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医心方最新章节 > 医心方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1 章

  坚,心下如杯,食则腹满,心绞腹痛方∶葶苈子(二两) 大黄(二两) 泽漆(四两)

  三味各异捣五百杵下筛,冶葶苈合膏,下二物散捣五百杵,和以蜜,服如梧子二丸,不知稍 《医门方》疗症瘕,腹内胁下小腹胀满痛,冷即发,其气上冲心,不能饮食,或呕逆气急烦 半夏(十分) 生姜(十分) 大黄(十二分) 槟榔仁(十分) 人参(八分) 吴 茱萸(六分) 浓 二枚)

  水九升,煮取三升,下大黄,更煮三沸,分温三服。服相去八九里,当利三二行。

  《广利方》理症瘕腹胀满坚硬如石,肚皮上青脉浮起方∶紫葛粉(八分) 赤夕yào(六分) 桔梗(六分) 紫菀头(三十五枚) 青木香(六 分) 水路诃黎勒 捣筛,蜜丸如梧子,空腹服十五丸,忌陈臭粘腻、猪ròu。

  《葛氏方》治心下物大如杯,不得食者方∶葶苈(二两) 大黄(二两) 泽漆(四两)

  捣筛蜜丸,捣千杵,服如梧子二丸,日三。

  卷第十 治暴症方第七

  《病源论》云∶暴症者,由脏气虚弱,食生冷之物,脏既本弱,不能消之,结聚成块,卒然 《极要方》疗卒暴症,腹中有物坚如石,痛如刺,尽夜啼呼,不疗,百日内皆死,方∶大黄(半斤) 朴硝(半斤)

  上,先捣大黄为散,然后和朴硝,以蜜合令相得,于铜器中置汤,上煎令可丸,丸如梧子大 汪 《葛氏方》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坚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治之,百日死,方∶取牛膝根二斤,曝令小干,以酒一斗,渍之,密塞器口,举着热灰中,温之令味出,先食,又方∶用蒴 根亦如此,尤良。

  又方∶多取常(商欤)陆根捣蒸之以新布藉腹上,以yào披着布上,以衣覆上,冷复易之,昼夜勿息。(以上《千金》《集验方》同之。)

  又方∶取虎杖根一升,干捣酒渍,饮之从少起,日三佳,此酒治症,力胜诸大yào。

  《新录方》治暴症,坚在心胁下,咳逆,不下食,或下不断,方∶吴茱萸三升,碎之,以酒和煮令熟,布帛物裹以熨症上,冷更炒更燔用之,症当移走,复逐 又云∶暴症坚胀如石,痛yù死者方∶取鼠壤土,黍穣二物,等分相和,并炒,遍熨病上取瘥。

  又方∶单用鼠壤土亦好。

  又方∶伏龙肝如前方。

  又方∶病在上,服诸吐yào去之,病在下,宜利疗之。

  《本草稽疑》云∶捣莎草汁及干末服之。

  卷第十 治蛇瘕方第八

  《病源论》云∶人有食蛇不消因腹内生蛇瘕也。亦有蛇之精液误入饮食之内,亦令病之。

  其 《新录方》治人食蛇不消,亦蛇之精液入饮食中,令人病之,腹内有蛇状,名之蛇瘕,方∶ 浓作蒜齑,啜一升以上。陶云饼店蒜齑下蛇之yào,非虚圣之。

  又方∶鸠酸草捣取汁,服八合。

  又方∶大豆叶捣取汁服一升。

  又方∶常思草捣服如上,并频服之取瘥。

  《千金方》治蛇症方;白马毛切长五分,以酒服方寸匕,大者自出,更服二方寸匕,中者亦出,更服三方寸匕,小 又云∶治蛇瘕大黄汤方∶ 大黄(半两) 乌贼鱼骨(二枚) 皂荚(六铢) 芒或硝如鸡子(一枚) 黄芩(半 两) 甘草(大 六味,以水六升,煮之三沸,去滓,纳芒硝,适寒温尽服之,十日复煮,作如上法,yù服之 又云∶治蛟龙病方∶开皇六年,有人二月八月食芹得之,其病发似癫,面色青黄,服寒食强 月,蛟龙子生在芹菜上,人食芹,不幸随食入腹,变成蛟龙。)

  卷第十 治鳖瘕方第九

  《病源论》云∶鳖瘕者,谓腹内瘕结如鳖状是也。有食鳖触冷不消而生者,亦有食诸杂物,而推 《广济方》疗鳖症方∶ 白马尿一升五合,温服之令尽,瘥。

  《葛氏方》治鳖瘕伏在心下,手揣见头足,时时转动者∶白雌鸡一双,绝食一宿,明旦,膏煎饭饴之,取其矢无多少,于铜器中以尿和,火上熬可捣 《千金方》治鳖症方∶蓝叶一斗捣,水三升,绞取汁,服一升,日二。

  又方∶白马尿一斗,鸡子三枚,取白合煮,取二合,空腹服之。(《广济方》同之。)

  《新录方》治鳖症,团团似鳖,有脚能动,数冲心痛者方∶取蒴 根白皮,捣三升,以水五六合和搅,绞取汁,取七八合,吐出。

  又方∶捣蓝汁服七八合。

  又方∶单服白马尿一升,日二。

  卷第十 治鱼瘕方第十

  《病源论》云∶人有胃气虚弱者,食生鱼,因为冷气所搏,不能消之,结成鱼瘕,揣之有形 《养生方》云∶鱼赤目作脍,食之生瘕也。

  《新录方》治人食生鱼不消,又饮湖水,误小鱼入腹,不幸生长,名之鱼瘕方∶炭火烧木瓜为灰,汤或酒中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烧鱼鳞为灰,汤若水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烧年久鱼网为灰,水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白马尿服一升。

  又方∶煮橘皮汤服之。

  又方∶豉汁服橘皮末方寸匕,日三。

  《葛氏方》治食鱼脍及生ròu住胸中不消成 方∶ 朴硝(如半鸡子者一枚) 大黄(一两)

  凡二物,以酒二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

  卷第十 治ròu瘕方第十一

  《病源论》云∶人有病而常思得ròu,得ròu讫,又思之,名为ròu瘕。

  《千金方》治ròu瘕,思ròu不已,食讫复思方∶空腹饮白马尿三升,吐ròu出之。

  《新录方》治ròu瘕方∶ 饮服大豆黄末一匕,日二。

  又方∶浓豉汁服一升,日二。

  又方∶煮菘菜,浓汁服之。

  卷第十 治发瘕方第十二

  《病源论》云∶人有因饮食内误有头发,随食而入成症,胸喉间如有虫下上去来者是也。

  《广济方》疗发症、唯yù饮油方∶油一升,上香泽煎之,大钵劳贮安病患头边。令口鼻临油上,勿令得饮,及敷鼻面,并令香 症出 形 为病。)

  又云∶疗胸喉间觉有症虫,上下偏闻葱豉食香,此是发虫故也,油煎葱豉置口边,行术二日 《新录方》治发瘕方,心满,食竟便吐者是。

  成煎猪脂二升,酒二升,煮三沸,一服一升,日二,取吐;发利瘕出乃止。

  又方∶饮白马尿八合,日一,瘥止,发瘕令食竟便吐,余瘕则不然。(以上《千金方》同之卷第十 治米症方第十三

  《病源论》云∶人有好哑米,转久弥嗜哑之,若不得米,则胸中清水出,得米服水便止,米不消化,遂生症结。

  《千金方》治米症恒yù食米方∶ 鸡矢(一升) 白米(五合) 二味合炒,令米焦捣末,水二升,顿服之,须臾吐出病碎米,若大良卷第十 治水瘕方第十四

  《病源论》云∶水瘕者,由经络痞涩,水气停聚在于心下,肾经又虚,不能宣利泄便,致令 《范汪方》治水瘕病,心下如数斗油囊裹水作声,日饮二三斗,不用食,但yù饮,久病则瘕 蓖麻熟成好者二十枚,去皮,杯中研令熟,不用捣,水解得三合,宿不食,清旦一顿服尽,病 故复不 可饮卷第十 治食症方第十五

  《病源论》云∶有人卒大能食,乖其常分,因饥,值生葱便大食之,仍吐一ròu块,绕畔有口,其病即愈,故为食症,特由不幸致此,夭暴成症,非饮食生冷过度之病也。

  《广济方》疗食症方∶有人一食饭七斗、并半猪饼,燔并不论,因苦饥于葱,中过饥急,即 物卷第十 治酒瘕方第十六

  《病源论》云∶人有xìng嗜酒,饮酒既多,而食谷常少,积久渐瘦,其病遂常思酒,不得即吐 诸瘕 《新录方》治诸瘕方∶灸膀胱俞三百壮以上。

  又方∶酒若饮,服自发爪灰。

  又方∶捣曲末,酒饮服之,日二。

  又方∶葶苈子三升熬,以酒二升渍三日,温服半盏,日二。

  卷第十 水病证候第十七

  《集验方》云∶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岐伯曰,其水 腹 也 而 岁 不 导 品方》云∶先从胸肿名曰石水,其根在脾。)

  《医门方》辨曰∶近验水病者,小便皆涩,或黄或赤不出,溢入经络,致令肿满,名为水病 又云∶若诸皮肤水胀者,服诸发汗汤,得汗即愈,须慎风冷及咸食,宜食鲤鳢鱼, 小豆等 《葛氏方》云∶水病唇黑脐突出,死;水病脉出者,死。

  《千金方》云∶水病初起,两目上先肿如老蚕色,颊颈脉动,股里冷,胫中满,按之没指,又云∶水病忌腹上出水,出水者一月死,太太忌之。

  又云∶水病忌丧孝、产rǔ、音乐、房室、喧戏、一切鱼、一切ròu、生冷、酢滑、蒜、粘米、卷第十 治大腹水肿方第十八

  《病源论》云∶夫水肿病者皆营卫痞涩,肾脾虚弱所为,而大腹水肿者,或因大病之后,或 水 大 《千金方》治大腹水肿、气息不通。命在旦夕者方∶牛黄(二分) 昆布(十分) 海藻(十分) 牵牛子(八分) 桂心(八分) 椒目 (三两熬) 葶苈 七味,别捣葶苈,熟如膏,合和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再,稍加,小便利为度。

  《医门方》疗大腹水肿,遍身洪满,小便涩少方∶海蛤(六合,研如面) 葶苈子(十分熬) 茯苓(六分) 橘皮(四分) 郁李仁(四分) 桑根白 捣筛为散,别捣葶苈子如脂,纳散中,蜜丸,空腹饮服七丸,日一,当利一二行,如不利,《新录方》治水病腹大面肿小便涩方∶ 葶苈子(一升,熬紫色,捣如泥) 芒硝(三两) 吴茱萸(三合,捣为散)

  合三种更捣,加少蜜可丸,捣二千杵,饮服七丸,日二服,以小便利为度,忌咸醋,瘥止。

  《效验方》治水大腹葶苈子散方∶ 蓝叶(三两) 大黄(一两半) 葶苈子(二两,熬)

  凡三物,治筛,先食,酒服二方寸匕,yù丸服,蜜和服如大豆,日二十丸。

  《短剧方》治水肿大豆汤方∶ 大豆三斗,水五斗,煮令熟,出豆澄汁,更纳美酒五升,微火煎如饴,服一升,渐增之,令 《耆婆方》治人水病、四肢脚肤(音府,腐字也)面腹俱肿方∶香薷一百斤,以水煮之令熟,去滓更煎,令如饴糖,少少服之,当下水,小便数即瘥。

  又云∶治人多水身重,口中水出,面虚越肿,宜泻方∶桂心(一两半) 大腹槟榔(三七,口捶研) 生姜(一两半)

  三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为三服,当下水即瘥。

  《葛氏方》治大腹水病方∶ 防己 甘草 葶苈(各二两)

  捣,苦酒和,服如梧子三丸,日三,恒将之,取都消乃止。

  又方∶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五升,煮讫,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

  又方∶恒啖小豆饭并饮汁佳。

  《本草经》云 ròu主久水胀不瘥、垂死者,作羹食之,下水大效。

  《极要方》疗大小肿神方∶ 白饧(四两) 桂心(一两) 桑根(六升) 甘草(一两炙) 人参(一两) 细辛 (一两) 大枣( 上,以水九升,煮桑根,取三升以煮yào,取一升去滓,纳饧令烊尽,分三服,一日一夜,小便五六升即瘥。

  《龙门方》疗腹满如石、积年不损方∶取白杨树东南皮或枝,去苍皮,护风细押削五升,熬 云∶每服一合,日三。

  灸水病法∶ 《短剧方》云∶灸膈俞(在第七椎下两旁一寸半)百壮,三报,灸脾俞(在十一椎下两旁一寸)

  卷第十 治通身水肿方第十九

  《病源论》云∶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色荫反)液皮肤、流通四肢,所以通身肿也。

  《僧深方》治通身水肿,大小便不利方∶常陆根(三升,薄切) 赤小豆(一斗)

  凡二物,水一斛,煮取一斗,稍饮汁,食豆,以小便利为度。

  又云∶治大水面目身体手足皆肿方∶ 大戟(分) 葶苈(三分,熬) 苦参(一分) 葱花(一分)

  凡四物,治下筛,以小麦粥服方寸匕,良效。

  《范汪方》治身体流肿,心下胀满,短气逆害饮食方∶大豆一斗,以水三斗煮之,令得一斗七升,去滓,纳一斗好酒,合煎之,令得一斗七升,服 《经心方》泻肺汤治一身面目浮肿方∶ 末葶苈(弹丸) 大枣(二十枚)

  水三升,煮枣取汁一升半,去枣,纳葶苈,煮取一升,顿服之,得至五服,若带水气者,先 (今按∶《医门方》∶葶苈子二两,熬,大枣三十枚,水一斗,云云。)

  《张仲景方》青龙汤,治四肢疼痛、面目浮肿方∶麻黄(半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半夏(二两)

  凡四物,切,以水八升,煮得二升,一服止。

  又云∶治脾胃水,面目手足浮肿、胃脘坚大满短气,不能动摇桑根白皮汤方∶桑根白皮(切二升) 桂(一尺) 生姜(三颗) 人参(一两)

  凡四物,切,以水三斗,煮取桑根竭得一斗,绞去滓,纳桂、人参、生姜,黄饴十两煮之,《医门方》疗遍身肿胀小便涩方∶ 葶苈子(二两熬捣如泥) 大枣(三十枚去核)

  以水一大斗,煮取一小升,绞去滓,纳葶苈子于枣中,以微煎,揽勿停手,可丸止,丸如梧。

  卷第十 治十水肿方第二十

  《病源论》云∶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里水、气水 先从 水者 者,乍来 气,《短剧方》十水丸,治水肿方∶肿从头起,名为白水,其根在肺,椒目主之;肿从胸起,名 为气水,乍实乍虚,其根在肠,芫花主之;肿从股起,名为黑水,其根在肾,玄参主之;肿从面起,至足,名为悬水,其根在胆,赤小豆主之;肿从内起坚块,四肢肿,名为石水,其根在膀胱,桑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