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医心方最新章节 > 医心方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0 章

  曰∶第二椎名大抒(各一寸半,又名风府。)第四椎名关输。第五椎名督脉输 三椎名悬 十八椎名三 治。)第二十二凡十九椎应治其病灸之,诸输侠脊左右各一寸半或一寸二分。但肝输一椎灸其节。其第十三 《华佗针灸经法》∶第一椎名大椎。第三椎名云门。第四椎名神输。第五椎名脉输(又云厥 第 椎名 名大少 (又云重下 第二十三椎名下 凡诸椎侠脊相去一寸也。

  《龙衔素针经》曰∶热府大椎上去发一寸横三间寸。心输第三椎横相去三寸,一名身枢。

  风 ( 正 凡人身长短肥瘦,骨节各有大小,故不可以一法取,宜各以其自夫、尺、寸为度。横度手四 僧匡及彻公二家与上件四经不同者别出∶ 风门第三节。心输第七节。膈输第八节。脾输第十二节(又云十六节。)胃输第十一节。

  小肠 督脉 上件,五家背输椎法与《明堂经》不合者别出如上,与其经不异者不在上例。

  《背输度量法》曰∶凡人有长短肥瘦,随形量之,不得同量。脏腑十二输yù令详审者,宜以 《黄帝素问》曰∶yù知背输,先度其两rǔ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其半已,即以两禺相柱 一度 之度 《黄帝九卷》曰∶若取人节解者,可从大椎骨头直下至尻尾骨端度取,分为二十二分,还约 《金腾灸经》曰∶脏腑十二输,经连经,法从大椎直穷骨中折度去其半,乃取余半四折之,输;从肝 点名 凡脏腑输皆侠脊相去二寸半,唯肝输正脊中央也。

  卷第二 针禁法第三

  孙思邈云∶经云∶云门刺不可深。今则都忌不刺,学人宜详悉之。

  大寒无刺;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新内无刺;已刺无内;大怒无刺;已刺无怒 无饥 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步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大惊大怒,五日死,其动为欠;刺中脾,十五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肾,三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中膈为伤中,不过一岁必死;刺中趺大脉,血出不止死,趺上大脉,动脉也;刺yīn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辜为盲;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项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膝膑出液为跛;刺舌下中脉大过,血不止为喑;刺臂太yīn脉,出血多立死,手太yīn经渠不可出血,血出立死。按∶此臂之太yīn脉总不得出血也;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布络是足少yīn脉皮部络也;刺足少yīn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足少yīn至舌本,若其脉先虚又刺出血即为重虚,故为语难也;刺 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诸 当空刺之,不可中于大络也;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一名中府,肺募也;刺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鼷。

  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刺脊间中髓为伛;刺yīn股下yīn三寸内陷,令人遗尿,yīn股下 刺 刺 神庭禁大不可刺;上关刺不可深;缺盆刺不可深;颅息刺不可多出血。

  左角刺不可久留;云门刺不可深;五里禁不可刺。

  脐中禁不可刺。

  伏兔禁不可刺;三阳络不可刺;复留刺无多见血;承筋禁不可刺;然谷刺无多见血。

  卷第二 灸禁法第四

  陈延之云∶《黄帝经禁》曰∶不可灸者有十八处,而《明堂》说便不禁之,今别之记如下∶ 中有 不可 天 又云∶曹氏说不可灸者如下(陈延之同∶)

  玉枕者人音声之所经从,无病不可灸,灸则声不能语;若有疾可灸五十壮。维角者在眼后发 精 赤 寸 气涩 也。

  胡脉在颈本边主rǔ中脉上是也,一名荣听,人五脏血气之注处也,无病不可多多灸,熟则血 天突者,名为天瞿,复名身道,是体精之衢路也,无病不可灸,灸则伤与声反喑;有疾可灸 壮。此能举臂 有疾可 血海者名为冲使,在膝内骨上一夫陷中,人yīn阳气之所由从也,无病不可灸,灸男则气衰,灸,也,上二十穴,曹氏说云∶无病不可灸,灸则为害也。寻不病者则不应徒然而灸,以痛苦为玩者 头病即 此为 病皆灸之在。

  卷第二 针例法第五

  《素问》曰∶夫九针者,天地之大数,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 又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 针者,取法布针,去末半寸,卒兑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二曰员针,取法于絮 长三寸 主痈热 (利)针 曰毫针,深邪远痹者。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圆,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针形毕此九针小大 德贞常曰∶凡刺竟不得即灸,若拔针即灸者,内外热气相击,必变为异病也。若针处有肿核 人也 用也 及风,皆用大员利针如KT 也,亦量肥瘦大小之宜。皆烧针过热紫色为佳,深浅量病大小至病为度。针讫以烧钉赤,灸上七过佳也,毋钉灸上七壮而以引之佳也,不则大气伏留以为ròu痈也。若ròu薄之处不灸,亦得大禁水入也。禁冷冻饮料食。疮不发者,yù不作瘢者,脓时 去之。乍寒孙思邈曰∶火针用锋针,以油为烧之,务在猛热,不热即于人有损也。隔日一报,三报之后。

  卷第二 灸例法第六

  陈延之曰∶经说∶夫病以汤yào救其内,针灸营其外。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 所 张仲景述∶夫病其脉大者不宜灸也。

  凡yù灸者,当详所宜,审应灸处疏孔穴名,应灸壮数,出之以疏临图像,依注明寸数量度灸 凡灸之腥说熟,宜视其人盛衰所在,大熟则伤衰腥,少则不能愈疾。是以宜节度随盛衰也。

  凡男女之体,同以腰上为阳,以腰下为yīn也。男以背为yīn,腹为阳。女以腹为yīn,背为阳。

  凡灸法当先发于上,然后灸下。先发于阳,然后灸yīn,则为顺也。

  凡灸诸俞皆令如经也,不如经者徒病无益。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病则不除也。

  凡肾气有风冷,令人如邪鬼状,但数报灸令熟,风寒除自愈。

  凡头者人神所治气之精也,病则气虚精散。夫灸头必令当病使火气足,却邪则止火也。

  足而不止,则神出不得入,伤精明营卫衰损也;未足而止,则邪微有余,喜因天yīn阳而发也。

  四肢者,身之枝KT 也,其气系于五脏随血脉出入养四肢也,其分度浅易达也。是以灸头精神气微,得火则冷气散。且背膂重浓,灸宜熟,务多善也。

  愈皆令如经也,不如经者徒痛无益。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病则不除也。凡肾气有风冷,《太素经》云∶手中指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注云∶从本节端至中指未合四寸半,今人取 孙思邈曰∶凡孔穴在身此皆脏腑营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生,临时救难,必在审详,寸之 取手 又以肌ròu纹理节解缝会宛臼之中,又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 凡经言横三间寸者,则是三灸而间。间一寸有三灸,灸有三分,三壮之处即为一寸。凡言数 有至 百壮 直,之,凡灸当先阳后yīn,先上后下,皆以日正午后,乃可下火。午前,平旦谷气令人癫眩,不可针 杨玄cāo曰∶灸疮得脓坏,其病乃出;不坏则病不除。《甲乙·丙卷》云∶灸不发者灸KT熨之 《苏敬脚气论》云∶灸疮瘥后,KT 色赤者风dú尽;青黑者犹有dú瓦斯,仍灸勿止,待身体轻利 《扁鹊针灸经》云∶凡灸因火生疮,长润,久久不瘥。变成火疽,取桃树东边皮一寸以上煮。

  卷第二 针灸服yào吉凶日第七

  合服yào吉曰∶ 《大清经》云∶凡yù合服神仙yào者,以天清无风雨,yù得王相日,上下相生日合之,神良。

  王相日者∶春甲乙寅卯王,丙丁巳午相;夏丙丁巳午王,戊己辰戌丑未相;四季戊己辰戌丑 相生日者∶春甲午、乙巳、丙寅、丁卯;夏丙辰、丁丑、丙戌、丁未;四季戊辰、己丑、戊 又云∶凡作yào,始以甲子、开、除之日为之,甲申、己卯次之。

  又云∶服yào良日常以建,开日晨服为阳,暮服为yīn,多其阳少其yīn。

  《虾蟆经》云∶凡服yào吉曰∶甲辰、乙巳、丙辰、丁巳。(今按∶丙辰五不生也。甲辰此天 又云∶服yào吉时∶甲乙日∶(鸡鸣,日入、维时、晡时。)丙丁日吉时∶(晡时、日入、人定 定、今按∶凡甲子、丙子、戊子、壬子、甲午、丙午、庚午、壬午、甲戌、丙戌、壬戌、乙巳、今检件曰∶避诸禁合yào服yào针灸治病皆吉。但可避节气,月忌并生年衰日等。

  合服yào忌日∶ 《大清经》云∶正月亥、二月寅、三月巳、四月亥(一曰申)、五月亥、六月寅、七月巳、八上日,常不可和长生yào。

  又云∶六绝曰∶正月辰、二月卯、三月寅、四月丑、五月子、六月亥、七月戌、八月酉、九月申、十月未、十一月午、十二月巳。

  上日,不可服yào治病。

  又云∶月建、月杀、反支、天季、上朔、自刑日,此不可用。自刑日者,如寅生人不得用寅 《湛余经》云∶天季日,正月子、二月卯、三月午、四月酉、五月子、六月卯、七月午、八 上日,不可用。今按∶《耆婆方》云∶天狱日也。《大清经》云∶不得和yào、服yào。

  又云∶凡除日可服yào治病,满日不可服yào,病患难起。

  张仲景《yào辨决》云∶凡春戊辰、己巳、戊午,夏丁亥、戊甲、乙酉(今按∶《虾蟆经》作 辛 上日,《虾蟆经》云∶皇帝禁合yào日四时忌。今古传讳,不合yào服yào也。

  又云∶天有五不生日,不可合yào、服yào。乙丑、丁卯、己巳、癸未、乙酉、庚戌、戊申、丁 上十二日,扁鹊不治病,大凶。(今按∶《虾蟆经》同之,但《大清经》加甲寅、甲午并十 《虾蟆经》云∶四激曰∶春戌、夏丑、秋辰、冬卯。

  上四时忌日,古今传讳,不合yào服yào也。今按∶《开元天一循甲经》曰∶此为四极所破,故 又云∶凡夏至,冬至日天地yīn阳前后各七日,皆不可服yào灸刺。

  又云∶凡五月辛,己日不可针,针灸服yào,出血致死。

  又云∶凡反支日∶子丑在朔六日反支,寅卯在朔五日反支,辰巳在朔四日反支,午未在朔三 上日,不可灸刺、服yào,大凶。

  又云∶凡天医以辛巳日死,扁鹊以癸未日死(一本作辛未,)师旷以辛卯日死(一本作辛未,)

  上日,不可服yào、治病,凶。

  又云∶凡大圣服yào,治病,避五未寅申,此三日大凶。

  又云∶凡五寅六戊辛未,上三日,不可合yào、服yào。

  又云∶凡甲寅、乙卯、庚辰、丙寅、辛巳,上五日,不可灸刺、服yào,凶,三年死。

  又云∶凡己巳、丁亥、壬辰、庚戌,上五日,不可灸刺,服yào,凶。

  又云∶凡日出,日中时(一云日入,)上二时,不可服yào、治病,大凶。

  《养生要集》云∶四激、破、除、未日时,不中合yào、服yào。(今按∶《大清经》同之。)

  《zhēn rén集辨方》∶春忌戊辰、己巳,夏忌戊申、己未,秋忌戊戌、己亥,冬忌戊寅、己卯。

  又云∶和合神仙yào法,常避四孟,正月寅,二月巳,三月申,四月未(亥),五月寅。

  以右行不可和合长生yào也。当以其时王相作之,服yào用意。

  《服石论》云∶凡服yào之本,必须命其病者正意深信,不得于中持疑更怀他念。但想其yào入 又云∶凡服yào,先首于吉日清旦具服严 ,净嗽其口,面向东立再拜,一心发愿,愿服神yào以后千殃散灭,百病消除,志求长生,无违其愿,愿一切大圣如护去老还年。发此愿已,又 服yào颂∶ 《新罗法师方》云∶儿服yào咒曰∶ 南无东方yào师 琉光佛,yào王yào上菩萨耆婆,医王灵山童子惠施阿竭,以疗病者,邪气消除 川,针灸忌日∶ 《华佗法》云∶凡诸月朔晦、节气、上下弦望日、血忌、反支日皆不可针灸,治久病滞疾记 又云∶冬至、夏至、岁旦,此前三日、后二日,皆不可针灸及房室,杀人,大忌。

  又云∶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上日,忌不可针灸治病也。

  又云∶男忌壬申、戊戌、丁未。女忌甲申、乙酉,又甲辰、壬辰。忌服yào刺灸,此天地四时 《虾蟆经》云∶凡天yīn雾、疾风豪雨、雷鸣、地动、四时月节前后三日、晦朔日、月薄蚀无 阳分 日月 夏 王 王庚辛日,无治肺募,俞及手太yīn。冬肾王壬癸日,无治肾募,前(俞)及足少yīn。

  上四时五脏王日,禁之无治。

  又云∶建日不治两足(禁晡时。)除日不治yīn孔(一本尻,禁日入时。)满日不治腹(禁黄昏时 鸣时。)破禁食时。)收日又云∶凡除日可以服yào治病,满日不可服yào,病患难起。

  又云∶凡甲子旬乙丑、丁卯、己巳,上三日,不用治病,凶。

  甲戊旬癸未,上一日,不用治病,凶。

  甲申旬乙酉、丁亥、庚辰,上三日,不用治病。凶。

  甲午旬甲午、庚子,上二日,不用治病。凶。

  甲辰旬戊甲、庚戌,上二日,不用治病,凶。

  甲寅旬甲寅、丙辰、戊午,上三日,不用治病,凶。

  又云∶凡甲不治头,乙不治眉(一云颈头,)丙不治心(一云肩,)丁不治胸,戊不治胁,己不 治足。

  又云∶凡月一日、五日、六日、七日、八日、十五日、十六日、十八日、二十三日、又云∶凡血忌日∶正月丑,二月未,三月寅,四月申,五月卯,六月酉,七月辰,八月戌,上十二日,是血忌也,一名杀忌,一名禁忌,其日不可灸刺,见血凶。

  又云∶凡四绝日∶戊申、戊寅、癸亥、癸巳,上日,不可针灸。

  又云∶凡五离日∶戊申、巳酉(天地离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