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处世与礼仪最新章节 > 处世与礼仪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25 章

  就是她对我们的忠告。

  已故的马修·布拉许,当年还在华尔街四十号美国国际公司任总裁,卡耐基问过他是否对别人的批评很敏感?他回答说:“是的,我早年对这种事情非常敏感。我当时急于要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非常完美。要是他们不这样想的话,就会使我忧虑。只要哪一个人对我有一些怨言,我就会想法子取悦他。可是我所做的讨好他的事情,总会使另外一个人生气。然后等我想要满足这个人的时候,又会惹恼另外的人。最后我发现,我越是想讨好别人,以避免别人对我的批评,就愈会使我的敌人增加。所以最后我对自己说:‘只要你超群出众,你就一定会受到批评,所以还是趁早习惯的好。’这一点对我大有帮助。从那以后,我就决定只尽我最大能力去做,把我那把破伞收起来,让批评我的雨水从我身上流下去,而不是滴在我的脖子里。”

  狄姆士·泰勒更进一步,他让批评的雨水流下他的脖子,并为这件事情大笑一番,而且当众如此。有一段时间,他在每个星期天下午纽约爱乐jiāo响乐团举行空中音乐会的休息时间,发表音乐方面的评论。有一个女人写信给他,说他是“骗子,叛徒,dú蛇和白痴”。泰勒先生在他那本叫做《人与音乐》的书里说:“我猜她只喜欢听音乐,不喜欢听讲话。”在第二个星期的广播节目里,泰勒先生把这封信宣读给几百万听众听。几天后,他又接到这位太太写来的另外一封信,表示她丝毫没有改变她的意见。泰勒先生说:“她仍然认为,我是一个骗子,叛徒,dú蛇和白痴。”我们实在不能不佩服用这种态度来接受批评的人。我们佩服他的沉着、毫不动摇的态度和他的幽默感。

  查尔斯·舒伟伯对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发表演讲的时候表示,他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一个在他钢铁厂里做事的老德国人教给他的。那个老德国人跟其他的一些工人为战事问题发生了争执,被那些人丢到了河里。“当他走到我的办公室时,”舒伟伯先生说,“满身都是泥和水。我问他如何对待那些把他丢进河里的人?他回答说:‘我只是笑一笑。’”舒伟伯先生说,后来他就把这个老德国人的话当做他的座右铭:“只笑一笑。”

  卡耐基指出,当你成为不公正批评的受害者时,这个座右铭尤其管用。别人骂你的时候,你可以回骂他,可是对那些“只笑一笑”的人,你能说什么呢?

  林肯要不是学会了对那些骂他的话置之不理,恐怕他早就承受不住内战的压力而崩溃了。他写下的如何处理对他批评的方法,已经成为一篇文学上的经典之作。在二次大战期间,麦克阿瑟将军曾经把它抄下来,挂在他总部的写字台后面墙上;而邱吉尔也把这段话镶成镜框,挂在他书房的墙上。

  这段话是这样的:“如果我只是试着要去读——更不用说去回答所有对我的攻击,这片店不如关了门,去做别的生意。我尽我所知的最好办法去做——也尽我所能去做,而我打算一直这样把事情做完。如果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量来说我是不对的,也没有什么用。”

  所以,当你和我受到不公正的批评时,让我们记住下列规则第二条:

  “尽你最大的可能去做,然后把你的破伞收起来,免得让批评你的雨水顺着你的脖子后面流下去。”

  另外,只有缺乏智慧的人才会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强词夺理;他这样做,只能使自己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而一个勇敢的、豁达的、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往往就能赢得人家的谅解和敬重。那位独具风格的作家艾柏·赫巴就很懂得这个道理。他那尖锐犀利的笔触常常引起一些人的强烈不满。

  但是他总是以少见的处理矛盾的方式,使他的敌人成为他的朋友。有一次,一位读者写信来把他痛骂了一顿,可以说是骂得狗血喷头。他反复把信读了好几遍,然后给这位读者写了一封回信。他在回信中说:

  “回想起来,我也不能全部同意自己的观点。我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昨天写的东西,今天就不一定很满意了。我很高兴知道你对我的作品的看法。在你方便的时候,我欢迎你驾临,我们还可以进一步jiāo换意见。感谢你的诚意。”

  面对这样一个对待自己的人,你还能说什么呢?

  当你是正确的时候,不妨试着用温和的、巧妙的方式使对方同意你的看法;而当你一旦错了,那就要迅速而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要忘了这句古话:“用争辩的方法,你不可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用让步的方法,你的收获会比你预期的要多得多。”

  卡耐基所使用的方法,看起来有些消极,但效果却是积极的,正所谓“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对于一个有远见的商家,他决不会只顾做眼前的一笔生意。在他的心目中,顾客是流动的、变化的,并且有正、反两方面的传播作用。任何一个今天的顾客,既有可能成为自己固定的长期客户,也有可能成为匆匆而去的看客。而任何一个看客都有可能转化为明天的顾客。任何一个今天的看客和顾客,都会成为企业质量、形象优与劣的传播媒介,为企业日后带来或带走更多的顾客。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明智的商家在做生意时总是以长远的眼光一视同仁地看待和接待包括成jiāo的、暂时不成jiāo的一切人,总是以设身处地宽宏大量的立场尽量理解他们,避免争辩,以赢得他们,吸引他们。

  避免伤害的艺术

  卡耐基认为,在与别人相处时,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一个和谐的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

  积几十年研究和体验之精华,卡耐基向世人展示了在与人相处时避免伤害的艺术。

  卡耐基简述了他与其侄女之间的相处经历。几年以前,他的侄女约瑟芬·卡耐基,离开堪萨斯市的老家,到纽约担任卡耐基的秘书。她那时十九岁,高中毕业已经三年,但做事经验几乎等于零。而现在,她已是西半球最完美的秘书之一。

  不过,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的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一天,卡耐基正想开始批评她,但马上又对自己说,“等一等,戴尔·卡耐基。你的年纪比约瑟芬大了一倍,你的生活经验几乎是她的一万倍。你怎么可能希望她有与你一样的观点,你的判断力,你的冲劲——虽然这些都是很平凡的。还有,你十九岁时又在干什么呢?还记得你那些愚蠢的错误和举动吗?

  经过诚实而公正地把这些事情仔细想过一遍之后,卡耐基获得结论,约瑟芬十九岁时的行为比他当年好多了,而且他很惭愧地承认,他并没有经常称赞约瑟芬。

  从那次以后,当卡耐基想指出约瑟芬的错误时,总是说:

  “约瑟芬,你犯了一个错误,但上帝知道,我所犯的许多错误比你更糟糕。你当然不能天生就万事精通,成功只有从经验中才能获得,而且你比我年轻时强多了。我自己曾做过那么多的愚蠢傻事,所以我根本不想批评你或任何人。但难道你不认为,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不是比较聪明一点吗?”

  假如一个人一开始就谦虚地承认,他也可能犯错误,并不是无懈可击的,那么别人再听他评断自己的过失,也许就不会难以入耳了。

  远在1909年,风度优雅的布洛亲王就觉得这么做极有必要。布洛亲王当时是德国的总理大臣,而德国皇帝则是威廉二世——德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傲慢而自大——他建立了一支陆军和海军,并夸口可征服全世界。

  接着,一件令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这位德国皇帝说了一些狂言和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话,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引起了全世界各地一连串的风潮。更为糟糕的是,这位德国皇帝竟然公开这些愚蠢自大、荒谬无理的话,他在英国作客时,就这么说,同时不允许lún敦的《每日电讯报》刊登他所说的话。例如,他宣称他是和英国友好的唯一德国人。他说,他建立一支海军对抗日本的威胁;他说,他独自一人挽救了英国,使英国免于臣服苏俄和法国之下;他说,由于他的策划,使得英国罗伯特爵士得以在南非打败波尔人;等等。

  在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中,从没有一位欧洲君主说过如此令人惊异的话。整个欧洲大陆立即愤怒起来,英国尤其愤怒,德国政治家惊恐万分。在这种狼狈的情况下,德国皇帝自己也慌张了,并向身为帝国总理大臣的布洛亲王建议,由他来承担一切的责难,希望布洛亲王宣布这全是他的责任,是他建议君王说出这些令人难以相信的话。

  “但是,陛下,”布洛亲王说,“这对我来说,几乎不可能。

  全德国和英国,没有人会相信我有能力建议陛下说出这些话。”

  布洛话一说出口,就明白犯了大错,皇帝大为恼火。“你认为我是一个蠢人,”他叫起来,“只会做些你自己不会犯的错事!”

  布洛知道他应该先恭维几句,然后再提出批评;但既然已经太迟了,他只好采取次一步的最佳方法:即在批评之后,再予称赞。这种称赞经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绝没有这种意思,”他尊敬地回答,“陛下在许多方面皆胜我许多,而且最重要的是自然科学方面。在陛下解释晴雨计,或是无线电报,或是仑琴shè线的时候,我经常是注意倾听,内心十分佩服,并觉得十分惭愧,对自然科学的每一门皆茫然无知,对物理学或化学毫无概念,甚至连解释最简单的自然现象的能力也没有。但是,”布洛亲王继续说,“为了补偿这方面的缺点,我学习了某些历史知识,以及一些可能在政治上,特别是外jiāo上有帮助的学识。”

  皇帝脸上露出微笑。布洛亲王赞扬他,并使自己显得谦卑,这已值得皇帝原谅一切。“我不是经常告诉你,”他热诚地宣称,“我们两人互补长短,就可闻名于世吗?我们应该团结在一起,我们应该如此!”

  他和布洛亲王握手,他十分激动地握紧双拳说:“如果任何人对我说布洛亲王的坏话,我就一拳头打在他的鼻子上。”

  如果光是说几句贬抑自己而赞扬对方的话,就能使一位傲慢孤僻的德国皇帝变成一位坚固的友人,那你就可想象得到,在我们日常事务中,谦卑和赞扬对你我的帮助将有多大。

  如果运用得当,它们在做人处世中将可制造真正的奇迹。

  一个人即使尚未改正他的错误,但只要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就能帮助另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这句话是马里兰州提蒙尼姆的克劳lún斯·周哈辛最近才说的,因为他看到了他十五岁的儿子正在试着抽烟。

  “当然,我不希望大卫抽烟,可是他妈妈和我都抽烟,我们一直都给他做了不好的榜样。我解释给大卫听,我跟他一样大时就开始抽烟,而尼古丁战胜了我,使我现在几乎不可能不抽了。我也提醒他,我现在咳嗽咳得多么厉害。”

  “我并没有劝他戒烟,或恐吓警告他抽烟的害处。我只是告诉他,我如何迷上抽烟和它对我的影响。”

  那次谈话的结果,不仅使他的儿子停止了对吸烟的尝试,而且,由于家人的支持,他也成功地戒了烟。

  卡耐基总结道:要改变一个人又不致伤害感情,或引起憎恨,就要遵守这样的规则:

  “在批评他人之前,先改变你自己的错误。”

  卡耐基指出,用“建议”,而不用下“命令”,不但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乐于改正错误,并与你合作。

  卡耐基曾很荣幸地和美国最著名的传记作家伊达·塔贝尔小姐一起吃饭,他告诉她正在写有关“如何做人处世”这本重要的书。她告诉卡耐基,在她为欧文·扬写传记的时候,访问了与扬先生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了三年的一个人。这人宣称,在那段时间内,他从未听见过欧文·扬向任何人下过一次直接命令。他总是建议,而不是命令。例如,欧文·扬从来不说“做这个或做那个,”或是“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他总是说,“你可以考虑这个,”或“你认为,这样做可以吗?”他在口授一封信之后,经常说,“你认为这封信如何?”

  在检查某位助手所写的信时,他总是说:“也许我们把这句话改成这样,会比较好一点。”他总是给人自己动手的机会;他从不告诉他的助手如何做事;他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成功的经验。

  象这种方法,使人们易于改正他的错误,而且维持了人们的自尊,使他自以为自己很重要,使他希望和你合作,而不反抗你。

  卡耐基提醒人们注意,由粗鲁的长者所引起的愤怒可能会持续更久,即使他所纠正的是个很明显的错误,也会如此。

  唐·散塔瑞里是宾州威明市一所职业学校的老师,他有一个学生因非法停车而堵住了学院的一个入口。有一位导师冲进教室,以非常凶悍的口吻问道:“是谁的车堵住了车道?”当车主回答时,那位导师吼道:“你马上给我开走,否则我就把它绑上铁链拖走。”

  这位学生是错了,车子不应该停在那儿。但从那天起,不只这位学生对那位导师的举止感到愤怒,全班的学生都与他过不去,使得他的工作更加不愉快。

  他原本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处理的。假如他友善一点地问:“车道上的车是谁的?”并建议说,“如果把它开走,那别的车就可以进出了。”这位学生一定会很乐意地把它开走。

  而且他和他的同学也不会那么生气了。

  我们在生活中都是顾及自己的脸面的。因此,一句或两句体谅的话,对他人的态度表示一种宽容都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保住他的面子。

  几年以前,通用电器公司面临一项需要慎重处理的工作:

  免除查尔斯·史坦恩梅兹担任的某一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