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下册最新章节 >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下册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50 章

  总量、工业能力、技术基础和市场规模略强于美国。欧元诞生不到一年的时间,欧洲各国间的对外贸易都改由欧元结算,欧元在世界各国央行储备资产中的比例上升到20%。欧元在启动初期的10天内就对美元升值了近19%,与美元的汇率则达到1∶1.1806,美元地位受到直接的威胁。

  在经济上,美国最大的威胁是欧元。在军事上,美国的对手是俄罗斯。美国的如意算盘是,让欧盟与俄罗斯两强相争,形成欧洲内部的动dàng,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欧元启动不到3个月,美国以北约的名义挑动科索沃战争,引起欧盟与俄罗斯的对抗,借以敲打欧元。科索沃位处欧洲腹地,美国进行科索沃战争对欧洲的安全局势造成威胁,由此阻吓了国际资本流向欧洲。战争让投资者失去对欧元的信心,美元却变成了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美国人成功击溃欧元。从1999年3月开始,欧元大跌,跌幅达到30%,到2000年10月,欧元对美元汇率降到1∶0.8226。欧元一直到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与“9.11”事件之后才得以绝处逢生。

  欧盟一直致力于将中东石油经济整合进欧盟经济中,并以欧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毕竟欧盟与中东的贸易规模比美国的大得多。2005年7月,沙特阿拉伯货币政策署副署长公开宣称,今后将建立由6个石油产出国共同组建的共同货币——阿拉伯第纳尔,该货币将与欧元挂钩。2006年,伊朗成立石油jiāo易所,以欧元作为该jiāo易所定价和jiāo易货币单位。2009年9月,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宣布,伊朗将使用欧元取代美元成为外汇储备货币。伊朗中央银行调整了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大幅减少了美元资产。

  2007年7月,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美元地位一落千丈。2002年1月1日,欧元兑换美元的汇率为1∶0.8594美元,到2008年3月27日则上升为1∶1.5798。美元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已从1999年3月的71.1%降到2007年年底的63.81%,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上升到26.5%以上。人们对美元的信心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如果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中国都抛弃美元,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将土崩瓦解,美国将失去霸权并变成像拉丁美洲一样在外债中挣扎的二流国家,美国金融与工业寡头精英呼风唤雨、纵横江湖的风光将永久xìng丧失。

  为了美元的地位和美国的利益,美国只有牺牲与自己同文同种的亲密伙伴欧盟。美国的突破口是中东阿联酋的迪拜。阿联酋由7个酋长国组成,其中第二大酋长国是迪拜酋长国。2009年11月25日,迪拜酋长国宣布,为重组其最大的企业实体迪拜世界(其金融顾问是罗斯柴尔德公司),将外债偿还延迟6个月。当时,欧元屡创佳绩,美元持续疲软,欧元对美元汇率为1∶1.51,各国央行纷纷抛售美元,欧元对美元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迪拜融资的主要来源是欧洲。迪拜危机引起欧元抛售狂潮。投资者抛出欧元买入美元,美元上涨,欧元下跌。欧洲股市也随之遭受重挫,跌幅超过3%以上。

  随后,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频频遭到美国金融寡头控制的国际金融评级机构的暗算,欧元储备地位遭遇严峻挑战,美元则一路飙升。与此同时,英美政治界、媒体与学术界齐声唱衰欧元。欧债危机开始风起云涌,欧元持续大跌,而美元却大涨。

  为了刺激美国经济,美国财政部发行巨额国债,2010年发行的规模达1.85万亿美元。与此同时,美联储采用低利率政策,扩张信用,对外贬值美元,以达到扭转逆差、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的目的。

  欧元被攻击后,很多拥有大量欧元储备的国家和欧元投资者大肆抛售欧元,增持美元。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因欧元贬值而大幅缩水。美国的金融投机狙击手趁机再对这些国家进行金融攻击,造成资本外逃的局面。这些资金只能流入美国,帮助美国完成国债发行与产业建设。如果不事先打击欧元,即便在这些国家引起金融危机,资本外逃的方向也可能是欧盟,不一定可以达到美国的目的。此外,美国还通过贸易保护与汇率cāo纵的双管齐下,配合华尔街投机资本对其他国家的金融攻击,迫使很多国家经济硬着陆,使这些国家的各种优质金融资产(包括房地产)与资源廉价让华尔街投机资本抄底收购(不是以当地货币计算的低价,而是指以美元或其他国家货币计算的低价),最终将美国的金融与经济危机转移到其他国家,让全世界人民为美国金融与工业寡头埋单。而这些策略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保持美元独霸天下的地位,只要维护住了这种地位,美国的一切经济问题都可以转嫁到其他国家。

  普京大帝与俄罗斯的觉醒

  2000年,克格勃出身的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成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权力jiāo接中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签署了对叶利钦家族的特赦令,赦免叶利钦家族的腐败行为。

  普京接管的俄罗斯是一个已经近乎破产的国家:金融彻底崩溃,卢布几乎已变成废纸;日本趁机以巨额投资引诱俄罗斯放弃北方四岛,西方国家以能否加入WTO要挟俄罗斯开放资源;西方国家在车臣问题上威胁俄罗斯不准以武力实现国家统一;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独立价值观正在被美国精英及其在俄罗斯的代理人摧毁(美国中情局的研究表明,金钱并不能收买一切,必须对代理人洗脑,让代理人自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对自己的国家与民族是有利的,在道德上占据制高点,这样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损害本国人民的利益)。

  来自社会中下层的普京,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精神。他一上台,就向搞垮俄罗斯的金融寡头们发出严重警告:“我奉劝那些人最好还是先把自己在法国或西班牙地中海沿岸买的宫殿卖掉……他们的钱是哪里来的?”他还奉劝那些用假名字或假文件在海外购置不动产的人,不要和国家开玩笑,不要自以为聪明,俄国家资产委员会将会拿出对付他们的办法。

  刚开始,人们都以为普京斗不过那些寡头。但在普金的运筹帷幄下,那些呼风唤雨、左右政局的犹太金融寡头被一一清除。首先遭到打击的是金融媒体大亨古辛斯基和媒体汽车大亨别列佐夫斯基,他们被迫逃亡国外。紧接着,石油大亨阿列克斯普若夫、工矿业大亨波塔宁被起诉。2003年,政府以经济罪名逮捕了试图干预议会选举的大富豪霍多尔科夫斯基,2005年将其判刑。

  普京深知媒体和舆论的重要xìng。苏联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媒体和舆论对苏联的妖魔化。普京曾说过:“在苏联时期我国拥有的一切就不值得我们回忆了吗?我们把杜纳耶夫斯基、肖洛霍夫、肖斯塔科维奇、科罗廖夫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成就置于何地?我们把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的飞行置于何地?把鲁缅采夫、苏沃洛夫、库图佐夫时期以来俄国军队所取得的辉煌胜利置于何地?1945年春天的伟大胜利又该怎么解释?……红旗是我国人民在伟大卫国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旗帜。”

  2001年,俄罗斯颁布了《大众传媒法》,规定外资在俄传媒机构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2002年,普京签署总统令,取消了叶利钦于1991年给予美国“自由欧洲”电台在俄罗斯境内活动的各种特权。2000年,俄罗斯政府对别列佐夫斯基控制的公共电视台增股达51%;国家控股的俄天然气公司利用债权控制了桥集团的独立电视台。2001年,国有鲁克石油公司对属于别列佐夫斯基的TB-6电视台提出经济诉讼,迫使其倒闭。目前,俄罗斯政府已控制了3家最大的电视台、70%的广播电视和80%的报纸。

  其实,国企效率并不比私企低。1922年苏联工业产值的只占全世界的1%,而到1972年达到了20%,而今天俄罗斯又下降到了不到1.5%。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的国企效率也比私企要强,其中西德国企的劳动生产率是私企的1.34倍,法国为1.30倍,意大利为1.21倍,英国为1.91倍。

  普京仅同意对非战略xìng的国有中小型企业进行私有化改制,而将大量重要的私有化的企业再次国有化。2004年8月4日,普京签署了“关于确定国有战略企业和战略股份公司名单”的命令,包括514家国有战略企业和549家战略股份公司,并明确规定政府无权对这些战略企业实行私有化。战略企业是指其产品和服务对国防、国家安全和保障公民精神、健康和合法权益有着战略意义的企业。战略企业涉及石油、天然气、运输、电力、对外贸易、银行、渔业、钢铁制造业等领域。其中国防企业占到了80%,有“米格”和“苏霍伊”飞机制造厂等著名企业;还有能源、jiāo通运输等企业,如“天然气工业公司”、“石油运输公司”、“俄罗斯石油”、“俄罗斯铁路”、“统一电力系统”、“对外贸易银行”等。

  俄罗斯的社会上层存在一批阿郎若德式(指那些虽讲着俄语,以俄式思维解读事物,在俄罗斯文化熏陶下成长,却最终强烈地厌恶着俄罗斯的一切,并否认自己是俄罗斯人)的人物。他们亲西方,出卖俄罗斯的国家利益。2007年11月21日,普京在莫斯科的一场集会上说:“国内外的反对者想把俄罗斯搞坏。那些反对我们的人想看到一个贫弱的国家。他们想要一个无组织、无秩序、分裂的社会,以便他们在背后搞肮脏勾当。在这个国家,有些人像走狗一样向外国使馆乞食,指望得到外国基金会和政府的支持,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人。他们从西方专家那里学了两招,又在邻国接受了训练,现在他们要上街yóu xing了,又想要煽风点火和进行挑衅。一旦这些先生重新掌权,他们将再次欺骗民众,中饱私囊。他们想复辟建立在贪污和谎言基础上的寡头政治。”

  俄罗斯再也不会像叶利钦时代一样被美国人胁迫了。2008年8月,俄罗斯政府非常强硬地宣布,将退出与本国利益相抵触的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签署的协议。普京表示,俄罗斯加入WTO在某些经济领域将会承担沉重的负担,与俄罗斯的利益相冲突。俄罗斯要走的是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为了抵御美国对俄罗斯的军事包围与遏制,普京将重振俄罗斯军事工业雄风作为第一要务。2010年12月,普京宣布,将在今后10年投入20万亿卢布,相当于6500亿美元的军费,来实现俄罗斯军队的现代化。

  尽管普京因手段强硬,做事雷厉风行,而被誉之为新一代沙皇——普京大帝,但俄罗斯重新崛起的道路将会非常坎坷。苏联刚解体时,俄罗斯的外债仅649亿美元。到了普京时代,俄罗斯外债一度曾高达5600亿美元。截至2010年7月1日,俄罗斯外债总额为4167亿美元,远超过苏联时期的债务。

  普京不仅未能将俄罗斯寡头彻底打压下去,反而无法遏制贫富分化与财富集中的势头。2009年,俄罗斯收入水平大致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但老百姓的收入与生活水平还不如苏联时期。与此同时,寡头的实力却越来越强。2005年,有44人总资产超过10亿美元,有5人达到100亿美元以上。2006年,个人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翁增加到61人,100亿美元以上的则增加到10人。现在,莫斯科的超级富豪数量名列世界第二。

  俄罗斯大面积腐败的情况让苏联时期的政府自愧弗如。现在的俄罗斯政府自上而下几乎没有不收受贿赂的官员,公职人员的敲诈勒索更是家常便饭。卖官鬻爵已经变得制度化,购买一个政府的高级职位,需要15万到100万美元不等。2005年,腐败经济的规模达到3160亿美元,几乎是俄罗斯GDP的一半左右。

  俄罗斯已从一个工业强国变成了资源出口国。俄罗斯共产党总书记久加诺夫就这样评价俄罗斯:“在苏联集团瓦解以及世界被重新瓜分后开始的这场大范围冒险xìng‘游戏’中,每一个国家实际上都被赋予了各自的角色定位:一些国家成为金融中心,另一些国家成为拥有廉价劳动力的‘装配工厂’,第三种国家——其中也包括俄罗斯——则担负起资源供应者实质上是资源附庸的角色,这些国家根本不能指望把大力发展生产与科技基地作为依靠。”

  俄罗斯的民族产业也无好转的趋势,仍处于严重衰退之中。2009年,俄罗斯年产汽车不足70万辆,还不如奇瑞一家公司的汽车产量。以工业基础的机床制造业来看,仅在2009年,金属切割机床的生产就下降了66.2%,进口依赖目前已经超过90%。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如机器制造业、冶金业、机电工业、jiāo通运输业、轻工业和农业等,俄罗斯都处于落后状态,有些甚至处于严重危机之中。俄罗斯基础设施大都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目前已严重老化,需要大量资金来进行更新。

  能源和原材料出口成了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是俄罗斯经济的命脉。俄罗斯经济复兴有60%是因为石油价格的上涨。2004年俄罗斯80%的出口来自燃料能源综合产品,俄国内生产总值的1/4由石油、天然气收入构成。2005年俄国石油出口2.51亿吨,出口收入900亿美元。占国内总出口额的1/3左右。石油收入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54%,外汇收入的45%来自能源。普京也曾警告说:“俄国赚钱的产业依旧是石油、天然气和各类金属,我们正在坐吃山空,耗蚀国家资源,长此以往,国家终不免沦入政治和经济停滞的窘境。俄国的经济结构若不求更新、现代化,俄罗斯的经济终将是靠不住的。”但无论如何,从目前来看,石油与天然气对俄罗斯国运有着决定xìng的作用。

  奥林匹斯地狱与格鲁吉亚,石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