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嫡女侧妃要上位最新章节 > 嫡女侧妃要上位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0 章

  为她着想,能够成为纪家的女儿,明珠觉得真是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她暖暖地笑了,“阿娘,你们待女儿真好!”

  “说什么傻话,不对您好对谁好,我和老爷就您一个女儿。”李馥雅拍了拍她的手背,“虽然当初并不看好圣上的这段赐婚,但太子真是一个好男人,对您也专情,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嗯~”明珠笑中含泪,她能嫁给封承瑞,真的很幸福。以后,封承瑞身边会有更多的女人围上来、追逐他,但是只要封承瑞爱她,她的男人,她的家庭,便一定可以守住!

  话分两头。

  书房内,封承瑞正在与岳父下棋。而纪云博兄弟三人则是坐在一旁边品茶边围观。

  封承瑞的棋平稳中暗藏着锋利,杀人于无形,纪沧的棋则和他的人一样耿直,一味地冲冲冲,目标明确,却也暴露得太过明显。

  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即便封承瑞不着痕迹地让了纪沧好几次,纪沧还是输了。

  纪沧摇了摇头,将棋子放下,叹道,“太子棋艺高超,微臣实在不敌!”

  封承瑞却一本正经地哄老丈人,“这是岳父让着孤吧。”

  看破一切的纪云博抿唇笑了笑,“太子殿下您就别谦虚了。”

  封承瑞脸不红心不跳地点了点头,“那咱们还是一同去看明珠吧。”

  从前院书房到明珠的住处不过也就五里路,封承瑞带着纪沧父子四人赏着王府的景色,不一会儿就走完了全程。

  明珠坐月子不能见风,只靠在床头和他们说了会儿话。中午,封承瑞又留了纪家人在王府用午膳,饭后又略坐了一会儿,喝了消食的茶水,才将人送回了纪府。

  半个月后,封承瑞在众臣的见证下,在摆放着大封历代皇帝牌位的皇室祠堂里,正式接过了象征太子身份的金印。紧接着第二天,他就带着明珠和孩子们一同搬进了东宫。

  又是一个半月后,封承瑞给了明珠一个真正的盛大婚礼,十里红妆,鲜花飞舞,他是要告诉世人,他对明珠的看重。也正是在这一天,明珠接过了太子妃的金册,她终于成为了封承瑞明媒正娶的妻。

  俗话说的好,春宵一刻值千金。

  东宫的正院,已经被大红色的绸缎、挂饰布置一新。

  纪明珠坐在床上,突然想起了几年前刚刚进入瑞王府的那一晚。那时候她的心情是忐忑的,不安又紧张,对未来的夫君,对未来的生活,都是迷茫的。然而,封承瑞却一步步给了她安全感,给了她幸福和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现在,她清楚的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肩上就要扛起太子妃这个位子应有的责任,即便不能为封承瑞出谋划策,也要让他后顾无忧。同时,明珠也明白,封承瑞身边只有她一个女人,在外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那些人总会想着各种办法给封承瑞送人。但无论如何,她都不会退让的!

  “在想什么呢?连我进来了都不知道。”封承瑞伸手摸了摸她的脸,低低笑了一声,“已经洗漱过了?”

  明珠这才回过神来,收回思绪,她轻轻“嗯”了一声,“还以为你们会再喝一会儿呢,我就先洗漱了。”

  “他们哪里敢灌我酒...那我也去洗洗”,封承瑞低头亲了亲她的嘴角,“等我回来。”

  “好~”明珠甜甜一笑。

  虽然封承瑞如今已经成了储君,但两人说好了,没有外人的时候,依然如同以前一般称呼,明珠不必叫他太子殿下,他也不必自称‘孤’。在他看来,他并不‘孤’独,有娇妻和爱子爱女在身边,他可不要做什么孤家寡人。

  封承瑞沐浴过后,喝了几口明珠为他倒得茶水,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将人抱上了床,自从龙凤胎在明珠肚子里呆了七个月后,他就没再碰过明珠了,算算也是素了五个多月,这许久没沾到ròu味了,实在想念的紧。再加上,今晚又是他们俩正真意义上的新婚之夜,封承瑞的心情颇有些激动。

  甫一上来便是炽热得令人窒息的热吻,封承瑞的大舌紧紧缠着明珠的小舌头吸允舔舐,恨不得将那柔软香嫩的小舌一口吞到腹中,明珠被他纠缠得喘不过气来,伸出双手抵在他胸口推了推,才让封承瑞微微放缓了攻势。

  封承瑞放过她嘴唇的时候,明珠已经觉得自己的唇有些肿了,那濡湿的舌头又灵活的舔起她的耳廓,滚烫的唇包裹着她白嫩的耳垂吮吻。明珠的耳朵最是敏感,一被他亲吻,她就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令她害羞不已的吟哦,落在封承瑞耳中却是动人心弦的天籁,让他心头的浴火熊熊燃起。

  “啊...阿瑞,相公,你,别,别再亲我的耳朵了,嗯...好痒...”

  封承瑞坏坏地在她耳边呼着热气,问她,“哪里痒?”

  “当然是耳朵啊...”明珠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她明白封承瑞的意思。

  “是么,我怎么觉得不是这里呢?宝儿,你不乖哦...”

  “你...”明珠美目娇嗔地瞪了他一眼,一双小手主动去解封承瑞身上那已是松松垮垮的亵衣,又主动将自己红嫩的小嘴送上去,亲吻他,“阿瑞,抱我...”

  “是,我的娘子,我的乖宝儿...”

  ☆、大结局(1)

  正月过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封城的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起来了,文英帝却偏偏这时染了风寒,一病不起。内里原因,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两年,文英帝自觉面容英俊,体力尚可,还把自己当成是年轻人呢,每日笙歌不断。前两天和丽婕妤在玉清池鸳鸯戏水,一不小心就受了凉,再加上长期下来,身体亏空,只是一个小小的风寒,就让他病倒在床了。

  皇上生病,太子监国。可某些大臣却让封承瑞很是厌烦。

  自打春节之前,便有一些大臣上奏说应为太子充实后院,表面上的意思是只有太子妃一人的话,不合规制,而内里却大有深意。事实上,大部分人不过都是盯上了封承瑞的权势和地位,他们上这道奏折为的不过是自己。

  作为大封国的太子,封承瑞虽然已经有了一妻——太子妃,但他还可以有:两位太子良娣,四位太子良媛,六位承徽,侍妾通房之类的是不计数的。再加上,如无意外,封承瑞就是下任的封国皇帝,那么他的女人也就都成了皇妃。

  在这样巨大的诱惑面前,许多人都忘了封承瑞是一个怎样冷硬而坚毅的人。他们前赴后继地往封承瑞身边送女人,而这样的举动也只会惹他厌烦罢了。

  说来也巧,这一年恰逢三年小选,凡封城内五品以上官员家的女孩子均可参选。封承瑞的意思是陛下生着病,这小选就推了吧,可文英帝却说必须要办,他有心为封承瑞选两个家室不错的太子良娣。

  这可给了那些想嫁给太子的人家一个敲门的机会。只是太子东宫的大门是那么好进的吗?

  如今的皇后乃是太子的亲娘,从前的惠贵妃赵琼音。皇后表面上虽然接过了这项小选的任务,但却把事儿派给了淑妃和德妃去办,而自己每天在文英帝面前侍疾,刷存在感。

  她对于文英帝的想法心知肚明,但并不能认同。如今封承瑞面临的境况和文英帝年轻时完全不同,瑞儿自己既有能力,又有皇帝的支持,并不需要靠什么家室雄厚的妻妾。且儿孙自有儿孙福,她年轻时不能完成的梦想,如果能在儿子身上看到了,她也会觉得很高兴的。

  今年的小选参选人数共有八十人,为期十天。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留下三十人等待殿选。在殿选前,文英帝的身体也终于好了起来,看来他是一定要亲眼过目,才能放心。

  早先文英帝为封承瑞看好的三位太子妃候选人,最佳的两位都已经被许了人家,另一位却来参加了小选,她就是三朝元老于太傅的重孙女于采薇。

  于太傅于正乃是先皇的得力臣子,后来还是王爷的文英帝得到了他的赏识和支持,在先皇面前为文英帝说过一些好话。文英帝登基后,感念他的恩情,加封他为一品太傅,后来他虽然因身体不好又上了年纪而辞了官,但太傅的虚弦还是在的,这是为表明他的功绩与崇高身份。

  于正的四个儿子却似乎没有遗传到他的睿智与圆滑,四人学识不错,但在官场的表现只是平平,最高的也不过做了个没什么实权的三品太常寺卿,但面子上很体面,主管皇室各种祭祀之事,这也是文英帝看在于正的面子上才给的官职。

  眼看着于家人是一代不如一代,即便于太傅桃李满天下,但自家人却是没什么大的建树。于正的孙子们开始动起了小心思,他们家的嫡长女于采薇近两年在封城已有了第一才女的美名,就连于太傅也常说这个重孙女像他,聪慧好学,为人处世、胆识谋略都不输男子。且此女的长相又是一等一的美人,这样的女孩子若是能嫁给太子,想必也会得到宠爱吧。

  怀着这样的心思,于家人越过于太傅,悄悄与宫里的某位高位妃嫔联系了一下,这位妃子看在母家与于家有着姻亲关系的面子上,就给皇上吹了吹枕边风,巧的是,文英帝对此女早有印象。

  原来,前年于正的八十大寿,文英帝曾微服登门贺喜,以示隆恩。他在于家恰巧见到了于正最喜爱的重孙女于采薇,此女不仅才学过人,还颇有谋略,涉猎甚广,文英帝和她说了几句话,下了盘棋便觉她非池中物,若是生做男儿,必然是一名未来的栋梁。因此,在妃子提起的时候,他就顺便将于采薇也考虑在内了。

  到了殿选这一天,文英帝看到站在下面的于采薇,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于太傅与他有恩,且门生遍布天下,在文人中颇有声望。于采薇本人更有着堪当宗fù的素质和能力,文英帝自觉此女能帮助到封承瑞,做不成太子妃,做个太子良娣也是不错的。

  秀女们五人一排,一排排上前给皇上皇后以及淑、德二妃行礼问安。于采薇就在这第一排正中的位置,文英帝面容和善,笑着问她,“于太傅身子可还硬朗?朕有半年没见过他了。”

  于采薇一点也不胆怯,落落大方地回道,“回陛下,曾祖父虽然离不得yào,但都是些老毛病,没什么大碍。”

  看着文英帝的神情,皇后就知道他对此女应该很是满意,就不知他是为自己看的,还是为太子相看的呢?正想着,文英帝就转过头来问她了,“皇后,你看此女若是给太子做良娣,如何?”

  皇后柔柔一笑,嘴上夸了句“容貌是个好的。”心里却觉得此女也没见有什么过人之处啊,身材还这么瘦削,看着就不是个好生养的。而且明明不过才十五岁,周身的气息却没一丝少女的活泼烂漫,有些稳重过头了,看惯了明珠,再跟此女一对比,她私心里就觉得不喜。

  文英帝哈哈一笑,“这丫头可不止容貌姣好,才智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若是能指给太子,也是一件好事。”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皇后却觉得女人太聪明了并不是什么好事,万一她有心对明珠和孙子们不利,岂不是手到擒来?于是说,“只是臣妾瞧着这丫头似乎不是个好生养的啊,而且瑞儿恐怕也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女人吧。”

  “那就再给他指个丰腴一些的”,再说了,朕想把她指给太子也不是因为她能生,文英帝满不在乎地说,“太子都有了两个嫡子了,那些庶子要不要也是无所谓的事。”

  皇上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皇后权力再大也越不过他去,只能说,“那就听陛下您的意思吧,只是若结好不成反成仇,以此女的才智,在东宫兴风作浪恐怕就不好了。”

  文英帝听她这样说,便知道她对于采薇不甚满意,而且她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可是纪明珠若是连一个侧室都拿捏不住,那也说明她不适合待在太子妃的位子上。文英帝想,无论是于采薇成为明珠的磨刀石,还是明珠成为于采薇的踏脚石,这对选拔出一个合格的未来国母都是值得的。

  于是文英帝直接拍板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太子妃若是有能耐,自然能管得住东宫的女人。”

  除了于采薇,文英帝还为封承瑞选了一个良媛,一个承徽;为瑾王挑选了一个侧妃。许是因为病了近一个月,他自己反倒没什么兴趣留人,都赐了花。

  这边殿选一结束,皇后就派人去东宫给明珠传了讯,并让她明日来景仁宫一趟。说起来,这皇后本该是住在坤宁宫的,但先皇后孙氏是在那里自杀而死的,赵琼音又嫌弃那地儿是孙氏住过的,就没有迁宫,只把景仁宫又重新修葺了一番,继续住着。

  纪明珠这边一听红梅说皇后身边的如诗姑姑来了,就觉得情况不好,果不其然。如诗带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这东宫要进三个女人了。

  虽然知道不应该,但明珠心里还是把文英帝狠狠咒骂了几句,‘病刚好就给东宫添麻烦,真真烦人。’

  第二天一早,明珠就带着封其熙和龙凤胎去了皇后宫里。封其熙如今已经跟着他那些小皇叔们一起读书了,给皇后请过安就先上课去了。

  皇后满脸慈爱地亲了亲两个小家伙的脸蛋,逗弄了一会儿,才跟明珠说起昨日殿选之事。

  听皇后说文英帝对于采薇很是满意,纪明珠不自觉蹙了蹙眉头,皇后见状便拉起她的手说,“不管别人怎么想,本宫只认你这个儿媳,而且你以后可要多加小心这个于氏,连皇上都夸她才智过人不输男子,此女肯定颇有心机。你和孩子们都要严加防范才是。”

  明珠严肃地点了点头,“嗯,母后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孩子们的。”

  “至于其他两人,王良媛是大理寺少卿的女儿,看着就是个死板的,没什么威胁的。倒是那个杨承徽,瞧着有几分像你,文英帝看在这个原因上也把她指给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