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耽美同人 >清闲最新章节 > 清闲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92 章

  手轻脚的把睡得像只小猪似的某表妹挪进自己怀里,见她不安的动了动身子,接着熟练的在自己身上找了个舒适的位置,满足的蹭了蹭,便不动了。康熙躲了下来,拉过一边的被子细细的盖住了两人,打算好好的足上一觉,才好一会儿带毓秀出去骑马。

  好暖和,这个抱枕的舒适度不错,让她睡得十分香甜。毓秀动了动身子,缓缓睁开眼睛,映入眼中的是康熙含笑的脸,“表哥,您什么时候过来的。”

  康熙爱怜的捏了捏她睡得粉红的小脸,“在你睡得像只小猪的时候过来的。”

  “讨厌,猪有人家这么漂亮么。”毓秀随手拍掉在自己脸上作怪的手,大大的白了康熙一眼。出了皇宫,他家小表妹似乎更放开了些,轻松了许多。

  “你还不像,我搂你的时候,半点反应也没有。不过起了一个早儿,就瞌睡成这样。”

  毓秀半坐起身,理了理蓬松的发髻,一面在车里翻镜奁,一面回康熙的话,“就是只起一个早儿才困,若是日日如此,就习惯了。”

  康熙见毓秀打开镜奁,支起玻璃镜子,打算重新梳理自己的头发。他饶有兴趣的上前接过桃木梳,“我来。”

  毓秀不大放心的看他一眼,“您成么?”当初给她画眉毛,可是画了一个多月才算有点效果,这头他可还没梳过呢。

  “常见她们给你梳,我都记熟了。”康熙喜欢看毓秀梳妆,尤其喜欢看到长长的缎子似的头发被盘成发髻的过程。

  “好吧。”见他说得这么肯定,就相信他一次。

  康熙兴致勃勃的上前,“哎哟,好疼。”没一会儿,凤辇里就传出毓秀娇嫩的呼痛声,又过了一会儿,随行在凤辇旁的侍卫,就见他们那位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被他家小表妹给撵了出来,“您该做什么做什么去,我就不留您了。”

  一行侍卫个个拨马离远了些,心里话,主子爷,咱们可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看到,你千万别给咱小鞋穿哈

  第一百四十七章盛京

  第一百四十七章盛京

  虽说精减了队伍,可是天子出巡,骑驾卤薄也足足排出好几时地,如果多的人同时行进,一天也走不了多少里路。等到出了北京城,毓秀换了骑装,跟着康熙去骑马,两人并驾齐驱,康熙指着远处的风景,与她低声谈话。

  不出去的日子,毓秀会去陪伴佟太后,免得她旅途寂寞。更多的时候,她与康熙一同坐在御辇里,康熙批折子,她看书。偶尔有兴致时,会焚香烹茶,与他谈诗论画、言古论今。康熙对于毓秀格外的纵容,偶尔她的某些出格想法,都会包容,甚至还会引起他的深思。

  以往康熙与毓秀两人各有各的事情要做,并没有如现在这般长时间的相对聊天,jiāo流的增多,也让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加的融洽。对于康熙来说,毓秀是妻子,更是他的红颜知已。在这两重身份之上,她还是他的***,甚至因为从小毓秀的方方面面都是他来照顾,还有种类似于教导女儿的感觉。可是毓秀姑娘觉得还不够,她还得是他的幽会对象才行。

  大部队经过十来的天的奔波,很快就来到了盛京城之外。盛京将军和一些住在盛京的王爷们,早早的就等在了城外迎接圣驾。

  毓秀早就伺候康熙换好了衣服,离下车之前,康熙拍拍她的小脸,温言道:“一会儿,你就直接奉皇额娘住到颐和宫去,不用等我用膳,前面的宴席结束之后,我去接你。”

  “嗯。”毓秀点头,看着康熙下车上马扬鞭,带着人往队伍之前驰去。

  颐和宫位于是宫庭东路,是前两年盛京陪宫修缮时,康熙给起的名子,为的就是奉太后东巡时,供太后居住。

  宫殿仿照慈仁宫的布局改建,还移了几株佟太后最喜欢的梨树种于院内。此时正是梨花怒放的时节,远远的望去,一片片的花朵连在一起,仿若天边的云彩。闻着空气里传来的清香,佟太后微笑起来,“这是梨花开了。”

  “嗯,皇上知道您喜欢梨花,颐和宫改建时,特意移了几株梨树过来,种在前庭。盛京原就比北京冷上一些,所以这里的梨花才开。”毓秀扶着太后,一种慢慢的走过去。两人都是头一次到盛京来,自然是看着什么都新鲜。相对于北京的紫禁城,盛京的陪宫显然更有满族特色。

  太后面上满是怀念,“我小时就住在盛京,后来跟着额娘搬到了北京城,一晃多少年了。如今看着这儿,到是哪哪都眼熟。”

  “您还住过,我可是头一次来。”毓秀东瞅瞅西看看,还是觉得新鲜。以前虽然也到沈阳故宫里参观过,可是毕竟不能像现在这里,看得仔细,原滋原味的。“皇额娘,您知道盛京有什么好吃的吗?到时候让皇上给咱们买回来。”其时某姑娘更想做的事是,拐了佟太后和康熙一起出去吃。只是考虑到人身安全问题,还是算了吧。

  说着话儿,两人已经进了颐和宫,颐和宫里的留守人员早就接到通知,皇帝要带着老妈和老婆来这里小住,为了得到表扬,进而在不常来的主子们面前得到露脸的机会,宫里的太监、宫女们早在半个月前就开始加细打扫宫殿,就为了皇帝、太后、皇后来的时候,能够住得舒服。

  进了东暖阁,太后坐在南边临窗的炕上,端起青花的小碗,低头啜了口nǎi|子,轻舒了口气,满意的道:“难为这里的奴才了,色色都准备的齐全。”

  毓秀打量着东暖阁里的布置,还真的有满族的特色,三面围炕,炕上设着炕桌、炕案、炕柜,还有几个小小的多宝阁,里面摆放着各色玩器,一看就是经心准备的。她笑着对佟太后道:“到是家里差不多。”

  佟太后也看了一圈,摇头道:“不大像。”

  “皇额娘,我说的是跟咱们家呀,不是宫里。”毓秀指的是佟家,尤其是她玛嬷觉罗氏的屋子,布局什么的,还真是差不太多。

  “哦,果然是。”佟太后明白过来。

  “额娘和秀儿说什么呢?”宫女高高挑起的门帘处,康熙迈步走了进来。先给太后请安,然后扶住毓秀,拉着她一同坐在了太后的对面。

  “秀儿刚才说,这屋子到是和佟家仿佛。”太后自从13岁进宫之后,便再也没回过娘家。以前当妃子的时候,别说回家了,连娘家人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见么一次。后来儿子当了皇帝,娘家人到是能时常进宫请安了,可是回家却还是一种奢望。

  康熙闻言一笑,“郭罗妈**屋子本就是照着关外老宅的样子布置的,自然是像。”当初满清刚建国的时候,修的皇宫非常有满族的基本特色。当然这个特色是共同的,也就是说,其余的王府和大臣府里,除了皇宫的建筑比较高大,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宫殿之外,布局神马的都差不多。

  毓秀悄悄的拉了康熙的袖子一下,在他转头看过来的时候,丢了个眼色。康熙疑惑了一下,待看到了太后面上的伤感时,便什么都明白了。这有什么,不就是他娘想回次娘家么,明面上摆驾麻烦,暗地里溜达去还是可以的。“皇额娘,郭罗妈**寿辰快到了,儿子和秀儿想着悄悄的去祝寿,您跟着儿子一起吧。”

  太后听了心中一动,随即常年被宫规束缚的心又一次沉寂下来,“算了,你们小两口去就行了,替额娘给你郭罗妈妈倒杯茶。”

  “没事,额娘别想得太多。再说咱们只是悄悄的过去,不让人知道。”康熙宽慰太后的心,其时心里想着,就算被人知道了又怎么样,当儿子的送亲妈回娘家谁还能说出什么来。他说完了,见母亲脸上还有为难之色,便又笑道:“儿子来之前可是听说了,盛京城里有家马氏烧麦最是有名,过几天儿子带额娘去尝尝。”

  “表哥的意思是,咱们换便装,悄悄的去?”毓秀喜出忘外,原以为只能在盛京宫里转转了,没想到还可以去城里逛逛。

  康熙笑眯眯的点头。

  太后还是迟疑,“便装出去,这安全……”当**还是担心儿子,怕这以出去会有什么危险。

  “额娘别担心,这里是盛京,咱们的老家,最是安全不过。再说,咱们出去,也会有侍卫保护的。”康熙虽不大喜欢弄微服出巡这回事,可是做为一个年轻人,他也有想当个普通人,偶而放松自己一下的时候。再加上,他身边还有个喜欢逛街的小表妹,自然出去的次数也不少,对于便装在外的安防问题,已是成足在胸。

  “这个,好吧。”太后到底是被关在宫里久了,也想着出去走走。

  正说话话,晚膳已经摆了上来,毓秀起身给太后和康熙两人布膳,每人挟了一筷子之后,太后就笑着道:“秀儿也坐下吧,累了一天,屋里就咱们娘三个,也没外人在,不用守那些规矩。”

  “嗯。”毓秀应了一声,顺从的在康熙旁边坐下。

  因为几人都是赶了好几天的路,也都累了,吃过饭,太后便赶他们小两口回去休息了。康熙和毓秀两人给太后行了礼,一前一后的退了出来。

  毓秀与康熙并肩走在盛京陪宫的甬路上,有些好奇的问:“表哥,你今天不是打算跟盛京的王爷们一起用膳的么?”怎么会去陪着她和姑姑去吃饭呢?难不成,就这么一会儿,又出了什么事不成?

  康熙勾起唇角,露出一抹讽刺的笑,“人家不赏脸么。”

  什么?还有王爷敢给康熙脸色看?连饭都不陪着吃?虽然她也承认,陪皇帝吃饭比陪上司吃饭还难受,可到底在这个时代来说,能陪皇帝吃饭是多大的荣幸啊。

  想着住在盛京的那几个王爷,还有前些天迁来的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几人,康熙眼里就冒火。该死的,一个比一个会拿腔作调,一个比一个会推卸责任。争地盘争旗权的时候,一个个精明的都跟狐狸精附体似的,一谈到点让他们出出力的事儿,个个都缩了头,还阵阵有词的说,当年封闭关外,是为了给自家一个退路,决不同意康熙打算开放关外的意见。

  其时康熙也知道,如果他的打算成了,必然要派大臣、王爷回盛京坐镇,那么这几家王府在关外的权利与利益就会被触动、被瓜分,这是他们决不允许的。他们可以去北京住,但是关外的基业却是不许人动分毫的。

  康熙本也没打算现在就开放东北,他只是有个初步的打算,想探探盛京这些王爷们的口风,果然跟他想的一样,甚至还要更严重。他现在的对旗权的掌控还不完全,八旗的改革才刚刚开始,若再有了这些在盛京、吉林等地势力深厚的王爷们的阻拦,他的改革会更难进行下去。所以,他现在得忍,先把外部的动乱平了,把蒙古收拾明白了,才能拿自家人开刀,先让他们得意一回

  毓秀被康熙眼里的冷冽冻得一哆嗦,她替这些惹了康熙的人祈祷,最后不要被收拾的太残,就如安亲王岳乐一样,被康熙敬得,在朝中的地位无比的尴尬。他还说不出什么来,有苦只能自己吃下去。

  第一百四十八章常宁

  第一百四十八章常宁

  康熙与毓秀住在了清宁宫里,头一次住在跳大神的隔壁,佟娘娘觉得压力挺大,晚上都没太睡好,不时的翻身。她可是听说,现在跳大神的这些人,还真的挺神神道道的,万一有那个发现了她啥不同的,岂不是麻烦。还好,佟娘娘但心的这些事情并没有发生,在去隔壁主持祭神礼的时候,大神、二神们还是在各做各的事儿,并没有一眯眯的异样眼光对着她。唔,果然是正版穿越,安全保密xìng就是好。

  在盛京的日子,康熙是忙碌的,忙着去东陵、昭陵祭祖,忙着昭见盛京的大臣、将军,还忙着问自去年开始修起的路,现在修到哪了。要知道,那可是他得自仙师的方子,制造出来的水泥,以及以水泥为主料,加沙、石的混凝土,是修路的最好材料。

  康熙得到方子以后,秘密调工部的人进行实验,并且开始选址建造工厂,严格按照生产流程进行cāo作,决不允许造成环境污染。这是他答应仙师的,决不会乱开工厂,给生存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

  经过将进半年的努力,头一批水泥混凝土终于试验合格,技术也相对成熟,可以大量制造了。康熙将之都先用来修路,修东北的路,从北京开始,经盛京、吉林、黑龙江直到雅克萨。他是为了体积巨大的火pào,能够快速的运到第一线而修建起了长长的运输补已线。康熙此次来盛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来看路在七月的时候能修好不。

  “皇上,路已经修到了额苏里,南面也已经京城主路相通。”主管此次筑路事宜的工部左侍郎和黑龙江将军朋春。他们两人接到康熙的消息,早早的就来到盛京候驾。

  康熙闻言点头,一切都在他的计划内,“萨布素,你哪准备得怎么样了?”

  听见康熙问话,一身戎装的宁古塔都统萨布素上前一步,恭敬的跪地请安,“回皇上的话,奴才已经准备好了,只等你一声令下,必让罗刹鬼子有来无回。”已临近中年的萨布素,血xìng未失,多年的行伍出身,让他说出来的话煞气腾腾。

  康熙正是需要这样的将军,来替大清扬威,开疆拓土。听了萨布素的话,他拍案而起,猛喝了一声,“好这才是我大清的好男儿。萨布素,你和朋春即返回各自军中,做好准备,等朕的旨意。”

  “朕会派周培公率水军,与你们水陆共进,同时拿下雅克萨。”

  “嗻,奴才等必不辜负皇上的信任。”萨布素和朋春都兴奋了,对于出身八旗的官员来说,军功是最扎实的,也是升官最快的一种途径。现在的许多满洲诸姓大族,都以军功世家为荣,并不像后来,讲究书香世族。

  同康熙一起来盛京的常宁目送两人退出了钦安殿,方才转头疑惑的问康熙,“皇上,您上次不是说要用图海为主帅吗?怎么换人了?”在常宁看了,出身正黄旗马佳氏的图海,比名声大不显眼的萨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