不得已需要住院。正在我收拾东西时,彼得递给了我一沓钱:“妈妈,用这个钱住最好的病房,不要用别的钱,一定要用这个钱。”

  彼得递给我的钱是他3年送报纸挣来的,我对他说:“这是你辛苦挣来的钱,你自己留着用吧。”彼得摇了摇头,“如果只是想着这是3年送报纸挣来的钱,这钱没有一点意义,妈妈用了的话,我才会高兴。”听到孩子的话,我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

  在彼得的带动下,放暑假的时候,南希也突然要求去夏威夷近郊的一个菠萝农场去打工。

  对于南希去菠萝农场打工的事情,我没有任何犹豫,通过彼得送报纸的事情我明白了,这绝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而是一种体验、一笔财富。我只是叮嘱她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要用心去做。

  在阳光的暴晒下,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菠萝地里工作,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假期结束后,南希说:“比起辛苦的劳动来说,能在这种漫长而又令人厌烦的工作中坚持下去才是最难的。”

  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的南希来说,这是一份难以想象的工作。但是,南希最终坚持了下来。南希在工作中得到了用金钱无法买到的东西,我为她感到自豪。

  不要担心孩子会有危险

  在外国人眼里,韩国人有些法令他们很吃惊。第一是支配韩国社会的大男子主义,另外就是妈妈们为孩子的献身精神。几乎所有家庭中,孩子在结婚前都生活在父母家,还是由妈妈做饭,照顾生活起居。对美国人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在美国,高中一毕业,孩子们就宣布独立了。因此,他们对韩国的家族文化很难理解。

  我倒是觉得韩国的家族文化更有人情味。受美国文化的影响,我的孩子们很早就离开家去独立生活。但是,如果有机会,我很希望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一些。

  但另一方面,我更为我们这种独特文化感到担心。如果把美国20岁的孩子和韩国20岁的孩子作比较,就会发现我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

  美国20岁的孩子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即使身无分文,也绝不会令人担心。他们会直接找附近的加油站或者饭店去打工,就算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他们也会向主人直接说明自己的情况,寻求帮助。

  而韩国20岁的孩子呢,他们会马上向家里人求助,要求赶快把他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