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怎样帮助孩子考大学最新章节 > 怎样帮助孩子考大学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7 章

  一般的工薪家庭都能承受。真是这样吗?

  让我们来仔细地算笔账。一般工薪家庭里,假如夫妻每人每月都有两、三千元的固定收入,一年的总收入也就是六万元左右。的确,够得上给出国的孩子jiāo学费了,但难道大人在国内就不需要消费吗?万一遇到突发事件怎么办?

  所以,假如有些以赚钱为目的的“黑中介”打出口号称“工薪家庭都能供孩子出国留学”,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不能盲目轻信。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切合实际。

  第二,孩子的外语基础。出国留学首先要过语言关。孩子在国内学习时,再聪明、再有悟xìng,如果对所去国家的语言一点不会或会得很少,就很难适应留学生活,更谈不上听课学习了。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该首先帮孩子在国内选择一家语言学校,以出国学习和生活为目标,有针对xìng地接受专业语言训练。

  有的家长一旦看到孩子高考失利,就急于联络中介机构,想赶在当年9月让孩子去国外入学。“越早越好、越快越好”其实是一个误区,紧迫的时间容不得孩子做足思想准备,语言水平也相差甚远。出国以后,“又聋又瞎”,不要说学习,可能连日常生活都应付不了。

  第三,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辨别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的孩子我认为暂时不宜出国。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料理生活的训练和锻炼,在家过惯了“衣食无忧”的日子,长到十七八岁还不会叠被子、不会洗衣服的大有人在。留学的日子里,衣、食、居、行全靠自己解决。如果不能适应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感受不到异国的情趣,反倒增添了没完没了的负担。

  这样的孩子如果有心出国留学,父母不妨对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有意识地加强培养。让他从身边的生活做起,洗衣做饭、购买日常用品、cāo作家用电器、预订机票、找工人修理家居设施、办理各种繁琐手续、与找上门来的推销员打jiāo道……等到孩子能够独立自如地应付这一切,再送他出国,家长就能比较放心了。

  关于孩子自身素质问题还要强调一点,就是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要强。在国内,父母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多少能够了解,还有老师和学校帮助监督、互通消息。而孩子到了国外,除非自己汇报,否则父母不可能了解他的生活轨迹。有些孩子不能明辨是非,自我控制能力又很差,在陌生的环境中可能会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而走上歧途。

  第四,孩子自己要有出国留学的愿望。有些家长一厢情愿地想送孩子出国,认为国外教育体制好,洋文凭比土文凭“含金量”更高,却惟独忘记考虑孩子的意愿。

  有的孩子喜欢国外的环境和独立的生活,愿意出国留学、增加见识,这样正好与家长想法一致。可也有不少孩子不愿去适应陌生的环境,不愿结jiāo语言、文化背景都不同的外国朋友,或者对离家在外的生活感到畏惧。当孩子自己不想出国时,家长不要强行扭转他的意愿,否则就算出国也学不好,甚至可能出现其他预想不到的问题。可以再过一段时间,等他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陌生事物有了较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再考虑留学的事。

  第27节:复读生家长怎么办

  复读生家长怎么办

  只要心态调整好,明年定比今年考得好

  我对一批复读生进行过心理健康侧试,结果表明,存在心理问题的复读生占测试总人数的47.1%,其中:

  情绪不稳定者62%

  适应不良者59.5%

  学习压力大者59.1%

  强迫现象者52.1%

  焦虑者49.4%

  心理不平衡者47.4%

  人际关系紧张者43.7%

  敌对者40.9%

  偏执者30.4%

  抑郁者33.6%

  无论与疲于奔命的高三学生相比,还是与初入新环境的大一学生相比,复读生的心理问题都更为严重,主要原因就是高考失利造成的打击和伤害。

  据我考察,高考成功取决于实力加心态,是考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高考失利或落榜总体来说也是这两方面的原因。

  我的研究表明,复读生高考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解决复读生的心理问题,复读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复读生的心态。因此,复读生要高度重视心态调整,家长、复读学校、社会也要从各方面高度重视复读生的心理问题,根据复读生的具体心理问题帮助复读生驱散心理迷雾,确保复读效果,提高高考成绩。

  1树立信心

  复读生要复读成功、高考成功,首先要闯心理关。信心不仅是高考成功的灵魂,是高考成功的心理支柱,也是复读生成功的精神支柱和心理力量。复读生只要心态调整得好,树立高考成功的信心,一年以后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的。

  第一,复读一年不是高三的重复,是进入了“高四”。这一年,所有的知识点在过去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强化,考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必然会有所长进。

  第二,高考失利时总结经验教训。失败是成功之母,教训将成为成功的财富,考生吸取了经验教训就可以在复读时少走弯路。

  第三,经过一年的复读,考生的心态将比过去成熟。我的研究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从1999年起,连续五年访问了全国高考省级状元300多人,其中有10%左右是复读生。2003年北京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11.7%是往届生。

  在我的另一本书《高考成功实话实说》里,详细地记录了6位复读生对自己走出yīn影、走向成功的回顾。他们都曾经被理想中的大学拒之门外,但又都重新拾起信心,终于在第二年考入了北大、清华,并成为省级高考状元。他们的心路历程和遇到的挑战,能够引起每一个复读生的共鸣,而他们的信心和意志也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2稳定情绪

  复读生有什么心思和顾虑,都不要憋在心里,越憋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事情是客观存在的,必须想办法去解决,怎么解决呢?我认为把心事说出来就是自我调整心态成功的一半。

  无论对老师、对朋友、还是对父母,只要说出来,就会得到亲朋好友的同情、关心与支持,会得到社会支持,对稳定情绪,找回信心大有好处。

  在复读这一年,经常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对稳定情绪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第28节:越憋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3制订生活作息时间表

  有不少复读生整天精神恍惚、生活没有规律,白白浪费了不少宝贵时间。因此,要想以一种饱满的情绪进入状态,就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制订一个生活规律实践表,既切合实际,又利于坚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节律化,提高学习效率。

  4每天基本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复读生每天上课时要专心听讲,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复读生误认为这些题老师都已经讲过,不用再听。其实讲过的未必消化了,未必理解了,未必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老师的讲解,你会深化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并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些复读生认为:在上一年里,我做过的题已经太多了,现在再听老师讲讲就过去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一方面,考生需要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学会运用知识。课后作业就是帮助考生检验、巩固和运用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

  所以,复读生每天要将学校留的作业基本完成,这样日积月累就会逐渐获得充实感和力量感。学习实力是高考成功的硬件,硬件越来越强,当然会越来越有信心,情绪也会越来越稳定,心态也就越来越好。

  5挺胸抬头走路

  人的内心体验与行动是一致的。人在有信心、情绪好时就会挺胸抬头,走路很有精神。人在缺乏信心、沮丧时也会低头耷脑、步履拖沓。

  所以,复读生明白了这个原理,就应该时刻告诉自己:走路挺胸抬头,步伐坚定有力,速度稍快。经常这样做,就会给自己良好的正面的心理暗示,增强自己的信心,调整自己的心态。

  6充分利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唤起人的良好情绪。复读期间,可经常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自我暗示:当心情烦躁时,默念平静、平静、平静;当心灰意懒时,默念我行、我行、我行;当心理紧张时,默念放松、放松、放松……

  这样,对消除不良心态是有作用的。

  第29节:怎样帮助复读生调整心态

  家长怎样帮助复读生调整心态

  家长最了解孩子的xìng格和心态变化,又是孩子最亲密的人,最容易以言行影响到孩子。因此,帮助复读生调整好心态是家长责无旁贷的任务。

  1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人和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家长和孩子在人格上就是平等的,孩子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人格,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这是家长和孩子沟通时最基本的心理前提条件。

  有些家长抱着这样的观点:“我是你老子,我有教育你的权力,你就应该听我的,你不能和我平等,不能没大没小。”这样不对,对孩子极不公正。

  孩子高考落榜进入复读,大人不能欺侮孩子,不能给孩子心理压力,不能给孩子加码:

  “你就应该给我考好!”

  “你就得明年给我考上XX大学!”

  “你就应该给我考500分!”

  孩子不是为家长而高考,而是为他自己。家长这种指令xìng的规定,对他不仅人格上不尊重,还会误导他对自己不负责任。

  还有的家长习惯于威胁孩子:

  “明年再考不好可小心点!”

  “想想你的下场是什么!”

  这些话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更坏的影响是让孩子对原本最亲的父母产生畏惧感和不信任感。

  家长只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也会把心里话说给家长听。在复读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意见和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由于大家的经历、处境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些都没有关系。关键在于大家要善于jiāo流意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当然,家长尊重孩子的人格,也不要忽视对孩子的指点和必要时的一些批评。

  2营造家庭宽松、和睦、温馨的气氛

  孩子在复读期间,父母更要努力使家庭中充满温馨,关怀的气氛,使孩子得到心理安慰。家庭成员对孩子多一分微笑,少一分叹息,孩子对自己就多一分自强不息,少一分自暴自弃。

  3给复读生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否安静对学生的心态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复读生,由于高考的失利,心里不太安宁,甚至有些烦躁。因此,复读生的家长更要注意为孩子创造一个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让他安心学习。

  第一,尽量减少会客。孩子处于复读期间,一般不大愿意见客人。因为有的客人不一定知道他落榜的事,可能见了面会提出“上哪个大学了”一类的问题,勾起孩子的黯淡回忆。所以,孩子通常会回避家里来的客人,弄得气氛非常尴尬。在孩子复读期间,特别是9月到12月,家长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在家里会客。如果必须与人约见,不妨找一个外面的场所。

  第二,电话里长话短说。家长和亲朋好友通电话,尽量有什么事说什么事,不要拉家常。有时候聊得时间一长,情绪越来越高,声音也越来越大,自己还意识不到。别忘了孩子需要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

  第三,电视音量放低。家长晚上看电视的时间不要太长,不要让房间里整整一个晚上都吵吵闹闹的。就算是新闻联播,也可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不要说那些他喜欢看的电视剧和电影了。另外,电视的音量也要尽可能地调低,让孩子在自己的房间听不到为宜。

  4不要帮倒忙

  孩子在复读期间,看什么书买什么书由他本人决定,如果孩子有时比较忙,委托家长帮着买一些辅导材料,家长就按照他的要求买,不要自作主张。

  复读学校会发一些教材,老师也会建议孩子买一些质量好的、针对xìng强的参考书和题集。有的家长一片好心,想为孩子的学习出点力,到书店里给孩子买参考书,实际上却打乱了孩子的学习计划,与学校的教学布置相冲突。

  好的复读学校都有一套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步骤,让孩子跟着学校老师的进度向前走就可以了,家长不要好心帮倒忙。

  第30节:复读学校的重要任务

  复读学校怎么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复读的考生每一个白天的时间都将在复读学校中度过,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心理表现老师都应该很了解。因此,老师如何做好复读生的心理调节工作,是复读学校的重要任务。

  1.切实重视心理教育

  考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高考成功的基础,是“硬件”。考生进入复读学校,就是通过“高四”这一年,进一步扩充、强化自己的硬件水平,打牢基础。

  考生的心态状况则是高考成功的“软件”,具有调整的功能。它的好于不好,对于“硬件”能否正常发挥,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复读学校的老师不仅要为学生的“硬件”负责,更要为“软件”负责。在灌输知识的同时进行心理教育,使学生乐于接受知识,乐于接受挑战。

  在有的复读学校里,老师只管讲课,讲完课就完成任务,他们很少与学生jiāo流,也不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的老师带出的学生,在学习上不会有太大收效,实力很难提高。

  2配有专职的班主任老师

  复读班的班主任老师工作重点就是心理教育。复读班的生源来自各个学校,水平和经历都不尽相同,既要解决普遍的心理问题,又不能忽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