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最新章节 >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1 章

  店的日常琐事。

  如果你尝试着从这些角度去看待公司内所发生的问题,那么,终有一天你会变成自己的老板。调整你的心态,为老板、上司设身处地想想,你就会发现如何思索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销售额、创造更高利润的切合点。你也会发现自己对于如何达成这些目标,有源源不绝的灵感。

  让你的热忱及想像力起飞,不要放过荒谬或大胆的天方夜谭式的想法,不要让思想消极的人们阻挠你的创意:“从来没有人这么做过,肯定不行。”

  你不妨从现在的工作开始,去思考如何做得更快、更好、更有效率、成本更低?哪些流程可以简化或合并?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做出更优良的产品?

  几乎每一个公司都有相关的激励制度,去激发员工提出你的设想。你可以通过这种制度,把构想提供给老板。如果你的公司没有这种制度,直接写成文案,jiāo予老板也可以。

  然而,你的努力必须是出于挚诚,不要虚伪做作或逢迎献媚。如果你真心想要帮助公司,不论上司是否立即肯定你,你都能得到很大的满足感。你可以用这一点来考验自己,是否敬业与忠诚。

  同时也要记住,缺乏执行的计划,所有的构想都一文不值。如果你的想法值得一试,就要立刻采取行动。如果你可以自己尝试,就放手去做。或者为老板提供适当的人选,让他去实行。绝对不要让构想成为虚幻的空中楼阁。

  使他人需要你,而不是感激你

  真正的聪明人宁愿人们需要他,而不是让人们感谢他。这种需求心理比世俗的感谢更有价值,因为别人有求于你,便能铭心不忘,而感谢之辞转眼就会忘记。与其让别人对你彬彬有礼,不如让别人对你有依赖之心。一旦别人对你不再有依赖心,也就不会对你毕恭毕敬了。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一位雇佣兵首领拯救了一座城池,使之免于外敌的侵略。城中善良的百姓要如何答谢他呢?多少金钱和荣誉都无法比得上为一座城市的市民争取到自由这样的功绩。

  于是,许多市民想让这名雇佣兵首领担任城邦领主,但是即使如此,他们还是觉得不足以报答他。终于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让我们吊死他,然后封他为我们的守护圣人。”

  事情竟然就这么决定了!

  意大利的卡曼约拉伯爵是所有首领中最勇敢、战功最显赫的一位。他在1442年受雇于威尼斯城,当时威尼斯长年和佛罗lún萨jiāo战,打得难解难分。

  战争结束后的一天,深受市民爱戴的伯爵突然应召前往威尼斯,接受各式各样的豪华款待与荣耀。一天晚上,他应邀至总督府与总督共进晚餐。

  然而在前往赴宴的途中,他发现卫兵领着他向相反的方向走,当他们经过著名的“叹息桥”时,卡曼约拉伯爵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将被送到大牢里……结果他被控以莫须有的罪名,在圣马可广场上被斩首示众。

  有成语叫“兔死狗烹”,其意在于一旦自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就会被取代掉。只有时刻让人需要,你才能在别人心中有不落的地位。因此,在职场中,感激其实是很容易被遗忘的。

  在工作中,你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完善自己,使你变得相对不可替代。如果你的公司离开了你,某个环节将无法顺利运转,那么你又何谈“毕业后就失业”呢。

  历史上很多故事启示人们:维持别人对你的依赖心理,但不要完全满足对方的需求,这种策略甚至可以使君王被你所控制。

  让别人相信失去你可能会给自己招至灾难,他们就不敢冒着危险去尝试,因此,培养你的核心竞争力,使团队成员无法失去你,这才是你的必修要义。

  第38节:选择学习型组织

  能够进入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是毕业求职者的大幸,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处处可以塑造自我、成长自我的学习型组织,可以提供给我们快速成长的必要环境。分辨一个公司是否是学习型组织,可以从企业的管理资料、经营网站、人员素质等方面予以分析。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已越来越不合时宜,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许多在历史上曾名噪一时的大公司相继退出历史舞台。

  因此,研究企业组织如何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延长企业寿命等问题便成为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因此,众多学者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提出了新型的学习型组织的理念。

  学习型组织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学习速度和技能,并通过建立团队成员的共同愿景来发现、尝试和改进组织成员的思维模式,以此来改变成员的行为,这才是最成功的学习型组织。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增强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不能再只靠个别领导者运筹帷幄、指挥全局。出色的企业将是设法使处于不同级别的人员全心投入,并使其成为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

  同时,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具有不断开发与适应变革能力的组织,能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xìng,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并且凭借学习,个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

  微软的成功经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企业界出现了研究和推广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并逐渐席卷全球。美国的杜邦、英特尔、苹果电脑、联邦快递等世界一流企业,都先后建立了学习型组织。美国排名前25名的企业,已有20家企业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模式改造了自己的管理模式。著名的微软公司,其成功的秘诀就是倾心于建立学习型组织。

  微软人有一种敢于否定自我,不断学习提高的精神。当然,在其优点和成绩之后也隐藏着很多弱点,但微软正是在克服弱点和发挥优势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面对市场和技术方面的挑战,微软总是奉行最基本的战略,向未来进军。它拥有出色的总裁和高级管理队伍以及才华过人的雇员,拥有高度有效和一致的竞争策略和组织目标,组织机构灵活,产品开发能力强、效率高。

  知识型企业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拥有一大批具有创造xìng的人才。微软公司能把那些不喜欢大量规则、组织、计划,强烈反对官僚主义的PC程序员们团结在一起,遵循“组建职能jiāo叉专家小组”的策略准则;授权专业部门自己定义他们的工作,招聘并培训新雇员,使工作种类灵活机动,让人们保持独立的思想xìng;专家小组的成员可在工作中学习,从有经验的人那里学习;没有太多的官僚主义规则和干预;没有过时的培训项目;没有职业化的管理人员;更没有耍政治手腕、搞官僚主义的风气。

  经理人员非常精干且平易近人,从而使大多数雇员认为微软是该行业的最佳工作场所。这种团队文化为员工提供了有趣的不断变化的工作及大量学习和决策的机会。

  微软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团队成员学习方式:从合作中学习,与其他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向他人学习,如向顾客学习等;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学习。

  同时,微软还创建了诸如会议、教育和培训、领导议事机制、委员会和工作小组等学习机制以及建立共同愿景、企业文化认同、健全管理制度、重视知识的收集等促进机制和保障机制。

  为了顺应学习型组织的建构要求,人们又提出了学习型个人的理念。学习型个人的基本理念,不仅有助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而且对个人在职场生涯中的创新与发展有所裨益。

  第39节: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

  大部分学生初入社会,做事都是为了雇主而做,你出钱,我出力。但是其实不然,我们可以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你向上发展的基石,就算你以后从事不同行业,你的经验积累也必然会为你带来助力,以不断强化你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如果你很敬业,如果你能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那么无论你从事何种行业都容易成功。

  把信送给加西亚

  当美西战争bào发后,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以此获得与他的合作。但没有人知道加西亚的所在地点,只知道他在古巴丛林里。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于是,这个名叫罗文的人得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信之所以特殊,只是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因为此信除了指定了要送jiāo的人外,再无其他可依据的投寄地点。罗文的脑海中一定也会瞬间浮现一个疑问:“他在什么地方?”但是他没有询问,而是毅然把信装进一个油纸袋里,放在胸口的口袋里,如勇士般默默踏上寻找加西亚的征程。罗文明白,自己的任务便是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是一种“惟一”,其他的一切都是实现这种惟一的过程和方式。

  这是发生在100多年前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把信送给加西亚”。故事的结局是:在3个星期后,加西亚从罗文手中接过了这封信。

  每个企业管理者,在读完这个故事后,都一定会问自己:“我的企业里谁是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谁能这么自动自发?”

  对待自己的职业像对待生命一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教导,而是要加强一种敬业精神。

  所谓敬业就是敬重你的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甚至揉和了使命感和道德感。

  未将敬业意识融入生命的人,即使有再高的学识,成就也会十分有限,因为他们的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他们的潜意识,他们做任何事都会有随便做一做的直接反应,结果不问也就可知了。如果到了中年还是如此,很容易就此蹉跎一生!如果你在工作上能敬业,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那么保证你一辈子受益。

  不为薪水而工作

  刚跨入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份有很高薪水的工作,为此大家可以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知识。

  的确,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挣大钱,但我们都应该时时牢记:“在开始工作的时候,不必太顾虑薪水的多少。而一定要注意工作本身所给予你们的报酬,比如发展你们的技能,增加你们的经验,使你们的人格为人所尊敬等等。”

  雇主所jiāo付的工作可以发展我们的才能,所以,工作本身就是我们人格品xìng的有效训练工具,而企业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学校。有益的工作能够使人思想丰富,智慧增进。一个人只为了薪水去工作,此外更无其他较高的动机,那么他便是不忠实的。其结果最大的受害者正是他自己。他就在日常工作的量与质中欺骗了自己,而这种因欺骗而蒙受的损失,日后即使再怎样地急起直追、振作努力,也是永远不能补偿的。所以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而没有更高尚的目的,实在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许多青年人因为所得的薪水,在他们看来低于自己的应得之数,于是在工作时,故意使工作的量与质恰与雇主所给的薪水之数“两讫”为度,于是将工资袋以外的种种宏大的报酬都抛弃了。他们对于工作故意采取一种躲避不及与愈少愈好的态度。

  在工作过程中,人应该运用自己的机智,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来改进做事的方法。在工作中,要日日求进步,不要落伍,要以富有兴趣的心理状态来做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雇主对你产生特别的关注。

  不要以为你的上级不能看出你的努力、功绩而不把你提拔,哪一位老板不是要求高效率的雇员做他的左膀右臂的呢?他肯定会在你值得被提升时,将你提拔晋升,因为这正是他的心愿。毫无疑问,雇主将根据雇员的业绩决定晋升。没有哪一个管理者,不愿意得到一个能干的员工。所以,在工作中努力尽职、一以贯之的人,总会有获得晋升的一天。

  有些薪水很微薄的人,忽然被提升到重要的职位上,这看来似乎很奇妙,其实是因为在拿着微薄薪水的时候,他们就在工作中付出了切实的努力,有一种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获得了充分的经验,这些便是他们忽然获得晋升的原因。

  世界上有好多人专为薪水而工作,他们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创造事业的要素,发展人格的工具,而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工作固然能解决生存问题,但是比生存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潜能,尽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纯洁的事情。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生存,那么生命的价值也未免太低了。

  请你切记:世界上最卑微的人,就是那些只为了薪水而工作的人。

  学会专心和专注

  记得有一则“弈秋授徒”的故事:一代棋圣弈秋,在给两个徒弟授课的过程中,一个徒弟专心致志地听,另一个则幻想着鸿鹄将至。最后,第一个徒弟继弈秋之后成为国手,第二个则一事无成。

  专心是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们的必修课,要学会在一定时间内只针对一个问题去思考。财富、健康、快乐、充实、平安……无论你思考的是什么,把握住你自己的想法,活在当下的这个想法里,专注、凝神。

  保持专心的关键在于拥有清晰的透视力,也就是说,对人生的未来蓝图有着清楚的、明确的影像。如此一来,你才会愿意排除沿路上所有的障碍,专注于工作,直到实现目标为止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