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耽美同人 >竞芳菲最新章节 > 竞芳菲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24 章

  整两百六十八抬,都要跟着送嫁船一块儿去东南的。这又是御赐姻缘,皇上也要给孩子添妆呢,咱们呀,就是尽尽心意吧。”

  话虽如此,惠如也绝不是吝啬的人,早就想好给靳潮添点什么压箱的嫁妆了。

  而芳菲听到“东南”二字,心中微微一动。

  是呢,靳潮嫁的是东南藩王,肯定要有队伍一直送嫁送过去了……去东南啊……

  芳菲心里突然跳出一个念头,心情顿时激动起来。

  如果可以……

  不过,靳潮也不是立刻就出嫁,还有好长一段日子呢。再说吧……

  柳儿名义上,依然是东宫的伴读。芳菲不太想让柳儿再进宫读书,但这种事没法装傻的。

  人在乡下可以不进宫,这都回了京城还在家躲懒,那就说不过去了。往严重了说,这是藐视太子啊,乃至藐视皇帝的权威啊,被人说起来都没法反驳的。

  于是柳儿还是得进宫伴读。太子朱昶见了柳儿却很惊喜,一个劲儿拉着柳儿说个不休。

  现在御书房的课目更丰富了,除了读四书五经和史书这些正课以外,隔几天还有先生来教他们丹青。这也是朱毓昇下的旨意,虽然他完全不想培养出一个像宋徽宗那样的艺术皇帝——想把太子培养成宋徽宗的皇帝,脑子一定是被门夹过了——但是他认为太子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多学点东西也好。

  柳儿在乡下这几个月里都跟着母亲读书画画,对丹青也极有兴趣。他一动笔,倒真是比其他孩子的水平又高出许多,太子还乐呵呵的要了一副他的画作去“欣赏”。

  柳儿回家把这事告诉母亲的时候,小模样别提有多自豪了。芳菲见他“洋洋自得”,又把他狠狠教训了一番,说在宫里读书做事一定要谨慎,有些风头就别出了。

  柳儿又记起自己第一天进宫的时候,因为撺掇大家掰腕子被母亲狠狠惩罚的事情,不禁打了个哆嗦。

  这么一来,他刚刚升起的一点兴奋之情又打了折扣。芳菲见孩子情绪低落有些不忍,终究是硬起心肠来,不去安慰他。

  谁让柳儿是陪太子读书呢?不小心不行啊。

  现在宫里的事情,大多握在秦皇后手里了,柳儿应该还是挺安全的。不过,凡事小心为上,慎重点总是没错。

  过了几日,秦皇后突然又下懿旨,让端妍和芳菲一起进宫。

  这是小型家长会么?还是秦皇后又要向她和端妍道谢?

  芳菲弄不清楚秦皇后的想法,但估计不会有恶意,还是放心去了。不放心也没法子……反正得去。

  秦皇后刚刚出了月子,整个人看着精神却是很好。她比芳菲要小个几岁,眼下也不过是个花信年华的**。

  芳菲觉得这回秦皇后似乎又更成熟沉稳了些,慢慢的有了点母仪天下的气度。看来这些日子的斗争,让秦皇后一点一点被打磨出来了。

  看来环境真会改变一个人啊。

  芳菲已经记不起原来的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也不记得自己刚来到这世上的时候,是个什么xìng子。似乎就是个处处谨慎的小孤女吧?

  一晃眼,这么多年就过去了。

  秦皇后赏了芳菲两匹宫造的绢子,又赏了端妍一盒子上贡的胭脂。说了几句闲话,秦皇后却说:“对了,听说陆恭人和靳夫人,是江南同乡?”

  芳菲应道:“回娘娘的话,臣妾和靳夫人都是江南道阳城人。”

  “阳城啊……”

  秦皇后似乎很随意地问起了阳城的情况。比如有什么名胜啦,又有什么小吃啦,再问问端妍和芳菲少女时在阳城的生活情况……

  听起来,好像就是一般的闲聊罢了。

  正文第三百五十六章:了然

  第三百五十六章:了然

  秦皇后仿佛健谈了许多,拉着芳菲和端妍一个劲儿地“忆当年”。

  “是了,靳夫人,皇上那时也常到阳城去吧?”

  秦皇后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让端妍不知该怎么回答。

  本来嘛,今上并非先帝所出,这是天下人皆知的“秘密”。也没有人规定过,不许谈论天子少年时的往事,可是……秦皇后这么直接地问起来,还是让端妍和芳菲都觉得怪怪的。

  照理说,秦皇后就不该这么问。对于皇上登基之前的事情,不好随意开口乱说的。

  秦皇后似乎也知道自己失言,没等端妍回答,又把话题扯开了。

  端妍大大松了一口气。

  等她们从宫里回来,芳菲才隐隐察觉出些不对。

  秦皇后……或许是故意这么问的。

  她问那句话的时候,有意无意地看着自己这边……难道说,秦皇后发现朱毓昇在宫里单独召见自己了?

  朱毓昇和芳菲会面时号称绝不会让人知道,不过芳菲对于宫中的事情能否真正“保密”,一直是持怀疑的态度。

  可是也不对啊。要真是秦皇后觉得自己和朱毓昇有“jiān、情”,态度也太好了吧。怎么看也不像是在对待“情敌”啊?秦皇后的心胸什么时候这样开阔了?

  难道是自己多心?

  或许吧……

  芳菲有时也觉得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疑心病,一天到晚患得患失的,很容易就陷入各种yīn谋论的思维里去。

  说不定人家秦皇后就是想听听皇帝夫君童年时的事情嘛。

  事实上,芳菲的确没有多心。

  秦皇后是真的知道了,朱毓昇与芳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情的起因,在于柳儿在御书房画的那幅画。

  那画被太子带回宫里时,恰好让秦皇后看见了。这画画的是一丛墨竹,秦皇后一见,总感觉自己在什么地方看过类似的图画……

  “母后,这是懋卿画的。我觉得他画得不错啊。”

  太子对自己这小伴读挺有感情的,时不时在母后面前夸奖他几句。

  秦皇后随意拿起来看了一眼。本来以为这几岁孩童的涂鸦没什么好看,不过令她感到诧异的是,陆懋卿这孩子画得倒是有模有样。

  “嗯,的确不错。”秦皇后笑了笑便把画还给太子,不知怎的却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掠过心头。

  咦……

  她脸上的笑容霎时一滞。

  一瞬间,她已经想起什么时候见过类似的画了。

  “昶儿,再拿过来给我看看。”

  太子不明就里,还以为母亲真是欣赏这幅画,又笑呵呵的把画递到了秦皇后的手上。

  秦皇后这回看得仔细多了。

  嗯,没错,就是这种画风……虽然构图、笔力绝不相同,但是这种画墨竹的风格,她平生只见过一次。

  秦皇后回忆起自己进宫不久,刚刚怀上太子的时候。

  那时她才与皇上成为夫妻,对他的脾气也琢磨不透,时时都想着怎么讨好皇上。有一次,她曾亲自端着炖品送到御书房,给皇上当宵夜。

  而当时皇上并不在批阅奏折,只是不住在纸上练字。书案上摊开着一张大大的雪浪纸,反复地写着一句残句“任尔东西南北风”。

  她好奇地问皇上,这是哪位大家的名作,皇上却未曾作答。这时她唯一一次见到皇上在御书房里处理公务之外的事情,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再后来,因为宫里财政紧张,朱毓昇让她带人去把内库里一些搁置已久的物资拿出来用了,尽量节俭开支。为着是朱毓昇亲自吩咐的,她特别上心,让人收拾内库房的时候自个还去监管了两天。

  就在那回,她无意间发现了一副被保存得特别郑重的卷轴。那卷轴用的纸张和绫缎,根本就是非常廉价的东西,画上的一丛竹子也不像什么名家手笔,只是画风有些新意。

  然而那画上,就写着她印象极深的那句诗“任尔东西南北风”。

  陪着她一道检查内库房的大太监惠周,见她翻出这卷轴来,那脸上的表情实在有点儿微妙。她询问的时候,惠周只说这是皇上在潜邸时珍藏的画作,因此才这么郑重地收了起来。

  秦皇后敏感的意识到,或许画这画的人,对于朱毓昇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

  可是她聪明的什么都没再追问。

  她是朱毓昇的皇后没错,但她十分清楚,自己在朱毓昇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地位。没有必要给自己找不自在不是么?

  况且就算皇上和这画的主人发生过什么,那也是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什么好追究的呢?

  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秦皇后只将这幅画和那首诗埋在自己的心底,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后、宫不是个能找到说心事的人的地方。

  但是……如今,陆懋卿的这幅画就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秦皇后心中哪能不起一点波澜?

  “昶儿,他这画好像和你画的不一样,不是先生教的吧?”

  太子点头应道:“嗯,他说是他娘亲亲手教他的。”

  陆懋卿的娘……陆寒的妻子陆秦氏?

  秦皇后脑中隆隆作响。

  她刻意去寻找皇上与这陆秦氏是否有关联的证明。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你真的有心要做成一件事,总会得到一些成果的……

  许许多多的信息从各个方面汇集到了秦皇后的手中。比如芳菲与端妍在老家就已是闺中密友,而皇上在入宫前每年都要去阳城、去外祖家,这是很容易就能得知的。还有很多很多……

  由于此时的宫中大多都已是秦皇后的耳目,她甚至查到了有一两次,陆秦氏从自己宫里出去以后,间隔了好久才出了宫门。

  这其中难道没有古怪吗?

  只要想通了这一点,皇上的许多怪异之举,在秦皇后心中都有了答案。

  怪不得皇上那么重用陆寒,可是平时根本就不喜欢召见他。这根本就不合理……原来,皇上重视的不是陆寒,他和陆寒之间的“绯闻”也绝对是荒唐的笑话,皇上真正在意的人是……

  知道得越多,秦皇后越是百感jiāo集。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因为同样姓秦,才会被立为皇后呢?

  什么感慨都有的,但是说到嫉妒、吃醋之类的情绪,却是很少很少。

  如果是别人,或许会对芳菲又恨又妒,或是心高气傲极不服气。秦皇后却没有这种感觉。也许,和她的出身与xìng情也有些关系。

  相对于宫中的许多人,她的出身可以称得上是寒微——现在父亲才被封了乐清伯,面子上好看些了,但谁都知道她娘家本来只是个七品小官。

  她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她厌恶争宠的罗淑妃、忌惮高傲的张贤妃,乃至新上位的梁惠妃,都是她敌视和斗争的对象。因为这些人,以及她们所出的子嗣,会影响到自己与皇儿的安危。

  这是关系到自己根本利益的事,当然要力争到底。

  可是,芳菲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后位。即使皇上再喜爱她,也不会。

  这又不是汉唐那会儿了,纳臣妻入宫什么的完全没有人说闲话。现在的大明朝,儒学思想根深蒂固,要是皇上执意要纳这么一位四品官员的正妻入宫,肯定是满朝震动,光是言官的奏折就能把朱毓昇淹没,很可能会出现满朝文武罢工的盛况。

  纲常不可废这是儒学的根本。

  而且,秦皇后的直觉告诉她,皇上也没有纳这位陆秦氏入宫的心思。如果他们真是相遇于多年之前,那时男未婚,女未嫁,身为宗室子弟的皇上要纳个民女在身边服侍,没什么阻力……何必等到现在才让她入宫?

  至于朱毓昇和芳菲之间现在有没有“jiān、情”,秦皇后反倒不那么在乎。当皇后的人,就得接受皇上三宫六院,就算他多一个情、fù,有什么区别么?

  在残酷的后、宫斗争中,秦皇后早已学会了不要意气用事。像是原来,罗淑妃刚刚得宠的时候,秦皇后还会在宫里大骂她狐媚子,现在的秦皇后却不会这么做了。

  她只是在想着,怎样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及挣到更多的利益。

  现在皇上派陆寒到东南去掌握着要害部门,分明就是对这女子圣眷极隆。她既然威胁不到自己的地位,又是皇上心尖上的人,自己应该与她联合才是

  秦皇后想起自己当女儿的时候,偶然间听家里几个媳fù子偷偷地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之类的话。现在想起来,应该是有几分道理的。

  这么一位让皇上“想偷偷不着”的女子,应该对皇上有些影响力才是吧?那自己不如好好利用一下……

  “阿嚏”

  芳菲打了个喷嚏。

  “夫人,您着凉了?”

  小双赶紧递上一方绢子。

  芳菲摇了摇头:“没事啊。不知怎么打起喷嚏来……我挺好的。”

  她并不知道,深宫中的秦皇后,一直在惦记着她的事情。

  正文第三百五十七章:好事

  第三百五十七章:好事

  芳菲觉得秦皇后近来的召见似乎也太频繁了些。

  从她回到京城后,短短的两个多月里,秦皇后就召见了她不下五次。平均不到半个月就有一次召见,这个频率已经算是相当高了。

  不过在旁人看来,秦皇后想亲近这陆夫人也没什么奇怪的。但凡消息稍微灵通一点的人,都知道秦皇后怀孕时在皇庄险些摔倒,是陆夫人将她扶住的。这一扶,说不得就扶住了秦皇后母子二人的xìng命呢。

  加上陆寒明显得到了皇帝的重用,秦皇后想要和年轻的陆夫人套套近乎,有什么稀奇?

  但芳菲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出问题所在。只是感觉,秦皇后似乎更健谈了一些……以前真没看出来啊。

  在秦皇后来说,每次让人送芳菲出宫,她都十分注意芳菲有无半道上被皇上秘密召见。但是,芳菲这几次出宫都很是正常,让秦皇后略略有些遗憾。

  朱毓昇并非不想见芳菲。然而,这些日子以来,朱毓昇实在是被国事烦得焦头烂额,每天都要处理许许多多的公务,就不太注意后、宫的动向。

  今年的气候果然和春天时预计的一样,非常差劲。整个黄河以北干旱了大半年,干得黄河河床都裂开了。虽然朝廷尽力发放了许多救灾的粮食与物资,依然不能缓解大部分的灾情。

  饿殍遍野,流民四起。如果真不想法子,又得要处理许多民乱了……

  幸亏不久之后,总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