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念春归最新章节 > 念春归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19 章

  发颤。几里路之外便会被敌人察觉。有经验的斥候,根据马蹄声响和扬起的灰尘,便能判断出马匹的数量。

  幸好是深夜行军。月亮被蒙在厚厚的云层后,天上只有几颗稀疏的星星。光线极为暗淡。只能听到沉闷的马蹄声,根本看不清大军的真容。

  边关有数十个边城。鞑靼人连着攻下了一半。在齐王太孙领军到边关之后,情势才有了逆转。如今在鞑靼人手中的边城只有六个。每座边城里都有粮草。不过,边军缺粮,鞑靼人的粮草也绝宽裕不到哪儿去。如今大半粮草都集中在其中一座叫平沙的边城里。

  鞑靼人选中平沙城放粮草,自然也是有理由的。平沙城位于后方,离朝廷的军队最远,也最安全。

  平沙城本身驻兵倒是不多,只有一万左右。储粮的粮仓就在城中。

  行军一夜,只到了鞑靼兵所占的第一座边城外。离边城约有五十里的地方,有一大片丘陵。齐王悄悄领军在此停歇。为了不引起城中鞑靼兵的注意,不能搭营帐,更不能生火做饭。所有士兵都带了干粮和水。

  仅仅是这样,当然还不够。天一亮,鞑靼人便会派兵巡逻,一万大军藏身在此,很难瞒得过鞑靼兵的耳目。

  不过,天刚亮,赵将军便率三万边军攻城了。鞑靼兵忙着守城,根本无暇也不敢打开城门巡逻。

  整整攻了一天的城,双方喊杀整天,死伤不计其数。然而,城依然没攻下来。到了傍晚,赵将军才鸣金收兵,在城外安营扎寨。

  鞑靼兵警戒的关紧了城门。

  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另外几座边城外。

  朝廷大军几乎倾囊而出,全力攻打几座边城。这样的情形,在往日极为少见。鞑靼人一时也慌了手脚,几座边城都加强了戒备。防止朝廷边军夜袭攻城。

  就在此时,齐王率领整整休息了一个白天的士兵们又悄然出发了。他在事前早已选好了路线,离每座边城都足有几十里。发出的声响绝不会惊动城中的鞑靼人。

  夜出昼伏,行军因隐蔽为先,绝不贪功冒进。以这样的速度,至少要花四个夜晚才能赶到平沙城。期间若是被任何一股鞑靼骑兵发现踪迹,都会使这一万骑兵陷入险境。因为这里是鞑靼人的势力范围,足足十二万鞑靼骑兵,来去迅猛,战斗力极强。就算齐王身经百战善用奇谋,若是被十二万鞑靼骑兵包围住了,也只有死路一条。

  这也是这一计实施起来最困难的一点。朝廷大军声势浩大的攻城,就是为了吸引另外几座边城鞑靼兵的注意力。半点不能懈怠!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将军等人会不停的领兵攻城。齐王则要领着一万士兵暗中赶到平沙城外,发起突袭,烧掉鞑靼人的粮草。没了粮草,鞑靼兵将会不攻自破,迅速的退到关外。这一场耗时一年多之久的战争,也会以大秦的胜利而告终。

  不过,烧粮草绝不是易事。若是以这一万人攻城,根本攻不下平沙城,更不用说烧什么粮草了。所以,必须要出其不意!

  齐王微微俯下身子,双脚夹紧马腹,脑海中闪过一连串的思绪,俊脸却如冰雪般冷静。

  ......

  周琰一连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高烧已经退了,却依然恹恹的没什么精神。

  “殿下,该吃午饭了。”方同殷勤的捧来午饭。近来周琰缠绵病榻,饭食是由厨子单独做的。虽然谈不上精雕细琢,却也比普通的军中伙食强多了。

  周琰却看都懒得看一眼:“放一边吧!”

  又是这句话!

  之前高烧不退,每日只勉强喝些稀粥。这几天身子倒是好一点了,可周琰依然没胃口,每顿饭都只草草的吃上几口了事。原本还算圆润的脸孔,如今消瘦了一大圈。太子和太子妃见了,只怕也认不出自己的儿子来了。

  方同苦着脸央求:“一放就凉了,殿下还是先吃一点吧!”

  周琰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等饭菜端到床边,每样吃了两口,便搁了筷子。

  方同心里暗暗叹气,却也没再劝说什么。这些日子几乎快磨破了嘴皮子,周琰也不反驳,就这么默默的听着。然后依然故我。别说他了,就连齐王也没什么好法子......

  刚想到齐王,就听周琰问道:“十四叔人呢,怎么连着两三天都没见他了?”他病倒之后,军中所有的事都落到了齐王的身上。不过,齐王再忙也会抽出时间来看他。如今连着三天都不见人影,着实罕见。

  方同若无其事的应道:“天气一暖,鞑靼人又开始不安分了。齐王殿下忙着部署应对,大概太忙了,所以没空闲过来。”

  周琰皱眉,不快的瞪了方同一眼:“同样的理由你已经连着用了三天了,当我病了就成傻子吗?骗人也不知道换个说法。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方同谨记着齐王的吩咐,坚决不肯透露半个字:“没有的事,殿下多心了。”

  他越是这般遮遮掩掩,周琰越是起了疑心,立刻板起脸孔:“好大的胆子,竟连主子我也敢糊弄了!我现在就自己去找十四叔。”

  第三百四十二章 蜕变

  周琰边说边作势要下床。

  方同被吓了一跳,心知今日无论如何瞒不过去了,只好一狠心说了实话:“殿下连着病了这么多日,齐王吩咐过不准透露半点军中的事,免得殿下烦神伤身。奴才不敢违抗齐王的命令,只得撒谎骗殿下了。其实,齐王早在三天前的晚上就领着一万士兵悄悄出了城......”

  周琰一惊,霍然坐直了身子:“你说什么?十四叔已经领兵走了三日了?他去哪儿了?为什么只带了一万士兵?”

  方同不敢隐瞒,竹筒倒豆子一般将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众将军各自领军攻城吸引鞑靼人的注意力,齐王则暗中领兵潜至平沙城,寻机烧了鞑靼人的粮草。没了粮草,鞑靼人溃败是迟早的事。具体行军路线和行动细节,只有齐王和几位将军清楚。方同却是不甚了了。

  周琰的脸色变了又变,再也坐不住了,立刻下床穿鞋。

  到边关大半年,他也经历了不少战事,已经不是往日那个天真少年了。战场瞬息万变随时都有危险,齐王只领一万士兵深入敌后,还要负起烧掉粮草的重任。其中的危险不用细想也能明白。

  不行,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齐王一个人涉险!

  “殿下,你这是要去哪儿?”方同急急的拦下周琰:“你的身子还没痊愈,太医叮嘱过了,至少再卧床休养半个月才能下床走动。免得落下病根......”

  周琰皱眉:“都什么时候了,还顾着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我身子已经好了,别说下床走动。就是领兵上阵也没问题。你快点让开!”

  方同一咬牙,扑通一声跪下了:“齐王已经走了三天三夜,现在大概快赶到平沙城了。殿下这个时候出去也赶不到齐王身边。还请殿下以身体为重,否则,等齐王得胜归来。见殿下身体还没好,一定更加担心。”

  周琰动作一顿,愣愣地站在原地。

  是啊,十四叔三天前就领兵走了。他这个时候出去,怎么也追不上十四叔了......

  这些明明都是他这个太孙应该做的事,却被十四叔担在了肩上。

  在将士们奋勇杀敌流血牺牲的时候。在十四叔绞尽脑汁冒着风险赶往平沙城的时候。他却一无所知的躺在病床上,为了个人私情终日抑郁......

  “我真没用!我就是个废物!”不知不觉中,周琰的眼眶里涌出了泪水,语气中满是自责自厌自弃:“为了一个从没真心喜欢过我的女子整日痛苦不能自拔。在将士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躺在病床上。我根本不配做什么太孙!”

  压抑了多日的泪水争先恐后的滑落。很快周琰就泣不成声。

  方同心里一酸,哽咽着安慰道:“殿下别这么说自己。慕侧妃突然病逝,奴才心里都为殿下难受。殿下病倒也是难免的。齐王瞒着殿下,也是为了殿下的身体着想......”

  周琰颤抖着用袖子擦眼泪,可没等擦完,眼中的泪水便又涌了出来:“方同,你不用安慰我。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再没人比我自己更清楚。什么温软善良。其实就是软弱无用。皇祖父不喜我的平庸,皇祖母虽然疼我,心里定然也是有些失望的。就是父王和母妃。也时常对我失望。我长了这么大,一直活在繁华太平的京城里。因为太孙的身份,身边的人都要争相巴结我对我好。可他们大多打从心底里瞧不起我。如果不是因为我投了个好胎,有谁会喜欢敬重我这样的人。”

  “我以为慕元春是真心喜欢我,一心娶她回府,真心待她。可没想到。她看重的不过是我的身份,根本不是我这个人。我这些日子伤心难过。不止是为了她的死,更是因为自尊受了挫败。这点打击。差点就让我一蹶不振。”

  “十四叔心疼我,不想用军中的事扰了我养病。我毫不知情的在床上躺了三天,却不知十四叔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更不知十几万将士浴血奋战的辛苦。我怎么配做三军统帅,我怎么配做太孙......”

  周琰泪如雨下,心中涌起无尽的后悔自责。

  方同也听的红了眼眶,哭着说道:“殿下别再自责别再这么说自己了。奴才伺候殿下这么多年,很清楚殿下的为人。殿下不是软弱无用,只是心肠软一些,对身边的人也特别好。自从到了边关之后,殿下这么努力的在学着领军打仗,这些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假以时日,殿下一定会成为让所有人真心敬重钦佩的人......”

  主仆两个情绪太过激动,抱头痛哭。

  许久之后,周琰的情绪终于渐渐平静下来。郁结在心中的苦楚,随着泪水全部倾泻出来。慕元春之死带来的伤痛还在,可再也不会令他为之沉沦。

  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唯有经历过伤心和痛苦,少年才会褪去所有的青涩,成长为真正的顶天立地的男人。

  此刻的周琰,就像变了个人,语气中充满了坚定和坚决:“十四叔领兵袭击平沙城,我无论如何也赶之不及了。不过,我总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赵将军他们都领兵攻城了,我不能整日再躺在床上了,先出去看看再说。”

  方同擦了眼泪:“好,奴才陪殿下一起去。”顿了顿又小心翼翼的建议道:“不过,在出去之前,殿下是不是该梳洗一下换身干净的衣服?”

  周琰一连躺了多日,衣服皱巴巴的,浑身都有异味,头发凌乱不堪,眼睛也有些红肿。就这么走出去,保准会吓倒一堆人。

  周琰低头看了自己一眼,也有些受不了了。这些日子浑浑噩噩的,几乎将自己糟践的不能见人了:“你去拎些热水来,我要沐浴更衣。”

  听着周琰中气十足的声音,方同心里十分欢喜,精神抖擞的应了。

  ......

  半个时辰后,周琰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此时正是午后,明媚的阳光驱走了一整个冬天的严寒冰冷。

  寒冬即将过去,初春的脚步也不会远了。

  周琰微微眯眼,只觉得桎梏着自己的某些沉重的东西悄然散去,整个人前所未有的轻松。

  方同笑着问道:“殿下想去哪儿?”

  周琰略一思忖便做了决定:“先去城墙上看看,你去问一问,军中是谁留守,让他到城墙上来见我。”

  方同利索的应下了。

  周琰身边随时都有几十个亲兵跟着,不用忧心。

  周琰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脚下还有些绵软。不过,他竭力走的平稳,免得在巡逻经过的士兵们面前出丑。

  守着城墙的士兵们早就知道太孙有恙一事,此时见周琰精神奕奕的走过来,心中俱是一振。却无人上前来行礼,只在周琰经过身边的时候垂首问安。

  周琰见到一张有些眼熟的少年脸孔,略一回想,便记起了对方是谁:“我记得你。上一次你也是在这里守着城墙,还差一点摔跤。是我扶了你一把。”

  那个年轻士兵没料到太孙竟能记得自己,年轻的脸孔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雀跃:“是是是,正是我,没想到殿下还记得我。”激动之下,连谦卑的自称也忘了。

  周琰丝毫不介意,甚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天天都要站在城墙上,辛苦了!”

  年轻士兵想也不想的挺直了腰杆,大声应道:“保家卫国打退敌人,是我们身为士兵的职责,一点都不辛苦。”

  周琰被这句话激起了心中的豪情,朗声道:“你说的对!我们迟早会打退那些鞑靼人,还大秦所有百姓一个安稳的江山。”

  年轻士兵兴奋的脸孔通红,忍不住又小声说道:“军中大部分人都去攻城了,如今我们这座城里只留了七八千人。万一鞑靼人绕过前方的军队来攻城,这儿可就很危险了。殿下大病刚愈,别在这儿逗留了......”

  周琰心中一暖,微笑着应道:“你都不怕,我当然更不能害怕了。”

  短短几句话间,就见城墙处又过来几个人。

  领先的一个修长身影十分熟悉,正是罗钰。

  罗钰在见到周琰的一刹那,下意识的顿住了脚步。旋即又觉得这样的反应太着痕迹,故作若无其事的走上前来:“殿下,你身体还没痊愈,不在屋子里静养,怎么跑到城墙这儿来了。”

  周琰自嘲的一笑:“我已经养了这么多天的病,再不出来转转就快发霉了。”顿了顿又若有所指的叹道:“这些日子就像做了一场噩梦,今日方有大梦初醒的感觉。”

  罗钰敏锐的察觉到周琰身上的变化。不止是大病未愈的形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