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父母只做三件事最新章节 > 父母只做三件事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5 章

  克服了自卑,形成了自我的信心,也很容易演变为“狂妄”或者“自负”。

  爱心的习惯:

  (1)孝顺老人和长辈的习惯

  (2)与人共享的习惯

  (3)呵护身边小生命的习惯

  (4)帮助弱者的习惯

  5.合作精神

  合作就是团结协作,围绕一个目标去做事。成功者的道路有千千万万,但总有一些共同之处,团结协作是许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xìng。据分析,诺贝尔奖成果的获得80%以上都是合作的结果。

  可是,目前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怎样呢?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80%以上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xìng需要,这是当今独生子女的主要人格缺陷之一。陶行之说得好: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是一次考试,是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主考官是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考生仅仅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一个外国教育考察团来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一位教育专家提出要当场做一次教育实验。专家随便走进了一间教室。他对同学们说:“这个模型代表一个矿井,里面的三个小球代表矿工。我请三位同学用手拉住球上的线绳。我给同学们一个暗号,表示矿井突然进水了,水又大又急,井下的人有生命危险。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看谁能迅速地拉动手中的线绳将小球提出井外,看谁第一个逃出现场,脱离危险。”

  话音刚落,小梅等三名同学被请到讲台桌前应试。小梅仔细观察一下矿井,矿井好像一个细口径的啤酒瓶,心想:“如果我们三个人在接到命令的一刹那一齐猛拉小球,都只想到个人首先逃脱危险的境地,三个小球非卡死在井口不可,前进不得,后退不得……”

  就在这紧要关头,她急中生智,悄声对两个小伙伴说:“你一,他二,我三。”

  专家一声令下,三个小球被线绳拴着,“呗儿”、“呗儿”、“呗儿”,迅速地跳出井外。教室里顿时bào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专家高兴得欢呼起来,马上把小梅抱起来,举起来。小梅和小伙伴们简直像凯旋的将士一样受欢迎。

  专家说:“我在许多国家都做过这个教育实验,可是,都失败了。今天,在中国,在北京,这个实验一下子获得了成功,我真高兴。我应该给你们满分。你们jiāo上了一份超常的答卷!我祝贺你们!热烈地祝贺你们获得了成功!”

  专家问小梅是怎么想出来的办法,小梅骄傲地说:“老师平时总是教育我们,下课出教室门的时候不要拥挤。要有秩序地一个人一个人地走出去,不然大家一齐挤在门口,都卡在那里,想进的进不去,想出的出不来……”

  第14节:讲究效率

  平时养成的好习惯,到了紧要关头,会产生无比的威力。可以说,习惯养成如何可能决定人生的成败。

  善于合作的习惯包括:

  (1)尊重和倾听的习惯

  (2)对别人的帮助心存感激的习惯

  (3)乐于助人

  (4)虚心请教别人

  (5)团结友善

  (6)平等待人

  (7)尊重不同意见

  6.讲究效率

  讲究效率是一项特殊的非智力品质。表现为:

  (1)做事有计划

  当儿童逐步习惯了行动之前做计划,一个神奇的变化就开始了。如果我们耐心地与孩子讨论计划,并使计划趋于可行,那么,孩子也就悄悄地成熟起来。做大事从做小事开始,譬如,每天临睡之前,将第二天穿戴的衣服或使用的东西摆放整齐,就是儿童做事有计划的必要训练之一。

  (2)做事有条理

  做事有条理,不仅是做事有效率的保证,而且会使人养成审美的习惯。据我所知,有许多孩子早晨起床找不到袜子,其他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也常常丢三落四,想不起来弄到哪里去了,这便是做事缺乏计划xìng和条理xìng的坏习惯,如不改变,将给一生带来麻烦。

  (3)按规律做事

  引导孩子计划周密,学会有条理、有理智的生活,都离不开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说,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冲动蛮干乱计划。

  比如,关于睡眠问题,睡眠不足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虽然原因多多,与计划的不科学也有密切关系。

  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当一个人睡眠不足的时候,神经就会很脆弱,各种心理疾病也就会趁虚而入。可见,睡眠对孩子的作用是很大的。

  改变人关于睡眠的观念,有效的办法之一是了解人身体的规律。人体24小时在干什么呢?据报载:

  1点:处于轻微睡眠状态,人很容易醒来,此时特别容易感到疾病的存在。

  2点:除肝脏外,大部分人体器官基本停止工作,肝脏则利用这段空闲时间紧张地工作,首先为人体排除dú素,人体正经受着自身的“大清洗”。如果此时想喝点什么,那么千万不要喝咖啡或茶,特别是酒精类饮料,最好喝一杯水或牛nǎi。

  3点:机体处于休息状态,体力几乎完全丧失,此时的血压、脉搏和呼吸都处于最弱状态。

  4点:呼吸仍然很弱,大脑的供血量最少,机体处于最微弱的循环状态,此时人容易死亡。但此时人的听力很敏锐,极易被微小的动静所惊醒。

  5点:人已经经历了几次梦的过程,如果此时起床就能很快进入精神饱满的状态。

  6点:血压上升,心跳加快,此时机体已经苏醒。

  7点:人体的免疫力特别强,如果此时受到细菌或病dú的感染,人体能够轻易战胜它们。

  8点:机体休息完毕,肝脏已将身体内的dú素排出,这时千万不要喝酒,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9点:兴致升高,痛感减弱,心脏全力工作。

  10点:积极xìng上升,人体处于最佳状态,痛苦烟消云散,热情将一直持续到午后,任何工作都能够胜任,此时喝茶聊天,将虚度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刻。

  11点:心脏有节奏地继续工作,并与我们的心理积极保持一致,此时几乎感觉不到大的工作压力。

  12点:人的全部精力都已被调动起来,此时不应吃大量食物,最好晚一小时吃饭。

  13点:肝脏休息,血液中溶入一些糖原。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感觉到有些疲劳,应适当休息一下。

  14点:精力消退,此时是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个低潮阶段,反应迟缓。

  15点: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特别是嗅觉和味觉(美食家大多选择此时吃饭),之后人体重新走入正轨。

  16点:血液中糖的含量升高,一些医生把这一过程称为“饭后糖尿病”,但这却不是病,兴奋期过后开始衰退。

  17点:效率仍很高,运动员此时应加倍努力训练。

  18点:人的ròu体疼痛感重新减弱,想多运动的愿望上升,心理兴奋渐渐下降。

  19点:血压上升,心理稳定xìng降到最低点,人们很容易激动,常会因一些小事而争吵,此时对过敏症患者来说不太好过,开始头痛。

  第15节:合理消费

  20点:此时人的体重最重,反应出奇地敏捷,司机处于最佳状态,几乎不会出事故。

  21点:精神状态一般,学生和演员非常清楚此时的记忆力特别好,善于记忆白天记不住的课文和大段台词。

  22点:体温开始下降。

  23点: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24点:如果我们在此时休息,那么无论是机体还是大脑都将排除一切干扰,人会很快进入梦乡。

  基于上述根据,父母是否应当引导孩子想一想,该制定一个怎样的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呢?可能有人会说,谁不想充分睡眠?考试升学压力太大了,怎么办?的确,过重的考试升学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要取得好成绩,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方法。同时,你对一次两次考试重视固然不错,要不要对孩子一生负责呢?如果从小养成少睡眠的习惯,再加上不吃早餐等毛病,孩子一生的幸福恐怕就潜藏了危机,这不是智者的选择。

  (4)合理消费

  孩子乱花钱,消费大手大脚,是让许多父母头痛的坏习惯。的确,这种坏习惯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损害人的精神,甚至会形成孩子成长的致命缺陷。

  给孩子自主权,让孩子自觉自愿地学会计划,这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成功之道。

  总之,讲究效率的习惯主要包括:

  人生有规划,做事有计划,善始善终;

  自我管理有条理,勤俭节约;

  每天生活有规律,节省时间,做事不拖拉;

  乐于接受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能;

  合理消费,节省成本等习惯。

  第三件事

  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是不是我们做错了什么?

  这是我们总结的四个常见的家庭学习辅导的误区:

  一是放纵不管,任其潇洒。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顾,只有到了考试、升学时才会注意孩子的学习分数。平时放纵孩子,也放纵自己,在家里经常聚集了很多朋友打麻将,喝酒,大声嚷嚷等。

  二是乱管瞎管,种瓜得豆。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指导方法,只好采用“想当然”的管教方式,比如使用金钱刺激,孩子考试得了高分,就奖励100元,考不好,就体罚等等。

  三是唠叨数落,肆意打骂。父母亲天天无休止地唠叨数落,使用的语言简单,不是“你不要总是贪玩”、“你还不抓紧时间做作业”,就是“你一定要争气,学习搞不好,将来就没有出息”等,孩子天天听着这些不断重复的“废话”,味同嚼蜡,时间一久,不但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形成了把父母的话当耳边风的不良习惯。更为甚者,还会因为“恨铁不成钢”,使用具有“历史xìng特征”的打骂方式。

  四是代替包办,制造“机器”。教育并非制造听话的、为人使用的机器,而是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许多父母认为,指导孩子的学习,就是天天帮助孩子复习功课,天天检查孩子的作业是否正确,替孩子改错,替孩子削铅笔、看课表、收拾书包,甚至看着孩子不会写作文,不会做数学题,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去做。另外,“代替包办”还有一种现象,天下父母从来没有一起开过会,但一定有一句话是完全一致的,这句话就是:“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一切都不用你管。”让孩子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学习机器”,什么也不会,只会按照父母的要求埋头学习,成了地地道道的书呆子。为什么偏偏我们的孩子不爱学?

  我们调查发现,回答“喜欢学习”的小学生占8.4%,初中生10.7%,高中生仅占4.3%。另外,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43.6%的中小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很大。20%把学习压力视为最令自己烦恼的事情。最大的问题在于,大部分独生子女对学习活动本身缺乏兴趣,不能感到快乐,厌学倾向较为普遍。厌学的原因很多,建议父母亲和我们一起来对照检查一下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

  1.是不是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第16节:学习有目标

  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孩子,必定有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一个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孩子,也常常伴随一些不良的习惯。一般来说,具有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有错题集等基本的学习习惯的孩子,学习成绩必定是优秀的:

  (1)学习有目标

  (2)提前预习

  (3)认真听讲

  (4)完成作业

  (5)及时复习

  (6)正确使用学习用具

  (7)规范书写

  (8)积极提问和讨论

  (9)经常阅读

  (10)持之以恒

  以上10个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其核心是主动学习,而主动学习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每个家庭父母的素质不一样,每个家庭子女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因此,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家教模式。但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从60多名全国高考状元的访谈中总结出六条状元父母的家教特点与经验,其中一个秘诀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2.是不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些方面最感兴趣也最擅长,如果没有找到,就不可能爱学!

  按照加德纳教授的分析,智商测验是依据于一元智能的概念,即智能就是解答智商测验试题的能力。智商测验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儿童在学校的成绩,但在预言他走出学校后的实际工作情况时却无能为力。因为智商测试所评量的仅仅是逻辑或逻辑加语言的能力。

  与一元智能的观点相反,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人都至少拥有八种智能,八种独立而又平等的智能,而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不同但都在组合xìng地发挥作用。

  人类有哪八种智能呢?

  一是语言智能,就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表现能力。这种能力在诗人、作家和演说家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二是数学逻辑智能,就是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能力。

  三是空间智能,就是在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运用和cāo作这种模式的能力。水手、工程师、外科医生、雕刻家、画家等都是具有高度发达的空间智能的例子。

  四是音乐智能,从事音乐创作、演奏和其他舞台表演的人,通常在这方面比较突出。

  五是身体运动智能,是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舞蹈家、体育运动员、外科医生、手工艺大师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六是人际关系智能,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教育家、心理医生、宗教领袖、政治家、推销员、经纪人等等具有这方面的长处。

  七是自我认知智能,这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辨别自己的情绪变化、体验自己灵魂活动的能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