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早慧成才的奥秘最新章节 > 早慧成才的奥秘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0 章

  晓得,她的爸爸在1942年指挥部队与日本鬼子作战中牺牲了,妈妈又不在身边,多可怜。我们首先照顾她才是,怎么能挑挑拣拣呢!遇事先人后己,互敬互让,才光荣哩!”

  彭刚听了叔叔这番话,小脸很快露出了笑容,收下了雨衣。

  一切美德都是由于放弃自我而成的。

  纪德

  最高的道德,便是为旁人着想。

  雨果

  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为人民谋利益。

  德莱赛

  你为别人点燃了火把,你自己也获得了光明。

  你把别人渡过了河,你自己也到了彼岸。

  格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登上报刊的训子篇

  吴祖光教子的故事

  科学家吴祖光的儿子欢欢渐渐长大了。他给父亲带来了欢乐,但也带来不少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次,欢欢骑爸爸的自行车出去,把车铃丢了。没过几天,欢欢像变魔术似的,又弄了个车铃安在爸爸的自行车上,并告诉爸爸:“车铃找到了。”吴祖光仔细一看,根本不是原来的车铃。不用说,这是他偷了别人的车铃。吴祖光严厉地责备了他。欢欢不服气,还反驳道:“人家能偷我的,我就不能偷别人的?反正一个对一个,不赔也不赚。”吴祖光听后,气得浑身发抖,厉声说:“不行!你得把车铃送回去!”

  儿子偷车铃的事,使父亲彻夜睡不着觉。吴祖光把儿子的表现像过电影一样理了一遍,他觉得:一个车铃是不值多少钱,但是,儿子认为别人能偷他的,他就可以偷别人的,这种思想太危险了。于是,吴祖光将儿子的思想进行了概括分析,写了一篇《训于篇》寄给了报社。

  《训子篇》很快在报纸上发表了,欢欢看到自己的问题甚感惭愧。他诚恳地表示:“我错了,心里非常难过。今后我一定痛改前非,不负父望!”

  教育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的债务。

  乔治皮波迪

  三改嫁期

  劳动模范戴伯笃教育女儿从简办婚事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党的好干部戴伯笃的女儿要出嫁了。消息早就传出去,但一直听不到锣鼓声,不少人都在暗中打探出嫁的日期,准备送点礼物。

  戴伯笃知道这件事要处理好不大容易,便把女儿叫来,商量说:“这几年,娶媳fù嫁女儿送礼物的太多,风气很不好。我好歹有个名声,人家眼睛肯定都看着我们。我们应当带个好头。所以我打算:一不要婆家的彩礼,二不要至亲好友的婚礼。勤俭节约,办个清静的婚事好不好?”

  女儿从小在爸爸身边长大,受爸爸教育多年,她表示同意爸爸的意见。

  一般人家结婚总喜欢把婚期选在“五一”、“十一”,或是别的什么节日。这次戴伯笃决定把女儿的婚期选在5月20日,并且再三嘱咐全家:不能把嫁期告诉别人。

  一天,戴伯笃侄女婿从乡下来打探消息,问:“妹妹到底几时结婚?”父亲和女儿同时回答:“还没定下来,你先回去吧,到时候少不了你们的喜糖。”

  说来也巧,侄女婿打探不出个确切日期,就信口说了句:“我晓得了,5月20日。是双日,又是喜日。”

  “不是,不是。”父女二人矢口否认。

  送走了侄女婿,戴伯笃马上把全家找来商量,决定把女儿的嫁期改在5月12日。女儿又答应了。

  时间一天天临近了,来老戴家探亲的人也一天天增多。老戴又怕“墙漏风”,于是,再和女儿商量,把嫁期提到5月10日。

  这天,老戴和平时一样,吃了早饭,头戴斗笠,脚穿凉鞋,到四五十里外的西湖村检查棉花种植情况,傍晚才回来。

  真是事不凑巧,他刚坐下,内弟就闯进门来。老戴怕日期声张出去,便说:“有件事情你不要说,你外甥女今晚结婚到婆家去。”

  内弟大吃一惊,连声说:“结婚是一生中最大的喜事。你这样做,冷冷清清,连个捧场、贺喜的都没有,真不像话!”说完,就要去买bào竹。老戴拉住不放,内弟随手拿出50元钱,jiāo给外甥女说:“这是我做舅舅的一点心意,要是不收下,从今以后,我不再进你家的门。”

  说话间,老戴的老伴把饭菜端上饭桌。老戴把内弟拉到桌前,坦诚地说:“利用嫁女儿搞请客送礼,不仅影响不好,对子女也是有害的。我是共产党的干部,如果也搞这一套,就会降低党的威信,也败坏家风。”

  内弟说:“你这样做,外甥女也不会答应的。”

  老戴哈哈笑道:“女儿知道,我这样做正是为了爱护她,她怎么不高兴呢?”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

  廉洁奉公

  廉洁奉公是一个人高贵品质的表现,也是成才者诸多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你要教育你的子女成才,切不可忽视对子女的廉洁奉公的品质教育。

  在此,我们摘编了一些廉洁奉公的典型事例,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读者可以从中悟出“廉洁奉公”的重要含意,以便加强对你的子女的教育。

  法律是为天下所有人制定的

  朱元璋下令斩女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的第三个女儿安庆公主,嫁给了一个叫欧阳lún的人。婚后,朱元璋封欧阳lún为驸马都尉。当了驸马都尉的欧阳lún,依仗自己的特殊地位,头脑开始发涨起来。

  明代,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资,主要用来与西域人jiāo换马匹、绫罗等重要物资。如有人贩运私茶出境,不治死罪,也得判重刑。一次,欧阳lún奉命出使四川、陕西等地,他沿途敲诈勒索,用低价强行买了50车茶叶,让管家周保带着车队,浩浩dàngdàng向西北进发,准备私运出境。车队行至兰县河桥,巡检官一看是茶叶,坚决不让过桥。欧阳他见河检官挡路,火冒三丈,令周保把巡检狠狠打了一顿。巡检不服,上书朱元璋,揭发了欧阳lún的所作所为。朱元璋为之大怒。他一面下令没收茶货,一面办理欧阳他案卷,准备斩首。

  女儿安庆公主听说要杀欧阳lún,顿时泪如雨下。她跑到父亲面前求饶说:“念女儿的情面,免他一死吧。”

  朱元璋怒道:“我平时对你说过多次,一个人要紧的是遵纪守法,修身养xìng,心正则万事皆全。平时,你不好好劝教欧阳lún,已经错了,今天还要帮他说情,岂不错上加错!我订的法律是为天下所有人的,对自己的女儿、亲戚也不例外!”

  安庆公主被父亲狠狠批评了一通,再也不敢求情了。随即,朱元璋下令将女婿欧阳lún杀了。

  明智之举

  明太祖表彰王轸之父善教其子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书表彰王轸的父亲“善教其子”,希望借助家庭教育改变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

  王轸,浙江嘉兴人,中举后被派往平凉(在今甘肃省)任职。在他离家赴任途中,他的父亲给他写了一封家信,jiāo给了正在浙西巡察的御史管勾(官名)宇文桂,请宇文桂转至王轸。恰在此时,宇文桂因事被朝廷逮问,其所藏百书亦全被没收。明太祖朱元璋对这批信件很重视亲自审查,遂发现了其中王轸的家书。

  王轸之父除了在家信中叙述家中的近况外,特别谆谆告诫王轸说:“居官最重要的是廉洁自守,切不可追求物质享受,贪图荣华富贵。治理百姓常怀仁慈之心,报效国家牢记忠勤为本。待人应谦敬,学业更须奋勉努力。闲暇时,可多浏览群经,自然邪念无从滋生。更须熟读法典,自然行为不逾规矩。饮酒要有节制,干犯法纪之事绝不可为。”此外,信中还嘱咐王轸得便可买子(yào材)一二枚,川椒一二斤寄回家来。但不要忘了纳税。至于其他东西则家中一概不缺,不用王轸费心惦记。

  朱元璋见到这封信,立即给王轸的父亲颁赐诏书,表彰说:“从宇文桂那里搜获得百封书信,都是浙西的官吏士绅写给明太祖的颂扬之词,有的甚至是求他提携升迁。惟独王轸之父的书信,其内容都是慈父教子以忠义之道,实在难能可贵。”诏书中还命赐予王轸之父白金百两、附子五枚、川椒五斤、绢十匹,并豁免其家全部徭役,以表彰其贤。

  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

  máo zé dōng教子的故事

  1927年,máo zé dōng(1893-1976)为组织秋收起义而离开家乡,那时他的儿子毛岸英只有5岁。

  三年后,杨开慧同志不幸被guó mín dǎng逮捕,8岁的岸英也被带入了监狱。不久,杨开慧被杀,毛岸英被折磨得骨瘦如柴放出监狱。出狱后的毛岸英像“三毛”一样在上海街头到处流浪。不同的是,他没有偷过东西,没有当过人家的“干儿子”。

  1936年,上海地下党组织找到毛岸英,设法把他送到了苏联学习。后来,máo zé dōng同志听说儿子学习认真,进步很快,甚为高兴。他专门给儿子写了一封信,鼓励他的进取精神,建议他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学习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máo zé dōng同志不希望孩子有依赖父母的思想。他对岸英兄弟说: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的努力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做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

  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18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很高兴的。可是máo zé dōng同志并没有把岸英留在身边。他对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

  按着父亲的意见,毛岸英带上小米、菜种和行李,来到了吴家枣园。在这里,他住在农民家里,和农民一起吃饭,一起劳动,学会了许多农活。回延安的时候,máo zé dōng见到岸英高兴地说:“白胖子变成黑胖子了,身体结实了。”他一握岸英结满老茧的双手,又说:“你的学习成绩不错嘛!不过,今后还得继续锻炼。”

  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即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

  高尔基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陶铸

  经验是真知与灼见之母,因而它的一切举止都是明智而又坚定的。

  欧文

  观察和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冈察洛夫

  不能按人情办事

  máo zé dōng严于律己的故事

  1950年冬季的一天,韶山乡的农民正忙着往地里送肥,只见两个小青年骑着一头枣红色大马,从远处走来。好奇的人们走近一看,啊,原来是岸英和岸青。消息像chā了翅膀,一下子传到了各家各户。有的问,他们回来做什么?岸英和岸青回答:是受父亲máo zé dōng的嘱托,回家转达他对土改的意见的。

  原来,这年的冬天,韶山乡的土地改革已到了划分阶级成分的阶段。该给máo zé dōng同志家划什么成分呢?负责土改的农会主席兼乡长黄秋同志有些为难:要是按原有财产,应划富农;若把一个革命家庭划为富农又于心不安。

  想来想去,黄秋最后给máo zé dōng写了一封信,说家乡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您的关怀下,土改已进入划成分、分田地的阶段了。韶山每人平均九分三厘田,不知您老家有几口人分田?特向您汇报,请指示。

  máo zé dōng收到信后,他首先把家庭情况向岸英和岸青详细地说了一遍,然后,让儿子把自家的情况和党的土改政策加以对照,看看该划什么成分,应当怎么办。岸英和岸青也感到为难,这时máo zé dōng说:土改政策是党的政策,咱家的情况和一个普通人家的情况一样,应照政策办,不能按人情办。最后,他考虑了三点意见,说给孩子听:一、家里的所有财产分给农民;二、成分应当划为富农,并付三百元作为退押金;三、支持人民政府照政策办事,不询私情。岸英和岸青看到爸爸如此大公无私,极为感动。

  这次,máo zé dōng没有给家乡人写信,他派岸英和岸青亲自回家一趟,一来传达他的意见不会走样,二来可以让孩子们见见世面,受受教育。回到家,岸英和岸青转达了父亲的意见后,乡亲们深受教育,更加敬佩这位家乡伟人。

  公生明,廉生威。

  李煜

  人有了大目标才会自然而然地伟大起来。

  席勒

  爸爸的车,你不能坐

  张闻天严格管教子女的故事

  张闻天有一个儿子叫虹生。

  在战火粉飞的年代里,虹生长期生活在保育院,直到1948年东北解放了,8岁的虹生才到了父母身边。多年不见儿子的张闻天,身边添了个“小灵通”,非常高兴,一有工夫爷俩就谈论这谈论那,可谓“父子情深”。但是,张闻天对孩子没有丝毫的溺爱。

  当时,张闻天家住在沈阳。虹生见到爸爸出门总是坐着小汽车,很好奇,总想坐一坐看看是个什么滋味,可总得不到允许。一次,车子刚开到家门口,虹生灵机一动,趁爸爸还没上车,便偷偷地钻进车子里。张闻天上车以后,突然发现儿子坐在车上,便和蔼地说:“虹生,这是爸爸外出开会坐的车子,你不能坐,好乖乖,快下去,不然爸爸开会要迟到的。”无论爸爸怎么说,平时一贯听话的虹生,这次赖在车上就是不动。

  张闻天见一时劝不了儿子,心里十分恼火。但是他没有打骂虹生,只是自己下了车,步行去开会。虹生望着爸爸的背影,觉得没趣,便乖乖地爬出了汽车。

  从此,虹生再也不闹着坐爸爸的汽车了。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长短。

  于谦

  考不上学就做工嘛

  驻外大使许建国严格教子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